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恐淪為蔡當局政鬥犧牲品 民進黨的臺灣價值只分「藍綠」?

2021-01-19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有苦說不出。」大家好,我是學生時代曾經夢想當校長,畢業之後寫寫文章上上網的迷你「海賊」中二仔~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想當校長呢?這還需要解釋麼兄弟,上學那會兒你們怕老師還是怕家長?當然是怕老師啊,因為他們會請家長唄……在學校誰的權利最大?那自然是校長啊,因為他們能管著老師唄……最近聽聞,隔壁「灣灣」那邊的最高學府臺灣大學也在選校長,結果貌似是一位名叫管中閔的仁兄脫穎而出,讓二仔心心念念的「校長夢」又泡湯了(ps:請不要叫醒我~)……然而奇怪的是,雖然他成功當選,卻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接任,難道是出了什麼意外嗎?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由於前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任期屆滿,宣布不再續任,臺大因此啟動校長遴選機制,並於1月5日針對5位校長候選人周美吟、陳弱水、陳銘憲、張慶瑞、管中閔進行投票,結果由管中閔勝出,遴選委員會也宣布,下任臺大校長由管中閔出任。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已經成功當選,為何又不儘快履職呢?別著急,咱們接著往下看……

在遴選結果出爐後,一連串的質疑如「暴風雨」般向管中閔席捲而來。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管中閔當選臺大新校長後不久,先是被爆出除了學校教職之外,他還兼任臺灣大哥大獨立董事,遭人質疑身為臺哥大副董的遴選委員蔡明興,「有利益投票的嫌疑」;而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稱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抄襲EMBA學生碩士論文。因此,多位民進黨「立委」要求,「教育部」應該要求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釐清疑義,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

對此,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表示,整個遴選過程都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利益交換」的說法純屬臆測;另針對所謂「抄襲論文」一事,臺大研究誠信辦公室於1月26日召開會議,經校方搜集資料證實,該案並未涉及抄襲,因此不成立,臺當局「教育部」應儘快通過其校長聘任。而臺「教育部」27日卻宣稱,「遴選委員會認定部分,臺大沒清楚交代」。隨後,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於31日宣布,經遴選會再開會決議,管中閔校長當選資格並無疑義。然而,管中閔已確定無法趕上1日舉辦的臺灣公立大學校長聯合交接布達典禮。

從最開始的質疑,到最後的結果證實,這場持續了近一個月之久的臺大校長之爭,無疑是一場尷尬的鬧劇。然而最讓人費解的是,向來與世無爭的臺灣大學,為何會在蔡英文上任之後,連選個校長都變得如此艱難了呢?

帶著疑問,中二仔翻看了一下這位「管校長」的履歷,答案一目了然……在馬英九當局時期,管中閔曾任臺灣「國發會主委」,也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藍營」。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民進黨要屢屢為難這位臺大新任校長了……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批評,民進黨執政的邏輯就是只問顏色、不問能力,所以只要顏色對了,要什麼位置都行;即便「監察委員」充滿爭議性,一樣獲得民進黨「立委」全體投票支持;而管中閔顏色不對,則百般刁難,不給聘任,「這樣吃相難看的嘴臉,真的當是你家了嗎?」

而蔡當局的做法,也引發臺大校園的憤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大學教授、校友自發性組織起「抗議政治力介入臺大,堅守大學自主」的聯署,逾4000名臺大人響應,聯署聲明與名單已於31日寄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並鄭重聲明大學自主是臺大堅守的核心價值。

聲明中指出,因為臺大已故前校長傅斯年堅守的大學自主精神,在任何時代,臺大與臺灣的大學比社會更開放、自由,而捲動臺灣民主化、自由化運動部分關鍵社會力就來自大學校園,特別是臺大。沒有大學自主,就沒有日後的黨外選舉,沒有民主運動,更沒有今日的蔡英文。對此,洪孟楷也不忘嘲諷下身為臺大校友的小蔡,「放任政治力髒手介入臺大選舉,身為校友,您難道不會覺得羞愧嗎?您又怎麼能面對千萬的臺大人和自己呢?」

更何況,如今臺大的競爭力已經大不如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去年9月出爐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2018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列第27名,為兩岸名次最佳,臺灣大學則排在第198位,創下新低。而之前臺灣大學公布的一份自行調查中,臺大在世界大學的排行榜中也僅僅只有114名,被北大、清華遠遠甩在身後。

對此,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每個有意義的排名系統都有其參考價值,無可否認其結果,尤其當大部分的排名系統都顯示出北大和清華超越臺灣的各大學同一個趨勢時,那我們一定要深刻檢討,不能當鴕鳥視若無睹。但是,你們的蔡當局貌似並不這麼認為,不論管中閔當選是否眾望所歸,也不管臺灣高教競爭力滑落的現實,一向習慣「選擇性失聰」的民進黨依舊在扯自己人的後腿,中二仔的確無言以對……

