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評論員 束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回顧一整年的臺灣政局演變軌跡,從年初蔡英文以高票贏得選舉,到年末「秋鬥」以近年來最大規模遊行人數收場,一年來臺灣民意民心的變化印證了上述八個字背後蘊含的規律與真理。當「鐘擺效應」已現,意味著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迎來了盛極致衰的轉折點。

  在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下,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戰無不勝的政治人物。回想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更被「韓流」所震撼,當時民意怒火被點燃的導火索,起源於一個被冠以「高薪實習生」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讓「搶了菜攤,丟了江山」的八字金句成為一時佳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近一年來接連成功操作「香港牌」、「反中牌」以及藉助疫情煽動民粹而底氣十足、霸氣外露的蔡當局、蘇團隊,卻因為一個小小的發言人丁怡銘,一下子撕開了看似華麗的政治外衣,暴露出不堪入目的暗黑本質。從誤導中傷牛肉麵業者,到自購牛肉麵疑似開票報公帳,再到幕僚串聯網軍側翼帶風向被曝光、駕車進入警局「耍特權」,丁怡銘越做越錯,爭議愈演愈烈,最終只得請辭止損。

  丁怡銘捲入一連串負面事件只是表象,實質是蔡當局、蘇團隊在連任後更加傲慢專橫、肆無忌憚,不僅引燃熊熊民怨烈火,也招致惹火燒身的結局。丁怡銘之所以引發各界質疑和聲討,就是因為以他為代表的綠營政治人物、行政官員衝在第一線為蔡當局開放萊豬等重大爭議性政策辯護,並倚仗行政資源、不惜動用網軍打壓反對聲音,引起臺灣社會公憤。

  日前綠營「段子手」王世堅提醒蘇貞昌,不要在萊豬議題上「贏了質詢、輸了民心」,這與兩年前「搶了菜攤,丟了江山」恰好前後呼應。然而,「小咖」丁怡銘雖被及時切割,但綠營的執政方式、宣傳手段、打壓力度毫無轉變,乃至更加強硬蠻橫。在上述氛圍下,無論是傳統民調數據,還是社交媒體政治光譜,都不約而同反映出近一年來臺灣民意出現加速背離蔡當局、反感民進黨的轉折性變化。可以說,綠營裹挾網絡民粹所塑造出的所謂「高民望」,已經走到頭了!

  從歷次大型全島性選舉結果中,外界往往得出臺灣政治生態、民眾政治認同「藍消綠長」態勢不可逆的論斷。誠然,從臺灣政治體制轉型和地方政治生態流變的角度看,「藍消綠長」確實是臺灣民主化以來的「大周期」特徵。然而,因有選舉和任期制的存在,在「大周期」之下,臺灣政治和民意仍然存在著往復運轉的「小周期」。換言之,臺灣民意的「鐘擺效應」在今年初步顯現,可以視為今年島內政治生態的一大重要變化,也給我們觀察和把握現階段島內政局和兩岸形勢帶來三點啟發。

  第一,民進黨利用外部因素煽動民粹、通過製造和升高兩岸敵對,來掩蓋對內施政問題的伎倆,已經被島內主流民意看破。去年綠營政客打「香港牌」一時興起、看似順風順水,但此後民進黨「假援港、真吸血」的面目暴露出來,亂港「手足」被用之即棄,綠營炮製的「KH(高雄)撐HK(香港)」文宣淪為島內網民笑料。不僅如此,不久前剛落幕的美國大選,更是讓全力押寶川普、藉機炒作「兩岸脫鉤」的綠營無比尷尬,越來越多的民眾厲聲質問:為了所謂「抗中」,民進黨還要逼老百姓吞下多少毒豬、核食?故今後民進黨企圖再操作外部因素的難度、阻力勢必明顯加大。

  第二,綠營一度得心應手的「網紅+網軍」的社交媒體時代「勝選方程式」,其正當性、合法性已經遭到島內主流民意最強烈質疑。2018年敗選後,民進黨扭轉島內政治頹勢的「奧秘」,莫過於採取更強悍、更蠻橫,但滲透性、精準性更強的「網絡認知戰」,取代傳統競選的宣傳動員模式。一邊是網紅「置入性行銷」,另一邊是鋪天蓋地的網軍「洗版」,蘇貞昌更是通過誇張的「圖卡」加強了所謂「有感施政」。不過,隨著島內媒體揭發綠營橫跨黨政媒的「網軍產業鏈」內幕,「有政府、會作圖」的戲謔逐漸在臺灣社會傳開,綠營在網絡世界「三人成虎」的伎倆正在逐漸破產,近年來島內政治「脫實向虛」的傾向或有所減緩。

