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變異》答辯題目及解析
1.本節課的開始你就提到了染色體變異是可遺傳變異中的一種,請簡述高中階段學過的可遺傳變異來源有哪幾種,並簡要解釋。
【參考答案】
高中階段學過的可遺傳變異主要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以及染色體變異。
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基因重組是自然狀態下,只發生在真核生物中的有性生殖過程中,細胞核的遺傳,包括交叉互換和自由組合,是生物產生變異的來源之一。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又包括缺失、重複、倒位和易位四種類型,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又分為個別染色體增加或缺失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增加或缺失兩種類型。
【要點分析】
本題屬於學科知識類問題的考查。染色體變異是高中階段學過的可遺傳變異中的一種類型,考官出此題的目的:第一,打算考查考生專業功底是否紮實,能否整體上把握高中階段生物學科專業知識間的聯繫;第二,考查考生是否能用專業術語規範而簡潔的作答。因此建議考生在紮實掌握本節內容的基礎上還要把握高中生物學科知識間的聯繫和地位,作答過程中用學科專業術語簡明扼要作答。
2.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參考答案】
根據我對本節課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舉例說出並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以及染色體數目的變異,能說出單倍體和多倍體的特點、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染色體結構、數目變異以及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及單倍體的,提高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的理解和對單倍體和多倍體的特點和在育種上的應用,理解生物界這種可遺傳的變異類型,感受生命的奧妙。
【要點分析】
本題屬於教學設計類問題的考查。該問題是針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追問。針對於教學目標類的問題,考生回答時需要注意的是:1.注意是三維教學目標,儘量按照順序並且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2.學習的主體一定是學生,最好不要出現「使學生」、「讓學生」的字眼,行為動詞要用可量化的,儘量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這樣的籠統字眼,可以用「知道」「複述」「識記」「舉例」「解釋」這種可量化詞,教學目標不要太寬泛;3.與試講中的目標一致,在剛才試講中明顯沒有很好達成的儘量不要提到;4.作答時注意儘量回憶性作答而不是去看教案,注意交流性的語氣。
3.你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什麼?你是如何突破的?
【參考答案】
我認為難點一般是與生活實際距離較遠或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易混淆、容易忘記的,基於此,我將本節課的難點確認為是:正確辨認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易位以及姐妹染色體交叉互換的染色體示意圖;正確區分單倍體、二倍體以及多倍體劃分的依據;能解釋多倍體形成的原因。為了突破這三個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動態變化圖,當學生有直觀的認識之後,引導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歸納總結出各個變異的特點,然後給出示意圖讓學生進行辨認,對於交叉互換和易位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我會在學生辨認的過程中重點強調前者是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而後者是非同源染色體間。之後講解單倍體、二倍體以及多倍體概念時就強調單倍體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二倍體和多倍體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這個前提條件是區分三者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容易忘記的,然後學生小組討論三者之間的劃分依據的時候就容易記住了。對於多倍體形成原因是由於紡錘體形成受阻,染色體不能正常移向兩級,是一個抽象的知識點,我會播放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動態圖,並提問: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染色體數目有什麼變化?分裂後期有什麼特點?這一階段所含染色體數目和其他時期是否相同?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理解是染色體複製後,由於外界環境條件(如溫度驟變)或生物內部因素的幹擾,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導致染色體不能被移向細胞兩極造成的染色體加倍,形成了多倍體,這種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建構。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從而突出重點。
【要點分析】
本題屬於教學實施類問題的考查。如果考官問此類問題,此時你需要馬上反思自己剛才的試講中是否恰當的突破了難點,如果自己能意識到剛才的漏洞,建議你採取的策略是:首先虛心承認錯誤,然後補充說明正確的做法,爭取挽回剛才試講中的錯誤;如果你認為,在剛才的試講中做到了詳略得當的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可以首先闡明難點,然後概括性說明你剛才試講中為了突破難點而採取的教學策略(簡單說就是:這個難點是怎麼突破的)。另外考生注意用交流的語氣,不要機械呆板。
更多教師資格面試技巧,請查看教師資格面試頻道。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考前模擬題」,下載2017教資筆試考前衝刺模擬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教資面試試講答辯音頻+結構化備考資料!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