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2020-12-08 前瞻網

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Connor Feng • 2019-08-21 11:10:48 來源:前瞻網 E136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1609年8月21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

1609年7月,當時盛傳一荷蘭眼鏡工人發明了供人玩賞的望遠鏡。伽利略沒見到實物,但在思考數日之後後,用風琴管和凸凹透鏡各一片製成了一具望遠鏡,其中一根稍微細一點,正好可以套住另一根管子裡面,自由滑動,望遠鏡放大倍率為3,後來又提高到9。他邀請威尼斯參議員到塔樓頂層用望遠鏡觀看遠景,所有人都驚喜萬分。參議院隨後決定伽利略為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授。1610年初,他又將望遠鏡放大率提高到33,用來觀察日月星辰,發現了許多新發現,如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球與其他行星所發的光都是太陽的反射光,木星有4顆衛星,銀河是無數發光體的總匯,土星有多變的橢圓外形等等,開闢了天文學的新天地。第二年3月,他出版了《星空信使》一書,震撼全歐。隨後又發現金星盈虧與大小變化,這對日心說無疑是強而有力的支持。

天文望遠鏡(Astronomical Telescope)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性能的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經歷著巨大的飛躍,迅速推進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目的望遠鏡種類有折射式望遠鏡,折反射式望遠鏡,現代大型望遠鏡,空間望遠鏡以及其他波段望遠鏡五種。

人類的下一個大型太空天文望遠鏡將會是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韋伯是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聯合研發的紅外線觀測用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質量為6.2噸,約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1噸)的一半。主反射鏡由鈹製成,口徑達到6.5米,面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以上。它還能在近紅外波段工作、能在接近絕對零度(相當於零下273.15攝氏度)的環境中運行。