  第三,掌握臺灣民意的「鐘擺效應」,有助於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增強對和平統一的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過去一年在綠營操作內外因素的煽動之下,島內的一些聲音、一些現象看似「嚇人」,但當潮水退去、迷霧消散,臺灣民意民心的總體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一方面,從本質上看,民進黨當局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挑戰兩岸同屬一中的法理紅線,鼓譟「去中」、鼓吹「抗中」、鼓動「仇中」仍屬島內政治鬥爭的「雕蟲小技」,兩岸經貿依賴、實力對比、國際環境仍然處於大陸牢牢主導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臺灣民眾仍然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分享大陸發展的紅利和機遇,也對「臺獨」危險動向保持高度警惕、旗幟鮮明地反對臺海生戰生亂。

  當臺灣民意再次出現「鐘擺效應」,島內政治仍然未脫離出藍綠政治周期的既有規律時,大陸就應該對兩岸和平統一擁有更強的信心。「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我們相信,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大陸一定能在戰略機遇期中獲得更全面、更安全、更高質量的發展,也一定能夠在這樣的發展進程中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民意驚現鐘擺效應 港媒爆民進黨民調:走到盡頭了
    華夏經緯網12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接著在2020年大選大勝。不過秋鬥大規模遊行抗議後,讓民進黨民調大幅下滑,港媒分析指出,印證臺灣民意呈現「鐘擺效應」,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將面臨盛極致衰的轉折點;甚至指綠營挾著網絡民粹所塑造出所謂的「高民調」,已經走到盡頭了。
  • [視頻]臺灣民意代表將通過立法推動進程
    [視頻]臺灣民意代表將通過立法推動進程  2006年,臺灣同胞到大陸超過440萬人次,大陸同胞赴臺也達到20萬人次,然而如此繁忙的貿易和人員往來,卻因為直航的限制,帶來了諸多不便,同時也增加了成本,所以加快兩岸直航的進程也成為了這屆論壇最關注的熱點問題。  對於兩岸直航的迫切性,臺灣民意代表認為這次參加論壇的旅程就很能說明問題。
  • 神奇的鐘擺效應!畫出奇特又有規律的沙畫……有意思!看……
    神奇的鐘擺效應!畫出奇特又有規律的沙畫……有意思!2018-02-06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神奇的鐘擺效應
  • 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中的一種概念,他首先將孩子的常見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自信、高興等正面的情緒,另一種則是自卑、難過等負面情緒,而孩子的情緒就像一個鐘擺一樣在兩種情緒之間來回擺動。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你應該知道的鐘擺效應,帶你從一個方面看待你的感情
    有了犧牲者就會有放縱者作為犧牲的最後一種特性——鐘擺效應模型是:犧牲者——中心——放縱者鐘擺效應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你為了伴侶犧牲如果你不是真心的犧牲自身你就會把對方當做利用你的人因為你認為他們沒有盡到他們應該盡到的責任
  • 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看得出來,孩子們身上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情緒表達,父母們與其壓制孩子的情緒化不給予其釋放的空間,不如多了解下「鐘擺效應」,也許這會為父母的引導找到新方向。二、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概念,《兒童情緒心理學》中心理學家們認為個體的情感是分為正負兩面的,而情緒就像是一個大鐘擺一樣,在受到力的刺激後會在正負兩邊擺蕩。
  • 樓市出現「鐘擺效應」!住房模式發生2個變化
    你聽說過「鐘擺效應」嗎? 在心理學裡,一個人現在的情緒有多興奮,下一刻的心情就有可能更低落,大喜大悲的切換之間,人們的心理如同像「鐘擺」一樣擺動不定。 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
  • 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二、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底擺蕩現象。在情緒的處理中,「鐘擺效應」就是指一個人在一種情緒上降低了反應強度的時候,其他的情緒強度也會有同樣的降低。簡單點來說就是在負面情緒強度降低的時候,正面情緒的強度也會降低,就像「鐘擺」一樣,左右兩邊的擺動幅度是一樣的。
  • 心理學:鐘擺效應,你今天有多快樂明天就會有多悲傷
