中國聯通面向5G的頻率演進策略研究

2021-01-07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G網絡已啟動建設,研究如何簡化2G/3G/4G網絡、將其頻率資源用於5G網絡發展是重要課題。對標中國聯通及競爭對手現有的頻率資源,分析了用戶、終端、語音及數據業務承載現狀。基於4G初期終端滲透情況進行了4G、5G流量預測,結合4G開網後3G/4G流量歷史發展情況,研判4G業務拐點將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且4G流量將長期維持在一定水平。綜合考慮5G設備、終端發展路標,建議2021年優先重耕2.1 GHz 補充5G深度及上行覆蓋,保留1.8 GHz長期作為4G主力承載頻段。

引言

5G網絡已啟動建設,中國聯通現運營2G/3G/4G/5G 4張網絡,並在高中低頻均有頻段部署。本文將結合中國聯通網絡頻率現狀、4G業務拐點預測、產業鏈進展,研究面向5G演進的網絡頻率資源使用策略。

1.行動網路現狀

1.1頻率對標

1.1.1  1 GHz以下頻段

中國移動:現有GSM900上行/下行890~909/935~954 MHz,共計38 MHz;根據工信部將加快900 MHz頻段的騰退工作,並將騰退904~909和949~954 MHz的2×5 MHz頻率資源分配給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現有GSM900上行/下行909~915/954~960 MHz,共計12 MHz。中國移動騰退10 MHz後有22 MHz。

中國電信:現有CDMA800上行/下行825~835/870~880 MHz,共計20 MHz。

900 MHz重分配後,1 GHz以下頻譜3家基本均衡。

1.1.2  1~2.6 GHz頻譜

中國移動:現有GSM1800M上行/下行1 710~1 720/1 805~1 815 MHz,20 MHz, 3G TDD 1 905~1 915、2 010~2 025 MHz,25 MHz,4G TD-LTE 1 880~1 900、2 320~2 370、2 575~2 635 MHz,130 MHz,共計175 MHz。

中國聯通:現有GSM1800上行/下行1 735~1 745/1 830~1 840 MHz,20 MHz,3G FDD上行/下行1 940~1 955/2 13~2 145 MHz,30 MHz,FDD-LTE上行/下行1 745~1 765/1 840~1 860 MHz,40 MHz,TD-LTE 2 300~2 320 MHz,20 MHz,共計110 MHz。

中國電信:現有3G FDD上行/下行1 920~1 935/2 110~2 125MHz,30 MHz,FDD-LTE 1 765~1 780,1 860~1 875 MHz,30 MHz,TD-LTE 2 370~2 390 MHz,20 MHz,共計80 MHz。

2019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3GPP RAN第86次全會在西班牙的錫切斯舉行。在本次會議上,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聯合牽頭的在2.1 GHz頻段上增加50 MHz帶寬的項目成功立項。相關工作預計在2020年3月完成。中國聯通早在2019年9月,已經成功完成在2.1 GHz頻段增加25 MHz帶寬的立項,這次中國聯通聯手中國電信將50 MHz帶寬加入到該項目中。

在1~2.6 GHz頻譜,中國聯通在FDD中頻優勢明顯。

1.1.3  2.6 GHz以上頻譜

中國移動:2 515~2 675、4 800~4 900 MHz頻段,其中2 515~2 575、2 635~2 675和4 800~4 900 MHz頻段為新增頻段,共計200 MHz。2 575~2 635 MHz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

中國聯通:3 500~3 600 MHz共100 MHz帶寬。

中國電信:3 400~3 500 MHz共100 MHz帶寬。

2.6 GHz以上頻譜中國移動佔優勢。

1.2 頻率使用現狀

中國聯通目前在現有頻段上使用情況如下:

2100M:4G容量+3G語音主力承載網。

1800M:4G主力承載網(數據主力+VOLTE承載)+2G語音打底網。

900M:LTE基礎覆蓋網,承擔中低速數據+VoLTE+物聯網業務。

1.3業務現狀

1.3.1   語音業務

語音業務總量呈小幅下降趨勢,2019年7月同比下降14.2%,3G話務量佔比呈上升趨勢,2019年7月較2018年7月上升6.3%。

圖1示出的是2019年語音業務發展趨勢。

圖1 2019年語音業務發展趨勢

1.3.2   數據業務

數據業務總量穩步上升,2019年以來月均增幅2%,較2018年放緩;4G流量佔比趨於平穩,2019年以來穩定在98%。

圖2示出的是2019年數據業務發展趨勢。

圖2 2019年數據業務發展趨勢

1.4  用戶和終端現狀

全網終端數穩步上升,2019年7月非物聯網終端同比增加7.6%,物聯網終端同比增加8.8%,非物聯網終端佔比較穩定,2019年7月佔比74.3%。

圖3示出的是全網終端現狀。

圖3 全網終端現狀

非物聯網終端中4G終端持續增加,2019年7月同比增加4.8%,3G終端在2018年10月較9月增加23萬,10月後至今趨於穩定,2019年7月同比增加76.6%;2G終端持續下降,2019年7月同比減少47.3% 。2019年7月4G、3G、2G終端佔比分別為83.3%、7.5%、3.7%。

