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本來打算在 5 月左右帶著一家回國,有一個嬰兒,還有 2 個老人,以及我和我老婆,一共 4 個大人。始發地是美國休斯敦,本來是有直航的,票價也很便宜,來回票都訂好了。(因為當時來回票實在是太便宜了, 4K 來回一個人)。
可是到了 3 月份。5 個 1 出來以後, 票變得非常難訂, 就出現了下面的故事。
1.1 訂票階段
────────────
1.1.1 天真階段
-------------------
本來計劃是 5 月初回國,2 月份的時候主要是各種輾轉酒店,直到 2 月底三月初的時候才安頓下來,3 月初在休斯敦的直飛是不能飛的。不過總體來說, 還是有票的,我們還沒有想到訂票這件事情。
直到到了 3 月的某天,著名的 「5 個 1」 發布了以後,我開始和老婆商量是否先訂一張票。
預定第一張票: 3-26 預定:5.4 / IAH - SFO - PVG, UA891, 4 個大人票價 (RMB: 22940)
被取消: 第一張票, 4-11 收到 UA 的郵件, 航班被取消了, 當時想著往後改期,改到 5 月後面一個星期算了, 估計那時候開航了吧。不過在看完幾個帖子以後, 了解了 DOT 的規則以後得知可以獲得退款, 於是就決定換條路, 4.11開始申請退票。
預定第二張票: 4.13 預定: 6/6 IAH -SFO -PVG CA988, 3 個大人票(RMB: 78785)
在我安心的睡了幾個晚上的時候,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 這個航班怎麼是周日的, 後來查了官網的信息以後, 知道自己買錯了, 但是再去看的時候, 整個 6 月的直飛票都已經沒有了.
1.1.2 面對現實 & 認真階段
到這個階段, 我已經沒有了任何直飛的幻想, 退一步決定買一張轉機票, 但是轉機的規則非常多也非常複雜,我開始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都整理在一起, 做成一個 PPT, 去展示給自己每一種線路需要的時間, 中間要經過的國家, 想像帶著一家老小在這些地方轉機的可行性。
當時定下來幾條規則來進行選擇線路:
1. 必須是已經在飛的航班,UA 的經驗告訴我,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在飛的飛機到時候能飛的可能性非常低.
2. 轉機地不需要入境, 不需要特殊籤證, 對於過夜的要求要查清楚,有些機場可以過夜, 有些不可以過夜.
3. 在退票費上, 一定要打客服問清楚退票費的規則.
4. 先買回中國的那段票, 不敢期望有什麼聯程票的, 回中國的票也優先選擇國內航司, 不選國外航司.
資料準備, 我把候選的轉機的地點, 日本 NRT, 韓國 ICN 的回中國的機票的起飛時間, 周幾,在哪個航站樓等信息都匯總到一張表裡面,方便在搜索機票線路的時候核對日期,轉機時間之類的關鍵信息, 防止出現 CA 的票那樣的烏龍. 另外一個發現就是, 日本到中國和韓國到中國距離上沒有差多少,但是機票的價格上面日本基本都保持在 1w+ RMB, 但是韓國只有 3K 左右.
日本轉機航班, 起飛時間
韓國轉機起飛時間
韓國轉機地政策的要求
日本轉機地政策
NRT官網上找到的一些地圖, 用來研究2小時轉機時間是否足夠
線路研究:
1. 第一條線路(IAH-MEX-NRT-PVG) NRT 轉機, 當時從美國過去只有走 MEX 進行轉機才能趕得上 NRT 出發的中國飛機,當時雖然查到 UA 會在 5 月新開一趟航班到 NRT, 早上 4 點到達, 但是基於 UA 這種不確定性的經驗, 還是放棄了這個線路。
MEX 的機場是不能行李直掛的,需要在 MEX 機場取出來重新 check in, 這樣風險很大, 因為我們的美國籤證有可能不能進入到 MEX從而造成哪裡都回不去的尷尬場面. 最終還是放棄這條線路. 當時訂票的時候, NRT 5 月份出發的票還很多.
2. 第二條線路, (IAH-LAX-ICN-PVG) (5.31)KE012-(6.2)MU5042, 付款: RMB 98806(KE), RMB: 11200(MU), 定的是商務艙; 後來這個航班也取消了, 因為當時看到的 MU5042 是周二的班次, 但是下單以後,有人提到這班已經改成周五的班次了。
後來搜索最近幾天的實際飛行時間, 果然是改成周五的班次了.馬上把這張票取消掉, 因為是在美國網站訂的票24 小時內取消是可以全額退款的, 所以這張票並沒有扣退票費, 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 24H 全額退款的制度, 後面起了大作用, 但是退款的時間是一個問題, 說是必須 8-12 周才可以退到付款帳戶, 信用卡的額度用的差不多了, 再訂票就需要不斷充錢進去才可以了.
