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讓塑膠袋無毒無害溶於水,全面產業化還缺市場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一杯清水,放進去一個塑膠袋,幾分鐘後塑膠袋溶化於水,演示人拿起杯子一飲而盡。這可不是一場魔術表演。演示人是智利SoluBag公司總經理羅貝託·阿斯泰特。前不久,該公司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舉行了這場轟動全球的新聞發布會。

這項技術完全屬於「中國製造」,技術研發方為華南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崔躍飛。神奇的水溶性塑膠袋原料是聚乙烯醇(PVA)。「PVA不但能溶於水,且是綠色、環境友好型的塑料。」不過,崔躍飛認真強調,「即使該材料無毒無害,也不建議吃、喝,因為材料不是食物,食品生產和工業產品生產的環境和技術要求是有差異的」。

崔躍飛的這項技術為全球解決「白色汙染」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6年長跑 率先取得水溶性材料技術突破

與PVA結緣源自崔躍飛對科研的不斷追求。他最初研究氨基樹脂,但感覺在此領域難以再取得新突破。恰逢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製造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材料是發展製造業的基礎。特別是大型電器生產企業,每年都要用上幾萬噸塑料。他們迫切需要質好價低的塑料。」崔躍飛說,當時,受眾多企業的研發委託,他開始開展這個方面的研究。

「為了降低價格,最初添加了部分不環保的低廉原料。但從長遠來看,這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崔躍飛敏銳地嗅到未來市場的變化方向。2002年,他進入環保材料領域,研發水溶性材料,也就是生產水溶性塑膠袋的原材料。

未知領域充滿了新奇,也布滿荊棘。崔躍飛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讓PVA的生產變成像生產塑料一樣簡單」。塑料具有可塑性,一般通過加熱達到熔點以上,實現流動性。可PVA並不具備這種熱可塑性。「PVA熔點在220℃—230℃,一開始按傳統塑料的加工方法生產PVA,沒想到加熱到180℃後它就開始分解,完全失去流動性。整個設備被黏住無法使用。」崔躍飛說,沒有任何現成的研究成果可借鑑,只能摸索著前進。

為了降低PVA的熔點溫度,實現180℃以下的低溫加工。他找來各種原料與之一一匹配,最終篩選出幾種適合的原料。可原料中有一些有害、不符合環保要求,他就不斷篩選、替代。「從第一代技術升級到目前產業化量產的第三代技術,先後篩選了近500種原料,最終淘汰掉常規使用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經過長達6年的「長跑」,崔躍飛終於完成無毒無害冷水可溶性聚乙烯醇材料的熱塑性加工技術突破,擁有36個相關專利,形成專利池。

該技術的成功對產業有另一重要意義。我國PVA的年產能已達到100萬噸以上,居世界第一。由於應用領域較窄,出現產能過剩。「如果可用作環保產品的原料,很快就能提升產業鏈。」崔躍飛凝重地說。

歷經坎坷 產品終於實現量產

崔躍飛掌握的這項技術很快被企業相中。2008年,一家印尼企業找其合作,考慮了一陣,他讓對方再等半年,等他完成中試試驗。然而,一到生產線上,根本就無法做出實驗室裡漂亮的東西。「完全不行,宣告失敗。」崔躍飛直搖頭,「實在太難了。」之後6年間,他的足跡踏遍全國各地的塑料加工設備廠,尋找能與產業化匹配的設備,一年跑七八次南京,每次跑八九家廠,不斷嘗試,失敗了重來。

正在他一籌莫展時,2015年9月,他在華南理工大學偶遇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正高。聽完崔躍飛的講述後,楊正高非常興奮地說:「傳統行業正面臨著發展天花板,公司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要不我們一起合作。」雙方一拍即合。

楊正高說:「雙方約定,項目進行孵化的前期投入,包括場地、人員、設備、原料、相關測試、認證等投入全部由公司負責,即使失敗崔老師也不需負擔一分錢。合作孵化期間,由崔老師保留部分關鍵性的專利技術和關鍵性原料。」

