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161字,閱讀約3分鐘
在遺傳生物學中,一直有一個常識:男女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越遠,產生優秀後代的概率就越大。主要是因為人的基因和地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距離越遠的人,基因交流越少,差異越大。這種差異使得基因能夠高效,充分地交流和進化,因此優生優育的比例相當高。
這也是近親繁殖危害下一代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什麼來自兩個國家的父母會生出比純種孩子更優秀的混血兒。
說到混合動力,就不能不提我國的王德民院士。他成為中國最帥的科學家,被譽為「科學界的吳彥祖」。而他的存在也證明了一個道理,混血兒不僅長得好看,智商也比常人高。
王德民,1937年生,河北唐山人。他的父親王世貴早年留學美國,在那裡結識了一位瑞士姑娘。王世貴也是一位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國內帥哥,很快俘獲了瑞士姑娘的芳心。
後來,王世貴學成歸來。這位瑞士姑娘深愛著她,主動提出要和她一起來中國。後不遠萬裡來到中國,與王世貴結婚定居。他還用中文給自己取名文安慶。
婚後不久,他們生下了從小就表現出驚人天賦的中瑞混血孩子王德敏。由於王家祖祖輩輩都是書香門第,對子女的培養也十分重視。從小到大,王德民上的都是最好的學校。他也很努力。憑著天賦和努力,他一直是年級的拔尖學生。
1955年,王德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石油學院採油專業,這是學校的王牌專業。王德民學習後,當上了班長,也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成績一如既往的優秀,帥氣的外表吸引了不少女同學們的目光。
不過,王德民並沒有把精力放在男女之間的愛情上。上世紀50年代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特別是在石油開採方面,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對石油的需求也是迫在眉睫。
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後,1960年,王德民主動投身大慶油田一線工作,被分配到地質室測壓組,一幹就是50年。
很難想像,一個長得像明星的混血公子,竟成了一線最苦最累的石油工人。但王德民沒有怨言,甘當祖國最艱苦油田上的一顆螺絲釘。
50年風雨兼程,王德民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省部級發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步一個腳印,王德民為祖國石油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在,他雖然沒有當年那麼儒雅,但還是相當有氣質的。而且王德民年輕時的照片拿出來,打敗一眾小鮮肉也不成問題。作為一個才子,一個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帥哥,王德民院士確實當之無愧偶像的稱號。
現代雖然不乏帥哥,但大多千篇一律,似乎都是在生產線上批量生產的。精緻歸精緻,但似乎少了點精氣神。但現在像王德民這樣內外兼修的帥哥太少了。讀者們,你們怎麼看?
這裡是《初九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