在目睹了蔡當局的「神級操作」之後,島內的小夥伴們也開始了又一輪的「吐槽大會」~

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覺得,臺大就是「自作自受」,誰讓你當初非得教他們~

也有人覺得,蔡當局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更有甚者,想到了之前蔡英文警告柯文哲要認清自己的「臺灣價值」,也不忘吐槽蔡女士一番~

俗話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但是照蔡當局這麼演下去,不要說臺灣大學,估計連島內其他大學的未來也將成為未知數。將美好的大學校園,變成自己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難道就是蔡當局的「臺灣價值」?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臺灣深藍團體今向民進黨"亮劍":將全力推翻蔡當局
    海外網3月1日電 2月27日清晨,臺灣「八百壯士」突襲臺立法機構,對蔡當局年金改革進行抗議。在此次行動中,臺灣深藍團體「藍天行動聯盟」秘書長繆德生不幸受傷,如今仍在臺大醫院加護病房觀察中。「藍天行動聯盟」今(1日)召開記者會為繆德生祈福,還與現場群眾高呼「亮劍」,強調未來將全力推翻蔡當局。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稱,國民黨至今仍無反省,也未向民進黨提出挑戰,更未帶領他們抗爭。他還稱,繆德生要以行動喚醒國民黨黨魂,對於此次不幸,臺灣民眾都很痛心,他還宣告,「藍天行動聯盟」是革命團體,將全力推翻蔡當局。
  • 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看臺灣選舉的險惡
    在緊迫的兩岸關係中,蔡當局對罹難者再高規格的治喪都比不上打造一個讓軍人不必無謂犧牲的政治環境重要,唯有和平才有和樂的好日子可過。  文章摘錄如下:  臺灣選舉到了最後關頭,任何事件都可能左右選舉結果,遑論是「參謀總長」在軍方直升機空難中罹難這麼大的事。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RCEP對臺灣到底影響多大?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
  • 島內民調:民進黨認同度史上最低 中性選民幾近過半
    據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民調,遊盈隆指出,由於臺灣基本上是以兩大黨為主軸及數小黨構成的政黨體系,所以政黨認同的測量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較精確地反映藍綠勢力的大小與分布。被問到「目前島內有兩個主要政黨,國民黨與民進黨,請問哪一個政黨的理念和主張跟您較接近?」
  • 「蝴蝶效應」:「陳同佳案」攪動臺灣政壇
    國民黨「大選」參選人韓國瑜也發表看法認為,民進黨當局拒絕陳同佳來臺受審,是放棄「主權」中重要的「司法權」的做法,會引發臺灣民眾的憤怒。臺灣法律界人士也蔡當局以「政治凌駕法治」的做法極度不滿。有臺灣資深檢察官表示,臺行政部門嚴重幹預到檢察官的「司法職權」。另有檢察官控訴臺當局為了政治利益罔顧司法正義。此案的進展仍撲朔迷離,政治角力無所不在。
  • 民進黨為何急於開放日本核災食品?
    近期為了解除臺灣對日本核災食品的進口管制,民進黨當局真的很用心,除了由「衛福部」等部會召開沒有人搞得懂的公聽會外,「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更強力護航。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坦言日方有施壓,然而民眾要問,為何批評馬英九當局出賣人民健康的民進黨,執政後卻對日本核災食品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還說禁止輸入日本核災區食品,恐違反WTO規範?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2014年無黨籍人士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柯標榜自己是「白色力量」「無色覺醒」「超越藍綠」,在臺灣政壇掀起「柯文哲現象」。2018年柯連任臺北市長,繼續保持較高知名度和政治熱度。目前看,柯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若此將形成國民黨、民進黨、柯文哲三方競逐的局面,這將增大「總統」選舉博弈縱橫的複雜度,增大選舉結果預測的難度。
  • 臺灣還會繼續2018年亂象嗎?網友評蔡當局令「蒼天無語」
    日前,臺灣島內新春期間有一件事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那就是島內一所古剎循例抽「國運籤」時候,竟然抽不出來。對此,有網友評論說,此時無聲勝有聲,民進黨蔡當局已經令「蒼天無語」了。對此,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緊急出面「滅火」,在臉譜網發文稱,臺灣的「運勢」取決於全體民眾。但是臺灣媒體評論說,這種說法,其實是逃避責任,潛臺詞是反正「運勢好壞」是大家的「共業」,不是領導人一個人的事。還有臺灣媒體指出,其實不用看籤,大家也都知道2019年將會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 藍綠對決蔡45% 韓33%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及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沒有參加2020競選聯署,讓這場領導人選舉可能回歸藍綠對決的狀態。臺灣《聯合報》23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就顯示,如果藍綠對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支持度45%,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支持度33%。對此,韓國瑜陣營發言人何庭歡透露,「韓國瑜將調整團隊策略」。
