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沒有發明天文學,但是他發明了機械物理學!

2020-12-05 天文在線

圖片來源:伽利略向威尼斯總督演示如何使用望遠鏡,朱塞佩·貝爾蒂尼(1858)的壁畫作品

伽利略在歷史上享有傳奇性的地位:他是最早期的現代科學家中的一位科學巨頭。作為第一個將望遠鏡用於天文學研究的人,伽利略觀測到:

木星的四顆衛星,這是第一個直接被觀測到的證據,用來證明除地球之外還存在另一組圍繞行星運動的天體。

土星的「耳朵」,後來被研究查明是土星的光環,這也是首次發現除地球之外的天體周圍,可能擁有地球都沒有的結構。

太陽上的斑點,現在已知是隨著太陽的旋轉而移動的低溫臨時區域(太陽黑子)。

金星的相位變化,顯示著金星是如何從月牙形變成半圓形再到凸月形、滿月形並循環往復,當它離我們越來越近時,它在整個相位中顯現得最小,此時它最大的形狀就是一個狹窄的新月形。

圖片來源:伽利略最初(1610年)繪製的金星相位草圖,維基百科用戶費爾南多·德戈羅西卡,已獲得C.C.A.-S.A.-3.0的授權。

然而,正如索尼·克裡斯蒂說的那樣,伽利略並不是當時唯一一個進行這種觀測的天文學家。實際上,他總結道:

即便伽利略從未使用過望遠鏡,這也不會改變天文學歷史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伽利略的名聲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發現瞭望遠鏡,以及在公開的辯論和文章裡擊敗了他的對手。

事實其實是:如果沒有伽利略,那麼或許日心說不會這麼快的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像克卜勒,以及惠更斯、哈雷、牛頓這些後來的天文學家的研究工作是無論如何都會發生的,從而也會導致這些科學家得出與伽利略相同的結論。但是就算與瑕疵甚多的克卜勒實驗相比,伽利略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重大缺陷:例如,從未意識到行星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而並非圓形。然而伽利略在科學方面最大的貢獻可以說並不是這些華而不實的天文學,而是一些更為平凡是東西:將球滾下斜坡。

圖片來源:Flickr用戶McPig,已獲得cc.-2.0的授權,

毫無疑問,你一定聽說過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據說伽利略從他所能去到的最高建築的頂端扔下了兩個球。這個兩個球是由相同的材料所製成的,但它們的質量卻截然不同:其中一個的重量應該是另一個的十倍。有人認為他們下落的速度是差不多的——因為更輕的小球掉落在地上的時間只比更重的那個稍稍晚一點兒,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要求他們一定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更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完全消除空氣阻力的影響,那麼所有從同一高度墜落的物體都會同時落地。

圖片來源:西格爾的研究表明,(左圖)在一定時間內(x軸,秒),1磅鐵球和10磅鐵球下落的距離(y軸,米);在右圖中,高度差被顯示為時間的函數(x軸,秒)。

這個結論是真的!如果真要用1磅和10磅的兩個鐵球在比薩斜塔的頂端進行伽利略所謂的實驗,你會發現較重的球體掉落地面的時間比輕的那個要快0.015秒。這是因為加速力與質量成正比,但是減速力(阻力)卻作用在表面積上,這意味著小球的阻力是大球的22%,但它的加速力(重力)只有的大球的10%!根據伽利略的推斷,如果完全消除空氣所帶來的影響,那麼所有的物體都會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但這會是一個在幾個世紀之內都無法完成的實驗,直到我們找到了兩個可以完成這個實驗的方法:建立一個人造真空的環境,或者我們能去到一個根本沒有大氣可言的世界。

此外,在這種加速度的影響下,物體都會在一定的時間下駛過一定的距離。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似乎只是一項普普通通的成就,但是伽利略通過一個巧妙的實驗裝置,就能確定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在得出這個結論這個過程中,他沒有秒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不能拍照,而且完全沒有任何現代技術可以給他提供幫助。

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將球滾下斜坡。

圖片來源:wjbaike

他花了40年才完成這個實驗,但是伽利略在不同的角度設置了斜坡然後讓球滾下來,同時在不同的間隔處放置緊繃的吉他弦,從而聽到球滾過弦時發出的均勻的聲音。他發現,這些間隔之間遵循著這樣的一個規律:1,3,5,7…這意味著對按規律的時間間隔排列的總距離而言,它隨之遵循著1,4,9,16…或者1, 2, 3, 4…這樣的規律。伽利略還發現聲音的規律與斜坡傾斜的角度無關,因此他得出結論:如果你將物體置於90度(垂直)的狀態,你不僅可以觀察到相同的規律,你還會明白加速度完全是由重力造成的!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用戶Mets501,已獲得c.c.a.-s.a.-2.5的授權。

