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預測術的基礎都是八卦與時間、空間的對應,就是文王后天八卦圖。易學思維中對時空統一性的認識,完全符合現代科學理論。
列寧說過:「世界上除了運動的物質之外,便沒有別的東西。而運動的物質若不在時間空間中便無運動的可能。」
現代科學認為,時間是物質存在的連續性,是螺旋式上升的動因,它反映著事物的運動與變化。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廣布性,是坐標定位的靜因,它反映著物質的排列與組合。時空是物質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既對立又全息。時間是流動的物質空間,空間是凝固的物質時間。二者一實一虛,一縱一橫,一動一靜,互相交織,構成網絡,便形成了顯態的信息世界。物質便是這網絡上紐結的集合。
宇宙全息統一論說,「事物在物質結構上的層次與事物演化過程中的層次具有對應關係。或者說:事物在空間上的分布規律是其在時間上分布規律的反映。」
這種人與時空的統一性、全息性,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現除天、地這些看得見的陽性物質對人的影響之外,還有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力量在對人起作用,即影響人的生老病死、事業興衰、吉兇禍福。在奇門遁甲中把它概括為「八神」或「九神」以與八卦或九宮相對應。這些東西既不是神,也不是鬼,只是一些神秘能量的信息符號。在科學發展的今天,如果把它理解為宇宙能量場,宇宙螺旋氣場,宇宙元氣場,則不無道理。據說,現代遺傳學已經證實,人活著時,物質呈左旋狀態,人死後遺傳物質呈右旋狀態。如此看來,古人在奇門遁甲中講得陽遁順行(左旋),陰遁逆行(右旋)也不無道理了。
在易學思維中,時間符號是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來表示的。 以十天幹表示陽,象徵太陽,以十二地支表示陰,象徵月亮,以十天幹配十二地支,以表示陰陽交替、日月出沒的時間,即年、月、日、時。
空間符號主要是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以後天八卦和洛書九宮相配,表示地面上的九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和中央;以先天八卦和河圖相配,表示上下左右、正轉反轉、天高地卑、山澤通氣、見雷相薄、水火不相容的立體動態球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