圖4示出的是非物聯網終端統計。

圖4 非物聯網終端統計

2019年以來2G終端中物聯網終端佔比略有波動,7月份達到38.4%。

圖5示出的是2G終端中物聯網終端佔比。

圖5 2G終端中物聯網終端佔比

1.5  現狀小結

當前3家運營商高中低頻率資源基本相當。中國聯通現有頻段中,1 800 MHz頻段目前為4G主力承載頻段, 900 MHz為4G的基礎覆蓋層,2 100 MHz為4G的容量補充和語音的主力承載層。

2. 4G流量拐點預測

2.1  基於3G/4G業務歷史流量的5G業務拐點預測

回顧4G開網前後3G流量情況:

隨著4G 2014年開網且逐步規模化部署,開網半年後(2014年11月)3G流量到達頂點開始下降,考慮到4G開網初期終端已成熟,終端滲透率較高,而現階段5G終端尚不成熟,預測4G流量拐點出現時間點較3G的開網半年將推遲1年左右到2021年。

儘管3G流量佔比迅速下降,但3G流量絕對值在2016年底達到最低點後,2017年隨著4G不限量套餐的推出,以及視頻業務成為4G殺手級應用,用戶的數據使用習慣發生變化,DOU和4G流量快速上升,回落3G流量增加,使得3G流量在2017年開始逐步上升,隨著2020年以來4G流量逐步平穩,3G流量也趨於平穩。據此推斷,未來隨著5G市場推廣及5G新業務的推出,5G網絡流量的快速增加可能會帶來回落4G的流量增加,使得4G流量長期維持在一定水平而不是持續下降,1.8 GHz 30 MHz頻段有可能長期作為4G流量的主力承載頻段。

圖6示出的是4G開網前後數據業務發展歷史。

圖6 4G開網前後數據業務發展歷史

2.2 基於4G初期滲透率的4G/5G業務預測

根據各類終端出貨情況,參考中國聯通現網4G用戶滲透率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現網4G用戶滲透率,預測2020 ~2022年的4G&5G用戶滲透率,移動網用戶數×4G&5G用戶滲透率得到4G&5G用戶數。

方案一:參考4G開網初期4G用戶/4G+3G用戶滲透率:8%、32%、54%。

方案二:參考4G開網初期4G終端/4G+3G終端滲透率:13%、39%、54%。

根據上述5G終端滲透率測算,5G流量快速上升,4G流量拐點將在2021年第1至第2季度出現。

圖7和圖8分別示出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二的4G/5G流量預測。

圖7 4G/5G流量預測(方案一)

圖8 4G/5G流量預測(方案二)

2.3 小結

綜上,4G流量拐點預計在2021上半年出現,但由於5G的流量溢出效應,4G的流量在逐步下降後將長期維持在一定水平,而不是呈持續下降態勢,1.8 GHz將長期作為4G的主力承載頻段。而2.1 GHz隨著VoLTE語音承載比例上升及4G流量下降可逐步減頻,用作5G的優先重耕頻段。

3. 5G 2.1 GHz產業鏈進展

3.1  標準情況

3GPP 5G第一版標準協議R15主要分三階段凍結,各階段的主要內容和計劃凍結時間如下。

a)加速版(階段一)。針對NSA Option 3架構;2017年12月凍結。

b)常規版(階段二)。完成SA架構,包括Option 2&5;2018年6月凍結。

c)延後版(階段三)。完成NSA Option 4/7架構和NR-NR DC;2019年6月凍結。

5G第二個協議版本R16主要針對5G功能和特性增強,將重點討論5G向垂直行業拓展的功能,如低時延高可靠增強技術、5G  V2X技術;針對5G網絡性能優化的特性,如終端節能,無線網絡大數據等。

