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早產兒自主呼吸,純氧治療效果喜人

2021-01-10 育兒資訊
幫助早產兒自主呼吸,純氧治療效果喜人

當早產兒出生時,最直接挑戰是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輕鬆呼吸。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通過為這些脆弱的新生兒提供100%的氧氣,可以更快地幫助他們開始獨立呼吸。荷蘭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在一項革命性的研究中展示了利用氧氣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篇研究論文發表在《兒科前沿》雜誌上。

給予純氧,幫助早產兒呼吸

由於早產兒比正常人更柔軟,而且他們的肺在出生時並不成熟,他們需要幫助以保持他們的小身體有足夠的氧氣水平。如果嬰兒在出生時不能自主呼吸,就必須採取各種幹預措施,從面罩供氧,到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對於脆弱的新生命而言,這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當嬰兒早產時,情況更是如此。

然而,問題總是存在的:我們如何讓早產兒自發地開始呼吸?這項研究是基於這樣的理論,即在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分鐘給予純氧會刺激更深更快的自主呼吸。研究人員希望在嘗試對嬰兒進行這項技術之前,通過實驗來確認這一假設。

對早產動物的實驗

第一篇論文涉及該程序的基礎臨床前研究。研究人員Janneke Dekker的團隊對26隻呼吸不正常的早產兔子進行了研究。它們將分為兩組,都在出生後立即進行無創性呼吸輔助。一組在21%的氧氣中模擬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另一組在100%純氧中。

科學家們發現,早產兔子寶寶在出生後立即吸入純氧,他們的呼吸就會改善,變得更加穩定和頻繁。

對人類寶寶實驗,結果喜人

為了在人類身上測試這些結果,Dekker將同樣的技術應用於早產的人類嬰兒身上。總共有52個嬰兒,分為兩組在出生時立即護理,然後迅速分配到兩個治療組。一組通過面罩獲得30%的氧氣,另一組從一開始就獲得100%的氧氣。科學家們使用脈搏血氧測定法來評估血氧水平,並將結果與國際上推薦的參考值進行比較。通過調節氧氣通過面罩的流量,將血氧濃度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結果和他們預期的一樣。接受純氧的早產兒呼吸更規律、頻率更高,血液中的氧含量也更高。他們還發現平均需要較少的正壓通氣。科學家得出結論,給這些嬰兒提供純氧有助於他們獲得更多的氧氣到他們的重要器官和組織,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生存和正常運轉。這有助於他們的發展,可以更快地將其從輔助呼吸設備上斷離。

