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首次發表於2003年9月16日《中華英才》,作者:祁勝利。題圖為作者照片】
人類航空百周年,好風借力上碧天。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使作為通用航空重要組成部分的航空體育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現其迷人的魅力和廣闊的前景——
文·祁勝利
在普通人看來,航空體育似乎總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然而通過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趙明宇的介紹,我們就能明白:普通人參與航空體育,能圓一個「翱翔於天際」的夢想;企業和地方介入航空體育,能取得可觀的宣傳效果和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一個規模龐大的航空服務業也將由此誕生。
走一條市場路,項項有望
今年55歲的趙明宇雖然在體育部門工作多年,卻一直在與經濟打交道,作為高級經濟師,他曾是中國體育彩票事業的重要策劃者和參與者。因此2000年趙明宇到航管中心上任之初就敏銳地判斷出:航空體育要想獲得發展就必須走市場。他提出:「市場包括社會和經濟兩個方面。從社會市場角度講,航空體育能適應人們對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從經濟角度來講,企業對航空體育也有需要,因為航空體育能承擔空中廣告的作用。」如今,當了3年把航空體育推向市場的「鼓動者、宣傳者和策劃者」的趙明宇信心更加堅定,正帶領著整個航管中心朝著明確的方向快速前進。他從經濟的角度分析了航空體育的幾個鮮明特點:
首先是發展空間大。目前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航空業相比,規模不足8%;在這些先進國家中,通用航空業通常佔本國航空業的40~50%,而我國僅佔不到1%。作為我國(通用)航空業的先頭兵,航空體育騰飛機會絕大。
其次是與市場結合的前景廣闊。與其他的體育項目相比,航空體育獨具特色。所必需的設備都很大,利用其做廣告能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比如跳傘可以配100多平米的巨幅宣傳旗,動力傘近30平米的傘衣可以張貼廣告,航空模型可以拉出幾十米的條幅。另外,航空體育宣傳的方式獨特,航空模型中的遙控飛盤可以仿製各種產品,在低空中翻飛,是立體、流動、充滿趣味的空中廣告載體;航空體育表演精彩刺激、鏡頭經典,而且每次重溫都會有不同的感觸——1998年特技飛機鑽張家界天門洞圓滿成功,結果轉年的綜合收入就上升了60%,組織這次活動的黃龍洞有限公司更是於2001年出資9億元把湘西的鳳凰城買下,花的錢主要是自有資金。凡此種種,可以說「空中廣告唯航空體育獨尊」,反過來航空體育通過與市場聯姻,為企業為社會辦了實事,自身也獲得了更有力的發展手段。
第三是《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為包括航空體育在內的通用航空業的跨越發展提供了條件。實施《條例》預期了我國低空(1000米以下)開放的進程,發達國家低空開放已有20多年,其通用航空業因之獲得了大發展。比如美國為通用航空服務的機場就有1600個,普通的民航機場有什麼它就有什麼,每一個這樣的機場就相當於一個中型企業,能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航空體育雖然只佔通用航空的一小部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小部分,它的發展也依賴於低空開放。
趙明宇還特別提出,發展航空體育是減少我國空域資源浪廢的第一步。他說:「我們的發展要依靠資源,足見資源之珍貴,但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浪廢是空中資源的浪廢,這種狀況必須改變。」然而通過低空開放發展航空體育、發展通用航空業,將促使一個包括製造、維修、培訓、服務、供應等一系列環節的綜合行業的誕生和發展。
圓一個藍天夢,人人可為
趙明宇深知,增強人民身體素質、豐富大眾生活內容,是體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航空體育是一個國家成為航空大國、航空強國的基石,也是能最大容量吸納航空參與者的課堂,是人們實現飛天夢的橋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我國航空體育最輝煌的時期,曾給空軍輸送了大批飛行員。賀龍元帥曾期望:「我希望將來每天都能有千架滑翔機在中國的天空上飛翔。」
實際上,航空體育憑藉其獨特的魅力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如今雖然乘飛機上天已是司空見慣,但是自己駕飛行器自由翱翔、融入自然依然是很多人的最大願望,這正是航空體育的群眾性所在。比如國際上的熱氣球節,美國每年能吸引500多個這種龐然大物,每年到日本佐賀參加活動的熱氣球也能達到200多個。
另一方面,航空體育的科技含量很高,駕駛者往往需要學習天文、氣象、地理、空氣物理學,包括項目本身訓練、競賽的知識才行。由於需要經驗的積累,久練久熟,所以志願者不論年齡大小,只要身體合格就能參加,在國外就有不少五、六十歲的人還在參加航空體育比賽。
剛剛開始實施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明確了「個人也可以從事航空活動」,也就是說現在個人也是合法的主體,擁有在空域飛行的權力。而個人擁有合法的飛行資格和權力是一個大飛越,為在更大範圍內開展航空體育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