  • 臺灣一周侃:一個患了「失憶症」的臺當局
    近日,臺灣玉管處(玉山公園管理處)拒絕為百年前在拉庫拉庫溪流域遭日本人殺害的島內布農人興建紀念碑,卻允許十幾座日據時代後期,日本為紀念對抗布農人的所謂「殉職」警察,帶有日本觀點的「殉職」紀念碑赫然存在,引發島內眾怒,感嘆「臺灣彷佛患了歷史失憶症」。而815全臺大停電事件也再次印證了臺當局的「失憶」,蔡英文競選時曾打著「點亮臺灣」的口號,如今全臺竟出現大規模停電,曾經的承諾蕩然無存。
  • 民進黨酬庸長照化 臺灣公營單位成綠養老院
    國民黨7日召開「下架酬庸蔡當局記者會」,「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許毓仁(左)痛批民進黨當局寧願養肥貓不願意顧小孩,「執政」三年多來年輕人薪水沒有長一樣低,工作也一樣不好找,右為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張斯綱。
  • 臺灣「觀光」慘變「關光」 蔡英文卻宣布旅客人數創新高
    業者更是直接向外界大倒苦水:「因為陸客縮減再加上臺灣經濟不景氣,老闆和團隊努力再努力,依舊不敵大環境。」臺灣經濟是好是壞,餐飲、交通和旅遊業者的感受最真實、最深刻,他們得出的結論也最痛苦。根據臺灣「移民署」統計,2019年10月赴臺大陸遊客較2018年同月大減12.7萬人次,只剩11.2萬人次,是從2011年7月以來的新低,估計減少約51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收入。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2018年01月04日 09: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漁民頻叫苦
  • 大陸靠臺灣?蔡當局的話讓人哭笑不得,島內網友炸鍋!祖國必統一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財政事務主管部門2020年12月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累計1至11月,臺灣自大陸進口58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2%,佔同期臺灣地區總進口額的22.5%。
  • 美軍艦剛通過臺灣海峽,我軍航母就來了,告訴它誰是主人
    面對挑釁,中方發出警告稱,近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頻頻向臺當局發送錯誤信號,嚴重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正告誡美方,停止在臺海地區滋事攪局的言行。  中方之所以如此硬氣,是因為手頭擁有足以抗衡美軍騷擾、並對島內民進黨當局形成巨大震懾力的軍事手段。臺防務部門20日證實,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20日通過臺灣海峽,繼續向南航行。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丁怡銘捲入一連串負面事件只是表象,實質是蔡當局、蘇團隊在連任後更加傲慢專橫、肆無忌憚,不僅引燃熊熊民怨烈火,也招致惹火燒身的結局。丁怡銘之所以引發各界質疑和聲討,就是因為以他為代表的綠營政治人物、行政官員衝在第一線為蔡當局開放萊豬等重大爭議性政策辯護,並倚仗行政資源、不惜動用網軍打壓反對聲音,引起臺灣社會公憤。
  • 臺「總統府」前萬人舉白燈撒紙錢 為蔡英文「送終」
    (原標題:不滿"三缺"改革方案臺民眾舉白燈籠為蔡當局"送終")中國臺灣網1月22日訊臺灣島內的年金改革會議今天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內登場。蔡當局的汙名化操作不僅使自己被左鄰右舍指指點點,更有20年前的學生對他說「老師你是米蟲」。他自認為臺灣培養下一代人才,只能苦笑以對。他回憶,初執教鞭時月薪僅6000多元(新臺幣,下同),與外界企業差異將近兩倍,任教26年後退休迄今5年多,退休金是彌補過去公家少給的薪資。他擔憂,若依照目前蔡當局改革草案內容,未來老年生活與醫藥費用增加時,家中經濟狀況恐將無法負擔。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長期關注萊劑(萊克多巴胺)肉品問題的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臺灣醫師蘇偉碩,疑似因為多次對外發表萊劑毒性以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且堅決反對「萊豬」進口臺灣,被警方通知25日到案說明。對此,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 臺灣藍綠惡鬥不講武德:豬大腸滿場飛,「頭號戰犯」詭計多
    藍綠立委扭打,差點生吃到豬下水……蘇貞昌在豬下水的腥臭中,強行完成報告。隨後他把矛頭指向大陸,說幾天前還把他列為「頭號戰犯」,但他不怕,自知責任重大,要守護民眾健康。蘇貞昌還對國民黨喊話,引用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名言說,「這是最暗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黑暗的季節,也是光明的季節,可能什麼都有,也可能變成什麼都沒有」,要各位委員,共同努力守住臺灣、走向世界」。讓臺灣民眾吃到美國瘦肉精豬,就是「走向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