說幹就幹。雙方一起到全國各地選購設備,展開市場調研。2015年10月底,第一臺中試原料造粒機進入中試場地。2016年4月,第一批中試量產原料產品生產出來,終於成功了。「項目得以順利進行,離不開南京歐立擠出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凱的幫助,離不開楊正高的大力支持。」崔躍飛一再強調要感謝支持他的企業,「產業化太不容易了。」

其時,智利SoluBag公司的羅貝託·阿斯泰特已在中國尋找這種材料兩年多,當他看到崔躍飛這項技術,立刻與其合作,負責國際市場推廣和銷售。這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今年7月,智利頒布『禁塑法』,將禁止全國所有超市、商鋪向購物者提供塑膠袋,智利有可能成為南美洲首個『禁塑』國家。」崔躍飛也十分看好此市場的前景,他說,「每年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減少白色汙染,不僅是智利,且是全球保護環境的必然趨勢。」

技術成熟 全面產業化還缺市場

從一個想法到實現產業化,崔躍飛用了15年。回想起科研成果轉化的歷程,他有話說。「首先面臨的是研究經費問題。」他說,全世界範圍內,大家都在尋找環保的塑料材料,可還只停留在想法,難以立項,「研發經費都是靠以前其他項目所積累下的資金」。

「科研成果轉化中,最為關鍵的是中試,畢竟實驗室與工業化、產業化還是有距離的。但目前的風投只關注成品,不管中試。假如風投能在中試階段就進入,實驗室技術轉化率必定大為提高。」崔躍飛說。在他看來,成果轉化還離不開所在學校的政策支持。

在PVA水溶性材料和產品研發成功後,2016年6月,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崔躍飛正式成立廣東聚益新材有限公司,並通過華南理工大學轉讓了3項相關技術性專利。

華南理工大學創新性地對專利成果進行分級分類,採用專利池打包、轉讓、實施許可、作價入股創辦企業等多種模式盤活專利資產,專利技術轉讓指標排名位於全國高校前列。「我近幾年通過學校授權專利已轉讓了9項,許可了1項,轉化率達50%以上。」今年3月,崔躍飛的另一核心專利技術轉讓給廣東創新威環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參加了2018年「創客中國」廣東省創新創業大賽及第二屆「創客廣東」大賽,在1660個參賽項目中,殺入12強順利進入了決賽。

「PVA材料具有水可溶性,溶入水中幾分鐘後就會消失,不會汙染和破壞水源水質。當它溶於水形成膠液滲入土壤中,具有土壤改良作用,可增加土壤的團粘化、透氣性和保水性,延緩化肥的流失,特別是對鉀肥有增效作用,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特別適合於沙土改造。」崔躍飛說,該技術成熟,完全可進行市場化,目前唯一缺的是市場。

「新材料如何導入市場,讓市場接受,讓民眾認可,還需要時間。評價一項技術是否成功,要看其能否全面推開應用。」他說,「目前第三代技術生產的原料單價僅為普通通用塑料的1.5倍左右,希望到第五代技術時實現與普通通用塑料價格相近的成本,進入一次性包裝和消費薄膜應用領域。我正在尋找更多企業共同推廣該技術。」