3. 第三條線路, (IAH-SEA-ICN-PVG) (6.3)AS697 - (6.3)DL197 - (6.5)MU5042;因為時差問題, 到了韓國都已經是 5 號了,所以機票已定要算好時差和時間. 這個航班最終沒有下單, 因為在韓國需要從第一天 15.15 待到第二天的 12.50, 時間太長了, ICN 雖然有轉機的酒店, 但是一般都是待 12 小時, 24 小的酒店訂單比較少, 而且我們一行 4 人得定 2-4 間房, 考慮到這個因素, 還是再找了票. (另外當時打了 AS 的客服電話, 他們可以和DL 進行直掛行李)
4. 第四條線路(IAH-LAX-ICN-PVG) (6.3)OZ203 - (6.5)MU5042, 付款: USD4378(OZ), RMB 11488(MU), 上次的退款還遲遲沒有到帳(事實上在我已經回到國內以後, 那筆還沒有到帳), 這次就沒有敢定商務艙的票, 以防這張票又出什麼問題. 不然到時候, 就沒有資金來進行購買了. 從 IAH 到 LAX 的票沒有著急下單, 等了幾天;
果然, 在 4.23 日的時候 OZ 的 5 月飛行計劃出來了, OZ203 被取消, 增加了 OZ211 作為替代, 幸運的是 UA 的票正好在24H 裡面, 也不需要給 UA 充值. 這張票雖然知道取消了, 但是我還是沒有退, 打了客服的電話以後說 OZ 只要是在 4 月定的票, 都可以得到全部的退款,這裡不得不贊 OZ 的政策. 這張票是在 5 月中看到確實沒有飛了以後, 才去做的退票(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 還沒有到帳)
5. 第五條線路(IAH-SFO-ICN-PVG) (6.3)UA1552 - (6.3)OZ211- (6.5)MU5042;在看到 OZ 的新的飛行計劃的時候,這是當時的半夜 2 點多, 當時正準備睡覺, 看到這條消息以後馬上跳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把票定了, 選的經濟艙. 這個時候能回去最重要, 也沒有太多時間選擇. 付款: RMB 27458.
後來我研究了一下 OZ211 為什麼停, 因為 OZ211 在 2019 年發生了一起空難, 所以當時就停飛半年. 這次是這條線路的復飛, 從 OZ 的角度, 這也是 SFO 唯一一條去韓國的線路, 所以也算是有合理原因吧, 雖然這個原因, 我從來沒有和家裡人解釋過, 怕他們覺得晦氣. OZ 和 UA 都是星空聯盟, 他們之間掛行李應該會很容易, 而 OZ 和 MU 之間也因為疫情, 有臨時的直掛協議.
這樣整個行程就可以在 IAH 直接掛行李到上海,省去了一些麻煩. OZ211 這個航班從 fligtaware 上面經常監控他們的飛行狀態, 是按照飛行計劃的每周 3 班飛行,並且周三那班一直都是正常的. 看了下去韓國還可以選擇 KE026 過去,
如果出了任何意外情況, 到時候定一下這個票. 這個票定下來以後,打客服電話定了小孩子的嬰兒籃, 因為嬰兒籃的位置通常都是在第一排, 位置很大的。
SFO落地前的灣區晚霞
1.1.3 總花費和退票
總結下來, 花出去 RMB 29.85w, 有效行程的費用: RMB 4.87W(每人 RMB 1.21w), 剩下的是總退款: 25w(還沒有到帳 12.98w), 還好,沒有給航空公司捐贈退票費.
總結一些 Tips:
在這個時候買票, 一定要看清楚退票規則, 以及買之前查詢好多大概率會飛 , 太多的幽靈票了.
轉機的時候一定要在網站上看清楚轉機的規則, 籤證信息, 是否能 夠過夜, 停哪個航站樓, 航站樓之間的交通是否需要籤證之類的(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辦理籤證的)
不要在一條線路上投入太多的錢, 畢竟大部分的人信用卡額度和現金很難承受幾張商務艙的額度佔用. 在路上的十幾個小時, 其實過的很快的, 非常時期.
需要嬰兒票和嬰兒籃需要早點給客服打電話, 航班是有嬰兒配額限制以及非常少量的嬰兒籃.
