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在染色體上
1.假說演繹法與類比推理法
(1)深刻理解假說—演繹法
①孟德爾對於分離現象的解釋屬於假說內容。
②設計測交實驗並預測實驗結果(將F1植株與矮莖豌豆雜交,F1產生配子時遺傳因子分離預期後代中高莖植株與矮莖植株的比例為1∶1)屬於演繹推理的內容。
③進行測交實驗屬於實驗驗證環節,來證明演繹推理的正確與否。
(2)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請點擊後面的「閱讀原文」進行測試。
(一)問題探討 這個替換似乎可行。由此聯想到孟德爾分離定律中成對的遺傳因子的行為與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行為很相似。一條染色體上可能有許多個基因。
(二)技能訓練 不同的基因也許是DNA長鏈上的一個個片段。
(三)練習 基礎題1.D。2.B。
拓展題1.這些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雖然減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體。這一組染色體,攜帶有控制該種生物體所有性狀的一整套基因。
2.人體細胞染色體數目變異,會嚴重影響生殖、發育等各種生命活動,未發現其他染色體數目變異的嬰兒,很可能是發生這類變異的受精卵不能發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緣故。
1.摩爾根的果蠅伴性遺傳實驗分析
2.哪個測交方案是用來驗證摩爾根的假定?
音頻來源:小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