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在世界航天領域可以說是接連不斷的好事發生。在這個周日我們一起來盤點這周都發生了什麼!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一任務搭載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發射起飛,成功將載核送抵預定軌道!作為將來中國空間站建造的核心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完成,預示著中國空間站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在將來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三個艙段的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
5月8日下午13點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是中國第二代載人飛船,這是對標世界的二代飛船,近可搭載7名航天員往返未來處於400KM軌道的空間站,遠可以搭載3名航天員前往月球甚至是火星。並且每次完成任務只需要更換外殼就可以重複使用,可載人可貨運,大大的減少了使用成本,大幅提升我國的航天運輸能力!隨船攜帶的3D印表機也首次實現在太空失重環境進行3D列印。
新一代載人飛船
前兩周SN4成功通過了預定的壓力測試,但是壓力值僅為4.6bar,雖然沒有達到最終的數值但也足夠飛行。隨後猛禽SN18發動機就位,進行了兩個晚上的靜態點火測試,分別是持續4秒鐘的點火均為成功!
現場圖
點火測試後,發動機被拆下來。隨後兩個晚上再次進行了壓力測試,分別再次進行了常溫壓力測試和低溫壓力測試,而這次的測試結果令馬斯克滿意,因為低溫測試達到了7.5bar,理論上這已經足夠。接下來SN4的150米的懸停跳躍將被安排上日程!
壓力測試現場圖
一周中唯一的遺憾就是搭乘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順風車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艙在返回時出現了異常導致任務的失敗。
返回失控動圖
不過,這次任務屬於支線任務「成功了死賺,失敗了不虧」這種。所以,大家不要想的太嚴重,至少拿到了之前沒有的一些數據!而且,這種技術歐美俄都嘗試性的研發過,但只有美國進行過測試也是以失敗告終,中國航天一直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中國航天!
首枚太空3D列印的中國航天Logo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這一周的航天大事件,了解更多資訊請您持續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