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在21世紀的今天,「地球圍繞太陽轉」已經是盡人皆知、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在300年前,公開這麼說的人,都要冒著被教廷架上火刑架的風險。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顛覆了過去統治人類歷史的「地心說」。然而,這一理論在之後半個世紀中一直被壓制,無法成為主流。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609年。當年11月30日,伽利略把一臺新奇的機械對準夜空,看到了一些地心說無法解釋的現象。
1608年,在荷蘭的小眼鏡店中,一位叫做漢斯·利博西(Hans Lippershey)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放在了一起。在某個角度和距離下,他發現遠方的物體變近變大了,這就是世界上第1臺望遠鏡。
雖然這個原始的望遠鏡模型據記載只有3倍的放大倍率,但這種新奇玩意兒很快在歐洲流傳開來,傳到了伽利略耳朵裡。
次年,45歲的伽利略從威尼斯一家眼鏡店鋪子中買回了幾塊透鏡,很快就組裝出了可以放大3倍的望遠鏡。隨後,這位科學天才在1天之內對其進行了改造,一臺放大倍率達32倍的望遠鏡誕生了。
隨後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獻給了威尼斯議會,議員們從鏡筒中看到數公裡之外的船隻時,敏銳地意識到了這種設備的軍用價值。他們當即決定,任命伽利略擔任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習,他的工資也翻了1番。
但是望遠鏡的價值首先並不體現在這上面。
410年前的今天晚上,伽利略突發奇想,把望遠鏡伸向了夜空——這個小動作最終改變了人類歷史。
他最先對準的是月亮,讓他驚奇的是,這個遠看圓乎乎、光滑無暇的星體,拉近以後竟然是個「大麻子臉」,表面坑坑窪窪凹凸不平。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用望遠鏡觀測星體的熱情。
在對月亮進行了幾周的觀測後,伽利略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1610年1月7日,他第1次看見了木星,在當時的望遠鏡中,那只是一個淡黃色的小小圓面,與此同時,他在這個淡黃色的小圓周圍,還看見了4個更小的光點,幾乎排成一條直線。
經過1610年1月連續多個夜晚的追蹤觀測,他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至少有4顆小星星在圍繞著木星轉動。這一結果用最直接的方法動搖了教會的地心說:託勒密不是說所有日月星辰都圍繞地球轉嗎?
很快,他把自己的望遠鏡設計和觀測結果寫作稱《星跡信使》一書,一經發布即引起轟動。所有天文學家都拿起望遠鏡,確認了這一結果。
半年後,伽利略更進一步,把目標對準了金星,金星離地球更近,如果有什麼不合「常理」的現象,它能表現得更明顯。
結果在望遠鏡中,金星不再是一個閃著光的小點,而是呈現出了月牙狀,還有盈虧現象,而且它的盈虧規律根本無法用地心說來解釋,這對教會的理論體系構成了致命衝擊。
雖然在此之後伽利略就被教會封殺,但這一發現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了過去的神學天文學,為近代天文學打下了堅實的地基,天文學的新時代開始了。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