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這2種動物和人一樣有更年期(不是貓,不是猩猩也不是猴子)

2021-02-23 滬江英語

科學家們新發現了2種和人類一樣有更年期(menopause)的動物,你猜是什麼?

想到和人類相近的動物,很多人可能會猜是猴子和猩猩吧。

然而,並不是,這兩種動物都沒有更年期。

我們新發現的是兩種(whale),專業點講是白鯨(beluga whale)和獨角鯨(narwhal);這樣一來,世界上已知有更年期的動物就有5種了:人類,和4種鯨。

Most people with ovaries go through menopause. But most animals do not, and their reproductive organs last about as long as they do. We are an outlier. So are whales.

大部分有卵巢的人(指沒有被摘除)都會經歷更年期。但是大部分的動物卻不會,它們生殖器官的活性幾乎和他們的壽命一樣久。我們是個例外,鯨類也是。

如果單單粗略地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待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我們存在的第一要務。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動物行為研究員 Sam Ellis 就說:

"it is very strange to not carry on reproducing,"

停止繁衍對於動物來說是種非常奇怪的行為。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Ellis 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尋找有這種奇特生理現象的動物。

更年期這個現象真的很神奇。大家可能知道,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primate),而這一類動物裡除了人類沒有其他動物有更年期。猩猩裡面和我們關係最近的種類即使到了臨死前都還能懷孕,它們的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只是跟著身體的其他部分一起衰老而已,並不會停止運作。

人類卻完全不同,女人們通常會在45到55歲之間經歷更年期,並且在這之後還能繼續存活幾十年。

這讓很多生物學者們覺得很神奇。

而他們現在發現,祖母 grandmothers 這個角色可能在更年期現象裡面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人類學家Kristen Hawkes 與她的同事們就基於此提出了一個理論,叫「祖母假設」(grandmother hypothesis)

In this hypothesis, an older woman helps her children's children thrive. After menopause, when she can no longer have children, she devotes her time and accumulated knowledge to aid her descendants.

這個假設是說,一個老年女性會幫助她孩子們的孩子在人生中獲得成就。更年期之後,她本人不再能生育後代了,於是她能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積累的知識來幫助她的後代。

Hawkes 認為正是由於祖母們的效應,我們種族的壽命才在不斷延長。

我們再來說說開頭講的鯨類研究,現在發現的證據顯示,更年期這個現象在那幾類鯨裡似乎是分別演化出來的,而不是源於同一次進化。

研究者們猜想,這些鯨類很可能也演化出了相似的社會結構。

只不過,這些對於鯨類的研究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老年雌性確實對後代的成功有明顯的貢獻,所以還不能驗證「祖母假設」。但這至少是個很好的開端。

Humans "are quite far away from whatever ancestral state we evolved in," Ellis said, removed from the selection pressures imposed on bands of early humans. But these whales live in similar environments and groups as their ancestors millions of years ago, he said.

Ellis 說,人類現在的狀態已經進化得離我們的祖先很遠了,我們已經脫離了早期人類面臨的那些生存壓力。但是現在的鯨類生存的環境依舊和它們百萬年前的祖先很相似。

如果我們能弄清鯨類更年期的問題,或許我們離弄懂自己就更近了一步。

OK,來講講今天的詞 Thrive

這個詞的意思是「飛黃騰達」、「獲得成就」、「在競爭中勝出」,是個含義比較寬泛的詞,需要根據具體語境來翻譯。

那麼,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These animals rarely thrive in captivity.