先拋開公眾的看法不談,無論有沒有伽利略,天文學或許仍會以同樣的方式逐步發展。但是他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是具有變革意義的,他將其從一門理想化的哲學類科學轉變成了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前者通常只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1638年,伽利略出版了《關於力學和位置運動的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一書,這是他一生科研工作的巔峰,從牛頓定律中推導出的運動方程實際上就是對伽利略研究成果的重新闡述。所以牛頓的的確確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與力學定律的,在他之前,這個領域裡最偉大的科學「巨人」就是伽利略,而這與他為天文學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並沒有多大關係。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forbes-Fl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伽利略的發明與發現
    伽利略如何改變你的生活?這位科學家的發現和理論為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奠定了基礎。伽利略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和哲學領域的貢獻使許多人稱他為現代科學之父。但是,他的有爭議的理論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和理解太陽系以及我們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這導致了他與天主教會的嚴重衝突以及對他的成就的長期壓制。伽利略發明了第一座望遠鏡伽利略並沒有發明望遠鏡——它是荷蘭眼鏡製造商發明的—但是他對它做了重大的改進。在了解了荷蘭的發明後,他自己開發了自己的一個發明,自學了如何磨削鏡片。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老狼主在佛羅倫斯酷熱的一天,走進阿爾諾河河畔開著冷氣的科學史博物館真是一種解脫。在這裡可以追蹤到現代天文學最早的源頭:由偉大的伽利略製作的兩架望遠鏡。登上樓梯,經過黃銅製的星盤,進入伽利略館的第一室。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在這個過程中,顯微鏡和望遠鏡都被發明出來了,儘管其發明人聲稱是「無意中」發現的,但如果沒有透鏡製造技術的發達,望遠鏡這類光學工具的問世是完全不可能的。關於他是如何發明這種裝置的說法,有好幾個版本,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有兩個孩子在他的眼鏡店裡玩透鏡,無意中發現用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組合可以放大遠處的物體,其他的說法還包括「學徒發現」以及抄襲等等。另一個眼鏡製造商雅各·梅提斯(Jacob Metius)幾周後也向國會要求擁有望遠鏡的發明權,爭執的結果是兩人都沒有獲得專利。
  • 天文學大咖——伽利略
    天文學的歷史自人類開始觀察天空,想要理解這一切以來,天文學就一直處於實踐當中了。圖解:伽利略的畫像。圖片來源: Justus Sustermans (1597–1681)伽利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包括對望遠鏡的改進,後續天文觀測以及對哥白尼學說的支持。
  • 想不到「溫度計」是他發明的,卻在軟禁中度過餘生的科學家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位歷史人物是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他既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又是發明家,他發明了溫度計和天文望遠鏡等等,卻餘生在軟禁中度過的一位科學家。伽利略,出生於1564年義大利比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一位數學家和音樂家,但父親並不希望兒子伽利略以後也從事數學等科學研究,並希望他學醫。
  • 近代天文觀測的「眼睛」——天文望遠鏡發明史,由伽利略衍生發明
    1609年5月,當時在帕多瓦大學任數學教授的伽利略訪問了威尼斯市。在訪問中,他意外地聽到一個消息:在荷蘭的眼鏡店裡有人製成了可以將遠處物體放大的筒形眼鏡玩具。這個偶然獲得的信息,成為了點燃伽利略創造思想的火花。他立即想到循此線索可以發明一種延長肉眼的儀器,並把它用於觀測天體。正是從這裡,「生長」出了一雙洞察宇宙的「眼睛」,同時天文學也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但是望遠鏡並不是伽利略發明的,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這個人就是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李波爾。說起漢斯·李波爾發明望遠鏡的過程,還有一點偶然成分在裡面。早在400多年前,荷蘭的眼鏡行業已經很發達了。
  • 技術發明|水銀溫度計:讓伽利略的發明更偉大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第二個問題。溫度計發明之前,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醫生,了解病人「熱度」的工具就只有——手!是的,你沒聽錯!醫生用自己的手接觸病人的身體來做判斷病人體溫的高低,如果碰巧那天醫生也有輕微發熱或是剛剛摸了比較涼的物體,那麼,呃,絕對談不上精確甚至靠譜的測量結果就出現了。這個難題的解決要感謝世界科學史上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是的,這次你也沒聽錯!
