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毫無爭議的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但是如果要從他們中評選出第一名,相信很多人都會一點矛盾,而且還是說不清楚爭議很大,這兩位都是站在頂峰的,那麼他們誰對人類的貢獻更大呢?誰會成為那個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人類的科學是一個很多人不斷往前推進的發展過程,但是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容易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在現有的經驗理論很難再往前推進,這就需要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出現,提出有價值理論來打破這個阻礙。科學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緩慢而又燒腦的過程,它本身就如同拼圖,想拼湊出可以窺得事物真相的圖,因此就需要很多科學家去尋找一塊一塊的碎片去拼湊,這就需要一個敢想敢創造的科學家,去尋找最後一片或者幾片碎片去完整。而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就是那個時代最後一片拼圖碎片的獲得者。
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家,我們之所以能走出地球去認識宇宙,是因為人類根據他們所提出的理論,去構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偉大工程,探測到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星球,甚至可以登上一些星球近距離的觀測不,僅如此還能讓我們更清楚地探究人類來自哪裡,在未來又可以擁有哪些選擇。而且這些理論到現在,對我們的科學事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但是,隨著時間飛逝,慢慢的更多人忽視了他們的努力與發現理論的艱辛,他們所處的時代科學的發展已經過了萌芽時期,不再只是對一些自然事物進行經驗的總結,需要更加細緻深入的去了解本質問題。這個問題更加的難解,不僅要給出結論,還要能運用到實際中去。克卜勒帶著我們了解宇宙所知道的知識,就是行星運行的規律,這一步的踏出已經耗費了人類一世紀的時間,而克卜勒提出的這些也只都是對規律的總結。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克卜勒並沒有闡述。
到了牛頓這一時代,他本人首先提出了數學領域上的一大重要的成就——微積分。在他最著名的事件中,還是那個砸下來的蘋果,再結合一些老師的影響,用了數學知識推導為積分,因此就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至於行星繞太陽運行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呢?他也完美解釋了,是因為太陽和行星之間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存在,也完成了經典力學的建立。這是他在那個年代研究的科學上添加的最後幾片拼圖碎片,讓人類獲得了行星運行的全貌,讓人類的科學有了飛一般的進展。現在他所提出來的經典力學,在人類工程技術上一直都還在使用,而且牛頓個人所提出的科學研究方法,理論演繹和實踐修正也是如今科學研究上的幾大方法。
他們的提出,讓科學研究有了更多的突破口。但是在人類科學的發展歷程中,也有矛盾的點在。就比如說牛頓認為光是粒子,但是之後又有科學家通過一系列實驗否定了這一觀點,認為光是一種波。再到二百年後的愛因斯坦,他也開始了對光的研究,他的結論是結合了前人的觀點,光既存在波也存在粒子。這研究也說明科學真相從來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的,靠的是前人很多年的積累共同推進的。
毫無疑問是相對論,這是一個超乎人類想像的理論,向人類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時空觀。這一觀點的提出,讓很多科學問題有了更好的解釋,他所展示的對稱性的作用,也讓後來科學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在後來也提出了量子力學,以及人類不曾注意到的宇宙中的暗物質。這些問題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他本人思想的超前性,他的很多理論都還在驗證。
他的理論影響在21世紀,對於科學的發展將是鼎力支柱的存在。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科學突破,對於後世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那麼還是那個問題,到底誰的貢獻更大?討論這些已經沒有意義,都是很偉大的。牛頓之後,人類不再是單純的總結自然現象的規律,開始更多地用科學去解釋科學。而愛因斯坦後,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的貢獻對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