    心理學鐘擺效應,指的是人們在達到一個情緒高度的時候,會形成「心理斜坡」,並且將使你的情緒擺向相反的、相同程度的位置。通俗來講就是你感受到了多麼開心的情緒,一定會感受到同等程度的悲傷,而且不會太久。一般情緒鐘擺效應的周期為一個月,在一個月內情緒會有反彈。你今天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那麼不出一個月,你一定會感受到特別的傷心和匱乏。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鐘擺效應呢?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臺灣2020選戰節奏在近期不斷加快。藍綠黨內初選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民進黨蔡賴之爭已經水落石出,國民黨郭韓之爭在組織戰和輿論戰上全面展開。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
  • 臺灣民意代表蘇震清等4人抗告失敗 至少需羈押兩個月
    臺灣民意代表蘇震清等4人涉收賄案抗告失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8月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民意代表蘇震清、陳超明、廖國棟以及蘇震清辦公室主任餘學洋等4人涉嫌收受臺灣太平洋流通前董事長李恒隆賄賂,要幫其奪回臺灣知名百貨公司SOGO經營權,4日遭臺北地方法裁準收押禁見。4人不服提起抗告,臺灣高等法院8日評議後全數駁回,並裁定「不得再提抗告」,4人至少要羈押兩個月。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賴清德有違現任者優先常理意外挑戰蔡英文也造成衝擊效應。這些非常態情況給兩黨初選帶來一夕數變的衝擊,也將對下一階段選情變化持續產生影響。    國、民兩黨初選均出現空前激烈的高度競爭。國民黨初選主要是在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王金平四人之間展開,他們各具優勢特點和民意基礎,參選意志強烈,最終誰能出線必將會有一番激烈角逐。
  • 臺灣集集7.6級地震21周年:專家解讀六大影響八點啟示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21日是中國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發生7.6級地震21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組織地震系統單位和專家科普解讀說,臺灣集集大地震的經驗教訓表明,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水平,應當繼續做好地震活動斷層探察,該次地震災害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包括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皮亞傑的鐘擺實驗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皮亞傑的鐘擺實驗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什麼?鐘擺效應簡單來講的話,就是形容一個人的情緒不穩定。正像是這個鐘擺一樣會四處搖擺。所以孩子的情緒就會起起伏伏。有時候高漲,有時候低落,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其實這也側面說明,這個人的情緒管理不好,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
  • 「蝴蝶效應」:「陳同佳案」攪動臺灣政壇
    然而,在陳同佳提出赴臺灣地區接受審查的訴求後,事態的發展出現新的變化。是否接受陳同佳赴臺一事及蔡當局一系列不合常理的做法在島內引發強烈的爭議,其效應持續發酵並引發臺灣政壇的政治角力。蔡當局態度反覆被批「髮夾彎」陳同佳出獄後,在香港就是自由人了,他選擇赴臺灣自首的正常發展軌跡,應該是陳購買機票赴臺灣,臺灣檢方在機場將其逮捕,案件就重回臺灣地區的「司法管轄範圍」。
  • 新竹市府順應民意 2021臺灣燈會取消汽車管制區
    對2021臺灣燈會管制區太大,不少居民擔心回不了家,反對聲浪四起,對此,新竹市政府聽到民眾的聲音也順應民意,24日提出燈會「生活指引修正版」,包括縮小燈區、縮短展演時間、一證通行等,最重要的是取消汽車管制區,居民汽車憑證都可自由出入。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50年間,臺灣同胞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65萬人,最後終於迎來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充分反映了臺灣同胞強烈的祖國意識和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回顧臺灣同胞抗日的歷史,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臺灣同胞抗日的時間最長,犧牲極為慘烈。在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裡,臺灣人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爭取臺灣回歸祖國的鬥爭。
  • 評論:蔡英文的「民意光環」褪得有點快
    民調一跌再跌「小英民調若再往下掉,臺灣就要出現第3個10趴(支持度剩10%)領導人了。」這句話不是出自對手們的攻擊,而是來自「臺獨」大佬林濁水對蔡英文這位晚輩的擔憂。林濁水的擔憂來自TVBS最新公布的民調:上任1年零1個月,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只剩下21%,不支持她的受訪者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