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奧變身,為何偏偏吃的是蘑菇?

2020-12-05 遊民星空

  作為一名曾經的紅白機玩家,筆者依舊忘不掉接觸人生中第一款遊戲時的那種興奮感。在17寸電視的小屏幕上,隨著音樂響起,一個戴著帽子、穿連體工裝褲的男人開始在屏幕上移動。他可以用踩踏的方式擊殺小怪,同時還可以變身,只是其變身的道具有些詭異——一種紅白相間的蘑菇。

  為何這位大叔變身為何是用蘑菇,而不是其他?由於一種近乎執拗的心理,這個問題始終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不僅如此,按照《常識》課本上的說法,鮮豔的蘑菇往往有毒。對此,當年的種種猜想最終只能歸於一個解釋:外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我們不同。但10多年後,這一問題漸漸得到了解答:由於自身的致幻作用使然,蘑菇在人類文化中始終充當了一個特殊符號。

蘑菇促進了人類進化?

  由於一部分蘑菇的特殊成分,它們會讓食用者產生幻覺,其中最明顯的是幻聽和幻視,隨之而來的是莫名的欣快和恐懼,同時,他們甚至會感到身體發生了變化——比如就像馬裡奧吃掉蘑菇後那樣驟然變大。在這些得到科學解釋之前,人們會下意識地將它和巫術與魔法聯繫起來——換言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蘑菇不只是一種食品,還是一種魔法道具,是連接現實和奇幻世界的工具。人類何時認識到了蘑菇的作用?答案甚至可以追溯到猿人時期,按照其中最有爭議的猜想,是蘑菇,完成了人類進化中最重要的環節。


按照某些猜想:毒蘑菇的致幻作用讓猿猴產生想像力,從而邁出了進化為人的重要一步

  人類起源於猿猴,但猿猴只會根據環境被動做出反應,它們沒有智慧和想像力,更沒有思想、藝術和宗教——這也是它們和人類的本質區別。是什麼打破了這道牆壁?答案也許與蘑菇有關。按照一種假設:在百萬年前的某天,因為飢餓的驅使,某些猿猴不加分辨地吃下了來路不明的蘑菇。隨後離奇的事情發生了,它們的眼前出現了幻覺,這些幻覺為他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從此開始,人類的遠祖第一次體會到了想像中的世界——進化的大門就這樣打開了。

  這種說法也許聳人聽聞,但有證據表明,在藝術和宗教的誕生階段,蘑菇充當了溝通人類與神明世界的橋梁: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原住民便開始食用它,以便從另一個世界接受啟示;同樣,在前6000年左右的西班牙,巖畫上也出現了蘑菇——圍繞著蘑菇的則是許多手舞足蹈的人們,他們顯然是在進行某種宗教儀式。


現存於歐洲的遠古巖畫,以蘑菇為主題

  類似的儀式不僅出現於歐洲和非洲,還有遙遠的美洲和西伯利亞。歷史學家一般認為,這些地區的文明是獨立發展的孤島,但當地也有在祭祀中食用蘑菇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他們將某些特定的蘑菇稱為「神的肉」,因為吃下它之後,人會產生幻覺——在他們看來,這是和神明融為一體的象徵。在西伯利亞的薩滿教中,祭司在也會食用致幻蘑菇,他們認為,吃下蘑菇之後,自己的身體會變輕,仿佛升上了天空——而天空也恰恰是神明的居所。

  當然需要指出,不會所有蘑菇都會產生幻覺,另外,有些蘑菇雖有致幻效果,但少量就足以致死,從而完全無法在祭祀中使用。因此,歷史上真正「有用」的致幻的蘑菇只有兩類,它們的效力都足以產生強烈幻覺,但又不至於帶來生命危險。其中一類是「裸蓋菇」和各種旁支,它們主要分布於美洲,在歐洲也有存在,而後一種被稱為「毒蠅傘」,它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其中,後者有著紅白相間的外觀和粗壯的傘柄——它恰恰是馬裡奧賴以變身的那種。


毒蠅傘:馬裡奧食用蘑菇的原型,具有致幻效果,在一些國家被禁止種植

從致幻劑到「魔法蘑菇」

  蘑菇為何會致幻?這一問題在幾千年前便有人思考過,但在沒有科學手段的情況下,所有思考只會得出一個結論——蘑菇隱藏著神秘的力量。這種結論隨即被不斷引申,讓人們不自覺地把蘑菇與魔法劃上了等號。