韋伯望遠鏡作為美國宇航局史上最複雜的項目之一,其風險是巨大的,和「哈勃太空望遠鏡」不一樣的是,「詹姆斯-韋伯」因為距離地球太遙遠無法派太空人進行維修保養,所以它的設計製造必須完美無缺,否則將功虧一簣!未來的系統集成測試中還可能發現未知問題,一旦測試遇到困難,就會導致發射被推遲。如果韋伯望遠鏡能夠順利進入軌道服役,可展示其強大的觀測能力。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 | 月亮竟然是張「麻子臉」?伽利略開啟了天文學新時代
    科技日曆 | 月亮竟然是張「麻子臉」?但在300年前,公開這麼說的人,都要冒著被教廷架上火刑架的風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顛覆了過去統治人類歷史的「地心說」。然而,這一理論在之後半個世紀中一直被壓制,無法成為主流。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609年。當年11月30日,伽利略把一臺新奇的機械對準夜空,看到了一些地心說無法解釋的現象。
  • 史上今日:1609年8月21日 伽利略制出人類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伽利略(1564年—1642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1564年2月15日生於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薩城,伽利略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音樂、詩歌、繪畫以及機械興趣極濃,也像他父親一樣,不迷信權威。1609年8月21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最早發現望遠鏡秘密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蘭眼鏡商人。這人在製造鏡片的時候,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合在一起往外看,遠處的東西就變近了。
  • 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伽利略用它看到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製造者和用它來觀測星球的人。他用望遠鏡看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開拓了人們對星球世界認識的領域,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伽利略望遠鏡的口徑只有4.4釐米,用它來看星星,效果雖然比眼睛強得多,但還是太小了。
  • 發明日曆 | 現代天文學的開端——人類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的誕生
    發明日曆 | 現代天文學的開端——人類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的誕生  April Ye • 2019-09-19 15:08
  • 伽利略手指在義大利展出
    義大利伽利略博物館展出的伽利略手指  東方網6月9日消息:義大利伽利略博物館定於10日開館,展出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的遺物,其中包括他的兩根手指和一枚牙齒。  這家博物館位於佛羅倫斯,原名科學歷史博物館,經兩年翻修定於10日重新開館,更名為伽利略博物館。  伽利略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他用自製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進而證實日心說,因而遭受天主教教會迫害。  伽利略1642年逝世時,教會禁止將他下葬於教堂等「聖地」。近一個世紀後,人們舉行儀式,重新安葬伽利略。
  • 望遠鏡鼻祖——伽利略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
  • 科技日曆|30年前「伽利略號」發射成功,它發現了木星上的海洋,還拍...
    科技日曆|30年前「伽利略號」發射成功,它發現了木星上的海洋,還拍下星際大爆炸  Evelyn Zhang • 2019-
  • 「伽利略望遠鏡」展將辦
    本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呂賢如)望遠鏡是如何發明的?製造望遠鏡和運用其進行天文觀測的科學先驅都是誰?他們的望遠鏡都是什麼樣的?作為2009國際天文年的重大活動之一,於2008年10月15日開幕的「伽利略望遠鏡」展覽將一一解答這些疑問。
  • 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
    伽利略把他發明的望遠鏡指向了天空,這一看可了不得!這可是歷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從此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整個科學界。那麼,伽利略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呢?木星和伽利略衛星(木星衛星,以伽利略名字命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哥白尼日心說預言的金星運動和位相變化   託勒密地心說預言的金星運動和位相變化(圖片來源於網絡)伽利略這些重大的天文發現轟動了當時的整個歐洲,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徹底推翻了託勒密的地心說和亞裡斯多德的自然觀,開創了以系統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近代科學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望遠鏡深受天文愛好者的喜愛,也已經是天文工作者的必備工具。說到望遠鏡,一般人都會認為是伽利略發明的。那是因為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被投入科學應用的望遠鏡,它能放大40倍。但是望遠鏡並不是伽利略發明的,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這個人就是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李波爾。
  • 伽利略開創望遠鏡新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編者按:從1609年到2009年,歷史從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至今已走過了400年。為紀念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這一事件,聯合國宣布將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目前已有135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國際天文年活動。
  • 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嗎?不,但伽利略與望遠鏡和火星有一段故事
    人類在很久以前就發現了火星,但一直都僅能靠肉眼觀察。打破這一僵局的歷史時刻,是「透鏡」功能的發明,通過不同種類的「玻璃透鏡的組合」,人類可以看到極細微的東西(顯微鏡),也可以看到很遠處的東西(望遠鏡)。伽利略正是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的第一人,但這對他來說似乎無法定義福禍。這是由於他既因為用望遠鏡觀察火星、金星等星球而聞名,也因觀察後得出的日心論被囚禁。
  • 科技日曆 | 51年前的今天,世界上首架波音747飛機起飛
    科技日曆 | 51年前的今天,世界上首架波音747飛機起飛  Connor Feng • 2020-02-09 11:53:49 來源:前瞻網 E2374G0
  • 10萬人看北京天文館伽利略望遠鏡展
    沛納海全力贊助的「伽利略望遠鏡:改變世界的工具」預展已於2008年10月16日至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天文館成功舉辦,引起了中國觀眾的廣泛關注,大獲成功。該展覽已在北京天文館展出,其展覽內容不久後將作為「伽利略、麥迪奇家族和天文時代」大型展覽(2009年4月4日至9月7日)的重點,登陸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隨後伽利略望遠鏡展將移師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博物館(2009年10月10日至2010年1月)。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
    1610年憑藉自己設計的望遠鏡獲得了首席哲學家和數學家的職位。伽利略主要在兩個層面展現了對「日心說」的支持。第一是通過望遠鏡做出的天文發現。第二層面是通過實驗反駁了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學理論。他又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發現木星周圍有4個星星排在一條直線上,他連續幾日記錄下來,推定有4個衛星圍繞木星旋轉。他還把望遠鏡望向了金星,竟然發現金星是有類似月亮一樣的陰影。他還望向了銀河,發現銀河裡都是一顆顆星星。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中)
    後來阿蘭·查普曼指出:「如果說喬爾丹諾·布魯諾被燒死在火刑柱上是因為他相信地球環繞太陽運行,這就或多或少相當於說波士頓殺人狂(指20世紀60年代初發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一系列婦女謀殺案的罪犯,他名叫阿伯特·德·薩爾沃)被處決,是因為他向圖書館歸還藏書遲了一周!」9年之後,伽利略做成了他的第一架望遠鏡。
  • 不要忘記這個為了科學在人類歷史上獨自抗爭的人——伽利略!
    當然歷史已成為過去,我們無法得知伽利略是否是個好丈夫。但他沉迷於科學事業,冷淡妻子的說法,應該靠譜。伽利略去威尼斯旅行時,遇見了瑪麗娜。她是一個美麗而單純的姑娘,歡樂的性格使她不知憂愁,經過幾次輕鬆愉快的談話,他愛上了她,並且和她結了婚。但是,伽利略在對待事業和愛情的態度上,總是把事業放在第一位。
  • 小小的望遠鏡帶動的天文學,細說伽利略與望遠鏡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伽利略的故事,他被人們稱為現代科學之父,這個稱號很威風,不過想當科學的爸爸,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伽利略的成就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伽利略在求學的時候,一開始學的是醫學,想當一個醫生,但是他自己的特別喜歡數學和物理,所以就在這兩個學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因為伽利略的家裡面缺錢,所以他大學沒上完就回家了。但是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之下,最終還是學有所成,回到大學裡面當了教授。
  • 近代天文觀測的「眼睛」——天文望遠鏡發明史,由伽利略衍生發明
    到1609年為止,已經有56個世紀歷史的天文觀測全是靠肉眼來進行的。即使這樣,當時天文學已經取得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哥白尼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克卜勒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繞日運行的規律。但是,天文學的發展畢竟到了單憑肉眼觀測已很難繼續深入的地步。就在這時,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並把它指向太空,自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 科學泰鬥伽利略的故事
    第一件事是38歲的克卜勒出版了《新天文學》一書,正式向世人宣布了行星運動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二件事發生在義大利的威尼斯,45歲的伽利略走進了一家眼鏡鋪子。伽利略從眼鏡店買回了幾塊透鏡,他開始琢磨怎麼能把他們組合起來。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了,伽利略製成了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的望遠鏡。經過一番改進,他又製成了8倍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