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核事故威脅比核洩漏還高!甚至會發生爆炸,目前已發生過60次

2020-12-05 谷火平觀察

核洩漏是人類在利用核能時產生的最嚴重的事故之一,所產生的環境後遺症十分嚴重,不過危險的核事故並非只有核洩漏一種,核臨界事故的危害絲毫不會遜色,並且這種事故的發生概率目前遠高於核洩漏。

(能放出致命中子的鈽球)

核臨界事故,是指核反應堆發生鏈式反應時,由於功率發生異常激增而發生的事故,而事故的強烈鏈式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中子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不亞於核洩漏中直接接觸的放射性物質。不過萬幸的是,臨界或者超臨界的核事故一般只出現在反應堆堆芯內部,一般不會對外界產生直接影響。

(一個60英寸回旋加速器放出的藍色光芒,與核臨界事故原理十分相似)

另外,雖然臨界事故威脅大,但內部壓力並不會像核武器那般高,所以發生核爆炸的概率也不會太高。這主要得益於核反應堆的特殊製造工藝,由於進入核臨界時會讓核材料膨脹,所以在幾秒之後材料就會再次進入亞臨界狀態,使得反應停止。但是該過程可能存在錯誤和故障,使得無法重新回到亞臨界狀態,和僅發生過數次的核洩漏相比,核臨界已經發生了超過60餘次,某些事故更是造成了嚴重的輻射,使得某些靠近事發地點的人員接受過量輻射後死亡,如果不幸發生爆炸,那麼核臨界的危害就堪比小型核武器,恐怖無比。

(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搶救傷者)

通常來說,將用於反應的鈾和鈽混合,就容易發生鏈式反應激增的問題,從而引發臨界事故,一般決定臨界點是否到來主要由以下數個因素決定,包括同位素比例、材料形狀、周邊材料的類別等。所以為了保證安全,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的核設施附近都24小時有專人值守,以避免臨界事故的發生,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事故有時候是突發的,無法預防,所以人類歷史上已經有數次核臨界而引發的悲劇。

(因為核事故威脅極大,所以很多人談核色變)

發生核臨界的時候,最常看到的就是藍色閃光,由於空氣中被電離的激發態原子瞬間回到非激發態,所以在空氣中會發出電火花,形成淡藍色的閃電,如果可以直接通過目視看到藍色閃光,可能對目擊者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另外,核臨界時還會產生嚴重的放熱,一股熱浪可能會席捲附近所有人,路易斯·斯洛廷核臨界事故中,堆芯的鈽球內部就積攢了大量熱量,產生了讓附近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熱浪。電離輻射甚至會直接對細胞內的自由基產生損傷,並損壞組織,讓人感受到灼熱難耐。

(核臨界事故會造成嚴重後果)

