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是怎麼測量的?看過氣象觀測站這些神奇儀器就知道了

2021-01-13 閩南網

­  立秋以來,重慶氣溫不降反升,最近幾天頻頻拉響高溫預警。不少人都好奇,溫度是怎麼測量出來的,是不是放一個溫度計在室外就可以了呢?當然不是,測量溫度的專業儀器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更複雜。到底多炫,讓我們一起到重慶氣象觀測站和氣象臺一探究竟吧!

­  這個白色的小箱子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百葉箱,它的學名叫自動溫度儀,是我們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中溫度的來源。據渝北國家氣象觀測站工作人員介紹,百葉箱裡放置了溫度、溼度傳感器,會自動將氣溫、溼度等數據傳到觀測站的系統中,所以每個具體時間點的溫度多少可以一目了然。

­  走過路過的,千萬別以為這是水桶,其實這是專門負責雨量測量的儀器。為了保證測量的準確性,雨量測量儀是封閉式的,好擔心暴雨一下子就把它裝滿了。其實降雨經過傳感器測量後,在底部能直接排走啦。

­  看著埋在土裡的這個「小可愛」了嗎?這就是檢測地表溫度的鉑電阻溫度傳感器,它半露在地表上。因土壤和草地本身屬性不同,測出來的溫度也不同。

­  這可不是讓你「躺著中槍」的道具,而是高大上的鉑電阻溫度傳感器。它們一個測量水泥路面溫度,另一個測量瀝青路面溫度,由於材質不同,同樣的環境下產生的溫度也不同。地表溫度通常比測得的氣溫高一些,正午直曬下的地面可能達到60攝氏度,但人體感知的溫度還是氣溫更準確、更有參考意義。

­  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各式各樣的精密測量儀器在這片佔地625平方米的渝北國家氣象觀測站的觀測臺上工作,然後把反映高溫的數據一條一條傳播出去。

­  儘管觀測儀器越來越先進,最終還是要靠氣象工作人員把採集到的數據做進一步分析處理。

­  這是位於九龍坡區陳家坪的新一代天氣雷達樓,看著像不像《星球大戰》等科幻片裡的建築呢?位於塔頂的雷達能偵測到半徑200多公裡範圍內的雲層變化,重慶有4座這樣的雷達,覆蓋所有區縣及周邊部分地區。

­  重慶市氣象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雷達科的工作人員正在塔樓中的工作室裡觀察接收到的雷達信號,密密麻麻的儀器和線路看得人眼花繚亂。

­  這就是重慶氣象局的「大腦」,天氣預報會商室。工作人員正通過屏幕,觀察雷達和衛星發回的信號,從而判斷有無短時強對流天氣。

­  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每天早上都會在天氣預報會商室,通過視頻進行全國天氣會商,每天下午重慶市內部也有會商,也就是各個區縣之間相互交流當天的天氣情況。

­  通過對衛星和雷達信號進行觀測和分析,重慶市氣象局16日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據了解,高溫預警信號一般都是上午發布,工作人員會參考上午11時的氣溫,從而預測下午5點鐘左右一天會出現的最高氣溫是多少,來決定是否發出高溫預警信號。

­  天氣預報給出的氣溫數值,是通過對最具代表性地區的數據分析得出的。哪天大太陽,哪天會下雨,工作人員一刻都不敢放鬆,通過忙碌專業的分析,為市民做好氣象服務。

­  (華龍網)

