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A》粉末冶金工藝,製備高強高塑性異質結構材料

2020-12-04 孜然學術

導讀:本研究以粉末冶金製備Fe-Cu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為非均質片層狀,異質結構可獲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性能。

材料異質結構(HS)主要是材料不同區域具有明顯強度差異,由於其在強度和延展性方面的出色結合,引起了材料界的廣泛關注。一般來說具備包括梯度結構,諧波結構,異構層狀結構,雙峰結構,雙相結構和層壓結構等特殊結構的材料均被認為是異質結構材料,其中異構層狀結構(HLS)被認為是近乎理想的結構,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在工程應用中極具潛力,為了進一步研究HLS材料的異質變形引起的強化機理並優化其機械性能,從這三個方面(界面密度,強度差異以及幾何形狀)對HLS進行優化。但是HLS的形成對退火之前的塑性變形和退火條件敏感,並且在退火過程中三個參數會同時發生變化,因此很難獨立地調整這些異質結構參數,需要探索新方法來調整異質結構。

粉末冶金作為一種成熟的材料加工技術,已成功地製造出多種金屬材料,包括合金,金屬玻璃和納米晶體金屬材料。從邏輯上講,這應該是製造HLS材料的極具研究價值的工藝手段。2020年,Z.K.Li等提出使用粉末冶金和熱機械工藝生產HLS材料的新工藝,生產的HLS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強度和延展性。相關論文相關論文以題為「Tuning heterostructures with powder metallurgy for high synergistic strengthening and hetero-deformation induced hardening」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sea.2020.139074

文中具有x%銅體積分數的HLS Fe-Cu樣品被標記為Fe-xCu,包括Fe-15Cu,Fe-30Cu和Fe-40Cu。圖1a–c顯示了Fe-15Cu,Fe-30Cu和Fe-40Cu樣品的橫截面光學顯微照片。拉長的銅疇沿軋制方向嵌入鐵基質中。隨著添加更多的銅粉,Fe-Cu疇界面的密度變大。維氏硬度結果顯示,在所有複合材料中,鐵域材料和銅域材料的硬度幾乎保持不變,表明強度差保持不變。

圖1 (a-c)分別為Fe-15Cu、Fe-30Cu和Fe-40Cu樣品的光學顯微照片;(d)維氏顯微硬度

圖2a–c顯示了HLS Fe-Cu樣品的微觀結構。在所有的Fe-Cu樣品中,鐵疇是粗晶粒的,而銅疇是細晶粒的,表明鐵和銅疇的機械性能不會隨著銅含量的增加而變化。在放大的EBSD圖像表明燒結效果良好,在銅晶界處的沉澱鐵相阻礙了銅晶粒長大,經過退火晶粒尺寸保持在1μm左右。

圖2 (a)Fe-15Cu、(b)Fe-30Cu和(c)Fe-40Cu的ICCM圖像;(d)Fe-40Cu樣品EBSD圖像

圖3a顯示了純鐵樣品和HLS Fe-Cu樣品的工程應變-應力曲線。純鐵樣品均勻伸長率約為1.4%,在580MPa的屈服強度後很快開始頸縮。根據維氏硬度結果,銅在鐵疇中的析出形成第二相後,強度貢獻量大約為60MPa,對延展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HLS Fe-Cu樣品的屈服強度640 MPa,均勻伸長率約為1.4%。強度和延展性的出色結合歸因於協同加強和HDI硬化。在HLS Fe-Cu樣品變形期間,軟銅疇首先開始屈服,而硬鐵疇保持彈性。這是一種異質變形方案,其中銅疇比鐵疇承受更大的應變。由於在鐵和銅疇之間需要連續應變,因此在Fe-Cu疇界面附近的軟銅疇中會產生塑性應變梯度。塑性應變梯度會在軟銅疇中產生反應力,使銅疇顯得更強;在硬鐵疇中產生正向應力,從而使鐵疇顯得較弱。背向應力和正向應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零和博弈,它會產生HDI應力,從而增加HLS Fe-Cu複合材料的整體屈服強度。在整個HLS樣品屈服之後,軟銅域的應變要比硬鐵域高得多,產生近鐵銅域接口塑性應變梯度。塑性應變梯度隨著應變分配的增加而變大,從而產生由異質變形引起的額外的加工硬化。

