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裡,曲筱綃曾說,她爸爸的人生格言是: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歡樂頌》熱播的時候,這句話被很多人拎了出來,把QQ、微信的個性籤名都改成了它。想來大家對這句話都有共鳴吧!
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傻瓜」,但是,在「傻瓜」眼裡,我們會不會也是「傻瓜」呢?所謂的「傻瓜」,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01
—
曲筱綃的意思,大概是不要跟三觀不同的、不在同一思想層次上的人多費口舌,這樣常常會有一種對牛彈琴的感覺。這也就是曲筱綃更喜歡跟安迪在一起的原因吧。
其實,這句話還可以引申開來——所謂的「傻瓜」是相對而言的,每個堅持己見的人都可能把對手看成傻瓜;究竟要不要與之「論短長」,一是像曲筱綃說的,看對方的思想認知跟自己在不在同一層面,二是看雙方的立場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三是看對方到底有沒有傾聽的意願。
舉個例子,假設巴西隊和阿根廷隊比賽。這時,兩個巴西的球迷可能會對本國的球員、戰術有不同看法,但他們都希望巴西獲勝;正因為立場一致,所以他們會樂意聽聽對方的觀點。而如果一個巴西的球迷和一個阿根廷的球迷展開爭論,他們是無法達成共識的,因為他們的立場正好相反,他們沒有共同語言。
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你愛你的巴西,我愛我的阿根廷,彼此都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
02
—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求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有等量的美的感受。」這就是人的「雅量」。
記得電視劇《青雲志》熱播時,趙麗穎的粉絲和楊紫的粉絲就「誰才是第一女主角」這件事展開了互撕,明明兩位姑娘都很美很優秀,但很多粉絲都想通過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的愛豆。
後來,有一位很有雅量的網友說:即使一個人不和我的胃口,我也不要去排斥,我不喜歡,自然有別人喜歡,我尊重每個人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懷著平和的心態去看劇,一定會比懷著狹隘的心態得到更多的快樂。
確實是這樣。一個人的「好」為什麼一定要通過另一個人的「不好」來證明呢?
03
—
不與傻瓜論短長,一方面是說不要與跟自己不在同一層面上的人做無意義的爭辯;另一方面也是說,不是事事都要分出誰短誰長、誰好誰壞來——這不是為了讓別人舒心,而是為了讓自己舒心,畢竟心裡有個敵人的滋味不好受。
立場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結論是很正常的,接納別人並不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相反地,能容得下不同聲音的人是有修養、有雅量的,而修養和雅量會讓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更能經住時間的考驗。這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事情,重要的不是分出勝負,而是能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