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鑫華報導 4月17日下午,在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下,2020年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視頻交流會暨第三期暖季試驗聯合視頻會商在中央氣象臺和各省會商室組織召開。這是今年以來,國家氣象中心強對流預報團隊聯合中國氣象局天氣預報科技成果中試基地,針對強對流天氣過程聯合舉辦的第二次全國性專題總結交流會。
本次聯合會商除了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的專題分析報告以外,安徽省氣象臺、浙江省氣象臺、江西省氣象臺和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的專家也對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並介紹了Grapes模式產品研發進展情況。全國各地氣象臺通過視頻會商系統共同收看收聽。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上海市氣象局、江蘇省氣象局和中央氣象臺的相關專家和首席預報員進行了點評與指導。
會商延續了以往的特點,不同科研業務部門的人員廣泛參與,業務人員與科研人員深度互動,帶動新技術、新資料應用和發展完善。
與2013年6月首次開展暖季試驗聯合會商相比,此次暖季試驗聯合會商體現了強對流天氣預報及分析從粗放型發展到精細化深耕細作,從注重環境條件分析到中小尺度特徵分析,從只能依靠大尺度模式預報結果到可以綜合應用高解析度數值預報、深度學習等多種客觀算法的變化。
第一,從關注大尺度環境特點向更為精細的具體預報難點分析的轉變。最初幾期強對流天氣分析中,預報人員把關注點放在了強對流天氣大尺度環境條件的分析上,經過幾年的強對流預報技術和業務發展,再從大的環境條件去分析討論意義有限。正是基於此,今年,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在報告中從強對流的觸發著眼,做了一次詳細到點分析的嘗試。
第二,分析所使用的資料呈現更加細化和多樣化。中央氣象臺報告中風雲四號衛星觀測資料、區域自動站客觀分析、風廓線資料、LAPS資料、分類強對流天氣新探空診斷等資料的應用;安徽省氣象臺報告中風廓線的分析、雨滴譜的分析;浙江省氣象臺對風廓線和雙偏振雷達資料的使用;江西省氣象臺對區域自動站資料的分析。
第三,暖季試驗體現了科研與業務的緊密結合。以江西省氣象臺報告為例,緊密結合現有的科研成果來分析此次過程。
第四,重視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從最初的缺少中尺度分析產品,到中期階段重視中尺度數值模式和集合預報的應用,到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融合預報技術的應用以及高解析度中尺度數值模式產品的發展。聯合會商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重點關注了自有智慧財產權的3km解析度GRAPES_MESO數值模式的發展。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