圖3 (a)純鐵和(b)Fe-15Cu、Fe-30Cu和Fe-40Cu HLS試樣的工程應變-應力曲線和應變硬化曲線;(c)Fe-Cu-HSL試樣與均勻IF鋼試樣的強韌對比

LUR測試以進一步探究協同增強和HDI硬化對HLS Fe-Cu複合材料機械性能的影響。HDI應力和HDI硬化對HLS Fe-Cu複合材料力學性能的貢獻隨著銅體積分數的增加而增強。原因是添加更多的銅會增加Fe-Cu域界面的密度,隨著Fe-Cu疇界面密度的變化,鐵疇和銅疇之間的強度差幾乎保持不變。因此,它不會影響本研究中的協同強化和HDI強化。

圖4 (a)純鐵和Fe-Cu-HLS樣品的LUR應變-應力曲線;(b)磁滯回線的比較;(c)HDI應力的比較;(d)HDI硬化速率

總之,通過粉末冶金和隨後的熱機械處理,生產出非均質的片狀結構的Fe-Cu複合材料。異質結構獲得了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機械性能。結果表明,額外的強化和額外的應變硬化歸因於HDI的強化和硬化。隨著Fe-Cu疇界面密度的增加,它們的作用也越來越強。因此粉末冶金生產HLS材料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工藝方法。(文:衣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MSEA》粉末冶金工藝,製備高強高塑性異質結構材料
    導讀:本研究以粉末冶金製備Fe-Cu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為非均質片層狀,異質結構可獲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性能。材料異質結構(HS)主要是材料不同區域具有明顯強度差異,由於其在強度和延展性方面的出色結合,引起了材料界的廣泛關注。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7月25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高溫結構材料研究所所長劉彬在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有色金屬雲課堂上介紹了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性能特點、製備方法和成形方法等,並對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展望。
  • 《Science》:超強塑性變形單晶材料應用潛力巨大
    由於在拉伸或壓縮應力作用下,沒有合適的路徑來調節原子在原子間的運動,二維平面內的強鍵合和層間弱的範德華力使材料的塑性變形變得困難。事實上,二維薄片可以高效且快速地從三維單晶中剝離,但是產生的剝離層難以精確重製,同時易碎且體積小。一種類似於薄金屬板的軋制的熱加工工藝對二維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十分具有吸引力,但對材料塑性變形能力要求更高。
  • 粉末冶金齒輪技術在電機製造行業概況
    儘管過去在其他汽車傳動應用領域取得了成功,粉末冶金技術尚未滲透到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齒輪市場,齒輪的傳統加工似乎是一個複雜而昂貴的過程。什麼是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一種成型金屬零件的工藝。使粉末金屬具有吸引力的其他特徵與其材料結構有關,粉末金屬齒輪的多孔成分,它們重量輕,通常運行安靜。此外,粉末材料可以獨特的混合,產生獨特的特性,對於齒輪,這包括用油浸漬多孔材料的機會,從而產生自潤滑齒輪。
  • 上大《MSEA》用CT給3D列印金屬「診療」—揭示孔洞缺陷形成機理
    近日,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最新研究中,基於X射線CT成像技術,在3D列印TC4合金孔洞缺陷三維表徵和形成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Study of pore defect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selective laser melted Ti6Al4V alloy
  • 上大《MSEA》用CT給3D列印金屬診療揭示孔洞缺陷形成機理
    近日,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最新研究中,基於X射線CT成像技術,在3D列印TC4合金孔洞缺陷三維表徵和形成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Study of pore defect and mechanical
  • 興澄特鋼開發出的高強高韌低密度鋼到底是什麼鋼?
    ,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高強高韌低密度鋼產品的工業化製備。據了解,鑑於能源短缺與高安全性要求,鋼鐵材料的高強韌化與低密度化成為國際研發熱點。但是,真正要實現高強高韌低密度鋼工業化製備一直是個國際難題。
  • 粉末冶金工藝流程
    」 粉末冶金主要是適用於汽車行業、裝備製造業、金屬行業、航空航天、軍事工業、儀器儀表、五金工具、電子家電等領域的零配件。,降低碳和其它雜質的含量,提高粉末的純度;同時,還能消除粉末的加工硬化、穩定粉末的晶體結構。
  • 東北大學研究出製備具有良好塑性的大型非晶合金板材的有效方法
    非晶態合金具有多種獨特的力學性能,如高彈性極限(2%)、高強度和高硬度,作為結構材料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然而,非晶合金產品尺寸和形狀的限制以及非晶合金缺乏塑性,阻礙了其廣泛應用,同時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工藝來連續生產非晶態合金的板材或板材產品。
  • 關於召開「第七屆全國有色金屬結構材料製備/加工及應用技術交流會...