(原題為《中國技術讓塑膠袋無毒無害溶於水 這碗「塑料湯」,智利企業家幹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華工教授研發環保塑膠袋遇水即溶,水質無毒無害能養花養魚
    這種塑料不僅可以溶於水,而且對水質還沒有汙染,完全無毒無害,養魚養花養草都完全沒問題。新塑膠袋能溶於水輕滑、柔順,是記者接觸到該塑膠袋時的感覺。隨後,崔躍飛裝了一大杯水,拿起塑膠袋輕輕放到水裡,沒過幾秒,效果就出現了。只見那塑膠袋在水中逐漸「消失」,與水溶為了一體。一個大的塑膠袋,只在一分鐘左右就完全溶化了,如神奇的魔術一般。
  • 世界首款「新型塑膠袋」10秒溶於水,無毒無害喝掉都沒事
    出門在外,不管是買菜還是購物,只要拎回家,就得用包裝袋,可你知道塑膠袋的危害有多大嗎?每一分鐘,人類就會消耗超過100萬個塑膠袋。而最為要命的是,使用完畢後,塑膠袋通常會被埋入土裡或被燒掉,然而不可降解的塑膠袋自然腐爛需要200年以上,燃燒則會釋放有害氣體,更大一部分則會成為海洋垃圾。面對白色汙染這個全球性環保難題,智利兩位工程師開發出了一種「神奇」塑膠袋,遇水即溶還能喝。
  • 溶於水的新型塑膠袋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還是曇花一現?
    不過最近兩個來自智利的工程師在聖地牙哥展示了他們最新發明的塑膠袋——可溶於水的且非石油衍生物的塑膠袋,而且溶解後的液體跟牛奶差不多一樣,其中一名實驗者還當場喝下去了,真是amazing。科學家表示,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開展生產,用於解決傳統塑膠袋帶來的環境問題。那麼這種新型的塑膠袋真的可以被市場大眾接受麼?我認為還是有待商榷的。
  • 能溶於水、還能喝的塑膠袋,良心發明!但估計好多東西都不能裝吧
    而和塑膠袋相比,其他的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價格貴,並且還不方便,於是大家還是更喜歡使用塑料的購物袋。對於超市來說,原來客戶購買商品會免費提供購物袋。而在限塑令實施之後,購物袋變成了有償使用,但是量並沒有減少。因此,賣購物袋反而成了超市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業內人士的統計顯示,超市的購物袋的銷售額佔其總銷售額的千分之三。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 實驗者將液體喝了下去
    原標題:智利科學家發明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還能喝智利發明家展示了一種新型「塑膠袋」——完全溶於水且非石油衍生物。實驗者將白色的塑膠袋放在透明的水瓶中,不一會,白色塑膠袋果然與水發生了溶解。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 能降解溶液還能喝
    原標題:智利科學家發明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還能喝智利發明家展示了一種新型「塑膠袋」——完全溶於水且非石油衍生物。實驗者將白色的塑膠袋放在透明的水瓶中,不一會,白色塑膠袋果然與水發生了溶解。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消除「白色汙染」有戲
    近日,智利的兩位工程師在聖地牙哥展示了一種新型「塑膠袋」,它是完全溶於水且非石油衍生物。通過現場的展示,我們發現這個白色的塑膠袋被放入透明的水瓶中後,很快便發生了溶解,變成了像牛奶一樣的白色液體。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位實驗者居然將這個白色液體一口一口地喝了下去。結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 專家發明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網友:要是下雨可咋辦
    無論是上商場購物,還是去市場買東西,購物袋都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的的確確是這樣,沒有什麼東西比塑膠袋更便宜、重量更輕、容量更大、更便於收納的諸多優點了。但塑膠袋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周圍的環境帶來了諸多的困擾。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5分鐘就完全溶解還能喝是真的嗎?
    圖片來源:EFE智利兩名研究人員Roberto Astete和Cristian Olivares發明了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該團隊使用PVA(一種溶解在水中的聚乙烯醇)作為化學基質,然後取代石油衍生物,以確保塑膠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塑膠袋中的石油衍生物意味著它們不會分解,而是留存在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我們的產品來自一種不會傷害環境的石灰石。」SoluBag的總經理Astete解釋道,該公司希望從10月起開始在智利銷售這些袋子。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 網友:這次地球有救了?
    智利兩名研究人員Roberto Astete和Cristian Olivares發明了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他們在試驗可生物降解的洗滌劑時發現了這個配方。塑膠袋中的石油衍生物意味著它們不會分解,而是留存在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我們的產品來自一種不會傷害環境的石灰石。」SoluBag的總經理Astete解釋道,該公司希望從10月起開始在智利銷售這些袋子。智利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從8月起,它將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禁止在商店使用傳統塑膠袋的國家。
