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對口援助如何「戰疫」,汶川告訴我們什麼

2021-01-09 財新

  【財新網】(專欄作家 張曉波 特約作者 徐麗鶴)2020年開年,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悄然來襲,從湖北省武漢市不斷向外蔓延,打亂了原有世界的運行次序。

  做為疫情的中心,湖北省的醫療人員和醫療防疫等物資嚴重不足,亟需援助。在疫情開始的早期(2020年1月31日),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省以及武漢市政府工作小組在媒體上表示,援助運行機制採用的思路是:統一需求統一調撥,物資運輸和送達都需經過湖北省紅十字會統一配置。但事實表明,當大量的醫療防疫和生活物資紛紛向湖北集結,該機制使眾多物資庫存在倉庫,不能及時被送至疫區,甚至出現「壽光蔬菜被售賣」的醜聞。紅十字會面臨巨大壓力,不能及時將捐贈分發到各個市縣物資匱乏的醫院和病人手中,引起了捐贈人和社會的強烈不滿。

相關焦點

  •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林鄭月娥:給香港援助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打滿分 2016-05-12 14:24:43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成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滿意香港援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  林鄭月娥率領80人的代表團於10日至12日在四川展開訪問,考察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等。林鄭月娥一行先後出席了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貫通儀式、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儀式。
  •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專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高孟潭  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至今令人心有餘悸。  回顧汶川大地震,兩個山體同時滑坡將整個老北川縣城覆沒,當地遭到毀滅性破壞,這與縣城建在大型地震斷裂和地質災害高危險性區域有很大關聯。「因此,通過規劃來防震減災是最為經濟和人道的解決方案。」高孟潭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北川縣城本位於湔江上遊的禹裡鄉。但由於交通不便、匪患嚴重,縣城外遷定在曲山鎮。曲山鎮位於湔江岸邊,山清水秀,但兩側高山聳立。
  • 汶川地震香港援助項目完工率98%
    汶川地震香港援助項目完工率98%     截至今年10月底,189個援助項目已完工186個        在汶川地震災區,14個項目獲省結構優質工程獎    在蘆山地震災區,我省邀請香港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代表全程監督資金使用
  • 港澳臺地區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回顧
    10年來,不論是震後救援還是災後援建,港澳臺同胞的身影和援助一直與受災地區的民眾同在。他們用一筆筆捐款,一個個援建項目,一次次回訪,詮釋著血濃於水的真摯情感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  香港援建記:8年投入100億港元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臥龍小學的建築遭受重創。
  • 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年 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原標題: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年 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今年是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周年。
  • 為了不忘卻的紀念,追憶賢人張曉波
    今天是張曉波的頭七,雖然他和我都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我也難免說一些「往生極樂」或「去見馬克思」的話。張曉波生前,我們就多次討論過「祭如在」的問題,朋友之間的生離死別的悵惘,秀才認清紙半張,說與故人聽。最初如晴天霹靂一般的心境,讓我難以為摯友寫下什麼,下面則是紛亂如麻的回首往事中的他。
  • 成都90後護士援助湖北:當年地震你們幫助了我們,現在換我了!
    這樣的寂靜,讓她仿佛回到了12年前的下午,彭州作為汶川地震災區,她親眼目睹了家鄉部分房屋垮塌,大家最初的慌亂、恐懼。後來,救援官兵來了、醫務人員來了、志願者來了……「我們的心也安了。」▲醫療隊到達機場為去湖北,90後的她追著「請戰」雖然她不知道當年援助她們的人是誰,但在當年的劉迪,永遠記得志願者為她們送來一碗碗熱騰騰的泡麵、一件件麵包和一頂頂帳篷,讓她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得積極起來。她每天都會看到救援官兵清掃街道,打通道路,還為他們修建板房學校。劉迪一說,那時她心裡就在想:安心了,不用擔心了,有人來幫助我們了。
  • 中方談援助義大利:汶川地震後,義大利第1個派醫療專家來援助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我們知道,中國已經向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派出了抗疫醫療專家組,請問這些專家組的主要任務是什麼?目前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曾益新:謝謝記者的問題。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已經呈現了非常明確的大流行形勢,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對許多國家面臨的防控壓力和挑戰,因為我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所以我們感同身受。
  • 汶川地震十二年,這些故事我們忘不掉!
    這一刻,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山川撫平傷痕,時間撫慰傷痛。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此刻的汶川,正在走向重生與振興。今天也是國際護士節,災難和守護彼此交織,特別是在全球疫情的當下,激發著我們持續感悟生命的意義。許多電影都重現了不同災難來臨時滿目瘡痍的景象,感受那些難以抹去的疼痛記憶,見證生死救援裡的大愛無疆。
