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向變了,民進黨在島內支持率大不如前

2021-01-15 時代之聲V

編輯:晨星

蔡英文是臺灣地區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在今年「大選」,她又以817萬票連任,創下了臺灣歷史記錄。雖說民眾的呼聲很高,但是蔡英文連任後的表現並不如人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民進黨當局更是獨攬大權。在島內民眾的不懈努力之下,疫情情況終於有所改善,社會也能分出精力去重新審視民進黨,現在民進黨當局的支持率也發生了變化。

蔡英文支持率明顯下滑

自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就不斷的發表一些「樂觀新聞」,最終造成了口罩之亂、振興券之亂等問題的出現,但是由於民進黨「過於專權」,所以臺灣民眾並沒有因為這些事件而產生不滿。但是因為健保新制之亂以及蔡英文提名國民黨前臺東縣長黃健庭任「監察院」副院長等事情,令臺灣人民對蔡英文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

雖然蔡英文已經將兩項提名決定收回,但是已經造成的影響卻是無法挽回的,目前臺灣民眾已經開始檢討蔡英文執政期間的所作所為,以往的執政優勢也將因此受到影響。更有親綠智庫進行民調,最終結果顯示較早期的蔡英文支持率,已經處於明顯「下滑」的狀態。雖然支持率還是高於反對率,但是較以往的高支持率已經出現了10個點左右的下滑。

「交通部長」談塞車再遭民眾反擊

而這一切僅是一個開始而已,隨之而來的就是端午連假,因為疫情長久憋悶的民眾,趁假日期間全部選擇外出旅遊,一時間造成了嚴重的高速公路堵車事件。而「交通部長」林佳龍在看到堵車情況後,表示「做個聰明路人」,這種言論出現後就引起了民眾的不滿,無奈之下林佳倫不得不臉書向民眾表示道歉,稱會「虛心自省」。

