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

2020-12-03 星趣天文

星 趣 天 文

帶 你 啟 航

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 | VXID:QDXQTW

文:啟航君 | 圖:baidu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在哥白尼離世後的幾十年裡,日心說也僅僅是被一部分科學家所認同和支持。

絕大部分人還是認同託勒密的地心說,而伽利略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支持的支持者之一。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現代科學之父、物理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

16歲時,伽利略進入比薩大學,學習醫學。

在大學期間對數學、自然哲學、美術等產生興趣愛好。

最終成為比薩大學的數學教授。

1610年憑藉自己設計的望遠鏡獲得了首席哲學家和數學家的職位。

伽利略主要在兩個層面展現了對「日心說」的支持。

第一是通過望遠鏡做出的天文發現。

第二層面是通過實驗反駁了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學理論。

1609年伽利略聽說荷蘭商人可以把兩個鏡片組合起來成為望遠鏡,他馬上意識到可以通過望遠鏡觀測天文,並親自設計了3臺望遠鏡。

其中最大的望遠鏡為45mm直徑,倍率30倍。

他首先把望遠鏡對準了月亮,發現月亮並不是那麼「完美」,月亮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坑。

他又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發現木星周圍有4個星星排在一條直線上,他連續幾日記錄下來,推定有4個衛星圍繞木星旋轉。

他還把望遠鏡望向了金星,竟然發現金星是有類似月亮一樣的陰影。

他還望向了銀河,發現銀河裡都是一顆顆星星。

他望向了任何天體,都是人類的第一次,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也引起了教會的不安。

大家所熟知的比薩斜塔小球實驗,也否定了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這一理論。

伽利略開創了實驗事實為依據的現代科學。

1634年他寫成一本力學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

由於伽利略對哥白尼學說的熱情支持和宣傳,最終導致羅馬教廷採取措施。

1616年,《天體運行論》被裁定禁止傳播,警告伽利略不得再宣揚哥白尼學說。

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關於託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對話中伽利略的立場引起了教皇的不悅,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並要求自己書面承諾放棄自己的觀點。

伽利略的科學發現,不僅在物理學史上而且在整個科學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他不僅糾正了統治歐洲近兩千年的亞里斯多德的錯誤觀點,更創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

後來,惠更斯繼續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導出了單擺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數學表達式。

牛頓在系統地總結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後,得到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

