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英文科技專著中「糾結」的參考文獻

2020-11-22 科學網

 

■李霞

圖書和科技期刊論文一樣,都涉及文後參考文獻這個繞不過去的「尾巴」工程。

出版物只有紙版形式的時候,參考文獻的格式和準確性都很重要,讀者要按文獻中的表述去翻查以前的文獻內容,錯一點兒,讀者就有可能要多費很多周折。後來有了電子版,直到再後來的網際網路,文獻的索引和查找變得簡潔了許多。隨手輸入幾個關鍵詞,瞬間就可以搜索出相關學科和話題的前塵過往。

所以,目前參考文獻的質量仍然很重要,但其厲害關係已不如當初那樣舉足輕重。換句話說,在當下這個信息超載的時代,究竟還有多少人像以前一樣刻意追究文獻裡的格式、字體、標點乃至括號的類別呢?這種刻意追求統一的實際意義也很難求證了。

參考文獻的查而有據,似乎成為其存在的主要緣由。至於作者們自己是否願意繼續糾結於此,是各自的選擇,也是出版商需要應對的話題。

每本專著裡參考文獻如何處理,在格式上是否統一,其統一的程度,作者們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不論圖書還是期刊,國際出版物裡的參考文獻格式已經規範,大家公認並大部分採納的有幾種,不同的期刊或圖書選定採納其中的一種,但也有混搭使用的,比如有些參考書和工具書,出書的速度和涵蓋的範圍是主要賣點,參考文獻格式的統一性屬其次。

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參考文獻格式是AMA、APA、EmbellishedVancouver、Harvard、Numbered和Vancouver等。圖書的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出版商的要求,在準備原稿階段就按要求統一格式,這樣既可以在排版期間省去很多波折,也可以減少排版錯誤,省去自己檢查校樣的時間,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部分最糾結的是細節。記得許多年前,參考文獻裡的標點都是質量檢查的內容之一。逗號、句號不能互相替代,分號的位置必須要準確,不同長度的短線代表不同的含義。如今這些好像都已經被扔進「大西洋」了。

的確,在這個速度近乎替代一切的年代,追逐這些細節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了。但有些內容還是必須的,比如期刊的名稱、文章的標題和頁碼,在統一格式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作者在做參考文獻的時候,最好還是標明為好。

文獻中的作者,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有些要求列出所有的作者,有些只要求一部分,也有隻列出第一或第二作者即可,後面都用et al表示「等等」。這一款的變通目前比較大,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上搜索功能的提升,是否知道所有的作者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當文後引用同一組作者不同文獻的時候,排列次序要逆時排列,也就是最新的出版物排在前面。並且用不同的英文字母(比如 a、b、 c 等)在文獻和正文裡標序,以示區別。

說到正文中涉及參考文獻的部分,就不得不提到文中引用的表述。

一般而言,參考文獻中列出的文獻,正文裡一定要引用,而且格式也是有統一規範的。排版過程中,引用的部分和文後的參考文獻會自動連結,方便網上閱讀的讀者隨時查看相關的內容。如果作者忘記了在正文裡引用文獻,或者引用的文獻在參考文獻中被遺漏了,兩者之間的關聯就會「掉鏈子」,必須在校樣階段補齊。如果作者認為部分參考文獻沒有必要在正文中引用,但其內容會對讀者理解自己所闡述的觀點有幫助,可以把這類的文獻單列,統稱為「相關閱讀」, 也是可以的。

當文後的參考文獻數量很大的時候,張冠李戴的事原稿裡很常見,給文字編輯加工和後期校樣的檢查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如果原稿階段多花些時間整得準確些,是最好不過了。

以前大部分圖書的參考文獻是放在書的最後,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圖書把參考文獻也肢解了,放在每一章節的後面。這對於作者而言,似乎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方便了讀者閱讀,對出版商而言,喜憂參半,暫不贅述。

