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北極冰川融化一直在進行之中,每年都將失去數萬噸,海平面也跟著在升高,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暫時無法去阻止。在科學中,冰川融化被看成是地球氣候環境變化最嚴重問題之一,是全球變暖的「犧牲品」。這已經是被討論了多次的舊話題了。
而在今年2月,南極出現一個不好情況,烏克蘭南極站附近冰川出現大量血紅色物質,並聞起來做「西瓜味道」。這是啥東西?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一種名為「雪衣藻」的紅色海藻,是南極氣候變暖催生了大量雪衣藻,有人將冰川之上的血紅色稱為「紅雪」。
冰川上出現「紅雪」大大增加了吸熱能力,加速了南極冰川融化速度,進一步催生雪衣藻大量繁殖,更大加速冰雪融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引發無數科學家的擔憂。而就在最近,南極再次被發現了一個不好情況,南極半島部分地區冰川出現大量綠色物質,科學家稱之為「綠雪」,會造成冰川大量融化嗎?
「綠雪」由什麼物質組成
南極是地球最寒冷地帶,沒有可見植物,動物也是十分稀少,但卻是多種藻類繁殖家園,多種藻類已經習慣了這種惡劣環境,它們從帶有鳥類糞便的雪水中汲取營養和水分,並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所以,這種被稱為「綠雪」物質已被科學家確認為是藻類中的一種綠色藻類。
「綠雪」範圍有多大
為了了解南極「綠雪」範圍,今年,英國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成立專門研究小組,將地面觀測與衛星照片相結合,在最貧瘠的冰川上進行了一次全面搜索,結果發現了1600多塊單獨「綠雪」,總表面積為1.9平方公裡。比如,南極阿德萊德島羅瑟拉角地區,南極安克雷奇島都出現了「綠雪」。
「綠雪」對南極有什麼影響
「綠雪」對南極有一個壞影響,也有一個好影響,壞影響是,白雪反射了80%陽光,而綠雪只反射45%陽光,而55%陽光則被吸引,加速了冰雪融化,但不會造成冰川大量融化。好影響是,藻類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一天的吸收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87.5萬公裡排放的二氧化碳。將來隨著更多藻類繁殖,那麼將有更多碳被鎖住。
為什麼南極會出現「綠雪」
「綠雪」的形成原因無非有二個,第一個原因是,南極比之前變得更加溫度,催生了綠藻大量繁殖,第二個原因是,南極動物糞是綠藻成長極好肥料,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綠藻都繁殖在企鵝棲息地五公裡範圍內。
如今,受全球變暖影響,南極既出現了大片「紅雪」,又出現了大片「綠雪」,加速了南極冰川的融化速度,這顯示是一種不好信號。因為南北極冰川一直被氣候學家看成是地球上的「天然空調」,如果天然空調失效了,不管是對南半球氣候還是對北半球氣候都有極大影響,或許夏季氣溫變得更加反常。
同時,南北極冰川融化也提升全球海平面,有報導稱,全球約有7億人生活在海拔不到5米地區,佔全球總人口的10%,而專家預測,2100年海平面會升高1.2米,2300年海平面會升高5米。
而應對全球變暖的唯一做法只有一個,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使用新型能源,比如風能,水能,太陽能和地熱能。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再不保護,或許地球有一天跟霍金預言所描述那樣:變得非常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