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殺死螳螂的這種小蟲,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鐵線蟲。
鐵線蟲(Gordiacea Von Stebold)並不是一種蟲,而是許多蠕蟲的統稱。其共同特點麼,正如「鐵線蟲」這個名字所說的,又細又長、呈圓線狀,顏色多為灰色、褐色,看上去特別像鐵絲。
成熟的鐵線蟲生活在水中及水邊的溼地,不需要寄主,可以獨自生活;而不成熟的鐵線蟲,各不一樣。
鐵線蟲的蟲卵在水中發育成幼蟲以後,一些直接進入水體,另一些則被石蛾的幼蟲捕捉。隨後,二者相安無事,鐵線蟲可以繼續存活,石蛾也能正常發育。
不過,石蛾在食物鏈中的地位,比鐵線蟲高不了多少。當石蛾在河岸飛行、活動時,偶爾會被螳螂捕食。這樣,一些鐵線蟲,就不得不再次上路,進入新的寄主。
石蛾(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進入螳螂體內以後,鐵線蟲會一改往日溫和的面孔。一方面,鐵線蟲發育需要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隨著鐵線蟲的發育,它們的「住房面積」也水漲船高,而螳螂的體積,卻是有限的……
所以,久而久之,鐵線蟲不僅會影響螳螂的生長發育,而且會直接取食螳螂的內臟器官,甚至,當鐵線蟲要產卵的時候,會通過釋放某些物質,刺激螳螂跳河自殺。
《本草綱目》中說,螳螂,「喜食人發」。其實,不是螳螂喜歡吃人的頭髮,而是螳螂死後,鐵線蟲破體而出。
雖然聽上去很恐怖,但是,鐵線蟲入侵人體的概率極小。
從1978年到2000年,12年內,全國一共只有18例鐵線蟲病報導。這些患者,多是接觸或者誤飲了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生水,或者食用了含有鐵線蟲的昆蟲。
鐵線蟲寄居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狀也不一樣。倘若寄居在尿道,可以引起尿頻、尿急、尿痛、血尿、下腹疼痛等症狀;倘若出現在眼部,可以引起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現紅腫、刺痛;如果鐵線蟲進入消化道,那麼,它們可以通過分泌某些物質,緩解、阻礙腸液的消化功能,為自己爭取發育成熟的時間,相應的,它們引起的症狀也較為輕微,通常只會出現不嚴重的腹痛、腹瀉與消化不良。
實驗室內的鐵線蟲(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對於鐵線蟲病,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預防仍然是最好的辦法。
最主要的,是改變飲食習慣,不飲生水、不吃昆蟲,去河邊、湖裡遊泳之前,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