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生重大案件,懸賞捉拿花臂少年,已經發下「海捕文書」

2020-12-05 熱點故事燴

人在生氣的時候,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衝動是魔鬼,可是很多人卻被衝昏了頭腦,依然有少數不與社會融合的人,這些人總是會做出破壞社會和諧的事情。但是無論怎樣,如果你違法犯罪了,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日前,河南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警方發下海捕文書,捉拿18歲花臂少年。

8月7日,河南南陽市公安局發布一條懸賞通告稱,在河南南召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通過調查發現,南召縣馬市坪鄉的許凱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在嫌疑人已經外逃。並公布了許凱的詳細信息。比較明顯的一點是,該男子年僅18歲,右頸以及左臂有紋身,漢族,短髮,微胖。逃跑時上身穿黑色短袖。為了儘快破案,警方對提供重要線索抓獲或直接抓獲犯罪嫌疑人的,獎勵現金人民幣5000元,並嚴格為其保密。

許凱被警方認定為犯罪嫌疑人,已經外逃的許凱正在被警方嚴密布控,相信不久,這名男子就會落網。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警方想要找到一個逃竄的嫌疑犯也是越來越容易。相信這名年僅18歲的犯罪嫌疑人終將被警方抓捕,法律也終將會給他一個公平公正的判罰,現在網絡太厲害,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還是投案爭取寬大處理的好。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潛逃不是辦法,投案自首是唯一出路,公安機關敦促在逃人員早日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對拒不投案自首的,公安機關將堅決將其緝捕歸案並依法從嚴懲處。在這裡小編也呼籲大家要關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育,不能讓他們在剛成年的時候就犯錯,這樣可是會遺憾終生的!每個人在憤怒的那一秒鐘都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但那一刻又本能地需要發洩,沒有理由。於是我們說,衝動是魔鬼,這魔鬼常常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問題變得更複雜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社會的發展也是越來越繁榮,大家的生活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萬事都要「忍」,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自己想要的一定要得到,自己不想要的就想著毀滅,正是由於這種思維,讓很多青少年價值取向產生偏頗,所以一些會釀成一些慘劇,希望家長和老師們,在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也一定要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塑造,不要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尊重他人,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海捕文書」:為緝兇歸案加油
    公民發出「海捕文書」,通過懸賞,吸引知情者提供線索,讓公安機關有可能掌握更多的線索,從而加快破案的進程。這一做法值得提倡。  夜跑時失蹤6天後,33歲的陝西省寶雞文理學院音樂系舞蹈教師呂某遺體在渭河公園灌木叢中被人發現。
  • 蚌埠「11·12」惡性案件成功告破 發現線索村民獲懸賞20萬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2日下午,蚌埠市龍子湖區李樓鄉曹巷村貢家莊發生一起三死三傷重大刑事案件。案發後,犯罪嫌疑人陳杰外逃,歷經34天密集追捕後,12月17日,蚌埠市公安局發布通告宣布此案已經成功告破,陳杰已死亡。對於發現重要線索並及時報警的當地村民梁敏(化名),蚌埠警方上午兌現承諾獎勵其20萬元現金。
  • 懸賞執行公告
    貴州省晴隆縣人民法院懸賞執行公告(2020)黔2324執747號本院在執行案件中,因被執行人下落不明或隱匿財產以逃避債務
  • 這件「怪事」上了《焦點訪談》:同一案件,原告、被告的裁判文書竟...
    法院判案,應該給原告、被告送達相同的裁判文書,這是基本的法律常識。然而,遼寧省綏中縣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時,卻給原被告送達了兩份截然不同的裁判文書。同一案件、同一批審判人員,為何會出現不同的裁判文書?這件事情後續又該如何解決?同一案件 兩份不同的裁判文書先來弄清楚這起案件的原委。
  • 懸賞!呼和浩特發公告,1萬元找此人
    被執行人:徐忠發為充分利用社會力量查找被執行人財產,有效的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維護法律權威,現依申請執行人張水生的懸賞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布懸賞公告如下:執行案號
  • 懸賞抓逃犯,錢誰出?怎麼算?
    但這些規定也只是劃出了一個大致的範圍,在實際操作中,各地公安機關還往往會根據案件的嚴重程度、社會關注度、惡性大小等因素等進行裁量。金額也與打擊力度有關這裡就要再說回陸豐市,除了對涉毒逃犯連續開出高額懸賞金外,陸豐市公安局也對舉報毒品犯罪等設置了極為豐厚的獎勵金額。
  • 周紅亞等: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的實務問題研究及制度設計
    筆者認同第二種意見,原因如下:1.異地羈押對象為同級公安機關偵查部門的,如果由被羈押地駐所檢察室開展核查工作,在與實際辦案地的公安機關偵查部門聯繫溝通時會遇到各種不便和困難;2.上級偵查機關偵查的重大案件,若將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羈押在基層看守所,由基層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室開展核查工作,除兩者溝通聯繫外,發現違法情況,制發法律文書級別不對等,要將相關線索移交上級檢察機關
  • 迅速行動 堅決防範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和惡性刑事案件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劉勰)11月30日,全省公共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在鄭州召開,傳達省委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對做好全省交通安全和防範發生惡性刑事案件工作作出部署。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甘榮坤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近期我省接連發生較大交通事故和惡性刑事案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 「萬米網海捕鳥」幕後:鳥網未禁生產 利益誘惑