­  原標題:高溫是怎麼測量的?帶你打探重慶氣象觀測站的神奇儀器

相關焦點

  • 地震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柱之電磁觀測儀器
    電磁觀測技術的運用,在我國地震預測的研究和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國地震電磁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電磁觀測儀器主要包括地磁儀器、地電儀器、電磁波儀器、大地電磁測深儀器等,這些儀器涵蓋了地震電磁學中地電場、地磁場、地電阻率和地震電磁擾動等所有測項。
  • 國家氣象計量站完成輻射觀測儀器校準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 通訊員邊澤強報導 3月4日至6日,國家氣象計量站輻射實驗室工作人員抓住晴好天氣過程,對各省級氣象部門送檢的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和測試。  太陽和地球輻射(以下簡稱輻射)是我國氣象觀測的基本要素之一,定期對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可確保其量值準確、可靠和統一,保障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輻射觀測儀器計量工作對天氣條件的要求十分嚴格,通常只有在晴朗無雲的天氣條件下才能開展輻射儀器的室外檢定或校準。
  • 氣象觀測得到重視 監測儀器更貼近生活
    長期以來,全球地面觀測站網的建立積累了大量的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大氣探測所獲得的大量的、系統性的氣象資料是氣象理論發展必不可少的依據之一。沒有大氣探測所獲得氣象資料,大氣科學研究就成為無米之炊。天氣預報也是從氣象觀測開始的。即先有大氣觀測,之後才有天氣預報。早期,各地的氣象觀測網用電報迅速傳遞實時觀測資料,並將這些觀測資料繪製成天氣圖,就可以進行天氣預報。
  • 靜態GPS測量——儀器安置
    127.儀器安置最為重要的是接收機與測站標誌對中。對釐米級精度的靜態GPS測量來說,天線的整平和對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如此複雜的測量系統若因普通的操作程序而失敗,顯然具有諷刺意味。工程開始前,光學對中基座或其他用於整平對中的裝置都應該進行檢查並在必要時進行校準。
  • 測繪儀器怎麼用 測繪儀器使用注意事項
    測繪儀器怎麼用 測繪儀器使用注意事項 測繪儀器是用於測繪作業設計的儀器,具有數據採集、處理、輸出等功能,主要應用於工程建設中規劃設計、施工及經營管理階段進行測量工作。測繪儀器主要使用有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三種,下面為大家提供了三種儀器的使用方法。
  • 15年後中國再量珠峰 這些儀器儀表你要知道
    你要知道的測繪相關儀器據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按計劃,測量登山隊衝頂組將在22日登頂測量。據了解,在測量的過程中,測量團隊一般會使用測繪儀器對目標物進行全方位測量。那麼,你知道測繪儀器嗎?
  • 氣象觀測儀器知多少
    編者按:氣象觀測是預報服務的基礎,觀測業務的現代化是氣象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氣象科技和業務的發展,氣象觀測越來越趨向於自動化,觀測內容越來越豐富。那麼,常用的氣象觀測儀器有哪些?又是如何工作的?小編帶您一起盤點。
  • 2020年珠峰測量啟動 新一輪的測量依靠哪些科技和儀器呢
    三角高程測量法與測量儀器通過觀測兩個控制點的水平距離和天頂距(或高度角)求定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它觀測方法簡單,受地形條件限制小,是測定大地控制點高程的基本方法。1、在測站上安置儀器(經緯儀或全站儀),量取儀高;在目標點上安置覘標(標杆或稜鏡),量取覘標高。2、採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採用測回法觀測豎直角口,取平均值為最後計算取值。3、採用全站儀或測距儀測量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或斜距。
  • 虛擬儀器的測量原理
    毋庸置疑,來自傳感器的信號裡包含了被測物理量十分有用的信息或特徵,而測試、測量過程則是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的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虛擬儀器是如何實現測量和分析的?它與傳統儀器的測量方式有何不同?
  • gps測量儀器品牌大全
    這類儀器主要採用載波相位觀測值 進行相對定位,定位精度高。儀器結構複雜,價格較貴。根據使用用途和精度,又分為靜態(單頻)接收機和動態(雙頻)接收機即RTK. 華測的GPS接收機產品主要有X60CORS、X20單頻接收機、X90一體化RTK、X60雙頻接收機等。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那麼科學家是怎麼測量它的呢?
    你想知道自己怎樣測量光速嗎?很簡單,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人們從古至今是怎樣測量光速的!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1849年,阿曼德·斐索測得了光速大約為298000km/s,離現今的299792458m/s已經算是相差很少了。光速那麼快,在1849年,科學家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 我能製造一個儀器來測量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嗎?
    Q:我該怎麼測量月球的圓盤有多寬(度)?我能用把天球劃分為360°的方法去測嗎?我想在滿月的兩邊設兩條對齊的線,然後測量月亮的一邊從一條線移動到另一條線所需的時間,再用x/360°=t/24h,算出月亮的視直徑(x)。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十年來教會我們的關於太陽的十件事
    太陽風暴  在2012年2月,SDO(太陽動力學觀測站)捕捉到太陽表面奇怪的等離子龍捲風圖像。後來的觀察發現,這些由磁場旋轉等離子體產生的龍捲風,其旋轉速度可達每小時186000英裡。地球上的龍捲風速度只有每小時300英裡。
  • 測量三大儀器的使用要求
    我們經常運用水準儀、全站儀、GPS-RTK等儀器進行測量。我們在選擇儀器測量時,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儀器進行測量,你是否知道怎麼去選擇呢?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具體講解一下三大儀器的使用要求。測量前,水準儀要進行校驗校正2. 測站地面要堅實,腳架要踩穩3. 前後視線要儘量等長,視線不宜過長(>100m)也不宜過短(<10m)4. 瞄準標尺時,注意消除誤差每次讀數前,氣泡務必居中5.
  • 我能製造一個儀器來測量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嗎?
    Q:我該怎麼測量月球的圓盤有多寬(度)?我能用把天球劃分為360°的方法去測嗎?我想在滿月的兩邊設兩條對齊的線,然後測量月亮的一邊從一條線移動到另一條線所需的時間,再用x/360°=t/24h,算出月亮的視直徑(x)。A:你關於怎樣測量月球大小的想法很有趣,但是必須要很細心才能得到準確的尺寸。
  • 工程測量常用儀器,你知道幾種?你會幾種?
    電子速測儀適用於工程測量和大比例尺地形測量。並能為建立數字地面模型提供解析數據,使地面測量趨於自動化,還可對活動目標做跟蹤測量,例如對於港口工程中的船舶進出港口的航跡觀測。6 陀螺經緯儀將陀螺儀和經緯儀組合在一起,用以測定真方位角的儀器。在地球上南北緯度75°範圍內均可使用。陀螺高速旋轉時,由於受地球自轉影響,其軸向子午面兩側往復擺動。
  • 測量儀器的發展
    作為一個測量人真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測量的發展史,下面就談談我了解的測量。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25年這個時候就有用棕櫚葉和鉛垂線記錄夜間時間和待定天體的儀器。在戰國時期利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儀器,稱為司南。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
  • 探秘德州氣象觀測站如何監測天氣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最近一段時間,氣溫持續走低,很多市民在出門前都會看一眼手機上的天氣預報,就能知道今天的溫度是多少了,那麼天氣預報到底是怎麼監測的呢?1月6日上午,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位於德州市長河公園的氣象觀測站,在氣象觀測站裡,記者看到有各式各樣大小、高低不一的儀器,而我們平時在手機的天氣預報裡所看到的數據則都是通過這些儀器傳輸出去的,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部分市民在查看天氣預報時,都會特別關注當前室外的溫度。
  •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3日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