這些動物在圈養的情況下很少能長得肥壯。

編輯:梅園西牆的王半仙

特惠0元體驗課

雅思、商務英語

快掃描下面二維碼,查看詳情吧

相關焦點

  • 人類不是起源於猴子和外星人,而是來自宇宙源頭
    人類的近親動物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在地球上數量眾多,其中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9%,如果人類是由它們進化而來其實,這些猩猩和猴子哪怕再過千萬年、上億年也進化不成人類!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靈性和思想,這是物種難以跨越的屏障!盲信科學家和權威會讓人的獨立思考能力退化,更何況科學家們的理論也是變來變去的猜測,很難有定論,現在猜測人是猴子變的,以後要是有專家提出人是狗變的,那到底信誰的?人類既然不是由猴子進化而來,那究竟從何而來?
  • 《猩球崛起3》猩猩還是那個猩猩,人有時候卻不是人
    猩猩還是猩猩,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所以,當我們從《猩球崛起3》人類與人猿的對立中,在一隻猩猩身上都能看到比在人類角色身上更多的人性,可能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名利雙收後,在之後的五年間,又有四部續集陸續上映。這五部電影,有著非常龐雜的世界觀設定和繁複的時間線索,更是涉及到時空穿越、平行宇宙、科技異變等諸多元素,加之映射了當時時代的種族歧視、冷戰背景等,更使得這個系列電影兼具思想深度和商業普適性。
  • 為什麼不能養猴子當寵物?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人類的傳染病會傳給猴子,猴子得的病一樣能夠傳染給人類。而狗幾乎不會傳染給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猴子這種動物屬於靈長類,相比較其他哺乳動物其基因更加接近於人類。據研究,猴子與人類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達到96%以上。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不是大象,不是猴子,竟然是海豚!
    今天,小李就帶你們了解動物文化知識,帶你們走進動物世界,看看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到底是什麼。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先來說一說大象吧。大家對大象都很了解吧,它們體型龐大,憨態可掬的樣子,深深地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裡。
  • 不是大的猩猩就是大猩猩啊喂!
    這我不能忍啊,強迫症犯了啊!不是大的猩猩就是大猩猩啊!來講講現生人科四屬怎麼分好了。現生人科四屬,是人屬、黑猩猩屬、大猩猩屬和紅毛猩猩屬。這其中誰都不會認錯、都會認的自然是人屬,不展開講了。南京紅山動物園的樂申。其次最容易區分的是紅毛猩猩屬。紅毛猩猩,或稱猩猩,最狹義的猩猩其實就是他們。但因為在口語裡人科非人三屬都可稱猩猩,所以還是叫他們紅毛猩猩比較保險。
  • 龍貓不是貓?虎鯨不是鯨?袋鼠不是鼠?動物界那些讓人誤解的命名
    小時候我們上生物課,常常背誦「界門綱目科屬種」,也知道人類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而黑猩猩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黑猩猩屬」。所以,我們常說人類和黑猩猩是親戚。
  • 人真的不是猴子變的,你不要再瞎說了
    於是很多人將人類高看了很多,從而對人類的起源憑空多了很多猜測,造物主,外星人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但實際上人類作為地球上的一員與其他生物並沒有區別。植物也比較懶,發現大地和空氣中的養分也夠生存,就進化出了相應的功能,也活下來了。動物就比較複雜了,都是些勤奮的同學,競爭比較激烈,比如食肉動物進化了尖牙利爪之類的捕食工具。人類只是其中的一個,進化出了智慧。智慧和尖牙利爪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生存的工具罷了。
  • 不是動物不是植物不死不滅,"太歲"究竟是什麼?如此神奇?
    長生不老顯然是不可能的,又不是唐僧肉。但太歲的確是地球上最讓人不可思議的生物,強大到讓人思緒凌亂。河南挖出的娃娃太歲首先,太歲不是動物不是植物不是真菌,而是完全獨立的地球第4種生命體,如果用一句話解釋就叫&34;。
  • 名字裡有貓卻不是貓,這些動物賣起萌來,根本沒貓什麼事
    相信沒有人不喜歡大熊貓吧……爪爪覺得還是貓熊這個名字比較符合常理,奈何大熊貓已經是我們熟悉的稱呼了,想改也不是那麼容易。貓熊這個稱呼的來源,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來源於大熊貓長了一張很像貓的臉,大熊貓的吻部和其他熊比起來要更短,更扁平,因為它們改吃竹子了,而其他的熊還在吃肉。另一種說法是大熊貓幼崽的叫聲很像貓。
  • 印度猴群打架撞塌民房,致2人死亡,這已不是猴子第一次「殺人」
    據北晚新視覺網援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印度北方幫阿格拉市發生一起悲劇,兩群猴子在民房裡面打群架,導致正在施工的房屋倒塌,戶主和一位工人被砸倒之後當場去世。
