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引起的腹腔血液循環不良,將提高痔瘡的發病率。
本報1月28日訊 身為教師雖然有「靈魂工程師」光鮮的一面,但因為工作環境的原因,很多老師也是職業病纏身。除慢性咽炎、頸椎病、肺炎外,肛腸疾病也開始逼近教師職業。
今天,長沙肛泰肛腸醫院專家告訴記者,經統計,89%教師患肛腸疾病,更可怕的是98%的不去醫院,選擇「硬扛」,導致患癌的隱患極大。
【案例】
盡職老師寒假課外輔導病發
譚先生是一名老師,他的盡職盡責在整個學校乃至湖南都是出了名的,他所獲得的證書都可堆成山了。
他經常深夜還在為學生批改作業,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因此一直都有便血、便秘的毛病,想到「十人九痔」的說法,他一直懶得理會,最多就是把飲食改善一下。於是病情一拖再拖,從一開始滲血到滴血,便血時間長了,致使一個大男人落下了貧血的毛病。
本想寒假去醫院檢查檢查,但又碰上幾個學生需要輔導,實在抽不出時間,結果前幾天在指導學生的時候,疼痛難忍,才不得不去醫院治療,經長沙肛泰肛腸醫院檢查,確診為混合痔。
【調查】
89%教師患肛腸疾病
據長沙肛泰肛腸醫院調查,沉重的教學任務和升學目標,讓不少老師的工作節奏緊張,精神壓力巨大,心理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此外,因為職業原因,需要老師每天都伏案備課,長期處於坐姿,腹腔血液循環不良,往往為痔瘡這種疾病的發病提供了可乘之機。
醫院調查顯示,在教師群體中,痔瘡的患病率也比較高。在此次調查裡共有3000多名教師患有痔瘡,佔受調查總人數的89%,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居然有98%的人選擇無足輕重,不予理睬。
【解析】
痔瘡不會導致癌症,
但可誘發癌變
長沙肛泰肛腸醫院張立修主任表示:肛腸疾病屬於「慢熱型」,「起初對患者的生活起居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很多患者都是等到疼痛難忍、便血致貧血才去醫院診治」。
久拖的後果是並發其他疾病,加大治療難度、延長恢復時間,臨床上,很多患者都同時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肛腸疾病。
另外,張立修稱,痔瘡不會發生癌變,但在一些研究表明有肛瘻、肛裂、肛竇炎、肛周膿腫和痔瘡病史的患者,有較高的肛管直腸癌發生率;同時,痔瘡與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狀就是便血,在癌腫局限於直腸黏膜時,下消化道惡性腫瘤90%都是以便血為前期症狀。如果因為健康意識淡薄忽視便血和痔瘡,會使許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而造成終身遺憾。
【提醒】
消除害怕心理,切勿諱疾忌醫
張立修告訴記者,在與門診病人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患者都因為工作忙沒時間,且怕肛腸疾病需要手術,術後不能及時恢復而耽誤上班,女性患者更是懼怕手術疼痛而不敢去醫院治療,他們上醫院都因為已經不能再忍而「迫不得已」。
張主任解釋說,其實現在醫學已經很發達,患者完全不用擔心疼痛與恢復時間,出現便血、便秘、便痛、排便不盡等肛腸疾病症狀及時治療,日後身體可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通訊員 史慧 記者 邢雲
【健康方案】
少吃辣多運動多喝水
張立修表示,老師首先應調整好心態,正確看待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把握好壓力、生活、事業三者的平衡。
同時,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並增加自己的運動量,減輕肛門直腸部充血,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有了肛腸疾病症狀,可隨時撥打肛腸熱線:0731-82820666進行專業諮詢;或者及時來醫院求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