  • 舉國捐款4萬援助汶川地震,受到各國嘲笑,如今中國竭盡全力回報
    相信不少人對2008年的那場汶川地震仍然印象深刻,那場地震導致四川人民死傷慘重,好在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始終秉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信念,全國各個省和地區都對四川進行了援助。不僅如此,國際上很多國家得知此事後,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拿我們的好兄弟巴鐵來說,甚至拿出了所有儲備帳篷。
  • 戰疫一線日記|孫元婧:看到男病人眼裡飽含的淚,我也哭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山東已累計派出十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開展醫療救援工作。疫情面前,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如今,奮戰抗疫一線的山東醫療隊工作進展如何,他們又都經歷了哪些驚險時刻?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戰疫一線日記」系列報導,來聽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戰疫前線的故事。
  • 獨家 張曉波:土博,路在何方?
    集群通過分工有助於降低投資門檻,通過商業信用可以緩解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利用企業普查數據,本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明,驗證了這個理論。這個發現對其它發展中國家也很有借鑑意義。事實上,身為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長的張曉波教授,在自身研究成果斐然的同時,一直非常關心年輕學者的成長和發展。
  • 巴基斯坦援助災區背後的故事
    外國元首哀悼汶川地震罹難者: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     巴基斯坦對中國地震災區的援助仍在繼續。 中國四川汶川發生地震之後,巴基斯坦政府已在第一時間將逾10噸救災物資運往中國地震災區。在獲悉地震災區帳篷緊缺後,巴政府又先後捐贈了22260頂帳篷。回顧巴方對中國地震災區的援助行動,有很多故事值得銘記。
  • 張曉波開展林長制巡林工作
    12月7日、8日和1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級林長張曉波先後赴萬載縣、上高縣和銅鼓縣開展林長制巡林工作。張曉波一行深入萬載縣羅城鎮橫坑村、藏溪村,上高縣徐家渡鎮寨裡村、九峰林場,銅鼓縣溫湯鎮義田村等地進行實地察看,詳細了解當地林長制工作進展、林業資源保護和發展、專職護林員巡林護林等情況。張曉波充分肯定了萬載縣、上高縣和銅鼓縣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造林綠化、松材線蟲病防控、森林防火、森林督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時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幾乎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軍人、醫生、救援隊還有無數聞詢趕來的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了汶川,來到了救災搶險的第一線。中國軍人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汶川震後,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震中茂縣已成「孤島」。當時汶川海拔高、氣候條件複雜,此前直升機6次嘗試降落未果。,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了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 這30個成語,記錄偉大的戰疫歷程
    30個成語五大板塊記錄偉大的戰疫歷程戰疫必勝因為有你你若有難忘的戰疫故事文末請留言,讀圖:各地援助物資一批批、一件件不斷從四面八方運來,冒著風雪,帶著溫度,這個冬天沒那麼冷。讀圖:輔仁社區居民吳正君每天中午做飯總要再單獨做出一份,給樓上的鄰居餘福雲老人送去,她說,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
  • 張曉波任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原標題:張曉波任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2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任命張曉波為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會議結束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組織了憲法宣誓儀式,陳建華主持並監誓。
  • 張曉波,一個真正內心驕傲的人
    回想我們在新京報時的點點滴滴,往事歷歷在目。我們各自離開新京報後,平日裡交往少了,但內心的惦念一直在,期間不止一次相約喝茶、打牌,但總是一次次沒約上。他先後住燕郊和平谷,難得進城,就這樣,一錯很多年,以至永別。新京報哀悼群裡很多同事發來哀思,先整理一二表達哀悼。另發張曉波為新京報八周年寫的徵文。深切緬懷老兄弟張曉波兄!剛剛起床看到,非常震驚,他還這麼年輕。
  • 汶川地震12周年:遙憶悲傷 致敬堅強與重生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12 16:3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明陽 覃茜)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2周年,12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危難時刻,各方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世界最窮國家,汶川地震向我國捐獻4萬塊,如今依靠援助迅速發展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說到貧窮落後的國家,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印度、緬甸、寮國等國家,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我們形容這些國家貧窮的時候都是稱其為「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不是「最貧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