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獻不是正式的出版物,而是網際網路上的文獻。有社團的年報,也有個人或圈子的公開讀物。大部分是合法的,在文獻中多以連結的形式出現。但奇葩的是,有的連結的壽命很短,還沒等到圖書問世,連結的網頁就消失了,這是出版流程中比較頭痛的事。與其在後期刪除,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列到文獻裡。此等畫蛇添足的事,作者在著書立傳的時候最好杜絕,省得給自己找麻煩。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霞)

《中國科學報》 (2017-10-27 第2版 博客)

相關焦點

  • 英文SCI論文參考文獻的規範表達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參考文獻必不可少,參考文獻的引用體現作者對所研究領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學術眼光以及對他人學術成果的尊重。根據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參考文獻類型的有:專著,論文集,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而在英文論文的寫作中引用最多的參考文獻主要是期刊文章。
  • 科學網—出版科技英文專著,該找誰?
    那時出專著是件很牛的事。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行情大有不同。面世出版的科技專著,有的須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各個質量環節絲絲入扣;有的為了市場需求和其他原因,同行評議能省就省。越來越多的工序進入「外包」行列,比如編輯加工和檢查校樣很少由出版社的編輯親力親為。所有這些,凸顯了在數位化和電子化背景下出版界的變化。經常有人問我,想出本英文書,找哪家出版社比較好?思忖片刻,筆者以為這一問題可能很難有解。
  • 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和書寫規則
    參考文獻是大家在論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同學對參考文獻的格式表示疑惑,哪裡該用英文?哪裡該用中文?哪裡用全形?哪裡半角?今天我們主要就是解決如何寫一份完美的標準版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編寫順序是按照論文中引用文獻的順序進行編排,採用中括號的數字連續編號,依次書寫作者、文獻名、雜誌或書名、卷號或期刊號、出版時間。參考文獻的書寫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參考文獻的全形和半角問題。其實很簡單,英文標點+半角;中文標點+全形。
  • 論文參考文獻的5個關鍵問題,助力你的論文大業
    不論是寫畢業論文、職稱論文,還是競賽論文等等,都需要去查詢、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書籍,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研究領域,從而寫出一篇不錯的具有前瞻性的論文,或者綜述性文章。而參考文獻的正確書寫格式,也是需要特別注意並加以掌握的。現將具體格式總結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第一本介紹海南島的英文專著被發現
    本報訊(記者樊雲芳、丁炳昌海口晚報記者楊明)17章,10多萬字,文字生動,圖片清晰,內容豐富——世界上第一本介紹海南島的英文專著《棕櫚之島》,被王翔博士發現並已被編譯成中文本即將面世。這本於1919年出版發行、出自美國傳教士之手的英文專著,內容涉及海南島的地理物產、歷史脈絡、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民俗風情等方方面面,記載了80多年前海南島社會狀況的第一手資料。 目前正在海南大學社科中心工作的王翔博士,是於1996年在美國訪問講學時,偶然發現這本專著的。當他在紐約公眾圖書館裡第一眼看到《棕櫚之島》時,就被它深深吸引。
  • 華大海洋參與的英文專著《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
    近日,華大海洋參與編寫的英文專著Encyclopedia of Marine Biotechnology(《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圖1)。紙質版和電子版於8月底完成全新上線。本書由世界第一大獨立學術圖書出版商John Wiley& Sons Inc.(約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印刷發行。
  • 學位論文的文獻標識代碼_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引用arxiv上的論文 - CSDN
    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標識: M——專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研究報告 S——標準 P——專利 A——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 參考文獻的 AMA 格式解讀
    論文的撰寫與發表,都涉及文後參考文獻這個繞不過去的「尾巴」工程。參考文獻部分最糾結的是細節,不同學科在寫學術論文的時候都有著不同的格式風格。已成為醫學領域,如醫生、學生、醫學編輯、教授等群體撰寫醫學論文的一個重要的參考工具。《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目前正是採用的 AMA 格式,詳細的內容介紹如下。
  • 參考文獻之間空格大_參考文獻裡面英文之間空格很大。 - CSDN
