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用雷射雷達定位入侵魚類 保護自有珍稀品種

2020-11-26 OFweek維科網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幾十年來,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一直被困於一場與湖鱒魚(又名湖紅點鮭)的鬥爭中,這是一種食慾非常強烈的入侵魚類,它已經破壞和顛覆了黃石湖以前繁榮的生態系統。根據最新的研究,利用一款裝載在飛機上的儀器,可以趁非本地魚類來到淺水區產卵的短短幾周內,提供更快的方式來定位和捕捉它們。

從飛機上「掃描」黃石湖,搜索入侵的湖鱒魚

該儀器使用基於光成像技術的雷射雷達(LiDAR),可以幫助湖泊管理人員以較低的成本在大範圍的區域內捕撈入侵魚類,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每年花費在湖鱒魚控制上的約200萬美元經費。

在光學協會(OSA)雜誌Applied Optics上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系列飛行測試的結果,成功地定位湖鱒魚群的位置並識別以前未知的產卵區。他們展示了這項技術能夠找到潛遊在水面以下15米深處的兩個或以上的湖鱒魚群。

「我們研究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找到一種方法來確定入侵湖鱒魚的產卵位置,這樣漁業生物學家就可以應用各種方法來減少魚群地繁衍,」蒙大拿州立大學的Joseph A. Shaw說,「還有其他幾種方法來追蹤這些魚類,比如聲波傳感,但飛機可以比船隻在更短的時間內覆蓋更大面積的湖泊水域。」

在湖泊中搜尋的新方法

雷射雷達(LiDAR)已被用來跟蹤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魚類,但這是第一次被用來研究湖泊中的魚,湖泊裡的水更渾濁。

此外,雖然其他雷射雷達應用需要昂貴、複雜的設備,但蒙大拿州立大學工程師開發的新儀器不到10萬美元,並且經過優化可以在單引擎飛機上運行,每天的飛行成本只需花費500美元,使其成為生態學家和當地漁業和水資源管理者的一種實用的解決方案。

「我們這款相對低成本、小尺寸的雷射雷達系統可用於其他類型的生態研究,如浮遊生物層測繪和來自水下通風口的羽流,」Shaw說,「本來很難從地面進入的遙遠的湖泊,現在可以很容易的在一天之內進行測繪和研究。」

管理受威脅的生態系統

黃石湖位於黃石公園的中心,一直深受捕魚者的喜愛,尤其是灰熊、禿鷹、水獺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歡迎。自從20世紀90年代引入非本土湖鱒魚,該地區錯綜複雜的生態平衡遭到了極大地破壞。

湖鱒魚捕食湖中本土的切喉鱒魚,切喉鱒魚歷史上一直是許多頂級食肉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隨著湖鱒魚種群數量的增加,切喉鱒魚的數量急劇減少,2000至2005年間下降了90%。這大大減少了熊、鳥和其他動物的食物供應。這些動物並不能捕食入侵的湖鱒魚,因為湖鱒魚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深水中,不像切喉鱒魚。

為了撲滅湖鱒魚的數量,並給予切喉鱒魚一個恢復的機會,除其他方法外,湖泊管理者還利用刺網在湖鱒魚產卵季節進行捕撈。雖然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湖鱒魚在產卵。

為了定位魚的位置,生物學家目前在個體魚中植入聲波發射器,然後利用在湖裡和船上的接收器追蹤它們,這是一個耗時和勞動密集的過程,而且並不能完全覆蓋入侵魚類的位置。

走向空中,覆蓋更廣的區域

研究小組試圖開發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快速定位大群的湖鱒魚而不需要標記。他們的解決方案是,將一個雷射雷達儀器固定連接到一個小飛機上,使他們能夠以每小時80公裡的速度覆蓋5米寬的水域進行魚類探測。

該裝置通過將短脈衝雷射從飛機發射到空中再進入水中而工作。雷射雷達接收器對反向散射光進行測量,使研究人員從周圍的水域中挑選出目標魚類。為了優化在湖面上的使用設置,他們使用了綠光雷射器,它比其他地面雷射雷達應用的雷射具有更好地穿透水能力。同時,使雷射光束向後傾斜,使得雷射在水面上的反射被偏轉而不會使接收器飽和。

