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首次「線上見」 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浪花撲面

2021-01-08 中國證券網

  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2倍

  2025年,數字經濟佔國民經濟的比重有望超過50%

  1月11日,CES 202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將正式開幕。與往年不同,CES今年將首次轉戰線上。「項目組正積極準備CES的第一次全面數位化展示,屆時的直播環節也將顛覆傳統意義上的發布效果,會根據產品的特色和技術賣點增加相應的特效,給觀看者更直觀的感受。」TCL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

  2020年,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異軍突起;進入2021年,雲計算、5G新基建的全面提速,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以CES第一次「線上見」為起點,數字經濟產業全面開花已成大勢所趨,「十四五」開局之年,能否抓住機遇乘風而上?

  史上首次

  CES展示全面數位化

  1月11至14日,CES 2021將在線上開幕。作為全球消費電子新趨勢的風向標,CES自1967年舉辦以來首次轉戰線上。今年,微軟成為純數字模式CES 2021的技術合作夥伴,將提供包括底層雲技術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

  TCL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海外的每年重點項目,CES以往都是線下展示,受疫情影響,此次轉到線上,但公司的重視程度並沒有減少,TCL也將基於微軟平臺進行直播和發布。

  本屆CES期間,TCL將通過直播進行產品和技術的講解,目前項目組正在緊張籌備。「全球的大客戶可以通過線上系統,直接與TCL的全球銷售團隊進行對接和交流。」上述負責人透露。

  基於雲計算和數位化方案的支持,CES從線下過渡到線上更加「順滑」,今年展會釋放的消費電子風潮又將指向何方?CES主辦方美國電子消費品製造商協會執行長Gary Shapiro表示,今年線上的展會規模可能不如線下,但仍有1000家參展企業及預計15萬參會者,5G通信、8K電視、機器人、VR、AR及無人機將會是未來興起的方向,而監管及隱私等問題也將愈發凸顯。

  除了TCL,海信、聯想也在積極備戰線上CES,不少中國企業已預約CES官方發布的時間。「AI+IOT」是這些企業參展項目的一大亮點,將AI技術集成至智能設備,大大拓寬了其應用範圍。

  國際廠商也沒有停止技術迭代的步伐,三星、索尼、LG也將帶來最新技術。LG將展示透明OLED面板的全新應用,其透明度已從10%提高至40%,可用於商店、室內建築、汽車、地鐵、飛機等生活場景,透明OLED面板將成為下一代的顯示技術,改變現有的顯示範式。

  疫情發生後,人們對智能健康設備的關注度提高,與環境健康息息相關的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將在CES 2021上成為趨勢,無需觸摸、支持語音手勢控制的家用電器也將被推至前臺。

  多地聯動

  數字經濟全面開花

  數字經濟極大拓展和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迴旋空間和韌性。面對新機遇,除了企業主動求變,多地政府也釋放了自上而下、聯動發展的政策信號。最近一周,《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2023年)》等陸續出臺,各地關於城市數位化轉型及「數字政府」建設的遠期規劃躍然紙上。

  平安證券在計算機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中稱,數字經濟特別是產業數位化將為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二產業與數位化的融合將大有作為。

  政府數字治理方面,來自第十五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的消息顯示,下一步圍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將有更多支持舉措出臺,包括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數據資源、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推動公共數據有序開放,完善數據安全法規制度建設等,以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政策在推進,相關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大華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在政府端,除了公安,司法、紀檢、水利、環保、消防、應急等相關領域在技術路徑上都會進行數位化升級,城市數位化治理領域前景廣闊,視頻物聯作為最重要的切入點將會受益,未來希望聚焦經濟發達省份,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有所建樹。

  2021年第一周,龍宇燃油全資子公司與阿里雲籤署了《數據中心機房合作協議》,預計合同總金額約2.2億元。用友網絡進行高層變動,由創始人、董事長王文京兼任公司總裁,聚焦企業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業務賽道;同時,公司擬定增募資52.98億元,投向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建設項目、用友產業園(南昌)三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其中,YonBIP是公司面向成長型企業、大型企業及巨型企業的數位化平臺。

  平安證券表示,國內數字經濟在產業政策扶持、技術升級和需求牽引共同驅動下,增加值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的滲透率較快提升,2019年數字經濟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達36.2%,預計到2025年有望超過50%。從趨勢看,國內數字經濟發展將出現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發展的重點將從數字產業化轉向到產業數位化,更加重視融合應用;二是產業數位化的重心將從服務業逐步轉移到工業和建築業,信息技術開始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

  軟硬協同

  5G「覆蓋+應用」全面提速

  數字經濟產業要全面開花,需建網絡、打基礎,5G是關鍵。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提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進入迭代演進、融合創新加速的新階段,要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儘快完成5G地級及以上城市深度覆蓋,並逐步向有條件的縣鎮加速延伸。同時,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共同推進5G應用試點示範,推動培育5G應用生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發布的《2021年5G發展展望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已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69萬個,超過全球總數的75%,提前完成全年50萬個的目標。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將持續加大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至2倍。此外,國家和地方大力支持5G基礎設施建設,部分省份明確了2020年至2022年的5G建設計劃,2021年5G基站建設將穩步推進,2022年5G基站建設則將邁上新臺階。

  白皮書預計,在5G融合應用方面,2021年B端(企業端)和G端(政府端)應用規模平均增幅將超200%,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政府數字治理等方面最為顯著。截至2020年10月,國家層面在建「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1100個,佔全部項目的近三分之一,是5G先進成果的最佳應用場景之一。

  肖亞慶透露,在產業數位化方面,要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聚焦10個重點行業,形成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爭取在更多工業企業落地。