目前臺灣的風向已經在逐步變化當中,民進黨的支持率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後續國民黨已經抓住時機,試圖在民進黨執政缺失上面進行攻擊。而蔡英文提名陳菊的事件將會令民進黨再次受到衝擊,最終風向會如何發展還是一個未知,但是短時間內民進黨的影響力是會有所下滑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風向大變,臺灣牆頭草一面倒「拜」登!
    美國總統大選戰況膠著多日,11月8日凌晨,多家美媒報導,在2020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已經獲得當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獲勝。據臺媒報導,臺灣民眾非常關注美國總統選舉,「美國在臺協會」臉書近日貼文下方出現大量網軍留言,批評民主黨作票、支持川普告到底等。
  • 臺灣輿論:民進黨當局將不能加入RCEP歸罪大陸是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備受臺灣社會關注,各界連日來對臺灣未能及時加入表達憂慮。民進黨當局卻稱臺灣不能加入RCEP,是因為大陸設下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阻斷臺灣加入。對此,島內輿論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找藉口。
  • 民進黨內憂外患,專家對「九合一大選」做出預測
    臺灣從元旦開始正式進口「萊豬」,由此在島內引發了各種矛盾,而作為始作俑者,民進黨也開始嘗到了這一步「臭棋」的惡果,在最新的民調中,民進黨的支持率不斷下降。專家普遍認為,民進黨的這一頹勢還將持續下去,一直到2022年地方「九合一大選」時一敗塗地。
  • 蔡英文幻想臺灣再成「猛虎」 島內:空洞無意義
    摘要:【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環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讓臺灣再度變成猛虎」——臺灣「總統」蔡英文剛剛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發表文章,展望2017年的臺灣,宣稱「要讓臺灣重回四小龍」。
  • 臺灣嗅到政治風向改變氣味:「討厭民進黨」正在發酵
    臺灣萊豬((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大戰將於明天攤牌,「立法院」24日將處理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草案,進行表決。執政的民進黨要求黨籍「立委」一致投票堅守價值,在野的國民黨力弱難擋,預計法案將無意外獲得通過。 萊豬表決大戰民進黨穩操勝券,但會埋下民意反撲的禍患。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
  • 蔡英文「耍賴」到底,兩招稀釋賴清德支持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擅長搞政治鬥爭的民進黨又讓島內見識了他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特長」,好在這是一場內鬥,眼前的輸家是自稱「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29日,在被島內媒體稱為「蔡賴終局對決」的初選會議中,民進黨中央最終強行通過蔡英文版本的初選方案,讓缺少執政資源優勢的賴清德陷入被動局面。
  • 臺大恐淪為蔡當局政鬥犧牲品 民進黨的臺灣價值只分「藍綠」?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管中閔當選臺大新校長後不久,先是被爆出除了學校教職之外,他還兼任臺灣大哥大獨立董事,遭人質疑身為臺哥大副董的遴選委員蔡明興,「有利益投票的嫌疑」;而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稱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抄襲EMBA學生碩士論文。因此,多位民進黨「立委」要求,「教育部」應該要求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釐清疑義,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
  • 韓媒鼓吹「臺灣不靠大陸」遭群嘲,沒想到民進黨還「上頭」了
    【兩岸快評第1146期】日前,有島內媒體關注到韓國《朝鮮日報》在報導中聲稱臺灣地區因為不再依賴大陸,去年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如此荒謬論調立即遭到島內網友嘲諷和吐槽。但萬萬沒想到,民進黨當局還「認真」了,對此回應稱「這證明了大陸需要臺灣」。
  • 2019,臺灣島內會搞激進「臺獨」嗎
    2019年1月1日是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間,兩岸關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三通、人員交流以及經濟融合等,但也面臨「臺獨」分裂勢力的嚴峻挑戰。而在過去一年,臺海也遠不平靜。美國繼續著力打「臺灣牌」,美國軍艦三次通過臺灣海峽。與此同時,島內經過「九合一」選舉後形勢大變,蔡英文提前「跛腳」。
  • 民進黨視臺灣民眾黨為「眼中釘」,開始對其進行打壓
    (圖片來源:臺媒)&nbsp&nbsp&nbsp&nbsp2020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塵埃落定,民進黨當局延續執政,在「立法院」仍保有多數席次。與此同時,國民黨「立委」席次小幅增長,但在大選中遭受重大失利,使該黨處於全面重整、提升內部士氣的階段,暫時無力同民進黨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 「一碗牛肉麵」攪動島內政壇 ,民進黨丟卒保車難平眾怒
    「一碗牛肉麵」攪動島內政壇 ,民進黨丟卒保車難平眾怒 2020年11月16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媒  最近,臺灣島內媒體熱炒起了他隨後還將訂單貼在社交媒體上,但眼尖的網友卻發現,發票上打著臺行政部門統一編號,質疑丁要用公費報銷,這下猶如火上澆油,民怨越來越大,導致丁怡銘不得不辭職。  但是,牛肉麵餘波未了,島內對民進黨的批評聲浪仍未止息,民進黨及臺行政主管部門的聲譽受到嚴重的打擊。  很顯然,民眾憤怒的原因,不僅是丁怡銘對牛肉麵店家的錯誤指控,而是其背後的傲慢蠻橫的民進黨當局。
  • 大陸靠臺灣?蔡當局的話讓人哭笑不得,島內網友炸鍋!祖國必統一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財政事務主管部門2020年12月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累計1至11月,臺灣自大陸進口58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2%,佔同期臺灣地區總進口額的22.5%。
  • 民進黨操弄「反中」居然連蟲子都不放過……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中國秋行軍蟲證實首度入侵臺灣」、「可能因風向關係從中國(大陸)過來。」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島內網友對此嘲諷,什麼風這麼厲害?臺媒報導截圖臺灣綠媒《自由時報》10日報導稱,接獲島內民眾爆料,上周六(8日)在苗慄縣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外觀疑似在大陸造成農業危害、但臺灣從未出現過的秋行軍蟲。
  • 島內本土豬肉價格飆升,臺各界痛批,這一切都是民進黨當局惹的禍
    撰文:泉泉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在前幾個月不顧島內民眾的反對,強行制定了「進口萊豬美牛政策」。因此,該政策遭到各界人士的抵制,因為此舉絕對有弊無利。之前有過報導,「進口萊豬美牛政策」將於今年年初開始正式實施。
  • 蔡英文大搞「口罩外交」,如今臺灣「國際地位」真的變了
    就在這時,臺灣地區民進黨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搞起了「口罩外交」。向口罩資源緊缺的歐洲國家進行口罩上的資助。但面對臺灣地區的如此熱情,歐盟公布出的7月1日擬開放邊境後的旅客國家和地區的名單中並沒有包含臺灣地區在列。顯然,在這次的臺灣地區的「口罩外交」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臺灣一周侃:冬天來了,蔡英文心裡冷的可以住北極熊了
    前幾天,北京迎來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朋友圈裡都在曬著不同的雪景,一片熱鬧。景色雖美,氣溫也是驟然下降,陣陣寒風提醒著我們冬天是真的來了。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雖說天氣尚好,可蔡英文的心裡卻也如同下雪一般,拔涼拔涼的。美國即將退出TPP,自己的民調支持率也下降的慘不忍睹。更痛苦的是,民眾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佳人選了,這叫人情何以堪。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11月15日,中國等15國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導致目前尚未被任何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接受,且「新南向」政策效果不明顯的臺灣無比失落。而此時,島內有聲音提出有必要向大陸學習,臺灣也應探討在島內實施經濟「雙循環」的可能性。
  • 國臺辦:民進黨執迷不悟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如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在當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島內業界及輿論普遍擔心傳統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並陷入對外經貿孤立。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作上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