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藻類放入人的血管,人類就能自主產生氧氣,不再需要呼吸了

2020-12-03 俗夫論科學

筆者-小文

地球上的氧氣都源自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本身無法製造氧氣,藻類也屬於可以吸入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成氧氣的植物,那麼,如果將藻類放入生物體的體內,生物是否就能實現氧氣自給自足了呢?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荒謬,但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那麼人類即使去到外星球,也不用擔心氧氣耗盡的問題,而在太空站中,太空人也可以儘可能地延長科研探索的時間了。

但問題在於,將藻類放入生物的體內,藻類是否會對宿主帶來不良影響,又或者說,藻類在生物的體內還能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嗎?科學家首先運用了蝌蚪來進行實驗。

在實驗開始前,研究員通過給蝌蚪的腦袋不斷輸送氧氣的方式,以保證其大腦內的神經細胞可以維繫原本的活力,後來,科研人員在蝌蚪的血管裡注射了綠藻以及藍細菌,如果實驗順利,後果將非常可怕,這代表著蝌蚪的血管中將充滿了氧氣。

實驗進行的中段,蝌蚪頭部中的液體氧氣已經消耗殆盡了,隨後其眼睛周圍的神經也開始衰竭,但自從藻類進入了蝌蚪的身體之後,蝌蚪身體中的神經似乎又再次被激活了。

幾分鐘後,蝌蚪再次活了過來,這個現象讓不少科學家感到震驚,但即便實驗成功,實驗內容本身也存在諸多疑點。

首先,藍藻所產出的氧氣是否會溢出,從而導致生物體內的氣壓不平衡甚至血管破裂,其次則是,藻類在生物體內的存活時間問題,最後,藻類產生氧氣只是一個巧合,那麼,它在其它動物體內也會順利產生氧氣嗎?

毫無疑問,這項實驗還需要更多的臨床測試,即便在生物體內成功測試,將藻類注射到人體內仍然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我們不知道的是,如果藻類在人體內順利存在但大量繁殖的話,會給人體帶來何種可怕的傷害,但也有科學家表明,這項技術或許可以運用在修復腦部缺氧患者的身上,以拯救病人的生命。