  在古典時代,蘑菇的形象已不僅是一種致幻劑,相反,它成了魔力的源泉。在古羅馬小說《金驢記》中就有一個橋段,說是在希臘的一座城市,這座城市的居民都是由蘑菇變成的。在中世紀的傳說中,也常有這樣的景象:一個彎腰、駝背、面貌醜陋的女巫,把整籃的蘑菇倒進大鍋,這些蘑菇和蟾蜍、眼球等原料混合,最終熬成了一鍋噁心的魔藥。通過它,巫婆可以用它施展變形魔法,或是從另一個世界召喚精靈和魔鬼。


羅馬小說《金驢記》插圖,講了一個貴族青年因為魔法而變成驢的故事,裡面有許多橋段相當獵奇和重口

  在文化領域,蘑菇與魔法間的聯繫已經坐實。但問題在於,在隨後幾百年中,沒有主流的作家敢繼續把「魔法蘑菇」的形象植入正常作品。如前所述,蘑菇實際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但問題在於,除了美洲之外的大部分地方,隨著時間流逝,原始宗教的地位已經被新興宗教取代了。

  這些宗教理論嚴密,邏輯完善,但在教條上也更為排外。它們不能容忍其它信仰的存在,並會想方設法為其打上邪惡的標籤,也只有如此,它們更安穩地統治信徒的精神世界。

  在傳入歐洲的最初幾百年,基督教教士們始終在不遺餘力地抹殺異教傳統——「魔法蘑菇」也不例外。其中的邏輯很簡單——蘑菇不僅被異教儀式廣為採用,而且還能讓人產生詭異的幻覺,這些似乎已經偏離了《聖經》的信條。另外,蘑菇生長的環境也讓人難免感到不適。無論是「毒蠅傘」還是「裸蓋菇」,它們大多只出現在骯髒陰暗的角落,甚至是人和動物的糞便上。這就讓人產生了一種印象,如果要施展魔法,你不僅要進行邪惡的儀式,而且這一儀式還要求你吃下蘑菇——它們在時人看來可是極為骯髒的。


反映女巫熬製魔藥的想像畫:在中世紀,教會對異教的詆毀可謂不遺餘力,期間,蘑菇的形象也受到了影響,變成了邪惡的魔法道具

從邪惡魔法到童話世界

  作為不潔、邪惡和異端的象徵,雖然蘑菇象徵了神秘力量,但在當時人們的理解中,它絕對不是一種正常的魔法道具。它們的致幻作用被重新發現和廣泛報導,則要等到18-19世紀,與之相關的是一次重要歷史事件——工業革命。

  當時,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進入城市,形成了幾乎赤貧的工人階層。他們一方面要承擔高強度的勞動、並為此消耗大量的體力,但另一方面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甚至不能供全家填飽肚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想方設法獲取各種替代食品,而生長在公園和空地中的蘑菇就成了他們搜羅的對象。

  18世紀末,出現了越來越多蘑菇致幻的例子。其中一個例子發生在1799年10月,由於刊登在了醫學雜誌上,它後來也產生了極為顯著的影響。在這個秋天的清晨,一位後來以化名「JS」被提及的年輕人,從公園採集了一些蘑菇,把它帶回家做成了早餐。就在吃完飯後一個小時,他的全家開始集體出現幻覺:這個年輕人眼前出現了許多黑點和閃光,他開始迷失方向,他的家人則抱怨胃痛、寒冷、四肢麻木。


布蘭德醫生關於「JS」中毒的報告

  驚慌之中,JS趕緊上街尋求幫助,但沒走出多遠,他便在街頭昏倒,隨後開始胡言亂語,仿佛不知自己身在何處。頗為巧合的是,一位名叫埃弗拉德·布蘭德(Everard Brande)的醫生正好經過。由於病人的症狀極為離奇,因此,他將見聞寫成了詳細的報告,並將其交給了《醫學和自然雜誌(The Medical and Physical Journal)》。

  在診斷過程中,布蘭德醫生發現,青年和家人都出現了精神亢奮、瞳孔擴張等症狀,脈搏和呼吸也變得極為急促,然後,一切恢復了正常,但沒過多久,他們便陷入了另一種狀態,甚至「認為世界開始扭曲了」。其中,八歲小兒子的症狀最為特殊。他吃的蘑菇最多,並開始不停地狂笑,甚至毆打和恐嚇都無濟於事。面對醫生和家人的問題,他只是一臉冷漠,只能用「是」和「不是」作答,仿佛已被傳送到了另一個世界。