如今最嚴重的核臨界事故,應該是發生於1999年9月30日的日本茨城縣東海村JCO臨界事故,這也是除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之外,最嚴重的一次核事故。有2名工作人員死亡、666人被核輻射汙染,2名死亡者分別在搶救83天和221天之後仍因搶救無效死亡,死因是體內染色體遭輻射大量破壞,身體內大部分細胞發生不可再生性的衰減,最後身體多重器官衰竭。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洩漏,大量動物發生變異,消除輻射至少800年
    1986年4月26日晚,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發生爆炸,引發了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大的核事故。核洩漏發生後,蘇聯高層反應遲緩,直到瑞士發現天空中有核輻射雲,蘇聯政府才意識到核洩漏的嚴重性。
  • 核事故幾個級別?從0到7!每級強度相差10倍,第7級只發生過兩次
    可能對於公眾群體而言,只要發生核事故,就絕對是捅破了天的超級大事件,尤其是影響至今仍然在持續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至今普裡皮亞季對人類而言還是一座無法重返的「生命禁區」,科學家甚至推測當地的核輻射甚至仍然會汙染土壤和水源超過幾個世紀,所以某些特殊事故的發生,就讓人們自覺將核事故等同於死亡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的場景:成為鬼城,圖9動物基因發生突變
    【醫院裡丟棄的標本】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出了一聲巨響,這座號稱是蘇聯「最安全、最可靠」核電站的第四反應堆發生嚴重爆炸,引發嚴重核洩漏。剛開始蘇聯高層嚴格封鎖消息,並立即將普裡皮亞季的居民連夜撤離。從此,普裡皮亞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鬼城」。
  •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生鈽材料核洩漏事故
    2020年6月8日,美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鈽設施發生鈽-238氧化物洩漏與汙染事故,導致1名員工遭受大量放射性沾染。此次核洩漏是該實驗室近年來後果較為嚴重的一次事故,加劇了外界對實驗室核安全的擔憂。
  • 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
    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是指核反應堆裡的放射性物質外洩,造成環境汙染並使公眾受到輻射危害。因此,掌握一點應對核洩漏的知識以防不測還是必要的。核洩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輻射。它有α,β和γ三種輻射形式。
  • 福島核洩漏事件發生後,已經過去9年時間,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大量核輻射被釋放,成為繼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後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這場事故導致16萬人流離失所,政府創建了一個12.5英裡的禁區,即便有一些地區解禁,但幾乎沒有人願意返鄉。
  • 歐洲大國突發核洩漏,大量輻射物擴散,網友:又一個車諾比?
    重返「車諾比」1986年凌晨,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附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四號反應堆突然發生了爆炸,瞬間火光沖天,煙霧滾滾,整個城市被籠罩在煙霧之中,連續多發的爆炸引起了熊熊大火,散發出的高能熱量令大氣層中飄散著大量的高能輻射物質,輻射塵快速覆蓋了大面積區域。
  • 美國戰機墜毀,四顆氫彈落水發生洩露,造成的核汙染持續至今
    說起核事故,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和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這兩起核洩漏事故帶來的嚴重後果至今令人心有餘悸。雖然科技在不斷進步,但這兩場核洩漏事故遺留的問題截至目前還沒有被妥善解決,很多人受其影響在痛苦中死去。
  • 全球十大嚴重核事故回顧
    對於這些不知危險為何物的傢伙,我們要送他們一句話——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會讓你們「很受傷」。  前蘇聯車諾比核災難是歷史上唯一一場INES等級達到7級的核事故,但誰也無法保證不會發生另一場達到7級甚至更為嚴重的核災難。自然災害、人為失誤以及設備老化都是核工業無法迴避的現實。
  • 什麼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大型核設施(例如核燃料生產廠、核反應堆、核電廠、核動力艦船及後處理廠等)發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廠內人員受到放射損傷和放射性汙染。嚴重時,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廠外,汙染周圍環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291,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因人為失誤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核事故真的發生在中國的家門口。福島核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
  • 盤點世界八大核洩漏事件
    距離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發生快十年之際,日本政府將於本月27日正式決定是否將處理過的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消息一出,就遭到了全球各國政府和衛生組織的強烈反對。今天帶大家盤點一下世界發生的八大核洩漏事件。
  • 聚焦核事故,這部韓國災難片,很難得
    韓半島發生6.1級地震。引發了位於釜山地區的1號原子能發電站爆炸。核電站陷入了危機。大規模強震引發的爆炸導致核電站出現裂縫。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發生。毫無預警的災難,令韓半島被混亂和恐慌籠罩。核能洩漏的恐怖漸漸席捲而來。甚至還可能誘發二次爆炸。
  • 《車諾比》完結了,但核事故的陰影還在
    這種巨大的能量,在 1945 年完成了它的世界首秀,不過這個亮相併不光彩,廣島和長崎數十萬人因它喪命。二戰結束後,核能的和平利用成為主流。1954 年,蘇聯建成了第一臺真正併網發電的核電站。同年,美國國會通過《原子能法》,允許私人企業經營核工業。此後,很多工業國家開始興建核電站。到 1976 年,全球核電站裝機容量已突破 1億千瓦。
  • 福島核電站或再爆炸 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日本核電站危機目前持續擴大,繼福島核電站爆炸後,宮城縣的女川核電站和茨城縣的東海核電站當前都面臨緊急情況;而福島核電站的險情仍未排除,面臨再次爆炸。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女川核電站進入緊急狀態東京電力公司方面13日晚稱女川核電站輻射水平超標,比正常值高出數百倍。
  • 若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早就預言未來
    截至目前為止,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這次戰爭中,一共60多個國家和20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的漩渦之中,並且它給各個參戰國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痛。如今,距離二戰已經過去了七十幾年的時間,世界一直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
  • 車諾比核洩漏,「變異動物」向城市遷移,對人類是好是壞?
    在1986年車諾比就曾發生了一起重大的核事故,4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了無數人的傷亡。車諾比事故的後果非常嚴重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向日本投射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墜落地點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 車諾比核事故中,使用原子彈將剩餘核燃料一起引爆,可行嗎?
    車諾比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兩次核事故之一(另一個是日本福島事故),這起事故是由於當時核反應堆烘烤試驗操作失誤造成的的,最終導致發生兩次蒸汽和氫氣爆炸,將大量輻射物質外洩,而反應堆堆芯熔化又持續將輻射物質向外散發。
  • 科學家:2017年9月26日,俄羅斯曾發生核事故,證據無可辯駁,卻一直隱瞞不承認!
    馬亞克是俄羅斯最大的核設施之一,曾在1953年發生核廢料儲罐爆炸事故,相當於70至100噸TNT當量炸藥爆炸,放射性塵埃雲汙染了800到20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具體取決於汙染物汙染水平的高低然而事故發生後,前蘇聯對此嚴加保密,導致附近居民對危險毫無察覺,爆炸一周後才開始撤離受影響的10000名居民,但仍未說明撤離原因。估計在52000平方公裡內共有27.2萬人受到影響,但因這場核災難死亡的人數卻從未得到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