相關焦點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部分藻類和其它真核生物一樣有細胞核,並且擁有夜跑和細胞器,比如說線粒體等等,而藻類在生存的過程中是需要氧氣的,它們也利由葉綠體來進行光合作用,並且,據資料顯示,地球的光合作用超過九十都是由藻類來進行的。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部分藻類和其它真核生物一樣有細胞核,並且擁有夜跑和細胞器,比如說線粒體等等,而藻類在生存的過程中是需要氧氣的,它們也利由葉綠體來進行光合作用,並且,據資料顯示,地球的光合作用超過九十都是由藻類來進行的。
  •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在自然界當中,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的方式呼出氧氣,為周圍的生物提供最基本的生命需求,而動物則不同,它們本身都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氧氣也無法被製造,所以只能依靠植物來進行呼吸。
  • 如果把藻類放進人類血管內,能否產生氧氣,解決腦缺氧問題?
    人類憑藉高速發展的技術,很多事情都被一一實現,當今社會是個充滿想像的年代,像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大腦似乎和平常人大有不同,他看待事物的方向和平常人看待事物的方向不同,這也是為何他能提出眾多理論,造福後代人類,讓大家對宇宙了解更加透徹。科學界中就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位科學家提出把藻類放在人體內,這樣人類就能做到自給自足,這樣的方法真的可行嗎?
  • 將藻類放入人類血管內,能解決腦缺氧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將藻類放入人類血管內,能解決腦缺氧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人類是眾多生物中進化最為完美的智慧生命體,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創造出不少高科技,依靠科技的力量,做意想不到的事情。想當初,飛入外太空幾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 瘋狂的想法,藻類在血管裡提供氧氣,能解決太空人類缺氧問題嗎?
    像是在最近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上面,就有生命學家提出了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混搭,那就是在血管裡面放入藻類,而這種藻類的放入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甚至它的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能夠為附近缺氧的神經細胞提供氧氣,可以說在這裡充當了氧氣的加工廠,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呢?
  • 藻類能為血管提供氧氣嗎?科學家進行實驗,爭議不斷!
    科學家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發現在白色的冰川上面覆蓋著一層紅色藻類植物,由於氣溫的不斷升高,為藻類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其實藻類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還是很強大的,科學家曾經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在血管裡放入藻類,植物是否可以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氧氣呢?
  • 如果藻類注射人體內,是否能產生氧氣?未來星際移民或不是問題!
    藻類放進人體血管內,人就可以不用呼吸了?科學家已實驗成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不用說話,腦子可以知道我在想什麼,並且把它翻譯成文字,然而最近幾天有科學家提到了一個新想法,如果把藻類放進血管後,人類以後是否再也不用呼吸了呢?如果藻類進入人類的血管後,或許能夠隨意去到其他星球上生存,再也不用因為其他沒有氧氣而感到苦惱,到底可不可行呢?
  • 科學家用藻類給生物列印組織提供可持續氧氣來源
    3D列印生物組織的挑戰之一在於,在氧氣輸送血管長入材料之前,細胞可能會死亡。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在其中加入藻類。在助理教授Y.Shrike Zhang的帶領下,研究人員首先將光合作用的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藻類封裝在基於纖維素的生物墨水內。然後,將含藻類的生物水槽和人類肝臟衍生細胞從針頭擠出到3D水凝膠基質中。它們以蜂窩狀的方式沉積,類似於構成肝臟的小葉結構。在光照下,藻類繼續產生氧氣,使細胞保持活力,甚至促使它們繁殖並產生肝臟特異性蛋白質。
  • 未來太空人有望依靠藻類提供氧氣和食物
    科學家們正利用藻類和螺類,研究如何滿足執行長期太空任務的太空人所需氧氣和食物。這項名叫「空間簡單封閉系統探索與研究」的實驗由中科院水生所劉永定教授主持設計。兩種藻類和三隻水泡螺被放在一個封閉的實驗設施裡,構成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它們曾隨著去年11月發射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在太空中漫遊了17天。
  • 我們呼吸所需要的氧氣怎麼來的?空氣中氧氣比例對地球有多重要?
    氧氣是地球上的生物,尤其是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所不可或缺的氣體,現在它在大氣中的的含量約佔21%。但是你知道嗎,地球在形成後的35億年的漫長時間裡,幾乎是沒有氧氣的,那個時候地球原始大氣層中主要都是二氧化碳、氮氣、氨氣、甲烷以及硫化氨等重分子氣體。
  • 人類為了殖民火星,竟在上面種植藻類,誰知火星上存在著可怕生物
    故事發生在未來幾十年後,地球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這裡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星球當做家園,於是,科學家們將各項數值都與地球非常相似的火星,作為目標,開始為人類的大規模遷徙做出準備,其中,就有宇航局向火星發射大量的特殊藍藻的計劃,人類通過藍藻,可以讓火星產生大量氧氣充滿大氣層,從而供人類呼吸。
  • 藻類將生命注入3D工程組織
    11月19日,研究人員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報告說,3D生物列印藻類可以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氧氣來源,為經過工程處理的血管化組織中的人類細胞提供氧氣。他們將生物衝洗過的光合藻類和人類肝臟來源的細胞植入3D水凝膠基質中,創造出帶有小葉的蜂窩狀組織,類似於人類肝臟。
  • 幫助早產兒自主呼吸,純氧治療效果喜人
    幫助早產兒自主呼吸,純氧治療效果喜人 當早產兒出生時,最直接挑戰是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輕鬆呼吸。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通過為這些脆弱的新生兒提供100%的氧氣,可以更快地幫助他們開始獨立呼吸。
  • 科學家發現,導致人類衰老的原因居然是氧氣
    我們都知道,生命存活的條件就是,水、氧氣和溫度,水是生命之源,氧氣也同樣的重要,沒有氧氣地球上所有的有生命的動植物都無法存活。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人不吃飯可以存活30天,不喝水可以存活7天,如果不讓一個人呼吸也就存活幾分鐘而已。
  • 國際空間站如何獲得可供呼吸的氧氣?
    眾所周知,水、食物與氧氣是人類生存所需的三大必要條件。在此前的其他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太空人在太空中如何獲得飲用水,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了解,在遠離地球表面的空間站中太空人又如何獲得可供呼吸的空氣。
  • 我們所呼吸的「氧氣」或許是一種慢性毒氣,能讓我們在百年內死亡
    最開始的時候氧氣就是一種毒氣,因為最早的菌類都是進行無氧呼吸,稱為厭氧菌,這類菌在氧氣條件下是無法存活的。後來藻類大量繁殖之後,後來的生物才開始進化成有氧呼吸的。氧氣雖然促成了真核生物的產生,為後續多細胞生物乃至植物動物的產生打下了基礎,可以說氧氣使地球生命演化進入了新階段。但是氧氣的氧化作用,也是生物衰老死亡的重要原因。呼吸的快會加快細胞酶的活性,從而加快細胞的衰老速度,而人體細胞的可再生數量是有限的,所以氧氣催化細胞就相當於縮減人類壽命。任何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氧氣。
  • 氧氣「多多益善」嗎?高濃度氧氣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除了比較低級的生命形式,比如厭氧菌,氧氣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所必需攝入的物質之一。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生命大約形成於35億年前,其實地球上最早最原始的生命是不需要氧氣的,那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比較低。直到地球海洋中誕生了藻類,它們能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並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正是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同時也影響了生命的進化方向。
  • 地球氧氣的來源,並不都是雨林,主要來自海洋中的藻類
    地球上的氧氣大多是以海洋中的藻類植物為主要來源,在地球誕生之初,氧氣的出現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之後隨著氧氣量的不斷增加,到達一定比例,便產生了水生藻類,但生物的進化還沒有停止,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進化出了苔蘚類、蕨類、陸生植物等,這些都加入到生產氧氣的行列中來了,但目前地球上的88%的氧氣還是來自於海洋中,而其中的藻類起到巨大的作用。
  • 地球上99%的物種都需要氧氣,氧氣雖好,可高濃度氧氣卻有毒
    除了比較低級的生命形式,比如厭氧菌,氧氣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所必需攝入的物質之一。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生命大約形成於35億年前,其實地球上最早最原始的生命是不需要氧氣的,那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比較低。直到地球海洋中誕生了藻類,它們能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並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正是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同時也影響了生命的進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