伽利略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是寶貴的。

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的開端!」

相關焦點

  • 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與克卜勒
    1610年1月7日,在一封給安東尼奧·德·美第奇的信中,伽利略簡要講述了自己從1609年夏末起使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的事情。信件的結尾是當日的最新消息:「今晚我看到木星是被三顆固定的星星圍繞著,由於體積太小,肉眼完全不可見。」我們可以理解他語氣中帶著理所應當的自豪:「我們可以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早從如此近的距離如此精確地觀測到天體的人。」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走進近代科學之父,故事永不過時
    加利略(1564~1642)是義大利著名的天文學家,是世界上第一個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天體的人,發現了月球上的山、木星周圈的幾個小衛星、金星的位相、銀河的恆星構造和太陽上的黑子等。著作有《星宿的信使》、《新科學的對話》、《宇宙的兩大體系》等。他在物理學、天文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被人們譽為&34;。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走進近代科學之父,故事永不過時
    加利略(1564~1642)是義大利著名的天文學家,是世界上第一個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天體的人,發現了月球上的山、木星周圈的幾個小衛星、金星的位相、銀河的恆星構造和太陽上的黑子等。著作有《星宿的信使》、《新科學的對話》、《宇宙的兩大體系》等。
  • 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伽利略用它看到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製造者和用它來觀測星球的人。他用望遠鏡看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開拓了人們對星球世界認識的領域,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伽利略望遠鏡的口徑只有4.4釐米,用它來看星星,效果雖然比眼睛強得多,但還是太小了。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它們不斷為人類提供著宇宙深處的各類影像,本身卻鮮少被人注意。其實,這些時刻仰望星空的地球的眼睛,自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國際·編輯連線)(2)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3)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4)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5)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6)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7)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8)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
  • 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 民間「追星人」欲建觀測基地
    顏明哲和他自製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吳冠標 攝中新網晉江12月11日電 (吳冠標)每到晴朗無雲、星辰閃爍的夜晚,顏明哲總會走上屋頂,操控著一臺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6年來,他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
    伽利略把他發明的望遠鏡指向了天空,這一看可了不得!這可是歷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從此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整個科學界。那麼,伽利略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呢?伽利略把望遠鏡首先對準的是月亮,他第一次發現月球並不是個完美的天體,表面是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第一次知道原來月球和各大行星都不發光,我們能夠看見它們,是因為太陽照亮了它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天上的銀河並不是一條發光的河流,裡面其實有無數顆星星在對我們眨眼睛;第一次發現原來木星身邊也有衛星在圍著它轉;第一次發現原來金星不是一個圓點,而是有著與月相一樣的位相變化,有時呈現滿月那樣的圓面
  • 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 泉州民間「追星人」欲建觀測基地
    吳冠標 攝中新網晉江12月11日電 每到晴朗無雲、星辰閃爍的夜晚,顏明哲總會走上屋頂,操控著一臺自製望遠鏡仰望星空。6年來,他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顏明哲住在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的一棟民房內,屋頂架著的兩臺黑色「大炮」,在村子裡顯得特別「突兀」,這就是他自製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 「原創」觀測星空?望遠鏡知多少
    人類在仰望星空時,靠的不只是眼睛。為了看得更遠、更清晰,人類研究了許多觀測星空的工具。望遠鏡是最重要的觀測工具之一,在過去幾百年的時光裡,各種望遠鏡充當了人類的眼睛,讓人類看到了廣袤宇宙的一角。、物理學家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人們稱之為「伽利略望遠鏡」,它的特點是物鏡是凸透鏡(匯聚透鏡),目鏡是凹透鏡(發散透鏡)。
  • 今年春節,帶著孩子來鄭州科技館「仰望星空」吧!
    1月31號下午,「仰望星空設計「仰望星空」展覽,是希望觀眾可以通過參與體驗「走過四季」「萬有引力」「克卜勒三定律」等展項,從而進一步感知宇宙,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培養人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科普丨 伽利略用望遠鏡到底看到了什麼秘密?
    第一件事是38歲的克卜勒出版了《新天文學》一書,正式向世人宣布了行星運動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二件事發生在義大利的威尼斯,45歲的伽利略走進了一家眼鏡鋪子。朱斯託·蘇斯泰曼斯所作的伽利略肖像伽利略從眼鏡店買回了幾塊透鏡,他開始琢磨怎麼能把他們組合起來。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了,伽利略製成了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的望遠鏡。經過一番改進,他又製成了8倍的望遠鏡。
  • 小小的望遠鏡帶動的天文學,細說伽利略與望遠鏡的故事
    很多人認為教授講課都是很死板,很枯燥無味的,但是伽利略可不是這樣,他講課風趣幽默,還很有條理,學生一聽就能明白,特別愛聽。所以伽利略上課很受學生歡迎,他上課的那間教室特別大,有的時候來很多人,有的甚至不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來旁聽,屋子裡人擠得滿滿當當的,後排的人都看不見伽利略了,這怎麼辦呢?
  • 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Connor Feng • 2019-08-21 11:10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望遠鏡深受天文愛好者的喜愛,也已經是天文工作者的必備工具。說到望遠鏡,一般人都會認為是伽利略發明的。那是因為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被投入科學應用的望遠鏡,它能放大40倍。但是望遠鏡並不是伽利略發明的,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這個人就是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李波爾。
  • 仰望星空:行星地圖數字博物館中的天文學史話
    而在他魂牽夢繞的歐洲大陸上,7月26日,一位叫做託馬斯·哈裡奧特的英國天文學家,正在盛夏夜仰望星空,用荷蘭人才發明不久的望遠鏡觀測月球。正在觀測月球的託馬斯·哈裡奧特,圖片他把觀測到的月牙形狀隨手畫到了一張紙上,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張使用望遠鏡觀測繪製的月球地圖。雖然地球依然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科學家對神秘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
  • 【FM95.1推薦】暑假天文觀測營,帶孩子與科學家一起仰望星空!
    27月17日夏日午夜,仰望星空體驗月食帶給我們的神秘力量38月13日一起觀測英仙座流星雨許下你的願望這個暑假,和科學家一起仰望星空藍松竹老師:中國科學院興隆觀測站原站長、國家天文臺專家、高級工程師天文望遠鏡1609年,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用這個幾個玻璃片做出的神器
  • 沒有天文學位的天文學家:美國大叔從零開始自製望遠鏡獵星
    有個笑話:一位新來的守夜人去一家天文臺上班。正好看到一位觀測員把天文望遠鏡對準了夜空。突然,一顆流星划過。守夜人驚呼:「先生,您這一炮打得可真準!」400多年前,伽利略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 仰望星空:霍金和他的先行者
    在霍金出生和去世的時間節點中,兩個偉大的名字赫然在目: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年後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139年後即2018年3月14日霍金仙逝。「仿佛看到偉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接過智慧的接力棒,在銀河裡奔馳,願你們在星辰中相遇。」一位網友在霍金去世後留言,表達了中國乃至世界人類發自內心的讚美。奇妙的時間節點,連接起人類仰望星空的深情目光。
  • 伽利略開創望遠鏡新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於義大利比薩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少年伽利略生性活潑,好奇心非常強,愛與人辯論。他不到18歲時遵從父親的意願考入比薩大學學醫。1589年夏,他成為比薩大學的一名數學教授;1592年,年僅28歲的伽利略被正式聘為帕多瓦大學的數學、科學與天文學教授。    1608年,荷蘭有一位眼鏡匠製成第一架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