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坊各有特色,安慰深夜飢餓的胃
超級物種(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北京魯谷店位於石景山魯谷永輝超市(需求面積:5000-10000平方米)一層,是由部分永輝超市改造而成,屬於「超級物種+Bravo永輝」模式。
據超級物種負責人介紹,店內營業面積約700㎡,店內分為多個模塊,囊括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詠悅匯七大工坊。
雖然與永輝超市相連,但超級物種營業時間延長至晚間11點,想放鬆的人們可以來這裡夜宵和小酌,滿足年輕人的休閒需求。
鮭魚工坊以日料為主,特色是三文魚,除此之外,還有日料愛好者必不可少的壽司、鰻魚飯。
波龍工坊無疑是人氣最高的物種,海鮮品類齊全,包括龍蝦、蟹類、貝類等。另一個吸引人的原因在於海鮮加工堂食模式,在超市裡吃海鮮成為新的熱點,店內代加工後收取少量加工費,消費者就可以吃到大廚做的美味海鮮。
盒牛工坊主推各類牛排。
麥子工坊則提供先做甜點、飲料等商品。
生活果坊出售新鮮水果,並且還可以當場鮮榨果汁。
花坊為熱愛生活的消費者提供眾多品類的鮮花。
詠悅匯其實像一家酒吧,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酒。
「超級物種+Bravo永輝」模式的特點在於「店中店」形式,兩者相互呼應,消費者在其中體驗感更強。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市和工坊還不能完全相通,消費者只能在不同店內單獨結帳,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困擾。
永輝生活品牌運營合伙人林信蕙解釋,這是內部系統的原因,未來會逐漸融合,消除界線,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由於北京門店剛剛試營業,與其他城市成熟的超級物種相比,七個物種略顯單薄,不過不能否認超級物種的北京門店還在嘗試階段。相關運營人員也表示,以後會根據北京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在經營中陸續完善迭代新的物種。
熟悉的模式,依舊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
如今零售業態紛紛開啟了混搭的模式,不論是盒馬鮮生還是超級物種,都在超市中加入了餐飲模式,圍繞「吃」吸引客流。消費客群針對年輕一代,推出各類美食物種之後,更依託小程序和APP帶動線上消費。
據永輝生活品牌運營合伙人林信蕙介紹,商品全部配有電子價籤,在店內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或者永輝生活APP掃碼購物,十分便捷;永輝生活APP更可以完成桌邊點餐、或掃碼支付,免去排隊的麻煩。另外,APP內享有會員線上專享價商品,門店覆蓋3公裡範圍內最快30分鐘可送達。
同時她也表示,目前對北京市場剛剛開始,算不準一個店需要多少配送員,沒有做永輝自家的超級外賣,而先是和京東達達合作測試一段時間。可以說線上業務發展還不成熟。
目前超級物種在北京、南京、福州、深圳、廈門五個城市共有10家門店。有些是和Bravo綠標或精標超市在一起的店中店模式,有些則是開在商場裡的超級物種。提到未來計劃,超級物種運營人員表示,10月1日前全國會開到12家,年底預計開到24家。北京今年預計開3-6家。
提到超級物種,就不得不提今年6月已經進軍北京的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與盒馬鮮生在經營形態上,可以說異曲同工。同樣開拓北京市場,28日盒馬鮮生北京第三家店也開業了,兩者自然會拿來作比較。
超級物種戰略合伙人林創研此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超級物種與盒馬鮮生,都在探索新零售,都在整合全球最優質的商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二者在做同樣的事,也是有價值的事。但就永輝的企業價值而言,公司不會刻意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將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商品帶給消費者,才是最核心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與盒馬鮮生其實殊途同歸,都是重資產運營模式,雖然在供應鏈、資本調動方面各有長處,能否走得長遠終歸取決於消費者。或許性價比可以成為重要的決定因素,未來發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