  • 中國人不是山頂洞人、元謀人的後裔,他們早就滅絕了!我們是智人
    有些國人認為,我們中國人一定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或者北京人的後裔!實際上根本就不是!我們在歷史書上學到的這三個人種,早就已經滅絕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種,那就是智人。智人是同一個祖先繁衍下來的。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只是膚色是上的差異,在不同的環境待久了的一種自我適應。為什麼我們不可能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後裔?因為有生殖隔離!我們的基因裡面,沒有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任何基因信息!如果沒有生殖隔離,那麼,人可以和猴子、猩猩結合,生出來的是什麼?
  • 給動物測智商愁壞科學家 用工具已不是人類獨門絕技
    比如,通過鏡子測試來觀察動物是否能認出對面的那個影像就是它自己,許多被認為很聰明的動物,比如海豚和猩猩都順利通過了測試,但另一些,比如可以使用工具的渡鴉就無法通過,反而是它貌不驚人的親戚喜鵲通過了。這些個別的偏差使得我們無法完全信賴這一評價體系。
  • 明明不是龍,也不是貓,它就是個大耗子!
    這世界上很多稱呼都有些奇怪吧?比如河馬不是馬,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魚香肉絲沒有魚?自從發布了很多龍貓的視頻後,每次評論裡都有留言,這哪裡是龍了?這也不是貓啊?這就是個大耗子!其實,龍貓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一種齧齒目豪豬亞目毛絲鼠科動物,而我們常見的老鼠是齧齒目鼠科,本質上,它們有很大區別。那它為什麼會叫龍貓呢?這個事,得追溯到1988年。
  • 貓主子對「貓薄荷」不理不睬?不是所有的貓都對貓薄荷有反應!
    貓薄荷是一種會引起幻覺的植物,其實作怪的是貓薄荷本身含有的一種物質,就是這種神奇的物質讓它們變得奇奇怪怪,學名叫做荊芥內酯,因為許多貓在吃了貓薄荷之後的樣子都別有一番意趣,所以貓薄荷又被稱為貓界的"貓毒品「。一、但不是所有的貓都對貓薄荷有反應!原因是什麼呢?
  • 為啥大部分動物的鼻子溼溼的,皮膚構造還不一樣,而人類卻不是?
    幹鼻子還包括我們的表兄弟:黑猩猩、倭黑猩猩、兩種大猩猩、兩種猩猩;還有我們熟知的眼鏡猴,它也是後來從幹鼻靈長類分化出來的,雖然長相奇特,但和我們的關係還是比較親近的。而溼鼻靈長類就是我們所說的狐猴科,它們和類人猿祖先分化的比較早,所以和我們人類並不是很親近。例如:現存的狐猴。
  • 史前猩猩身高3米,老虎都不是它的對手
    史前猩猩身高3米,老虎都不是它的對手身高一直是我們非常在乎的自身條件,儘管有的人身高不足1.6米,有的人身高超過2米,但是我們人類卻是平均身高最高的靈長類之一(另一種是大猩猩)。在靈長類的演化史上曾經出現過比我們高得多的巨大成員,而且就生活在中國,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巨猿。
  • 家貓並不是社會性群居動物,整個貓科動物中社會程度最高的是獅子
    現在大家住在城市裡也經常能看到小區裡的流浪貓扎堆在一起呆著,有陌生人靠近就一鬨而散,危險過去就又聚集起來。還有些鏟屎官在家裡就養了不止一隻貓咪,雖然貓主子們有時會小打小鬧,但總體也算相處融洽。這就引申出一個很多人都想到過的問題:貓咪到底是不是群居動物?
  • 動物眼中的世界,原來有不一樣的風景
    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生活久了,你可能會這樣子覺得: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天就是藍的,百合花就是白色的。而且無論是什麼樣的眼睛,看到的世界風景都一樣。但事實上是,因為每一種動物的視覺系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它們和人類看見的世界,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 人,不是猴子變的
    人到底是不是猴子變的?多少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翻開達爾文的著作,不禁讓人大吃一驚:別瞎折騰了,達爾文自己早已有了結論!當年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生物對他來說好比是黑盒子。因此,對於推算出來的「進化論」理論,達爾文並非底氣十足,他說:「如果可以證明有任何複雜的器官不可能通過無數、持續、微小的改變形成,我的理論將絕對失敗。」
  • 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什麼在3萬年前滅絕了?
    尼安德特人早已滅絕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他們在人類身上留下不少的基因,即使經過數萬年的蕩滌仍然還存在1.5%-2.5%的比例,而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比猩猩猴子聰明也沒啥大關係,也許用現代國際政治領域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所著的《文明的衝突》來解釋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