退票周期:
UA: 24H 退票 2-3 工作日
AA: 24H 退票 5-10 工作日
CA: 退票, 1-2 工作日
OZ: 退票, 4-8 周
KE: 退票: 8-12 周
MU: 退票: 5-10 工作日
1.2 出行的準備
──────────────
本來是想著以我們的特殊情況申請居家隔離的, 所以 3 月份的時候就聯繫了我們杭州的社區工作人員,但是得知所有回國的人員, 都要統一現在最終目的地的社區做報備, 而且是必須在起飛之前會比較好。
1.2.1 路上的防護
我們路上準備了基本是全套的裝備, 每人 3 套防護服, 8 個 N95 口罩, 10+ 個一次性口罩, 還有 1 個護目鏡, 和若干橡膠手套. 最後我使用了 4 個 N95(大概 4 個小時,溼了以後換一下), 一次性口罩 2 個, 防護服一套, 洗手消毒液用了半小瓶, 酒精 pad 用了幾張. 總之大部分都原封不動的帶回了隔離酒店.
全程都是佩戴 N95, 在美國那段是 N95 外面又加了一個一次性口罩, 不過這樣透氣性比較差,有點憋氣.
用來降溫的小風扇
現在全世界在外面坐飛機的也都是我們這些要回家的, 都過去好幾個月了, 該發病的應該早發病了, 基本都很安全了.
1.2.2 嬰兒相關(嬰兒車行李等)
嬰兒的推車都是在登機口 check in 的,不管空乘問不問, 一定要說你在下一 站取, 不然有可能會給你最終託運到終點, 那麼中間轉機的時候就辛苦了. 飛機到了以後, 要先等工作人員先從飛機的行李艙把推車拿上來, 一般就在機門出口那裡給你.
或者可以買那種可以摺疊成隨身行李大小的嬰兒車, 那種就可以自己控制時間, 也不用怕乘務員搞錯, (我們的就是在韓國那段被 OZ 直接託運到了上海, 導致我們在 ICN 8 個小時都沒有辦法推著寶寶, 給外婆累慘了), 雖然我們有 一個摺疊車, 最後怕行李數目超了,直接給託運了, 其實不需要的一路沒有人 檢查我們隨身包的數量,好多人也都是帶了 3 個包的. 當時應該把嬰兒搖籃也託運回來.
嬰兒的防護我們是買一個給嬰兒藍罩的雨衣, 但是因為裡面不透氣太熱了,孩 子下飛機第二天就臉上就起了很多疹子, 看著很可憐. 所以一定要記得做好通 風和降溫, 孩子比我們更怕熱.
OZ的嬰兒藍和防護雨衣
我們這一程所有的航空公司都給嬰兒一件託運行李, 外加一個嬰兒車.或者一 個 CarSet, 如果你的嬰兒車和 carset 能夠合併在一起,我估計可以算作一件. 航空公司對於帶嬰兒還是有很多優待的.
1.2.3 行李條件
由於下飛機就分房隔離, 最壞的情況是媽媽和寶寶一起隔離, 所以我們把所有 寶寶和媽媽必備的東西都放到了 2 個大箱子裡. 如果能夠讓外婆媽媽寶寶在 一起隔離呢, 我們把外婆的箱子裡面放了一些額外的孩子用的東西.
託運行李:
1. UA: 大人沒有免費額度, 提前 24 小時購買. 每件 50lb(23KG), 兒童是 10kg 的行李 + 嬰兒車或者 carseat; UA 的行李記 得 1lb 都不要超, 他們的傳送帶似乎都是自動稱重的.
2. OZ: 大人免費 2 件, 50lb; 兒童是 10KG 一件 + 嬰兒車.
3. MU: 大人免費 2 件, 50lb; 兒童是 23KG 一件 + 嬰兒車.
隨身行李:走之前我花了一點時間打客服電話確定大人和小孩的行李額度:
1. UA: 是根據票價來的, 最便宜的票貌似只能帶一個書包, 如果是第二級的票, 可以帶一個書包 + 一個 10kg 的隨身行李. 兒童是可以多帶一個 diaper bag + 摺疊嬰兒車.
2. OZ: 正常的, 一個書包+ 一個 10kg 的隨身行李; 兒童可以帶一件 10kg 的行李 + 一個摺疊嬰兒車.
3. MU: 這個比較苛刻, 書包+隨身行李不超過 10kg;兒童是一個摺疊嬰兒車, 沒有行李. 這裡是限制非常嚴格的, 因為這是轉機, 所以辦法入境韓國託運, 所以一旦這裡卡你, 就只有把東西扔掉. 記得在韓國的免稅店少買點
東西, 不然可能被盯上稱重, 因為基本 10kg 是肯定會超過的. 我們在機場的時候, 就親眼看到一個小姑娘提的滿滿的免稅化妝品, 一看就不是自己用的, 被抓到稱重, 35kg, 走不了, 最後都沒有上飛機.