系統測試

該研究小組首先在2004年使用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魚雷射雷達在黃石湖測試了雷射雷達技術的使用。在這些飛行測試期間收集的數據幫助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找到以前未知的產卵區,然後在地面進行有效的刺網捕撈。

然後,團隊人員設計並建立了自己的系統,以儘可能低的成本支持足夠的雷射功率。在2015和2016年的新設備測試中,成功地對眾多的鱒魚群進行了辨識。

Shaw說,該系統可以進一步改進,通過一項稱為掃帚式掃瞄的技術,其雷射束被掃描成一條線,可覆蓋更寬的區域。這將允許對整個湖區進行掃描,比在當前設置中使用的單個固定角度雷射器更快。

研究人員還致力於開發額外的工具,以幫助用戶快速地將雷射雷達生成的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信息,並使系統適應其他類型的淡水生態系統。

「我們感興趣的是開發自動化的魚類探測算法,並用這種方法作為一種常規的工具來幫助漁業生物學家對抗入侵的湖鱒魚,」Shaw說,「我們也正在探索使用這種雷射雷達,結合多光譜和高光譜成像系統,以監測河流健康狀況。」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新的雷達系統 或可取代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像雷射雷達和雷達等技術來觀察周圍環境,並進行導航,但每種技術都有其缺點。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雷射雷達可以繪製高解析度3D圖像,但在霧、塵、雨或雪等環境中卻無法看清周圍環境。而雷達雖然不受天氣影響,但卻只能捕捉部分道路圖像。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
    50多個品種 東方歐鯿、歐鯰、裸腹鱘、 白斑狗魚、哲羅鮭、扁吻魚、 塔裡木裂腹魚等都是國內罕見 塔裡木河、伊犁河等 主要河流水庫樞紐項目中 都建有魚類增殖站
  •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7 11:40:27 雷射(laser),其實是英文「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的簡稱,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和「奇異的雷射」。雷射的用途極其廣泛,有用於舞臺裝飾的雷射燈,課堂演示用的雷射投影儀和指示用的雷射筆,袪除眼袋和矯正近視的雷射手術刀,生活或工作中使用頻繁的雷射唱片、雷射列印和雷射照排,還有新型雷射投影電視等等。   可以發現,雷射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無處不在。
  • 科力光電推出AGV雷射雷達 助力AGV機器人長效發展
    AGV代表了先進物流技術,而在電磁導航,磁條導航,二維碼導航,有、無反射板雷射等諸多導航方式中,雷射導航則相對而言更加成熟。雷射雷達作眼睛,助力AGV機器人穩定運行雷射導航的關鍵在於雷射雷達的應用。雷射雷達是以發射雷射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的雷達系統。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裸腹鱘|塔裡木河流域|增殖放流|...
    >土著魚類就有50多個品種東方歐鯿、歐鯰、裸腹鱘、白斑狗魚、哲羅鮭、扁吻魚、塔裡木裂腹魚等都是國內罕見塔裡木河、伊犁河等主要河流水庫樞紐項目中都建有魚類增殖站每年形式多樣的放流活動讓土著魚資源不斷豐富河流湖泊的生態環境也明顯改善扁吻魚在博斯騰湖和克孜爾水庫安家
  • NASA全球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雷射雷達的雷射發射器研究進展
    全球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GEDI)雷射雷達,使用雷射脈衝3D測繪地球森林的裝置系統,旨在測定地球上所有森林包含的碳總量。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很多人選擇鑽研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來取消雷射雷達,也有人選擇雷射雷達的廉價化。目前雷射雷達價格高的原因包括了需求量少,組裝和調試成本高。Velodyne公司此前的機械旋轉式產品在車用雷射雷達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後續推出混合固態的產品,成本有所降低,正在逐步研發純固態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獲得百度與福特1.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到2020年左右成本降至500美金。
  •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3 雷射雷達的主要應用研究雷射雷達相對來說具備了很多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很多的基礎經濟建設中比如農林業、水力電力勘察、道路設計以及城市規劃等各種領域中已經被普遍的使用。3.1 雷射雷達在軍事領域的運用在軍事成像的偵察中,主動式的雷射雷達有著很優越的功能,其不但能夠獲得對象和周邊地區的清晰圖象,同時還可以獲得運動物體的速度以及動向。有些波段的雷射雷達目前還可以對隱秘的目標進行偵察。在軍事領域中,雷射雷達主要有以下幾點具體的運用:首先,其能夠使用在巡航飛彈的研究和導航中。