  當時,布蘭德醫生將這一家的病情診斷為「一種罕見的中毒事件,但食用的蘑菇迄今為止還沒有被懷疑有毒」。這種蘑菇在今天被稱為「半裸蓋菇(Liberty Caps)」,實際是裸蓋菇的一個亞種。而在20世紀50年代,迷幻藥的發明者阿爾伯特·霍夫曼發現了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和其它裸蓋菇一樣,它們都含有一種與迷幻藥成分非常相近的物質——裸蓋菇鹼。


半裸蓋菇:和裸蓋菇有近似的生物學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蘑菇也出現在《以撒的結合》中,中文版翻譯為「自由帽」

  這些詭異的報導此起彼伏,讓19世紀的人們重新拾起了「魔法蘑菇」的回憶。同時,它們也激起了文藝作者們的興趣,因為「魔法蘑菇」的橋段讓他們似曾相識——並出現在他們廣為接觸過的中世紀傳說裡。另外,還有一種因素也難免讓作者們下意識地對「魔法蘑菇」青睞有加——這就是對異國情調的推崇。在當時,歐洲旅行家的足跡已從亞洲和美洲沿海踏入了內陸,並更深入地接觸了當地人的精神世界。在俄國,他們深入了西伯利亞,發現當地的薩滿用毒蠅傘和神明溝通;那些深入美洲內陸的冒險家們也不難注意到那些詭異的儀式。它們和上面提到的致幻事件一起,不斷成為民間作家加工和改編的素材。

  因此,作為上述影響的副產品,蘑菇和小精靈、山洞和懵懂的主角一道,很快構成了魔幻世界中常見的元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其中有一個橋段是:主角愛麗絲吃了蘑菇之後,身體驟然變大——這和《超級馬裡奧》中的橋段非常相近。


《愛麗絲漫遊仙境》插畫

  到此時,真相已經揭曉:由於部分蘑菇的致幻作用,人們將它同魔法聯繫在了一起,同時,由於19世紀人們的變化和對異國情調的推崇,「魔法蘑菇」又被歷史的堆積中重新拾起,進而和童話聯繫在了一起,而這些童話,又在後來給了《超級馬裡奧》的製作者們有意無意的啟示。

  正如宮本茂在一次採訪中的描述:「隨後我們開始思考,該如何讓馬裡奧變大?其中究竟需要什麼魔法道具?我們想到了一個能讓全球玩家都接受的設計:這就是外表鮮豔的蘑菇。

  不僅如此,我們還以此為基礎,對玩家的行為進行了模擬。我們首先設計了帶問號的磚塊,以便激起玩家的好奇心,進而引誘他們通過「頂磚塊」的方式查看裡面究竟隱藏了什麼。在第一關的最開頭,首先出現的磚塊裡是金幣,這會讓玩家高興,並讓他們繼續進行嘗試。後來,從磚塊中蹦出了更大的蘑菇,而且它還會在地圖上移動,它不僅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還會讓玩家有一種接觸它的衝動。在吃掉蘑菇後,馬裡奧會變大,玩家將更加高興……總之,我們一直在設身處地模擬玩家的行為,並儘可能做符合他們認知習慣的事情。」

