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鈣矽石,這新天然高壓礦物以華人科學家命名
文匯報資料圖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教授Oliver Tschauner領導的礦物學小組最近在來自深部地幔的金剛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天然高壓礦物包體,並將其命名為Davemaoite(中文名:毛鈣矽石)。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歐洲礦物學報》。
-
又一新發現礦物以華人科學家毛河光命名!
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Oliver Tschauner教授領導的礦物學小組最近在來自深部地幔的金剛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天然高壓礦物包體,並將其命名為Davemaoite(中文名:毛鈣矽石),相關研究於近日發表在《歐洲礦物學報》。
-
研究發現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新聞—科學網
研究發現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 記者從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鳴團隊和上海高壓先進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發現了一種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maohokite)。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Awlitis 001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高壓礦物,命名為"多恩威爾海姆斯石"(CaAl4Si2O11)。因此,這些微觀的的震熔區域是天然的坩堝,可以容容納地球表面自然無法接觸到的礦物。像韋德利石、林木石和布裡德曼石這樣的礦物,構成了地球地幔的大部分。這些晶體是在實驗室的高壓實驗中合成的。作為天然礦物,它們最初是根據它們在隕石中的出現來描述和命名的。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礦物碲鎢礦
■趣圖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發現的新礦物碲鎢礦(Tewite),日前獲得國際礦物學會礦物分類及新礦物命名委員會的正式批准,批准號為IMA2014-053。
-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塊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物。這種礦物被命名為Donwilhemsite,似乎是在高壓下形成的,可能在地球深處的巖石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DonwilhelMSIte主要由鈣、鋁、矽和氧原子組成,於2014年在西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隕石中被發現。研究小組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了隕石樣品,並確定了新礦物的晶體結構。
-
外媒:歐洲科學家在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據埃菲社柏林11月2日報導,柏林自然博物館周一稱,一個歐洲科學家團隊在月球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這一罕見發現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小行星撞擊對月球的影響。據該團隊稱,這種新礦物被命名為「donwilhelmsita」(化學式:CaAl4Si2O11),是為了向美國地質學家唐·威廉斯致敬。
-
科學家和哲學家呼籲建立可反映形成歷史的礦物分類系統
地球上,地幔中的高溫和高壓產生了我們最熟悉的寶石。5000年前,大型隕石產生了衝擊鑽石。這些鑽石在成分和成因上都互不相同,但是根據權威的礦物指南IMA(來自國際礦物學協會的新礦物,命名和分類委員會),它們都被歸為「鑽石」。對於許多物理科學家而言,那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
中南大學教授在湖南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
中南大學教授在我省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對銅礦區深部找礦具有重要指示意義 華聲在線11月14日訊 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獲悉,該校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谷湘平教授等發現並申報的新礦物「吳延之礦,Wuyanzhiite」,經國際礦物學協會(IMA
-
科學家找到了天然藍鑽的誕生地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天然藍鑽也許是地球「藏」得最「深」的秘密。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這種稀有鑽石誕生於地幔深處,而使它們呈現藍色的硼元素可能是板塊運動從地殼運送到地幔中的。 美國寶石學院主導的這項研究顯示,藍色鑽石可能成為一種獨特工具,幫助研究地殼與深層地幔之間的物質流動。
-
2019年度礦物:碲鎢礦
該評選活動由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和分類委員會(CNMNC)專家從每年發表的眾多新礦物中遴選出最優者,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一個最新奇的新礦物。碲鎢礦是在雲南省華坪縣境內新元古代結晶基底的半風化石英二長巖中發現的,靠近輝長巖接觸帶。
-
高清實拍天然鑽石原石圖集,天然金剛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礦物
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天然礦物,它晶瑩美麗,含量稀少,因此被人們譽為寶石之王。好多人有疑問金剛石是不是鑽石,鑽石和金剛石有什麼區別,其實金剛石是礦物學名稱,鑽石是珠寶學名稱,跟西紅柿與番茄差不多。 金剛石形成與地球深處的巖漿中,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碳元素結晶成為金剛石。
-
礦物天然水晶是如何發育形成的?
新朋友請按藍字添加關注☝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天然水晶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地球博物館它們或由於高壓而出現,或生長於地底深處的巖洞,或形成於巖層中,或飽經風化侵蝕,最終,他們因不同的形成環境而影響了自身的屬性與功能。
-
科學家們發現了美麗的藍色新礦物:Petrovite
據外媒CNET報導,聖彼得堡大學的晶體學家斯Stanislav Filatov 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礦物世界的一個可愛的新入口:Petrovite。Petrovite擁有美麗的外觀,但它也可以幫助激發下一代電池的進步。
-
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 分享「高壓下的新世界」
哈工大報訊(範國華/文 蘭銳 範國華/圖)9月25日上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中國物質科學崛起之捷徑—高壓下的新世界」的學術報告。副校長韓傑才會見毛河光院士並為他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
浙大學者發現新礦物
礦物是構成固體地球的最小基本單元。日前,由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饒燦教授課題組發現的一種新礦物LiAl5O8,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全票通過,獲得批准。該礦物被命名為「竺可楨石」,英文名為Chukochenite,國際礦物學會編號為IMA 2018-132a,國家博物館藏號M13818。竺可楨石是自然界中發現的第一個鋰鋁氧化物,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對未來科技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首位華人獲獎者!這項成果以東大校友的名字命名!
該獎設立至今43年,陳道倫院士為首次獲得該獎項的華人學者。他在納米複合材料方面開創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廣為人知的方法。Duggan獎章陳道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CAE),加拿大礦業、冶金和石油協會會士(FCIM),英國材料、礦物和採礦協會會士(FIMMM),加拿大多倫多瑞爾森大學機械和工業工程系教授。1983年和1986年分別獲東北大學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學位, 1993年獲得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
-
地球上最堅硬的天然礦物!鑽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十億多年前,在地表以下 100 英裡(161 千米)或更深處極端高溫高壓的鍋狀窪地中,碳原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溫度高於 2100 華氏度(1150 攝氏度),壓力為海平面壓力 45,000 倍的環境下,形成了一種晶體,即地球上最堅硬的天然礦物:鑽石。
-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標本呈灰黑色,反射光下呈灰色
記者11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鋅銀黝銅礦)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准。新礦物全型標本目前已被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
據新華社天津1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鋅銀黝銅礦)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准。新礦物全型標本目前已被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