    一、EndNote文獻懸掛縮進的設置方法 寫論文時使用EndNote來插入和管理參考文獻是一種非常方便的方法,但有時不同的雜誌要求插入的文獻要求第二行縮進格式,或者不縮進。在EndNote中Edit-Output Styles-Edit 編輯你要使用的期刊Style;
  • 看到英文文獻就頭痛,如何克服文獻閱讀中的語言障礙?
    如果是一篇中文文獻,我們可能掃一眼就可以分分鐘瞥到關鍵詞吶,段落總結吶,可是在英文文獻這裡,一切可真的不一樣了。掃一眼,沒懂;第二眼,還沒懂;第三眼,懂了。誒,等等,剛剛那幾段講什麼來著?所以啊,英文畢竟不是母語本語,如果和中文文獻閱讀相比,那可真的是一個地上,一個地下。
  • 學術論文中英文參考文獻引用的常見問題分析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論、觀點、資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鑑,對文章內容起著支持、佐證和揭示其信息來源的作用。隨著人們信息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借鑑一些國外參考文獻,引用他們的新觀點。
  • 同濟學者完成的6部固體廢物英文學術專著出版發行
    同濟學者完成的6部固體廢物英文學術專著出版發行 為世界上首次在相關領域完成的專著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12-17  瀏覽:
  • 科學網招聘兼職英文審核人員啟事—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具有六十年媒體經驗的中國科學報社主辦,具有良好的科教界口碑。
  • 海洋研究院劉謀斌研究員出版英文專著「Particle Methods for...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劉謀斌研究員撰寫的專著「Particle Methods for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近期由著名科技圖書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出版(
  • 如何在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
    論文寫作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寫好論文的正文論文的參考文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論文中如何引用參考文獻,我要說兩個方面:一、參考文獻的格式之前我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現在再貼出來論文寫作時,在最後部分參考文獻中,總會有部分同學出現自己手打參考文獻或者自己複製文獻的情況,這樣做不僅效率低,而且會出現參考文獻不規範的情況
  • 一起讀文獻 | 科研小白如何檢索英文文獻
    當你對某個研究問題PICO中各個要素的英文檢索詞所知甚少時,可以先檢索相關中文文獻,查看其摘要下方的key words(關鍵詞),或是看其參考文獻清單中的英文文獻,從這兩方面入手都可以迅速找到一些英文詞彙,你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檢索出一些相關英文文獻,但這樣檢索出來的文獻特異性並不高。在檢索文獻時,一般聯合使用主題詞和關鍵詞。
  • 論文參考文獻應該怎麼處理呢?
    論文查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論文查重率,在學校規定的查重率之內那查重參考文獻應該怎麼處理呢?許多學校選擇了用中國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對學生的論文進行常規的查重檢測,正規的知網查重檢測系統不包括參考文獻,也就是說參考文獻不在查重的範圍內,但是是在參考文獻的格式正確的情況下,如果格式不正確的話,只會作為正文進行查重檢測,也就是說知網查重是不會查重檢測正確格式的參考文獻。
  • 科技文獻翻譯註意事項
    科技文獻即寫科技論文時可供參考的文獻。科技論文在情報學中又稱為原始論文或一次文獻,它是科學技術人員或其他研究人員在科學實驗(或試驗)的基礎上,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以及人文藝術研究領域的現象(或問題)進行科學分析、綜合的研究和闡述,進一步的進行一些現象和問題的研究,總結和創新另外一些結果和結論,並按照各個科技期刊的要求進行電子和書面的表達。
  • 論文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其次,在投稿前要對照所引用文獻的原始出處,仔細檢查參考文獻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後,也最好對校樣再做檢查。有經驗的圖書管理員知道,論文裡出現錯誤最多的部分就是參考文獻。還要記住的是,檢查的時候要確信在論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獻都確實列在參考文獻部分中,也要確信列在參考文獻部分的文章都確實在正文中被引用到。
  • 怎樣寫教育學論文的題目、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
    如果確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9)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號、圖、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10)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地書寫規範字和標點符號。(11)要求書寫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不宜超過 250個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