    本次會議旨在交流有色金屬材料領域近年來具有創新性的科技成果、應用成果,著重對當前有色金屬輕合金材料、高性能銅合金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難熔金屬材料、硬質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材料、高溫合金、非晶及高熵合金、材料成形與連接、分析測試與模擬計算技術等相關材料的製備、加工、應用等多個環節和領域的科技與產業的熱點、重點、難點等問題展開研討,以促進我國有色金屬合金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
  •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多尺度結構設計與製備」項目通過驗收
    5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研究員、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副主任車成衛研究員、材料科學一處項目主任鄭雁軍教授及驗收專家組一行對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承擔的重大基金項目「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多尺度結構設計與製備」進行了結題驗收。項目參研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重慶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課題負責人和研究骨幹參加了會議。
  • 粉體振實密度計及霍爾流速計在粉末冶金行業中的應用
    粉末冶金是什麼粉末冶金是製取金屬粉末或用金屬粉末(或金屬粉末與非金屬粉末的混合物)作為原料,經過成形和燒結,製造金屬材料、複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製品的工藝技術。粉末冶金法與生產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均屬於粉末燒結技術,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術也可用於陶瓷材料的製備。
  • 飛納電鏡與您相約 2018 特種粉末冶金及複合材料製備/加工第三屆...
    為了推動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引領材料工業升級換代,2018 年 12 月 21 日 - 23 日,「2018 特種粉末冶金及複合材料製備/加工第三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學術界、產業界、企業界的溝通與聯繫,圍繞材料產業的進展展開討論。
  • 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方法
    金屬3D印表機火了之後,金屬3D列印粉末材料也跟著開始火了,而3D列印金屬粉末市場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目前國內外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氣霧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廣東銀納科技有限公司對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見。
  • 河工大《MSEA》加點石墨烯,顯著提升金屬層狀複合材料強韌性!
    自1947年,柯肯達爾效應被發現以來一直處於不慍不火狀態,2011年,殷亞東教授用做製備納米空心材料之後才煥發新春,然而,在冶金領域,它極大的影響層狀金屬複合材料的界面結合性能,因此工程師致力於消除它。
  • 華南理工《NPG Asia Materials》封面文章: 3D列印高強高塑性銀合金!
    本文採用增材製造製備出強度達到400 MPa以上的超高強銀合金,兼具良好塑性(16%),首次系統地揭示了3D列印金屬材料過早失效的內在原因,為設計超高強3D列印金屬材料提供了理論基礎。增材製造(AM,也叫3D列印)金屬材料在汽車、生物材料和航空等領域日益普及,其通常含有高密度位錯、層錯等結構缺陷和精細的微觀結構例如納米胞狀組織,導致材料具有高強度和較差的塑性。
  • 揭秘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及現狀
    接下來就為大家主要介紹一下,目前國內外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氣霧化技術的最新進展,並對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見。  2.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  目前,粉末製備方法按照製備工藝主要可分為:還原法、電解法、羰基分解法、研磨法、霧化法等
  • 呼和浩特鎢鋼粉末冶金模具製作
    呼和浩特鎢鋼粉末冶金模具製作2、粉末的結構在低倍顯微下,可以觀察到粉末形狀,常見的粉末形狀有:球狀,液滴狀,海棉狀,盤狀,碎片狀,樹枝狀以及不規則的角狀。通常,粉末的形狀取決於制粉方法。粉末顆粒的形狀對粉末的工藝性能有重要影響;粉末制粒後對硬質合金壓制影響很大,如混合料料粒為球形,則流動性和壓制性有明顯的改善。粉末中能分離並獨立存在的小粒子叫單顆粒,也叫一次顆粒。
  • 【冶金技術】巴氏合金製備技術
    自從1893年問世以來,巴氏合金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軸承材料就被人們廣泛認知,並在各類工業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巴氏合金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減摩軸承材料,通常通過各種方法將其粘附在基體材料表面。其製備技術有:   1、澆鑄法   (1)靜態澆鑄   靜態澆鑄應用於止推板、塊等平表面和滑動軸承,主要包括基體的清洗與掛錫、合金的熔化、合金的澆注與冷卻等工藝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