高氧氣含量的做作用

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早期的研究已經顯示了嬰兒過氧化的有害影響。這會導致高氧血症,從而導致敏感組織氧化損傷。因此,這並不像為每一個早產嬰兒打開一股純淨的氧氣流那麼簡單。相反,當前的研究使用了經過精心滴定的水流,以使多餘的氧氣與嬰兒的需求相匹配,隨著嬰兒的成長減少了氧氣的百分比,並顯示出可以用更少的氧氣生存的跡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謹慎使用純氧刺激早產兒自主呼吸的同時,一旦能夠用較少的氧氣來管理,就要努力跟蹤,以降低過量的氧氣水平,這可以幫助許多出生時不能自主呼吸的嬰兒。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早產兒容易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
    早產兒的第一個挑戰,同樣也是最大的挑戰,那就是呼吸。正常的情況下,妊娠35~36周,胎兒的肺部發育成熟,並充分發揮作用。如果寶寶在此周期前出生,由於種種的原因,就容易使肺部發育時間稍晚,這時就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當然,幸運的一些早產兒,不會出現此疾病的。
  • 人能在液體裡呼吸嗎? 潛水員在水下呼吸的是純氧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能在液體裡呼吸嗎? 潛水員在水下呼吸的是純氧嗎? 在科幻電影,電視節目以及書本上,經常有人類在液體中呼吸的情節。例如,不慎掉入怪異的流動液體,冷靜下來之後竟發現自己可以正常呼吸。 最 的例子就是電影《深淵》,男主角潛下深淵時吸的紅色液體。
  • 荊門二醫新生兒科成功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連續4天的一氧化氮吸入、呼吸支持、抗感染、口服西地那非、升壓及對症支持等治療,肺動脈高壓、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症狀完全緩解。經過14天的治療,8月12日成功撤離呼吸機,脫離生命危險,平安回到了爸爸媽媽身邊。  「李女士一家是幸運的,7月剛剛購買的新設備,治療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及呼吸衰竭有神奇的效果。」
  • 生命離不開氧氣,如果地球是一個純氧環境,會是什麼樣呢?
    人活著就必須要呼吸,對於一些特殊的人來說只呼吸普通空氣甚至是不夠的,比如醫院中的病人,吸氧可以輔助治療,甚至幫助病人維持生命。那麼氧氣的濃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如果地球是一個純氧的環境,那麼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們知道,平時所呼吸的空氣之中除了氧氣以外,還有著很多其它氣體。
  • 「早產兒發育性照護」知多少!
    a)什麼是早產兒發育性照護早產兒發育性照護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生兒護理理念,旨在滿足個體需求的基礎上,營造適合新生兒的生長環境,幫助其適應子宮外環境,促進疾病康復及早產兒智力、體格的健康發育。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家住龍崗的劉女士好不容易懷上了雙胞胎,家庭裡整天充滿歡樂和期待,但在僅僅過了不到六個月,下身卻意外出血,出現了早產跡象,趕緊在家人護送下來到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在醫院用了各種保胎措施均告無效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現實……胎兒在懷孕僅24周時先後娩出,小的是弟弟,個頭很小,還沒有成人巴掌大,出生後不久就沒有了呼吸,經醫生搶救後並無明顯改善,最終不得不放棄治療。
  • 科學家研發出人造子宮 可幫助早產兒在子宮外更好地存活
    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人造子宮,可以幫助早產兒在子宮外存活。目前,這種人造子宮已成功讓早產羔羊得以在其中存活並持續發育。 據新華社4月27日報導,如果進展順利,這一發明或有望在3至5年內展開人體實驗,用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 以色列發現純氧療法可逆轉人體衰老
    【以色列發現純氧療法可逆轉人體衰老】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沙伊·埃弗拉提教授領導的,沙米爾醫學中心研究小組參與的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周5天在加壓室內每次接受90分鐘純氧治療,三個月後延緩了其衰老過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僅藉助氧氣就成功地逆轉了人體衰老過程。
  • 早產兒住的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
    01、早產兒住的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其實,在朋友懷孕期間,也會擔心著早產兒住的保溫箱的事情,況且也會聽到周圍的不少媽媽說著,早產兒的保溫箱會費用很貴。像寶媽所在的地級市裡的公立婦嬰醫院,早產兒住一天保溫箱需要800元錢。
  • 兒科護理常用數據表|新生兒|嬰幼兒|早產兒|兒科|護理|數據|檢查|...
    呼吸暫停:呼吸停止達15-20秒,或雖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減慢(<100次\分)並出現發紺及四肢肌張力下降稱呼吸暫停。發展性照顧:是一種適合每個小兒個體需求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滿足新生兒的個體化需求,可以促進早產兒體重增長、減少哭鬧和呼吸暫停的次數。
  • 新冠重症患者如何進行呼吸治療?
    如今,提及新冠疫情期間的這段工作,給呼吸治療師倪忠留下的不僅是深刻的印象。採訪中,我們能從他講述的每一個病例中,看到呼吸治療的標準化、精細化和對於患者的重要性,也看到呼吸治療師這個新興職業在臨床一線發揮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 俄擬用液體呼吸技術治療新冠肺炎
    俄羅斯前景研究基金會負責化學生物和醫學研究方向的副總經理亞歷山大·潘菲洛夫表示,俄羅斯研發的液體呼吸技術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潘菲洛夫說:「開發液體呼吸技術的工作還在繼續。疫情之際,這項技術更具現實意義,因為在很多威脅生命的情況下,這種治療手段無可替代。」液體呼吸技術最初是為需要快速上升的失事潛艇的艇員開發的。
  • 專家:俄液體呼吸技術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前景研究基金會負責化學生物和醫學研究方向的副總經理亞歷山大·潘菲洛夫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國內開發的液體呼吸技術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潘菲洛夫說:「開發液體呼吸技術的工作還在繼續進行。疫情之際,這項技術的更具現實性了,因為在很多威脅生命的情況下這種治療手段無可替代。」
  • 問:太空人出艙前為什麼要吸純氧?
    準備工作還包括了「吸氧排氮」,航天員要在氣閘艙進行呼吸幾個小時純氧。然後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減壓-開門過程:太空人檢查好艙外太空衣和艙對接系統的狀態及氣密性後,開始艙外服加壓的過程中和軌道艙減壓。艙外服裡的壓力是40千帕——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標準大氣壓101千帕,艙外服內的這個壓力是人體能夠承受而又保證靈活性與氣密性的壓力值。
  • 出生時僅1.2千克 深圳市三院救治一名28周早產兒
    記者從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獲悉,近日新生兒科成功救治一名28周出生的早產兒小小(化名)。小小在新生兒科醫護人員49天的精心呵護下,小小終於「闖關」成功,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體重由1.2千克上升到2.5千克,於1月4日順利出院。
  •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發病率低,致亡性高,診治手段需了解
    (二)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原因1、早產早產可以說是導致新生兒,患上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最常見因素之一,尤其是小於35周的早產兒發病機率非常高,主要是因為Ⅱ型細胞發育尚未徹底性成熟,不能生成足量的肺部表面活性物質。
  •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2020-07-24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以色列發現純氧療法可逆轉人體衰老過程
    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沙伊·埃弗拉提教授領導的,沙米爾醫學中心研究小組參與的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周5天在加壓室內每次接受90分鐘純氧治療,三個月後延緩了其衰老過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僅藉助氧氣就成功地逆轉了人體衰老過程。
  • 人類可以呼吸液體嗎?事實上已經實現了
    這令科學家想到,動物能否在四氟化碳中呼吸呢?在探索這種可能性的早期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小鼠和貓浸沒在四氟化碳中,結果發現它們能順利存活數周之久。不過,由於長期呼吸這種液體,這些動物的肺部都受到了損傷。這可能是因為它們在四氟化碳中無法有效呼氣,因此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受到了破壞。
  • 人類可以呼吸液體嗎事實上已經實現了
    但你是否想過,人類有沒有可能在液體中呼吸呢?事實上,這已經實現了。  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為何不能在水和牛奶等普通液體中呼吸,主要是因為這些液體中無法溶解足夠的氧氣。我們的肺部會將空氣中的氧氣提取出來,而液體中所含的氧氣太少,無法從中提取出足夠的氧氣。不過,也有一些液體能夠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大量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