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問題啊!
人類的思路由此可見一斑,好吧也數見不鮮了!本來71%的表面都是水的星球還能被稱作「地球」,人類的「自我中心」也不是浪得虛名,是吧……
回歸正題,人類到底是咋回事兒會這麼流弊??
歸根結底,都是蛋白質的「功勞」!
世界上其實只有20種胺基酸,而它們卻合成了千變萬化的蛋白質。蛋白質基本不耐熱也不耐冷,特別矯情很難伺候的,但它有一種特性是無與倫比的--那就是蛋白質的電效應!
世間分子千千萬,蛋白質分子(注意是分子,不是細胞)何德何能有什麼特別?最大的特徵,就是對電敏感!蛋白質分子體積較大,分子上的離子鍵非常豐富,化學反應強烈,就像是「能存電」,然後用「電」去吸附別的分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基本啥都能吸!而宇宙中又充滿了像太陽一樣的光電輻射源。所以這些個分子就能和太陽光互動一下了。
設想一下,在那個原始的生命熱泉裡,這些個分子就在陽光下蹦來跳去,受陽光電離後就撩這個,吸那個的。久而久之,第一個細胞就用低概率累加的方式(類似中了又中,連續中彩票),誕生了,而這完全是蛋白質的功勞!
而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生命進化之路了。低級到高級,水生到陸生,簡單到複雜,等等。
人類最傲嬌的「思維能力」,基礎是蛋白質分子的第二個「功勞」,離子導電性。這個屬於細胞群級別的複雜活動,光靠分子是辦不到的。但根本上是蛋白質分子受電後能把金屬離子析出拋棄的電平衡特性,而這一特性奠定了神經細胞能夠導電的化學基礎。一些細節問題以前文章聊過,閒了大家去翻出來掰扯掰扯,這裡不提。
生命是蛋白質的「生命」,思維是蛋白質的「思維」,人類只是蛋白質的一個複雜「積木成型」的個體,而且就蛋白質的這個「德行」,宇宙中遲早會有「人類」!不在這個地球,就在另一個地球。
是不是又到了該下結論的時候了?
「在物理的世界裡,一場特殊的化學反應,產生了神奇的生命行為!而這生命行為是否能決定了物理的最高意義?」
或者:
山有木兮木有枝,枝有花兮山自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枝有花兮山不知?
哈哈,不管知不知啦,
山永遠是山,無論花開花謝。
山永遠是山,無論有花無花!
山永遠是山,山裡遲早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