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歐洲一個研究小組在月球隕石OuedAwlitis 001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高壓礦物,命名為"多恩威爾海姆斯石"(CaAl4Si2O11)。」多恩威爾海姆斯石"是第一個在隕石中發現的高壓礦物,並應用於下伏的陸地沉積物。
-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塊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物。這種礦物被命名為Donwilhemsite,似乎是在高壓下形成的,可能在地球深處的巖石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DonwilhelMSIte主要由鈣、鋁、矽和氧原子組成,於2014年在西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隕石中被發現。研究小組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了隕石樣品,並確定了新礦物的晶體結構。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斜矽石,月球表面下的地層中可能含大量水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報導, 日本東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布消息稱, 他們在一顆1.7萬年前的月球隕石中, 發現了一種需水才能形成的礦物質——「斜矽石 (moganite, Si O2) 。最新發現或能證明月球地層中富含大量水資源, 可為人類探索和定居月球所用。
-
外太空礦物!在隕石中發現了比鑽石還堅硬的神秘未知礦物
發現:神秘的未知礦物比鑽石堅硬。自兩年前黃金獵人發現這種物質後,西伯利亞的專家們對它進行了廣泛的測試。他們現在公布了他們的發現,稱這種被稱為「鈾雲母」的礦物來自外太空。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所長鮑裡斯·舒斯託夫說:「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因為地球上沒有發現很多礦物質,很多物質可以在宇宙條件下形成。」「但反過來也一樣——並不是所有的陸地物質都存在於隕石中。」
-
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經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找到新證據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的身世一直都是人類想解開的謎團。它和地球有「血緣」關係嗎?科學家對月球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與探索。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經過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發現了新線索,有力證明了月球是地球和其他星體「暴力相撞」的產物,她是地球的「親姐妹」。
-
月球出現一種全新礦物質,它本不應該出現,卻被隕石帶到地球
從1982年第一個月球隕石被發現開始,如今,科學家們在地球上已經找到了很多月球隕石,目前為止,月球隕石一共分為2大類,分別是結晶結構的巖石和高地斜長質角礫巖、月海玄武質角礫巖和高地斜長質-月海玄武質混合角礫巖組成的碎屑巖。
-
在月球隕石樣本中發現雷鋯石
本報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團隊在一塊編號為SaU 169的月球隕石中,發現了鋯石的高壓相——雷鋯石,這是在地外樣品中發現的雷鋯石。該雷鋯石以片晶形式存在於部分鋯石顆粒中,指示了鋯石—雷鋯石的固—固相變形成機制。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月球表面布滿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作為對比,受到衝擊變質的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中普遍存在各種礦物的高壓相。月球樣品中高壓礦物的缺失,很可能指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產生特殊的溫度-壓力條件。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
-
地質地球所在月球隕石中發現雷鋯石
月球的表面布滿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較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
-
無意中發現的月球隕石
在所有的隕石中,月球隕石與鐵隕石的熔殼是最薄也是落地後最容易脫落的隕石品種。而在隕石被尋找的過程中,相對月球隕石的弱磁性與沒了熔殼後與大部分地球巖石的相似性,同樣熔殼脫落後的鐵隕石用磁性測試更容易被人們所發現。
-
一種天然高壓新礦物以華人科學家命名
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教授Oliver Tschauner領導的礦物學小組,最近在來自深部地幔的金剛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天然高壓礦物包體,並將其命名為Davemaoite(毛鈣矽石)。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歐洲礦物學報》。
-
發現巨大的隕石撞擊,加熱到2300度,形成了月球地殼的一部分!
在新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種破壞性事件,這種破壞性事件通常與災難電影和恐龍滅絕聯繫在一起,這可能也是月球表面形成的原因之一。以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為首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老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的隕石撞擊直接相關。
-
第一塊被確認月球隕石
對於愛好隕石收藏的朋友 ,對世界上第一塊被確定的月球隕石都並不陌生,這是一塊於1981年在南極Allan Hills地區發現的一塊斜長巖質月壤角礫巖隕石。雖然此塊隕石不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塊月球隕石,卻是人類第一塊被確認的月球隕石,這對隕石界來說意義重大。
-
毛鈣矽石,這新天然高壓礦物以華人科學家命名
文匯報資料圖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教授Oliver Tschauner領導的礦物學小組最近在來自深部地幔的金剛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天然高壓礦物包體,並將其命名為Davemaoite(中文名:毛鈣矽石)。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歐洲礦物學報》。
-
科普:月球隕石背後的奧秘知多少?
月球隕石稀少,發現過程非常緩慢。到1993年,才發現12塊月球隕石,而且主要來自南極,南極之外僅在澳大利亞發現一塊Calcalong Creek。至2000年,月球隕石數量達到了31塊。同樣,絕大部分來自於南極。至2013年,已公布發現月球隕石165個,總重量65.2kg,如考慮成對隕石,這些隕石代表了81次隕石降落,其中10個月海玄武巖、50個斜長巖、21個玄武質斜長質混合角礫巖。在數量上,32塊(成對19塊)月球隕石發現於南極,其他148塊發現於南極之外的沙漠地區。
-
月球隕石的簡單辨別方法
通過顯微鏡觀察,該月球隕石具有角礫結構,角礫具有次輝綠結構,基質碎屑礦物組合和成分與角礫完全相同,屬於玄武巖質月球隕石。」繆秉魁說,「這種巖質的月球隕石有來自火星、月球、和小行星三種可能。根據礦物成分和氧同位素分析,排除來自火星和月球的可能,應來自灶神星,為鈣長輝長無球粒月球隕石,屬於灶神星月球隕石。」
-
新證據表明,至少在43億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促進了月球地殼形成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領導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代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隕石撞擊直接相關。科學家們對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收集到的一塊獨特的巖石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發現,它含有礦物學證據,這表明它是在極高的溫度(超過2300攝氏度/4300華氏度)下形成的,因為只有在大的撞擊事件中,行星外層巖石的熔化才能實現。在這塊巖石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先前存在的立方氧化鋯,這是一種礦物相,常用作珠寶中鑽石的替代品。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一直在對2008年在蘇丹上空爆炸的一顆神秘隕石進行研究。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這顆隕石在撞擊前被發現時重約9噸,直徑近13英尺(約4米)。隕石進入大氣層並撞擊地球表面後,研究人員前往蘇丹沙漠收集其殘骸進行研究。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一直在對2008年在蘇丹上空爆炸的一顆神秘隕石進行研究。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這顆隕石在撞擊前被發現時重約9噸,直徑近13英尺(約4米)。隕石進入大氣層並撞擊地球表面後,研究人員前往蘇丹沙漠收集其殘骸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