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球所在月球隕石中發現雷鋯石

2020-12-05 瀟湘晨報

月球的表面布滿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較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作為對比,受到衝擊變質的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中較普遍的存在各種礦物的高壓相。月球樣品中高壓礦物的缺失,可能指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產生特殊的溫度-壓力條件。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團隊在一塊編號為SaU 169的月球隕石中,發現了鋯石的高壓相——雷鋯石,這是在地外樣品中發現的雷鋯石。該雷鋯石以片晶的形式存在於部分鋯石顆粒中(圖1),指示了鋯石-雷鋯石的固-固相變形成機制。雷射拉曼光譜(圖2)和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圖3)確證鋯石中的這些片晶為雷鋯石。由背散射電子衍射分析得到這兩種礦物之間的晶體結構關係,則進一步佐證雷鋯石與鋯石的固-固相轉變。月球雷鋯石的產狀和礦物學特徵,與地球隕石坑中發現的雷鋯石相似,表明它們均是在小行星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通過相同的機制形成。

已有的衝擊實驗表明,形成雷鋯石的衝擊壓力>30 GPa;熱穩定性實驗表明,常壓下溫度升高>1473K時,雷鋯石會較快退變質回鋯石。此外,多孔隙月壤的模擬衝擊實驗顯示,當衝擊壓力達到~10 GPa時,靶巖的溫度升至~1473K。因此,月球樣品中雷鋯石的發現,對月球在小行星撞擊下產生的溫度-壓力條件給出重要限定。鋯石作為月球巖石中並不普遍分布的副礦物,在小行星撞擊下形成高壓礦物相,而其他主要造巖礦物較少發現高壓相。這一現象表明,月球表面特徵的多孔隙靶體(月壤+角礫巖)在小行星撞擊下,或產生的衝擊壓力偏低,只能形成雷鋯石;或由於絕熱壓縮升溫導致靶巖溫度顯著升高,造成衝擊後的緩慢冷卻,使其他高壓礦物退變質而消失,但是雷鋯石因具有較好的熱穩定得以保存。

相關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Reidite in the Lunar Meteorite Sayh al Uhaymir 169為題,發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等的資助。

論文連結

圖1.含雷鋯石的鋯石顆粒。(a)鋯石顆粒E-8的背散射電子圖;(b)CL圖像;(c)鋯石顆粒C-13的背散射電子圖像,黃色虛線長方形為用焦聚離子束切割超薄片的位置,小圖為切割後的超薄片,其上沉澱了Pt;(d)鋯石顆粒G-1的背散射電子圖像,數字1-4為圖2所示拉曼譜的分析位置

圖2.雷鋯石(Rdt)和鋯石(Zrn)的雷射拉曼譜,分析位置見圖1

圖3.雷鋯石-鋯石顆粒(C-13)的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結果。Cu為銅網,Rdt為雷鋯石,Zrn為鋯石