    在國家林業局「三令五申」做好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的背景下,鳥網為何屢拆不絕?捕鳥事件為何屢禁不止?  監管盲點:行政交界處與廢棄工業園  此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的「萬米網海捕鳥」,並非發生在偏僻的深山,而是城市的被遺忘地帶。
  • 麻雀屬於「受保護鳥類」 捕獵捕數量20隻以上算犯法(圖)
    麻雀(資料圖)近日,河南大學生閆某因「掏鳥案」被判10年零6個月事件在全國引發熱議,不少人認為量刑過重。現狀: 打鳥、 捕鳥時有發生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麻雀曾被當做「四害」消滅,因此,打麻雀、捕麻雀應該和「受保護鳥類」沒有關係。對此,程軍表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必須予以糾正。「麻雀過去被當做『四害』,是有特殊時代環境的,但近些年,麻雀已被列入受保護的鳥類範疇,而且研究發現,麻雀不僅吃穀物、麥子等食物,還吃一些害蟲,屬於有益鳥類。」
  • 大河早點看丨河南公布考古重大發現!全國高校5月開學時間表請收好...
    河南要聞河南公布又一重大考古發現!是迄今為止黃河流域唯一大型城址群5月7日,河南鄭州鞏義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考古重大發現發布會在鄭州召開,經過多方機構和多位知名考古學家現場實地考察和研討論證,認為雙槐樹遺址性質為5300年前後古國時代的一處都邑遺址,因其位於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
  • 湖南岳陽八旬老人懸賞緝兇!懸賞行為在法律上應如何理解?
    近日,湖南岳陽81歲高齡的老人懸賞10萬元替女兒尋找真兇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來二十年前老人身為銀行職員的女兒被人殘忍地殺害,偵查機關雖然抓到一個嫌疑犯,後來在法庭審理時,因證據不足,該人被宣告無罪。此後該案件一直在偵查直到今天。女兒的慘死讓父親無法釋懷,籌款發起懸賞緝拿真兇。
  •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公開緝捕第四批涉黑涉惡案件在逃人員懸賞通告
    為深入推進內蒙古自治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力震懾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儘快將涉黑涉惡案件在逃人員抓捕歸案,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團夥成員,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決定公開緝捕第四批30名涉黑涉惡案件在逃人員(名單附後)。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呼籲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及時提供有關線索,同時積極檢舉、揭發涉惡違法犯罪活動。
  • 河北唐山再現鳥網捕鳥,警方:案件已受理,正調查
    河北唐山再現鳥網捕鳥,警方:案件已受理,正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20-10-1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
  • 刑事案件中法官如何探尋事實——以二審改判發回案件類型化為視角
    內容摘要刑事案件事實認定出現偏差是二審改判發回的主要原因,也是訴訟各方爭議的焦點,還是被告人上訴的主要理由。事實認定出現偏差的根源,有對本體論的模糊理解、認識論的兩難困境、方法論的一知半解、邏輯學的生疏運用四個方面。法官需要以邏輯規則與經驗法則為基礎,重構事實認定體系,實現從證據材料到文書事實的跨越。
  • 「勝得茫然、輸得糊塗」,裁判文書如何以理服人
    新華社發  【法眼觀天下】  「官司打輸了,可我真不明白為什麼輸了。」  「判決書寫得根本看不懂。」  「法官為什麼這麼判?」  …………  長期以來,我國裁判文書中「不願說理」「不善說理」「不敢說理」「說不好理」等問題較為常見。
  • 中國警方公布去年偵破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名錄)
    中新網2月3日電 根據中國公安部今天發布的消息,2004年,全國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大偵查破案力度,相繼偵破了一大批重大刑事犯罪案件。  去年偵破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分別是: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員吳若甫被綁架案、馬加爵殺人案、馬漢慶流竄殺人搶劫案、蒙牛乳業公司被投毒敲詐案、「10·26」湖南省長沙市公共汽車爆炸案、「11·18」重慶銅梁縣茶館爆炸案、蒙吉遼系列強姦案、河南汝州市9名中學生被害案等。  在偵破命案專項行動中,各地公安機關還成功破獲了一批沉積多年的重大惡性殺人案件。
  • 大慶市公安局懸賞緝捕27名歷年以來重大刑事案件在逃人員
    為了最大限度消除社會治安隱患,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強力震懾違法犯罪,大慶市公安機關現公開懸賞緝捕 27 名歷年以來的重大刑事案件在逃人員。請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線索,協助抓捕在逃人員。對提供有效線索,公安機關對抓捕提供關鍵作用的單位或個人,每抓獲一名目標逃犯獎勵 30000 元。
  • 要素式審判模式下常見案件抗辯焦點———勞動爭議篇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立案登記制所帶來的案多人少的矛盾,導致以提高訴訟效率、節省司法資源為目標的要素性審判被大量採用和推廣,相較於傳統訴訟要素式審判對於律師的專業知識及庭前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隨著裁判文書的公開,即使是不常見的案由,通過學習裁判文書,也可以總結出該類型案件的主要抗辯方向
  • 懸賞廣告惹糾紛
    本報訊(記者 王建芳 通訊員 昌曉豔)只不過是賣一瓶普通的烏髮素,卻在刊登廣告時誇大宣傳、聲稱奇效,還煞有介事地張貼懸賞廣告,結果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讓消費者出現了過敏症狀。在質檢部門檢驗出有害成分後,生產廠家和代理商均拒不兌現承諾。近日,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刊登懸賞廣告而引起的糾紛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