相關焦點

  • 金華首次數字貿易領域專題高峰論壇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是金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和省委、市委常委會關於數字貿易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首次舉辦的數字貿易領域專題高峰論壇。  據了解,此次論壇以「數字賦能貿易、服務驅動創新」為主題,旨在依託各界力量,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加速推進金華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 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國家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2020年7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發布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把包括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數位化治理、產業平臺化發展、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無人經濟」、培育新個體經濟支持自主就業、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探索多點執業、共享生活、共享生產、生產資料共享及數據要素流通等
  • 2020杭州·雲棲大會首次「雲上見」 鄭柵潔視頻致辭
    2020杭州·雲棲大會首次「雲上見」 鄭柵潔視頻致辭 2020-09-18 19: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這座產業帶城市正在全面進擊數字經濟新生態
    【億邦動力訊】因為疫情的出現,今年註定成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劃時代的年份。數字經濟在今年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網際網路,中國人解決了最重要的生計問題,使得老百姓能夠真正的隔離,社會秩序得以快速回復。
  • 羅貞禮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三個基本屬性
    當前,數位技術日新月異,應用潛能全面迸發,數字經濟正深刻改變傳統經濟的發展方式,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引擎,並在重塑我國社會治理格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經濟發展直接關係到從人人互聯邁向萬物互聯平臺的快速成長、治理規則和治理責任,關係到從側重消費環節轉向更加側重生產環節等政府監管的多維度政策取向。
  • 事業單位寫作範文: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經濟關係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關乎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推動實施,關涉數字政府數字中國的建設。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納入分配製度,我國正式進入「數字經濟」紅利大規模釋放的時代,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數位化浪潮給生活和工作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的衝擊。
  • 無人駕駛、智慧車間、數字工廠……杭州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製圖 田蘭芳 記者 傅凌波隨著「新基建」的深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加快融合,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順應時代要求,承擔變革的使命,破解瓶頸制約的難題,杭州自有底氣和實力。錨定「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早已在5G、區塊鏈等「新基建」領域發力布局、超前謀劃。今年,杭州全面實施「六新」發展行動,加快推動以數字基建為核心的「新基建」布局建設,全面賦能新消費、新製造、新電商、新健康、新治理,奏響了搶灘「新基建」浪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 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 中國-東協博覽會南寧開幕
    本次東博會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主題,通過展覽、論壇、活動,深化經貿、數字經濟、科技、衛生等多領域合作,推動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到新水平。記者了解到,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又恰逢以東協為核心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剛籤署,將成為中國-東協經貿關係中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
  • 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分別簡稱東博會、峰會)於2020年11月27—30日成功舉辦。一、習近平主席和多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發表視頻致辭,為新發展階段中國—東協關係發展指明方向本次盛會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在團結抗擊疫情背景下共同主辦的線上線下相結合重大國際展會。
  • CES創辦以來首次! 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線上舉行
    CES創辦以來首次! 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線上舉行 新華網 | 2021-01-13 08:54:45 2021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11日在線上開幕。這是CES創辦50多年來首次以網絡虛擬形式舉辦。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屆CES改變了舉辦形式。
  • 築牢「三基石」 中國電信夯壘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以下簡稱網際網路大會論壇),以「線下+線上」形式開展各項活動。中國電信「掌門人」、董事長柯瑞文在本屆大會主論壇「數字經濟和科技抗疫」上發言時給出答案: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而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普及與創新應用,有效支撐服務了抗擊疫情、保障民生、維護經濟社會秩序。
  • 重慶:數字經濟發展邁出「加速度」
    新華社重慶7月4日電(記者黃興)到2022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打造一批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培育100家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近日,重慶召開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提出未來幾年間數字經濟發展目標。錨定這一目標,重慶數字經濟發展邁出「加速度」。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先行。
  • 速讀|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習近平主席指出,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要全面落實亞太經合組織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路線圖,促進新技術傳播和運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消除數字鴻溝。中方倡議,各方分享數位技術抗疫和恢復經濟的經驗,倡導優化數字營商環境,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為亞太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 數字驅動未來 黨建引領發展 浙江杭州: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針對「加快數位化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項部署,吹響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錚錚號角,更賦予了杭州數字經濟黨建更光榮的使命任務。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蘇州「新年第一會」:讓「數字」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
    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說,蘇州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全面提升數字治理能力,率先建成全國「數位化引領轉型升級」標杆城市,讓數位化成為蘇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最鮮明的標識、最強勁的動力。
  • 5G安全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近日,2020年世界5G大會召開,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表了題為《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5G賦能未來共享數位化新生活共贏數字經濟新機遇》的演講中提到:5G的高質量發展非常關鍵,要特別關注安全,比如在網絡安全、雲網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應統籌謀劃、不斷推進。
  • 最新消息:深圳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方案 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等文件精神,搶抓數字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 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指示要求,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利機遇,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要素流通、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數位化轉型、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強化數字經濟創新要素高效配置,充分發揮數據作為數字經濟關鍵生產要素的重要價值
  • 陳根:後疫情時代,面臨數字經濟新範式
    而從更長期的歷史視角觀察,新冠疫情造成了供需雙弱的獨特蕭條場景,卻也加速了全球經濟的艱難蛻變。今年以來,數字經濟不斷出圈,一度成為兩會熱詞。事實上,人類社會正從物理世界全面邁入數字世界。企業經營管理全流程、全價值鏈環節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線上轉移趨勢,尤其是遠程辦公和雲籤約(電子合同)出現爆發式發展,供應商遠程管理和客戶遠程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 順應三大定律,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如虎添翼
    5月6日,《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表示,2018年,我國信息化整體水平持續提升,信息化踐行新發展理念邁出堅實步伐,有力支撐了重大改革實施。  筆者認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有以下三大定律,正是這三大定律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如虎添翼,賦予國家經濟增長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