東航的秤
1.2.4 起飛前檢查
這裡建議是檢查一下行李的重量, 我的經驗告訴我, 自己的秤會稍微數值顯示的少一點, 自己秤上顯示 48lb, 在櫃檯那邊就是整整 50lb, 所以還是建議稍微留點餘地, 在機場騰行李可是一件非常費時的事情.
1.3 不斷飛行
1.3.1 行李託運 & 行程單
行李託運我們是在第一程 UA 的櫃檯上直接託運到上海的,因為 UA 和 OZ 是一個星盟, 而且 UA 和 MU 是有直掛協議的, 然後 MU 和 OZ 之間因為疫情有臨時的直掛協議. 所以整個鏈路裡面都有可以做行李直掛, 建議如果有行李的問題, 可以先從星盟, 其次問客服航空公司之間有無行李直掛協議, 來確定整個鏈路可否行李直掛. 記得把所有行程的電子客票都列印在紙上, 這樣大媽操作起來會方便一點. (因為都要保持社交距離, 拿個手機不方便的)
行程單, 我們是在 UA 的櫃檯把 UA 和 OZ 的行程單都打了出來, 但是 MU 的行程單因為轉機超過 3 小時, UA 那裡打不出來,到了 ICN 以後在轉機櫃檯列印的行程單.
1.3.2 三番(SFO)
三番從 UA 的航站樓一直走到了國際航站樓, 中間似乎經過了一次安檢.
然後早點去登機口等著, 因為是出美國了, 有可能被海關拉去問話。
1.3.3 首爾仁川(ICN)
----------------------------
ICN的轉機地圖
從 T1 出來以後, 早上 4 點多, 在找了半天嬰兒車以後發現給託運到了上 海, 只好抱著娃了。 排隊測溫以後, 通過轉機通道到了 T1 的航站樓以後, 就去 25 號登機口上面的韓國拌飯店吃了點東西, 整個 T1 就兩家餐廳開門, 另外一家是西餐就沒記住是在哪裡。 然後 28 號登機口附近有一個星巴克可以買熱飲和瓶裝水, 機場的飲水機都關閉了。
免稅店大概在 9 點左右都陸續開門了, 人不多, 我們也沒心情逛(幸虧沒買)
在 T1 候機樓混了,我們就在 28 號登機口對面下去坐小火車去了 T1Con (登機樓),因為 MU 的登機牌需要在 T1Con 的轉機櫃檯領取, 所以就先過去了。
MU 的轉機櫃檯人山人海,9點左右開始辦理登機牌, 如果是帶著嬰兒, 可以和工作人員說, 優先辦理。
MU轉機櫃檯排隊的人
辦完登機牌和檢查完行李票以後, 就去登機口等著了。 T1Con 也有一些免稅店和吃飯的店(和 T1 的店是一樣的)。
MU5042 提前半小時登機, 乘務員擺出來兩個秤放在哪裡作為威懾, 所以隨身行李還是不要帶太多。所有的加起來稱重不能超過 10kg。
飛機基本坐滿了,只有個位數的空座, 2 個小時的飛行很快就結束了。
1.4 落地上海入關流程
────────────────────
1.4.1 上海(PVG)-----------------
1.4.3 寶寶注意
帶小孩的在後面檢疫環節可以和工作人員申請插隊.
注意路上小孩別被防護的給悶著, 雖然我們的寶寶一路沒有怎麼哭鬧, 也配合帶了一會口罩, 還是起了很多溼疹.
1.5 開始隔離生活
────────────────
外賣: 我們的隔離點不允許點非包裝食品的外賣, 比如小龍蝦, 火鍋啥的, 但是可以允許一周一次左右的包裝食品的外賣, 主要原因是說因為出現過外賣拉肚子的情況, 因為兩邊都在提供食物, 容易扯皮.
快遞: 允許快遞, 工作人員會把快遞放到門口, 因為我們孩子目前都是喝水奶,帶的都是大瓶水奶, 開了以後需要放在冰箱, 工作人員允許我們購買了那種小車載冰箱, 以及奶瓶消毒器, 這種簡單的電器.
網: 隔離點是有 WiFi 的,用用倒無所謂, 但是我工作要開視頻會議, 那個網速飄忽不定的影響挺大, 所以在網上買了一個上網卡.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