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的論述中,基本可以確定麥哲倫進行科考研究的範圍是現實中的南極地區。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介紹頁中,提到的是「極北」而非「極南」?
要知道,方舟中的地理名詞雖然和現實中存在較大差距,但基本八九不離十,存在較多對應關係;南北極這種相去甚遠的概念,應該不會被拿來當做玩梗的素材。
能夠解釋這一差異的,就在於磁極翻轉(磁極倒轉)這一理論。這一理論有一定的爭議,因此僅結合方舟中的情況和其中一種說法進行說明。
常見的理論認為,地球內核是由高壓形成的固體內地核和液態鐵質組成。這部分鐵質液體的循環流動,導致了電磁的產生;而某些鐵質液體的對流就導致電磁迴路的產生,迴路由內向外向地表衍生擴散,產生反迴路,從而打亂整個磁場。
地磁場會先陷入混亂,在經歷消退之後,最後反方向增強到正常水平;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不等,3W-100W年都有可能(當然也有幾千年就可完成全過程的說法);
而根據2004年左右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地磁反轉的周期大概是7000年。地球磁極的轉換速度在不同的區域存在差別,接近赤道的區域只需要2000年,而在接近南北極的區域需要11000年——這個理論中提及的時間相對較短,藉助這個理論推出的方舟世界觀對應的時間點相對比較可信。
有說法認為,地球在4300年前(約公元前2300年前後)經歷了一次磁極倒轉(請勿將其視為嚴謹的科學結論)。這次劇變導致了地球地形地貌發生了較大改變,許多古文明,包括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王朝(這個王朝的建立者叫做薩爾貢——是不是感覺在哪看過?幹員獅蠍出身的地區就叫這個名字)、以及中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明,都沒能撐過這一波;而根據這一說法和7000年地磁倒轉周期的理論,下一次的地刺倒轉發生在本世紀初的2700年以後——也就是大概公元4700年。
如果方舟世界的南北極概念已經發生了變動,那麼,基本可以推斷遊戲裡目前的時間點應該是在公元4700年以後(之所以不考慮數十萬或數百萬的說法,是因為方舟裡對於人類科技的繼承並不符合如此漫長的周期);這大概說明人類已經在當前這個千年裡滅絕了——想想還是挺刺激的;如果當前人們對目前的諸多問題熟視無睹,那麼人類真的會在公元4700年之前滅絕……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