趙明宇介紹說,目前在我國正式開展的航空體育項目有輕型飛機、超輕型飛機、滑翔機、熱氣球、飛艇、飛機跳傘、滑翔傘、動力傘、牽引傘、懸掛滑翔、航空模型和航天模型等12項,直升機、自轉旋翼機、動力懸掛、遙控飛艇等項目也在逐步開展。體育系統擁有的近20個機場、數十架飛機、近百架滑翔機等場地、設備,以及眾多優秀的教練員、運動員,已經為在群眾中推廣普及航空體育做好了充分準備。例如學習駕駛結構簡單、滑跑距離較短、容易操縱的輕型飛機,只要經過正規的理論學習和30小時以上的飛行技能培訓,即可考取飛行員駕駛執照。
考一個飛行駕照,圓一個自由翱翔的夢想,應該說從今年開始已經不再是奢望,相信每個抱有「我要飛」想法的人都會對航空體育躍躍欲試,那麼參與航空體育的安全性如何呢?趙明宇用兩個數字對此做了回答,他說:「據權威統計和測算,航空的事故率為300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就算一個人每天飛行兩次,要8200多年才會發生一次事故。當然『空中無小事』,搞航空體育的人時刻都要重視安全問題。」
闢一片新方位,業業能興
如今,航管中心已經把為企業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在幫助企業宣傳的同時發展航空體育。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對宣傳的要求也提高了,亟需手段新、力度大、人們容易接受的廣告形式。在航空體育的眾多項目中,航管中心選擇世界上最早的載人航空器——熱氣球作為走向市場的突破口。
所以這樣做,不僅因為國際航聯已將熱氣球確定為最安全的航空器,而且因為其形體巨大,色彩絢麗,升空場面壯觀,能給創意、設計提供無限的想像空間和足夠的施展空間,是效果極佳的廣告載體。
熱氣球是根據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的原理獲得升力,隨風飄飛。由於外形可愛,結構簡單,易於操作而受到全世界航空愛好者的青睞。標準熱氣球充氣後的球囊高21米,直徑18米,體積達2178立方米,升空後便可乘風低空飛行,其驕人的廣告效果不言而喻。
新鮮感、立體感、流動感、全方位、多樣性、親和力,是熱氣球作為廣告載體的六大特點:只要淨空條件良好,風力不大,無影響飛行的高壓線、建築等障礙,就可進行比賽;從冷充氣開始直到豎立起來的每一刻,都能讓觀眾目不轉睛地觀看;升空後,廣告隨著生動有趣的熱氣球運動,企業或產品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藍天上,地面上的人無論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球體上的廣告;比賽所用標誌袋的1.8米長飄帶上,也可以標上贊助商的名稱;賽後的系留飛行,可讓貴賓和幸運觀眾搭乘。
熱氣球的這些優點,使得擁有它成為企業地位、財富和文化的象徵,全球500強企業中有400多家擁有自己的熱氣球及其飛行表演隊,定期在世界各地舉辦飄飛活動。
在世界上,某個城市通過舉辦熱氣球活動脫穎而出的例子很多。比如日本的小城佐賀,1980年舉辦了第一次國際熱氣球節,從此一舉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知名城市。至今每年活動期間,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愛好者、旅遊者、投資商湧入佐賀。許多企業不失時機地抓住其中蘊含的商機,紛紛利用熱氣球樹立企業形象。如今,國際熱氣球節已經成為佐賀的金字招牌,佐賀人從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在我國利用熱氣球做宣傳,同樣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2002年青海的熱氣球邀請賽,受到了百姓的極大關注,乃至原定的比賽日因為觀眾太多,球都無法豎起,只好推遲到第二天。轉天正式比賽,當10個球從廣場上升空時,沒有人不為之振奮,許多人驚奇地發現還有這麼漂亮、這麼激動人心,這麼感染人的體育項目。當夜的噴火遊行,西寧的主要街道更是人滿為患,伴隨著巨大的聲響,燃燒器噴射出高達5米的火焰,把夜空照得透亮,人們都仿佛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今年恰逢人類航空百年,一項全新的賽事——「中國熱氣球巡迴賽」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趙明宇說:「組織這項賽事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需要舉辦地政府、航管中心、中國航協、企業、媒體的共同配合。大家在一起真心真意、自覺自愿,賽事就一定能辦好。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中國空中F1大賽。」
【相關連結】人類升空最早的載體
18世紀初,法國造紙商蒙格魯非兄弟因受碎紙屑在火爐中不斷升起的啟發,用紙袋聚集熱氣做實驗,紙袋隨著氣流飄然上升。1783年,他們製造出熱氣球,並乘著它在巴黎上空飛行25分鐘後安全著陸,實現了人類首次飛上藍天的壯舉。目前熱氣球運動在全球60多個國家得到了普及,熱氣球總數超過兩萬個,美國佔其中的一半,英、法、德以及日本各擁有500~1000個。1982年,美國《福布斯》雜誌主編福布斯帶著他的「中美友誼」熱氣球,在北京的八達嶺長城腳下親自駕球進行了飛行表演,並把球贈送給了我國。1985年,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熱氣球試飛成功。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在冊熱氣球近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