  蘑菇不僅僅是蘑菇,就像是《超級馬裡奧》不只是一段幾兆的程序,在表象之下,往往有著更深的故事。

專欄徵稿——點擊參與!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超級馬裡奧:奧德賽專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馬裡奧的變身魔藥是一個外表鮮豔的蘑菇?西方還有致幻菇狂熱
    歷史上第一個想到把蘑菇當菜吃的人,一定既擁有想像力,又擁有巨大的勇氣。我們不可能知道第一個以身試毒的人是誰,但在人類歷史上,菌菇的確曾因為它的神奇魔力而書寫下光怪陸離的一筆。 從一株毒蠅傘說起 這大概是人們最眼熟的一種蘑菇。
  • 超級瑪麗吃的是什麼蘑菇
    (一不小心暴露年齡~)首先要說的是,任天堂FC(Family Computer)紅白機上的經典遊戲超級瑪麗的正式譯稱是超級馬裡奧兄弟(SUPER MARIO BROS)。無良的臺灣盜版商胡亂翻譯為超級瑪麗,性別都搞錯,馬裡奧是男生名字,瑪麗是女生名字。P個S:Family Computer直譯為:家庭電腦。話說,當年有多少同學打著學習機的名義買了的遊戲機?
  • 蘑菇是一種低調的「魔法符號」
    俗話說的好,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蘑菇,在人們的認知裡,可以算是種多少有點魔性的生物。很久很久以前,蘑菇還被人們視作低等的植物或是隱花植物,與苔蘚植物相提並論。儘管它們不開花且「種子」非常小,但當時仍然被歸為植物。然而,人們漸漸發現蘑菇和植物的親緣關係很遠甚至可以說毫無關係。
  • 《真心》男神團變馬裡奧 張杰黃子韜吹氣球
    男神團攜黃子韜、熊黛林、賈玲、赫子銘組成超大型比拼團,變身馬裡奧挑戰「超級馬麗闖關賽」。網易娛樂9月16日報導  由合寶娛樂和江蘇衛視聯合推出的大型戶外真人秀《真心英雄》將於本周五晚22:00播出電視版第七集,男神團攜黃子韜、熊黛林、賈玲、赫子銘組成超大型比拼團,變身馬裡奧挑戰
  • 馬裡奧樂高積木再推三個擴展包及新皮膚
    還記得之前樂高聯合任天堂推出了多款《樂高超級馬裡奧》積木嗎?這是一款不僅可以拼裝還可以進行互動遊戲的全新玩具。這個馬裡奧主題積木之前已經推出了本體基礎套裝和多個擴展包了,現在樂高再接再厲,將於2021年1月1日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拓展內容,包含全新的場景、模塊和可互動角色,還能給馬力歐提供更多額外的服裝。
  • 創意無限 玩家創造洛克人版《超級馬裡奧製造》
    玩家創造洛克人版《超級馬裡奧製造》   《超級馬裡奧製造》是一款非常瘋狂的遊戲,玩家可以在遊戲中打造各種超級變態的關卡,同時,由於其獨特的創造性,玩家也可以在其中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還原洛克人:   建模替換後,當小馬裡奧吃了蘑菇後,不再變成大馬裡奧,而是變成了洛克人。
  • 全球首家天堂樂園即將開幕,一比一真實還原馬裡奧世界,超逼真!
    這個餐廳除了外部可以看到的馬裡奧元素貼外,店內像是座椅、地板等裝潢也都全是馬裡奧遊戲的特色,讓人有種真的在遊戲中身臨其境的感覺。不過雖然名字叫馬裡奧咖啡廳,但咖啡廳所賣的飲品並不全都是咖啡,還針對兒童用戶設計了以馬裡奧、路易基以及碧奇公主為靈感的水果奶油蘇打水。
  • 星冒險丨奇異蘑菇圖鑑:星球上的蘑菇,可不僅僅用來吃!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吃蘑菇呢?手工星球上有著多種多樣的蘑菇,甚至還有許多生平從未聽過的蘑菇種類。今天我們的頭號探險家小星星變身為一個採蘑菇的小姑娘,背上大籮筐,帶大家走上採蘑菇之路!香菇是星球十分常見的蘑菇,一般在洞穴或者是陰暗潮溼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香菇的味道十分鮮美,一般用來作為菜餚中的一個食材,也可以直接食用。喜歡吃香菇的小夥伴可不能錯過了。
  • 馬裡奧裡的蘑菇人頭頂究竟是帽子還是腦袋?這個問題如今終於有了實錘
    早在美股暴跌的前一天,《超級馬裡奧 奧德賽》的製作人小泉歡晃在直播節目中回答了觀眾的提問。除了再一次確認馬裡奧的確是有乳頭之外,最重磅消息的就是揭曉了奇諾比奧——這個馬裡奧世界裡著名的「蘑菇人」,並沒有戴帽子,頭上的斑點蘑菇就是他頭的一部分。也算是給這個爭議多年的話題劃上了句號。
  • 《超級馬裡奧奧德賽》獅身人面像問題答案介紹
    導 讀 第1頁: 展開 《超級馬裡奧奧德賽》中遇到獅身人面像時它會問玩家一些問題,許多玩家不太清楚問題的答案導致答錯重新跑許多次。
  • 盤點那些尚未被人類馴服的「致幻蘑菇」,吃了能看見小人到處跑?
    ,我也沒吃過,我也不敢說,但是我懷疑,這句話很有可能是馬裡奧說的。古老的人民因為沒有這一方面的知識,把中毒以後的幻覺當真了,以為吃了就能真的靈魂出竅。還有一種蘑菇,吃了中毒後也會出現幻覺,但這個幻覺又有點不一樣了。