  • 現代「時間」是怎樣發明的
    在《萊布尼茨、牛頓與發明時間》這部作品裡,德國物理學和天文學家、科普作者託馬斯·德·帕多瓦同樣在這件事情上大費筆墨,顯然他是認為首功應當歸於牛頓的,但在我讀過的其他相關著作裡,也有作者極力為萊布尼茨辯護。從一開始,科學就是競爭激烈的領域。因為好的想法並非憑空出現,而是無數人相互汲取經驗然後等待某個契機完成突破,爭議因而必然存在。
  • Google慶祝伽利略望遠鏡發明400周年
    感謝永遠愛小可的投遞北京時間2009年8月25日凌晨,谷歌更換了首頁圖標,慶祝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發明400周年~
  • 迷之巧合:伽利略、麥克斯韋去世當年牛頓、愛因斯坦出生
    伽利略與牛頓 1642年,餘生都處於教會軟禁的伽利略在寫完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兩門新科學》之後,其中總結了他在運動力學和材料力學方面的工作,帶著未經科學事業的不甘和憂鬱所帶來各種疾病(失明、心臟病、疝氣和失眠症)的憤懣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離開了人世,但是他親手開啟的近代科學大時代卻吟唱著讚美詩降臨世間。
  • 誰發明瞭望遠鏡?
    許多人認為伽利略是第一位發明和製作望遠鏡的天文學家;然而,第一個望遠鏡是由漢斯·利普希 (Hans Lipperhey) 在17世紀早期製造的。利普希是一家德國和荷蘭合資的玻璃製造商,該公司成功地減少瞭望遠鏡在對焦時的光量。這個模型也啟發了其他科學家致力於完善望遠鏡。
  • 愛因斯坦發明了哪些東西 愛因斯坦一生發明了多少東西
    說起愛因斯坦,相信部分人應該的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專業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也是近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那大家知道愛因斯坦都發明了哪些東西嗎?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嗎?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按照順序咱們今天該講最美物理學實驗第八名了,但是有趣的是在這份排名當中的第八名和第二名居然都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所以咱們就放在一起講了,這個人就是號稱現代科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和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的伽利略
  • 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嗎?不,但伽利略與望遠鏡和火星有一段故事
    打破這一僵局的歷史時刻,是「透鏡」功能的發明,通過不同種類的「玻璃透鏡的組合」,人類可以看到極細微的東西(顯微鏡),也可以看到很遠處的東西(望遠鏡)。伽利略正是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的第一人,但這對他來說似乎無法定義福禍。這是由於他既因為用望遠鏡觀察火星、金星等星球而聞名,也因觀察後得出的日心論被囚禁。許多人以為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其實不然。
  • 發明大王張衡,不只發明了地動儀,地動儀後他遇到了什麼大麻煩
    張衡,字平子,南陽人,眾所周知,他發明了地動儀,公元139年去世。除了地動儀之外,他還發明了很多東西。天文學上,張衡製造了渾天儀,這是一臺精密的天文儀器,主要用來演示星空的變化。他還寫了一本有關天文學的著作,叫做《靈憲》,當時他就指出宇宙是無限的,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芒,日蝕其實就是地球遮住了太陽光。所以你看張衡在東漢那麼遠古的年代,就已經測到了天文的秘密。
  • 物理學的足跡 華倫海特發明酒精溫度計@1709年
    最早的溫度計來自於伽利略,他利用了空氣的熱脹冷縮原理,發明了第一個並不大精確的空氣溫度計,但卻沒有給出準確的溫標。真正實用的溫度計是荷蘭科學家華倫海特(Fahrenheit.GabrielDaniel)發明的酒精溫度計。1華倫海特畫像華倫海特少年時因父母雙亡而被迫從商,主要生產並銷售玻璃製品。
  • 技術發明|天文學的好幫手 牛頓望遠鏡
    牛頓望遠鏡是一種反射型望遠鏡,它的物鏡是反射鏡,和伽利略望遠鏡、雙筒望遠鏡是不同的。
  • 小小的望遠鏡帶動的天文學,細說伽利略與望遠鏡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伽利略的故事,他被人們稱為現代科學之父,這個稱號很威風,不過想當科學的爸爸,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伽利略的成就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伽利略在求學的時候,一開始學的是醫學,想當一個醫生,但是他自己的特別喜歡數學和物理,所以就在這兩個學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因為伽利略的家裡面缺錢,所以他大學沒上完就回家了。但是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之下,最終還是學有所成,回到大學裡面當了教授。
  • 伽利略對現實科學法論的創立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伽利略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並被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