現有標準在2.1G NR支持的載波帶寬是20M,共建共享後所需的50M帶寬標準預計在2020年第2季度發布。

3.2 終端情況

2020年5G終端中國市場出貨量預計1億部、終端價格持續下降至2 000元左右,全部支持SA/NSA雙模。

圖9 2019年5G手機出貨情況

2019年11月5G手機507.4萬部。預計2020年全球5G手機銷量突破2億部,其中中國市場將有接近1億部5G智能終端出貨量。

12月5日,華為發布了nova6系列。nova6 5G支持SA/NSA雙模,售價3799元起。

11月26日發布榮耀首款5G手機榮耀V30系列,支持SA和NSA雙模5G網絡模式。榮耀V30 3 299元起,榮耀V30 Pro 3 899元起。

12月10日,小米旗下手機品牌Redmi發布其首款5G手機——Redmi K30 5G,售價1 999元起。

表1示出的是5G手機品牌及價格。

高通X55晶片針對2.1 GHz NR的規劃時間是2020年4月,相應終端預計在2020下半年規模上市。

對2.1 GHz頻段,從晶片來看,2.1 GHz(20M) 在2020年第1季度支持,2.1 GHz (50M)最早2020年底支持;從終端來看,2.1 GHz(20M) 2020年上半年支持,2.1 GHz (50M)最早2021年第2季度支持。

3.3 設備情況

5G網絡設備在2020年第1季度已具備2.1 GHz(20M) NR 的能力,並支持LTE+NR的動態頻譜共享,2.1 GHz (50M)將於2020年第2季度支持。

4. 中國聯通面向5G的頻率演進策略

3.5 GHz將作為5G主力承載網,長期承載5G數據主力以及未來VoNR業務。

由於5G流量溢出效應,4G流量將長期維持在一個水平而非隨著5G業務發展而持續下降,可以預測1.8 GHz將在相當長時期作為LTE主力承載網,承載LTE數據主力和VoLTE業務。

900 MHz定位為LTE基礎覆蓋網,承擔中低速數據、VoLTE和物聯網業務。

2.1 GHz在短期內作為數據補熱及傳統3G語音承載,持續推進減頻退網,將成為5G的優先重耕頻段,補充深度覆蓋和上行速率。

由於4G流量拐點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對於宏站,2020年無法全網重耕NR 2.1 GHz,可在局部流量下降的連續區域做NR 2.1 GHz重耕試點,為2021年後全網重耕儲備工程及優化經驗;對於室分,在2020年可率先在一些流量相對較低的酒店、辦公樓宇、商超等場景重耕NR 2.1 GHz直接解決5G信號有無的問題,後續可作為室分信號有無的低成本解決手段。

5. 總結

當前三家運營商高中低頻率資源基本相當。中國聯通現有頻段中,1.8 GHz頻段目前為4G主力承載頻段, 900 MHz為4G的基礎覆蓋層,2.1 GHz為4G的容量補充和語音的主力承載層。隨著5G業務的逐步開展,4G流量拐點預計在2021上半年出現,2.1 GHz頻段隨著VoLTE語音承載比例上升及4G流量下降可逐步減頻,用作5G的優先重耕頻段。2020年可首先在低流量室分樓宇部署NR 2.1 GHz解決信號有無的問題,並在局部低流量區域做宏站重耕試點,2021年可在全網實現NR 2.1 GHz重耕,作為NR 3.5 GHz的深度覆蓋和上行速率補充。

參考文獻:

[1]袁宏謀.基於對5G組網的基礎資源改造的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12):184-185+187.

[2]汪影.5G+4G網絡協同策略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9,32(12):77-82.

[3]李梅.5G重點候選頻段IMT和衛星系統幹擾問題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22):253-254.

[4]何杰斌.關於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相關關鍵技術[J].通訊世界,2019,26(11):69-70.

[5]喬雅莉,丁遠.三大運營商頻譜演進之路[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11):130-132+139.

[6]何欣.淺談5G網絡技術特點及無線網絡規劃分析[J].信息通信,2019(11):222-223.

[7]劉曉峰.5G NR在非授權頻段設計淺析[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19(11):12-17.

[8]杜勝蘭.頻率規劃助中國5G發展搶得全球先機[J].中國無線電,2019(10):24-26.

[9]杜勝蘭. 頻率規劃助中國5G發展搶得全球先機[N]. 人民郵電,2019-10-14(004).

[10]曾雲光. 5G新空口技術綜述[C]. 廣東省通信學會.2019廣東通信青年論壇優秀論文專刊.廣東省通信學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移動通信》雜誌社,2019:12-16.