  •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的綦江人,為何偏偏迷戀這味道...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的綦江人,為何偏偏迷戀這味道... 在重慶、貴州、四川等地,是漢族、侗族、苗族等生活中必需的肉產品,民間有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的俗語。不難想出,這是當年深山裡的人家為了儲藏家養和獵取得來的肉食的絕好方法,且沿用至今,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特色美味。
  • 任天堂才是幕後黑手 丹佛槍殺案兇手最愛馬裡奧
    據兇手霍爾姆斯的身邊朋友和Facebook網友透露,他最愛玩的遊戲是任天堂的《馬裡奧賽車》和《吉他英雄》。據報載,這名兇手殺人的理由竟然是因為買不到電影票,才會大開殺戒。因為這起槍擊事件,片商對全球周末票房下了封口令,以表示對死者及家屬的尊重。美國降半旗哀悼。
  • 超級瑪麗蘑菇原型:能讓人看見「巨人國」或「小人國」的致幻蘑菇
    在經典遊戲《超級瑪麗》的開頭,有這麼一個設計,馬裡奧大叔吃掉頂出的蘑菇後,身體迅速變大,輕而易舉的就踩扁敵人。小時候一直在幻想現實真的有這樣的蘑菇嗎?長大後才知道這種蘑菇是有現實原型。這種蘑菇的原型叫「毒蠅傘」,外觀靚麗,鮮紅的菌蓋上布滿了白色斑點,而《超級瑪麗》遊戲中的蘑菇外觀與「毒蠅傘」非常相似。
  • 油管主播自製大逃殺版《超級馬裡奧》
    近日油管主播InfernoPlus就發布了一段視頻,向玩家介紹了他自己製作的一款遊戲《超級馬裡奧大逃殺》,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InfernoPlus自己的介紹,《超級馬裡奧大逃殺》是一款網頁端的遊戲,遊戲支持最多99位玩家在遊戲中同場競技。
  • 馬裡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好玩嗎 遊戲特色介紹
    》是一款在Nintendo Switch上發售的角色扮演類RPG遊戲,這次不僅僅只是馬裡奧一個人的表演,本作還大膽加入了育碧遊戲的吉祥物——瘋狂兔子!本期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馬裡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遊戲特色介紹,還不知道《馬裡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有哪些特色的玩家都一起來看看吧。
  • 《智龍迷城 馬裡奧版》PAX East2015試玩體驗
    原標題:《智龍迷城 馬裡奧版》PAX East2015試玩體驗   翻譯:多玩 - 孫飛飛   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株式會社和任天堂聯合製作的遊戲《PUZZLE & DRAGONS SUPER MARIO BROS.
  • 中國到底哪裡的蘑菇最好吃?
    俗話說,吃4條腿兒的,不如吃2條腿兒的;吃2條腿兒的,不如吃1條腿兒的。這1條腿兒的,雖然長在土裡,不能跑也不能跳,但它的美味,早已席捲國人餐桌。於饕客而言,蘑菇是一塊「萬能磚」,雲南花樣繁多的菌子、東北的小雞燉蘑菇、西南的羊肚菌燴菜、西藏的工布松茸湯……你永遠想不到,蘑菇會以什麼形象,出現在餐桌之上。
  • 馬裡奧穿在他的企鵝身上以及標誌性的Tanooki套裝
    任天堂已經公布了與樂高超級超級馬裡奧合作的新成員。該公司在一條推文中展示了一大堆新工具包,包括擴展,加電包和新角色,所有這些都將於明年到貨。最大的附加功能是新的製作套件,使您可以創建令人印象深刻的擴展級別,範圍從蘑菇王國的翠綠到鮑澤城堡的灰色整體。從低矮的古巴(Goomba)到拉裡·庫帕(Larry Koopa),站在路上的是一系列經典的馬裡奧敵人。
  • 《超級馬裡奧》大電影要捲土重來,可25年前的災難性改編怎麼破?
    可見,對於這次馬裡奧大電影,任天堂是卯足了勁想要一雪前恥,畢竟1993年上映的《超級馬裡奧兄弟》真人電影簡直是當時遊戲改編電影的一大災難,甚至現如今仍被屢屢提起。對於馬裡奧電影來說,沒有故事是一直困擾任天堂的問題,畢竟如果馬裡奧遊戲是個有著數十萬字劇本的遊戲大作的話,改編電影必然十分簡單,但是,馬裡奧遊戲重點在於遊戲玩法的創新並非劇情,其馬裡奧救公主的故事情節顯然太過於簡單,想要擴充顯然十分困難,尤其是為這一經典IP增加故事情節,還需要考慮玩家的接受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