【來源: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在月球隕石樣本中發現雷鋯石
    本報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團隊在一塊編號為SaU 169的月球隕石中,發現了鋯石的高壓相——雷鋯石,這是在地外樣品中發現的雷鋯石。該雷鋯石以片晶形式存在於部分鋯石顆粒中,指示了鋯石—雷鋯石的固—固相變形成機制。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月球表面布滿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作為對比,受到衝擊變質的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中普遍存在各種礦物的高壓相。月球樣品中高壓礦物的缺失,很可能指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產生特殊的溫度-壓力條件。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
  • 地質地球所在火星柯石英研究中獲進展
    月球和灶神星隕石樣品中,二氧化矽的高壓相以斯石英和柯石英為主,可見少量的Seifertite(PbO2結構);而火星隕石中二氧化矽的高壓相以斯石英和Seifertite為主,未發現過柯石英,這可能反映出它們間存在不同的衝擊變質機制或撞擊歷史。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歐洲一個研究小組在月球隕石Oued除了阿波羅和月球任務收集到的約382公斤巖石和土壤外,月球隕石還能讓人們對月球的形成有寶貴的了解。這些隕石因撞擊而噴射到月球表面,隨後被送往地球。其中一些隕石經歷了特別高的溫度和壓力。極端的物理條件往往導致這些隕石內的微觀區域發生震蕩熔化。這些震蕩區域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因為它們反映了與地球地幔中普遍存在的壓力和溫度機制相似的情況。
  • 在月球上發現了來自地球的巖石碎片?
    最古老的地球碎片可能出現在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月球。科學家說,在阿波羅號太空人收集到的一塊巨大巖石中嵌入了一個2釐米長的碎片,它實際上是我們所在的這個星球40億年前的碎片。「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顛覆性的結論,但也可能是正確的。」塔拉哈西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宇宙化學家穆尼爾·胡馬雲說。
  • 無意中發現的月球隕石
    在所有的隕石中,月球隕石與鐵隕石的熔殼是最薄也是落地後最容易脫落的隕石品種。而在隕石被尋找的過程中,相對月球隕石的弱磁性與沒了熔殼後與大部分地球巖石的相似性,同樣熔殼脫落後的鐵隕石用磁性測試更容易被人們所發現。
  • 此次科考發現0.8克月球隕石6塊碳質球粒隕石
    歐陽自遠院士介紹,判定隕石是否來自月球,主要依據是隕石熔殼內的石質。白色角礫是斜長巖的成分。目前所知月球上的巖石主要是斜長巖和玄武巖兩類。地球形成以來,外空隕石大部分落到佔據地球面積很大部分的海洋和無人居住的地方。
  • 月球出現一種全新礦物質,它本不應該出現,卻被隕石帶到地球
    從1982年第一個月球隕石被發現開始,如今,科學家們在地球上已經找到了很多月球隕石,目前為止,月球隕石一共分為2大類,分別是結晶結構的巖石和高地斜長質角礫巖、月海玄武質角礫巖和高地斜長質-月海玄武質混合角礫巖組成的碎屑巖。
  • 外媒:歐洲科學家在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據埃菲社柏林11月2日報導,柏林自然博物館周一稱,一個歐洲科學家團隊在月球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這一罕見發現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小行星撞擊對月球的影響。該礦物在2014年在西撒哈拉找到的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月球隕石中被發現。這一最新發現已發表在專業期刊《美國礦物學家》上。「這項發現對於研究月球形成歷史和地球內部的一些演變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月球隕石有什麼科學鑑定檢測方法
    1,天空中的月球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於外太空的物質,但落入大氣層到達地面後就成了我們說的月球隕石,所以,才有月球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的說法。月球隕石大體的可以劃分為月球隕石、月球隕石、月球隕石和月球隕石。 2,作為月球隕石中的鎳元素,地球表面雖然不具有鐵鎳合金,但是地球深部是有鐵鎳合金的,由此推論,小行星燃燒至核部後進入地球的月球隕石是鐵鎳合金,那行星非核部或宇宙塵埃碎塊或月球火星等星球脫落入地的月球隕石是不是就不會有鎳元素?更何況一些落地很久嚴重風化的月球隕石的鎳元素是會被流失貽盡的。
  •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塊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物。這種礦物被命名為Donwilhemsite,似乎是在高壓下形成的,可能在地球深處的巖石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DonwilhelMSIte主要由鈣、鋁、矽和氧原子組成,於2014年在西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隕石中被發現。研究小組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了隕石樣品,並確定了新礦物的晶體結構。
  • 月球與月球隕石
    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一個衛星,從我們居住的地球上觀察是永遠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的。月球的運轉方向是逆時針從西至東自行運轉,它在圍繞地球公轉時也是逆時針運行。因受「潮汐力的鎖定作用影響,月球自轉一周與公轉一周的周期相等」。
  • 月球背面也是密布的隕石坑,那隕石到底去了哪兒?
    月球是太空中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體,它永遠以同一個面對著我們的地球。雖然人類文明歷經了數千年的歷史,然而我們一直未曾看到過月球的背面,月球的背面究竟是什麼,它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因此當人類發現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時,人類就開始猜測月球的另一面到底有什麼。部分人甚至認為在月球的背面存在著大型的月球城市,在那裡有著外星人建造的城市。而月球正是他們窺探地球的基地,它們隱藏在月球的背後注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
  • 科普:月球隕石背後的奧秘知多少?
    隕石分類表一、月球隕石月球隕石,顧名思義是月球遭受小天體撞擊飛濺出來並最終隕落到地球上的碎片。是研究月球地質成分和演化歷史等重要樣本。按照礦物化學分類月球隕石屬於無球粒隕石。月球隕石稀少,發現過程非常緩慢。到1993年,才發現12塊月球隕石,而且主要來自南極,南極之外僅在澳大利亞發現一塊Calcalong Creek。
  • 發現巨大的隕石撞擊,加熱到2300度,形成了月球地殼的一部分!
    在新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種破壞性事件,這種破壞性事件通常與災難電影和恐龍滅絕聯繫在一起,這可能也是月球表面形成的原因之一。以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為首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老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的隕石撞擊直接相關。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得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他星球上的隕石坑很多人認為,月球就像是地球的守護神,替地球擋住了宇宙多輪隕石的撞擊,但實際上,在地月系統中,地球才是佔據主導地位。
  • 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
    大家都說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較稀少,價值高。地球上為什麼能夠發現這兩顆星體的巖石呢?太空中有很多流星體,當它們有部分偏離軌道,撞向月球或火星時,這兩顆星體沒有大氣層保護,巖石很容易被撞擊,飛到太空中,變成新的流星體。這些新晉流星體總有些落在地球上,所以地球上就能發現月球隕石或火星隕石。
  • 你知道月球的地質嗎?現在帶你看看月球的地質情況
    望遠鏡還發現月球表面覆蓋著許多隕石坑,有超過3萬顆。然而直到20世紀,隕石坑表面的起源仍不清楚。一些自然學家認為火山口是由氣體形成的,像巨大的巖石氣泡一樣從月球表面散發出來。一個常見的解釋是火山就像在地球上發現的那樣。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1738 - 1822)是天王星的發現者,據說甚至發現了一次噴發,他寫道:我在新月的黑暗部分的不同地方看到了三個火山。
  • 什麼是火星隕石,火星隕石是怎麼到達地球的?
    大家都知道,太空中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或固體碎塊,當它們被地球引力捕獲,將變成流星墜入大氣層。大部分的流星都會在到達地球表面之前燃燒殆盡。但是也有個別例外,沒燃燒完的殘骸墜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隕石。它們是怎麼從火星來到地球的呢?能否我們解開火星生命之謎呢?下面帶大家一探究竟。|火星隕石是怎麼被辨認出來的?200多塊的火星隕石是怎麼從2萬多塊隕石中被辨認出來的呢?雖然目前最早被發現的火星隕石是發現在1815年的法國。但是真正辨認出它的身份,其實還是得上世紀70年代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