  • iPhone12雷射雷達掃描儀有什麼用 雷射雷達怎麼用
    iPhone12雷射雷達掃描儀有什麼用 雷射雷達怎麼用 蘋果iPhone12今年在高端型號iPhone12Pro
  • 高性能雷射雷達人體感應器
    智能公廁是依託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實現公廁智能廁位引導,智能環境監控,能耗及設備聯動管理,遠程運維等多項現金功能的智能檢測和控制系統,能夠為如廁人員提供更優質,高效,便捷,舒適的服務。雷射雷達人體感應器在現在的智慧公廁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雷射人體感應器可以更智能的幫助我們檢測廁位的有人無人狀態,感應廁位人體存在。
  • 還未面世的「相干光雷達系統」用什麼來替代雷射雷達?
    然而,LiDAR傳感器的機械結構非常複雜,且價格昂貴(谷歌早期汽車上搭載的高性能雷射雷達價格為70000美元;雷射雷達先驅Velodyne製造的光譜較短、視角較窄的設備仍需要上千美金),並且由於人眼安全問題還有很多限制。   因此許多企業嘗試用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替代雷射雷達,如特斯拉。但Model S接連幾次的事故告訴大家,這種替代方式收效不盡人意。
  • 新的矽晶片開發可能徹底改變雷射雷達
    與回聲定位的光學版本一樣,雷射束從物體反彈到傳感器,傳感器可實時繪製周圍環境的 3D 圖像。現在,新的研究旨在使雷射雷達更小、更便宜。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討論了一種新的雷射雷達形式,該研究允許該技術避免目前引導雷射束創建3D圖像的大型旋轉反射鏡。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這也是蘋果選擇雷射雷達的直接目的——用於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AR技術在近些年一直被提起,但應用一直滯後:如果你用過蘋果手機裡的「測距儀」,一定會覺得並不好用。由於之前的機型使用圖像跟蹤方式識別物體,光線過暗、平面顏色變化不大、非平面區域都會導致測距不可用。
  •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大氣遙感新分支,在原理、方法和技術上還處在不斷發展更新之中,研究課題幾乎遍及大氣遙感領域的所有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近年來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側重介紹雷射探測臭氧、雲高和能見度、大氣邊界層的風場和平流層氣溶膠以及雷射多次散射和雷射空間遙感研究。
  • 四川一男子非法捕獲國家二級珍稀保護魚類胭脂魚 已被採取強制措施
    捕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左一)。龍馬潭公安供圖中新網瀘州9月16日電 (鄒立楊)記者16日從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公安局獲悉,該局與龍馬潭區農村農業局漁政工作人員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展開聯合執法時,抓捕一名非法捕撈國家二級珍稀保護魚類胭脂魚的嫌疑人。
  • 思嵐雷射雷達家族再添新軍 TOF雷達來了
    去年2月,思嵐科技對外發布了第三代雷射掃描測距雷達RPLIDAR A3,基於思嵐科技最新的RPVision 3.0測距引擎,可實現25米範圍的實用化距離探測,每秒16,000的採樣頻率,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準。而今年,就在4月17日下午,思嵐科技正式對外發布其最新一代雷射雷達產品——RPLIDAR S1。
  •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其中,雷射雷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傳感器通過發射雷射脈衝來測量物體的形狀和距離,然後測量光線反射回物體所需的時間,雷射雷達可以在晴朗的天氣裡繪製出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但在霧、灰塵、雨或雪中卻看不見。而雷達裝發出無線電波,同樣地,這些電波也會被位於其路徑上的物體反射回來。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導航定位、運動控制、感知交互(視覺、語音)這幾項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服務機器人的智能性,而雷射雷達作為服務機器人產業的上遊,也順勢爆發出空前的需求。 在雷射雷達這個領域,國內企業目前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10:31:32 對於在乘用車上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雷射雷達來說,商用車市場無疑是最快落地量產場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