[11]何文燦. 5G NSA組網場景下L900錨點可行性探討[C]. 廣東省通信學會.2019廣東通信青年論壇優秀論文專刊.廣東省通信學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移動通信》雜誌社,2019:47-55.

[12]劉振宇.5G通信技術應用場景和關鍵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9(19):30-31.

[13]譯叢. 全球5G頻譜許可進展報告[N]. 中國計算機報,2019-09-30(008).

[14]商文豪,史應如.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和關鍵技術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6):34+21.

[15]張忠皓,李福昌,高帥,延凱悅,馬靜豔.5G毫米波關鍵技術研究和發展建議[J].移動通信,2019,43(09):18-23.

作者簡介

夏皛,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無線網絡規劃設計工作;黃亞洲,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鐵塔規劃設計及大數據分析工作;鄢勤,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無線網絡規劃設計工作。


相關焦點

  • 宏微融合組網的研究成為了未來5G網的演進方式和網絡核心架構
    ,從用戶實際需求出發,從網絡分層、頻率規劃、宏微協同立體建設,並結合宏微覆蓋協同,幹擾消除優化、負荷均衡等協同優化策略,打造高品質匠心網絡,低成本滿足用戶「深度覆蓋」和「熱點容量」的需求,降低網絡建設維護成本,實現用戶立體感知和投資效益雙提升。
  • 5G首個演進標準落地 定位精度達到米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初英傑報導負責制定3G以來通信標準的國際標準組織3GPP7月3日宣布R16標準凍結,這標誌著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標準凍結,意味著技術已經全部成型,產品開發測試可以啟動,可以逐步投入商用。5G第一版標準R15於2018年凍結。
  • 喵博士資訊|廣東聯通5G手機用戶超百萬;美國5G網絡T-Mobile覆蓋最...
    會上發布了5G OpenUPF(面向行業的5G UPF及N4接口開放合作夥伴計劃)白皮書、N4接口解耦規範(Phase1),明確了5G OpenUPF可管、可控、靈活、開放的發展目標。為了滿足垂直行業網絡專用化、功能定製化、設備輕量化、部署靈活化等需求,中國移動積極推動開放、創新、靈活的5G OpenUPF。
  • 當5G遇上衛星——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
    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在戰略合作的背景下,首次實現「低軌衛星+5G+物聯網」融合網絡業務演示,為星地網絡融合的技術研究和業務探索邁出了積極突破的一步。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遲永生指出,「衛星網際網路」「5G網絡」同為「新基建」範疇,中國聯通研究院與航天科工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及戰略夥伴關係,結合雙方優勢資源互補,共同探索衛星網絡與地面網絡的無縫對接,低軌衛星系統在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中應用新技術與新模式,促進5G網絡技術與低軌衛星系統的融合發展。
  • 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
    12月1日上午7時15分,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
  • 中國聯通馮毅:5G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
    馮毅表示,中國聯通(600050)以工業網絡服務、工廠設備管理、工業行業AI勢能三大核心技術為抓手,聚焦在機器視覺、數據採集、AGV調度、AI輔助、遠程控制等應用場景,面向鋼鐵、石油、港口、礦山、機械裝配、家電、汽車及高端製造等八個行業交付場景產品。
  • 不開5G套餐你的網速還剩多少?聯通:限速300Mbps內
    再過兩天,國內的5G就要正式運營了,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的5G預約用戶億元超過千萬,三家運營商的5G套餐費用都不便宜,最低12元起,高端的套餐可達600元。根據中國聯通的5G套餐說明頁面,未訂購5g服務的聯通用戶可使用最高300Mbps速率,簡單來說就是非5G用戶上5G網絡會限速到300Mbps(註:300Mbps的網速實際是4G LTE載波聚合就能達到的速度了,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4G商用沒這麼快)。
  • 移動軟交換向m-AGCF演進分析
    IMS經過R5到R9的標準化工作,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家運營商進行了IMS試驗網、試商用及商用部署,IMS無疑成為軟交換網絡的重要演進方向。因此,有必要將WCDMA電路域如何向IMS演進作為重點問題進行研究。目前移動軟交換除了MGCF、MMTel AS 2種演進方向外又提出了第三種思路——將電路域作為IMS業務承載接入IMS網絡,即電路域作為媒體承載,業務控制由IMS實現。