  • 入水即溶,能喝的塑膠袋啥樣?
    新型塑膠袋入水即溶還能喝 5分鐘完成降解從外表來看,這款新型塑膠袋與普通塑膠袋沒有什麼區別。然而,把新型塑膠袋放進一壺常溫水中攪拌,就會發現有所不同。塑膠袋入水溶化,變成了乳白色的液體。不僅如此,溶化過後的水還可以飲用。
  • 新型塑膠袋問世,遇水即化,被譽為「可以吃的塑料」
    提起塑膠袋,大家就會想到它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白色汙染」。為了降低塑膠袋帶給環境的壓力,我國還專門出臺了「限塑令」,只是效果有限,更有專家坦言,「限塑令」只是延緩了塑料危害,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可是,大家的生活又實在離不開塑膠袋。
  • 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還差什麼?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前部長萬鋼,近日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新能源汽車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一文掀起千層浪,特別是氫燃料電池是否具備了產業化條件,業界爭議很大。由此,我們不妨來看看,在氫燃料電池領域,中國家底兒有多厚?產業化還需要補足什麼?1、我們有什麼?
  • 塑膠袋裝食物易中毒 辨別無毒塑膠袋方法
    塑膠袋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無處不在,很多飯店喜歡用塑膠袋包裝食物,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否衛生和科學呢?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膠袋包裝以後,常常容易變質,人吃了這類變質食品後,易引起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
  • 這種新型農藥可以養魚 完全無毒無害 效果卻非常好
    ,最重要的還是完全無毒無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農藥呢?大蝦剛才說到這種農藥完全無毒無害,那它的成分是什麼呢?看看生產原料就知道了,氨基寡糖素的原料叫做甲殼素,甲殼素存在於真菌和昆蟲的細胞壁上,大蝦的殼中就含有豐富的甲殼素,在大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下腳料就可以用來提取甲殼素,但是甲殼素並不能被植物所吸收,還需要對甲殼素進行去乙醯,得到殼聚糖,然後再對殼聚糖進行酶解形成氨基寡糖素原粉,氨基寡糖素原粉溶於水,而且能夠被植物所吸收。生產原料是我們平常所吃的大蝦,怎麼會有毒害作用呢?
  • 遇水可溶解塑膠袋 在加博會大放異彩
    ,往其中注入溫度超過90攝氏度的熱水,經過1分鐘等待,塑膠袋逐漸化解成膠質狀態 記者 鄭志波 攝  撕不爛的衣服、刀劃不破的皮包、遇水即溶的塑膠袋……這些產品,不是電影裡的特效,而是第十屆加博會上的展品。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針對餐盒質量監控問題,市食藥監局表示,目前尚無針對外賣餐盒具體成分的標準,「無毒無害,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就行」。
  • 科學網—「玉米塑膠袋」:市場求生靠技術
    曾任全球規模最大聚乳酸生產企業Nature Works中國區首席顧問的甄光明認為,聚乳酸是未來最有希望撼動石油基塑料傳統地位的降解材料,也將成為生物塑料的主力軍。他預測,到2020年,全球聚乳酸市場將會達到百萬噸以上。 面對全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國內陸續湧現出眾多聚乳酸生產廠。
  •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然而事實卻是,人們儘管有意選擇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但對「可降解」的概念知之甚少。那些所謂的「可降解垃圾袋」,真的是無毒無害的可降解材料嗎?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據TUV萊茵專家介紹,判斷是否可降解塑料,首先可以通過標示。
  • 2019-2025年中國水性塗料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水性塗料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數據及時全面、圖表豐富、反映直觀,在對水性塗料市場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深度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水性塗料行業今後的發展前景,為水性塗料企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投資機會,合理調整經營策略;為水性塗料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市場情報信息以及合理參考建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