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研究以粉末冶金製備Fe-Cu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為非均質片層狀,異質結構可獲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性能。
材料異質結構(HS)主要是材料不同區域具有明顯強度差異,由於其在強度和延展性方面的出色結合,引起了材料界的廣泛關注。一般來說具備包括梯度結構,諧波結構,異構層狀結構,雙峰結構,雙相結構和層壓結構等特殊結構的材料均被認為是異質結構材料,其中異構層狀結構(HLS)被認為是近乎理想的結構,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在工程應用中極具潛力,為了進一步研究HLS材料的異質變形引起的強化機理並優化其機械性能,從這三個方面(界面密度,強度差異以及幾何形狀)對HLS進行優化。但是HLS的形成對退火之前的塑性變形和退火條件敏感,並且在退火過程中三個參數會同時發生變化,因此很難獨立地調整這些異質結構參數,需要探索新方法來調整異質結構。
粉末冶金作為一種成熟的材料加工技術,已成功地製造出多種金屬材料,包括合金,金屬玻璃和納米晶體金屬材料。從邏輯上講,這應該是製造HLS材料的極具研究價值的工藝手段。2020年,Z.K.Li等提出使用粉末冶金和熱機械工藝生產HLS材料的新工藝,生產的HLS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強度和延展性。相關論文相關論文以題為「Tuning heterostructures with powder metallurgy for high synergistic strengthening and hetero-deformation induced hardening」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sea.2020.139074
文中具有x%銅體積分數的HLS Fe-Cu樣品被標記為Fe-xCu,包括Fe-15Cu,Fe-30Cu和Fe-40Cu。圖1a–c顯示了Fe-15Cu,Fe-30Cu和Fe-40Cu樣品的橫截面光學顯微照片。拉長的銅疇沿軋制方向嵌入鐵基質中。隨著添加更多的銅粉,Fe-Cu疇界面的密度變大。維氏硬度結果顯示,在所有複合材料中,鐵域材料和銅域材料的硬度幾乎保持不變,表明強度差保持不變。
圖1 (a-c)分別為Fe-15Cu、Fe-30Cu和Fe-40Cu樣品的光學顯微照片;(d)維氏顯微硬度
圖2a–c顯示了HLS Fe-Cu樣品的微觀結構。在所有的Fe-Cu樣品中,鐵疇是粗晶粒的,而銅疇是細晶粒的,表明鐵和銅疇的機械性能不會隨著銅含量的增加而變化。在放大的EBSD圖像表明燒結效果良好,在銅晶界處的沉澱鐵相阻礙了銅晶粒長大,經過退火晶粒尺寸保持在1μm左右。
圖2 (a)Fe-15Cu、(b)Fe-30Cu和(c)Fe-40Cu的ICCM圖像;(d)Fe-40Cu樣品EBSD圖像
圖3a顯示了純鐵樣品和HLS Fe-Cu樣品的工程應變-應力曲線。純鐵樣品均勻伸長率約為1.4%,在580MPa的屈服強度後很快開始頸縮。根據維氏硬度結果,銅在鐵疇中的析出形成第二相後,強度貢獻量大約為60MPa,對延展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HLS Fe-Cu樣品的屈服強度640 MPa,均勻伸長率約為1.4%。強度和延展性的出色結合歸因於協同加強和HDI硬化。在HLS Fe-Cu樣品變形期間,軟銅疇首先開始屈服,而硬鐵疇保持彈性。這是一種異質變形方案,其中銅疇比鐵疇承受更大的應變。由於在鐵和銅疇之間需要連續應變,因此在Fe-Cu疇界面附近的軟銅疇中會產生塑性應變梯度。塑性應變梯度會在軟銅疇中產生反應力,使銅疇顯得更強;在硬鐵疇中產生正向應力,從而使鐵疇顯得較弱。背向應力和正向應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零和博弈,它會產生HDI應力,從而增加HLS Fe-Cu複合材料的整體屈服強度。在整個HLS樣品屈服之後,軟銅域的應變要比硬鐵域高得多,產生近鐵銅域接口塑性應變梯度。塑性應變梯度隨著應變分配的增加而變大,從而產生由異質變形引起的額外的加工硬化。
圖3 (a)純鐵和(b)Fe-15Cu、Fe-30Cu和Fe-40Cu HLS試樣的工程應變-應力曲線和應變硬化曲線;(c)Fe-Cu-HSL試樣與均勻IF鋼試樣的強韌對比
LUR測試以進一步探究協同增強和HDI硬化對HLS Fe-Cu複合材料機械性能的影響。HDI應力和HDI硬化對HLS Fe-Cu複合材料力學性能的貢獻隨著銅體積分數的增加而增強。原因是添加更多的銅會增加Fe-Cu域界面的密度,隨著Fe-Cu疇界面密度的變化,鐵疇和銅疇之間的強度差幾乎保持不變。因此,它不會影響本研究中的協同強化和HDI強化。
圖4 (a)純鐵和Fe-Cu-HLS樣品的LUR應變-應力曲線;(b)磁滯回線的比較;(c)HDI應力的比較;(d)HDI硬化速率
總之,通過粉末冶金和隨後的熱機械處理,生產出非均質的片狀結構的Fe-Cu複合材料。異質結構獲得了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機械性能。結果表明,額外的強化和額外的應變硬化歸因於HDI的強化和硬化。隨著Fe-Cu疇界面密度的增加,它們的作用也越來越強。因此粉末冶金生產HLS材料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工藝方法。(文:衣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