  • 中國聯通已形成了雲+網絡+X產品布局100+產品形成閉環生態
    日前,中國聯通研究院專家人才、雲計算與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毋濤表示,中國聯通雲網融合服務備受業界認可,他透露,「京滬VPC部署或先行,隨著業務增長,逐漸增加海外節點等VPC。在雲網融合解決方案落地方面,中國聯通已形成「雲+網絡+X」產品布局,100+產品形成閉環生態。 中國聯通研究院專家人才、雲計算與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毋濤 雲網融合服務獲認可,京滬VPC部署或先行 雲網融合的核心理念是網隨雲動,網絡服務圍繞雲計算業務提供;雲助網變,以網為核心,運用雲計算的理念來支撐運營商網絡變革。
  • 北京聯通升級OTN品質專線 為全光智慧城市奠定基礎
    北京聯通實現SDH專線向OTN品質專線全面升級,為北京全光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ICC訊 日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聯通」)完成OTN品質專線的端到端部署和開通,並順利完成SDH專線遷移到OTN品質專線,實現了SDH專線向OTN品質專線的全面升級,標誌著北京聯通PeOTN和SDH網絡融合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 全國5G試驗將展開!三大運營商獲得工信部5G試驗頻率批覆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
  • 5G標準中文版(R16 23.786)關於架構增強的研究 演進分組系統(EPS)和5G系統(5GS) 支持增強V2X服務
    今天首次公開發布R16 23.786中文版 關於架構增強的研究 演進分組系統(EPS)和5G
  • 極光(JG.US)與北京聯通籤署5G戰略合作協議
    極光(JG.US)與北京聯通籤署5G戰略合作協議) 近期,中國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Aurora Mobile,
  • 5G頻譜研究現狀及展望
    在3GPP中,業務和需求工作組已開展了5G網絡需求研究工作,無線接入工作組也計劃在2016年3月啟動5G技術研究工作。2015年9月,3GPP RAN召開5G討論會,認同5G不僅引入未考慮後向兼容的新空口,LTE-A也應保持演進,會議從場景和業務、新空口和演進、標準工作計劃等角度給出5G標準化路標。
  • 聞庫:5G是未來整個網絡演進的重要走向
    聞庫指出,5G是未來整個網絡演進的重要走向, 從去年6月份,正式啟動5G商用,到年底全國共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超額完成網絡提速降費年度任務。在5G網絡建網的初期,三大運營商都加大了對網絡的投資,加快完善網絡覆蓋,待5G運營規模化發展之後,運營商將逐漸顯現出投資回報。當然,對5G網絡建設的投資是比較大的,工信部希望儘可能的同運營企業一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與智慧同行,聯通5G保駕護航「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知識與智慧,密不可分,這與中國聯通「與智慧同行」品牌形象不謀而合。因此,這次合作也是中國聯通探索5G融合應用,與客戶共創共享智慧生活的契機。作為本次跨年演講通信保障的落地執行者,中國聯通湖北分公司12月初收到跨年活動主辦方的5G網絡需求,便立即安排設計院人員及施工方現場查勘。
  • 中國聯通王光全認為5G網絡中需要應用到四種類型的光模塊
    打開APP 中國聯通王光全認為5G網絡中需要應用到四種類型的光模塊 水易 發表於 2019-11-06 10:16:08 日前,在亨通光電召開的「2019 iCity 5G智慧應用高峰論壇暨亨通光電新品發布會」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發表「面向5G網絡和應用的光模塊技術」的主旨演講。
  • 全球5G頻譜研究概述及啟迪
    在亞洲地區,韓國計劃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在26.5-29.5GHz頻段部署5G試驗網絡;日本總務省(MIC)發布了5G頻譜策略,計劃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實現5G網絡正式商用,重點考慮規劃3.6-4.2GHz、4.4-4.9GHz、27.5-29.5GHz等頻段。 2016年11月,中國在第二屆全球5G大會上陳述了5G頻率規劃思路,將涵蓋高中低頻段所有潛在頻率資源。
  • 上海聯通完成」SDH+PeOTN」一體化,正式邁向全光網2.0時代
    ICC訊 近日,上海聯通宣布採用PeOTN技術和SD-OTN技術,完成SDH傳送網的全面升級,此次升級的順利完成標誌著上海聯通在打造面向品質專線和智慧5G的精品承載網目標取得了重大開創性成果。   「魔都」上海,開埠近180年以來始終保持著他的魔力,中國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貿易口岸……。
  • 聚焦2020世界5G大會,看中國聯通如何謀劃5G應用未來
    中國聯通通過全面數位化轉型,形成以5G為支撐的數位化生產力。目前,中國聯通已形成工業網際網路產品能力體系,可提供高質量工業內網和工業外網服務。同時,通過工業大數據/AI自主能力引領,助力客戶敏捷應用創新;通過雲平臺+連接自主創新能力,助力客戶低成本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