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對原油的依賴,今年開年以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意識到了燃料電池技術的重要性。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傳統汽車工業強國和地區都紛紛出臺了自己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我們中國也不甘落後,目前我國已經有30多個省市發布了針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支持政策。燃料電池,已經成為了風口行業,但同為新能源汽車的純電動汽車目前還在上升期,這兩者的關係如何協調?我們應當如何安排它們呢?
燃料電池是大趨勢,但發展還需時間
其實燃料電池技術已經不新鮮了,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還沒有發展出來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發射往太空的太空飛行器在工作時的能源來源就是燃料電池。隨著新技術的出現,燃料電池才慢慢從天上來到了平民老百姓的身邊。但燃料電池應該如何利用,又成了技術人員的困擾。
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由豐田公司首次提出並最終生產出整車。但即便在經濟高度發達,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善的日本,燃料電池車的推廣和應用仍然有非常多的障礙。豐田公司也因此才使用了比較折中的發展規劃——優先發展推廣油電混動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繼續開發但不急於推廣到市場上。現在燃料電池車的配套設施建設都在起步階段,短時間內並不會成為主流。
目前純電動汽車是降低原油依賴的最優解
由於燃料電池車完全使用清潔能源,最終排放到大氣的只有水,因此被公認為是目前人類所掌握的能源形式中最環保的。但就現有的條件來看,純電動汽車是燃料電池車能夠大規模推廣開之前的"節能最優解",純電動汽車的存在,可以有效緩解對原油的依賴,這讓那些非產油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
另外,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憑藉著已經建成的供電網絡就可以完成充能作業。而建設燃料電池汽車所必需的加氫站、制氫工廠則需要花費大價錢和很長的時間,另外加氫站需要建設在人口密集區,這對於城市規劃和用氫安全也提出了考驗。因此,純電動汽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繼續承擔新能源汽車排頭兵的重任。
兩者各有長有短,互補或才能共存共榮
如果不考慮使用成本和建設成本,單從環境友好度來看,燃料電池車顯然更優秀。但這種思路顯然不客觀。隨著換電、充電樁地不斷建設和電池生產成本不斷減低,純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日趨低廉,並且用戶的續航焦慮問題也有了緩解。可以說純電動汽車完全能夠滿足中短途出行的需要,而中短途出行,又佔了人們絕大多數的用車場景。
而燃料電池車的優勢則在於可以應對中長途用車需求,在有加氫站的地方,燃料電池車就可以用近乎於燃油車的速度完成充能作業。此外,相比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車更綠色環保,沒有電池汙染和發電汙染。這兩種不同的能源形式完全可以互補,因此說誰能夠取代誰並不準確。
結語:燃料電池汽車要和純電動汽車和平發展
目前我國的純電動汽車產業規模已經非常龐大,讓燃料電池取而代之既不現實也不務實。而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也有明顯的互補作用,因此,讓兩種車型配合使用,共同發展,才更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也更能做到物盡其用不鋪張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