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天津疫苗接種近20萬劑次,疫情防控「三個從嚴」,強化重點區域場所管理
1月12日上午,在第156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顧清介紹,近期,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且發現病毒變異株,國內多點散發本土病例及局部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疫情防控整體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目前,我市周邊省份均發生本土疫情,感染者人數仍在增加,京津冀協同發展格侷促進區域間人員、貨物頻繁往來;同時,天津港屬於北方地區重要冷鏈樞紐港口,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承擔航空口岸第一入境點職能,我市疫情防控任務愈發艱巨,風險形勢愈發嚴峻。雖然沒有本土疫情發生,但不可鬆懈,不可麻痺大意。
為推動我市內防外防同步、人防物防並重,切實發揮首都「護城河」作用,廣大群眾,一定要堅持從嚴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堅持從嚴做好個人防護,堅持從嚴把握自身健康行為,時刻繃緊疫情防控之弦。
嚴防境外輸入風險
顧清表示,一是,持續強化入境人員管理。繼續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7」閉環管理。所有在津入境人員繼續嚴格執行14天集中隔離,並在入境後第1、7、14天時,要分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雙重檢測。無論從我市還是從國內其他港口入境的,經隔離14天後的返津人員,還要繼續嚴格居家隔離7天,並在入境後第21天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雙重檢測。對於不能滿足居家隔離條件的人員,要及時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隔離管理。「在此,提醒廣大群眾,居家隔離時要立即向當地社區進行主動報備,積極配合做好健康監測、核酸和抗體檢測,保護好個人和他人的健康。」顧清說。
二是,持續強化進口貨物管控。繼續強化落實對進口貨物和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閉環管理。做好對進口貨物及冷鏈食品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及重點場所環境監測,重點強化對從業人員個人防護、集中管理、定期核酸檢測及健康監測。
在發布會上,顧清提醒從事進口冷鏈行業企業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要依法依規在生產、加工、經營、儲存、運輸等各環節嚴格落實好各項防控和防護措施,切實阻斷經進口貨物傳播疫情的途徑。
築牢疫情內防戰線
顧清說,一是,強化各類人員管理。強調在冬季疫情嚴峻形勢下,人們不要離津、不要出境、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黨政機關幹部要帶頭在津過節,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和規模,倡導線上會議,一律取消集體團拜、聯歡等活動,鼓勵在津單位推行彈性休假,引導人員錯峰離返津。有序組織高校師生、在津務工人員等錯峰離返津工作。
對於從中高風險等重點地區返津人員,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必須要立即主動向社區或工作單位進行報備,如實提供旅居史,積極配合做好健康管理、核酸檢測等相關工作,並主動出示天津健康碼及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不要去公共場所、不要參加聚會活動、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要立即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並主動告知醫生旅居史、接觸史等情況。
二是,強化交通運輸管理。機場、車站、公共運輸工具等場所要嚴格落實通風、消毒、衛生清潔等防控措施,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檢測、強調佩戴口罩、保持人員距離、查驗天津「健康碼」。要加強客流班次調控,減少等待排隊時間,合理控制客座率,切實降低人員密度。要完善「健康碼」、電子客票使用、綠色通道設置等工作,便利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出行。每次出行載客前要做好對交通運輸工具的清潔消毒,為乘客提供安全衛生的出行環境。嚴格落實工作人員、司機的健康監測和規範防護。廣大群眾要積極配合,服從管理,防止經公共運輸工具病毒傳播。
三是,強化重點場所管理。重點針對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公園景區、文化娛樂等場所,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等管理要求。嚴格審批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展覽展銷等活動,壓減各類線下迎春活動,落實防控和應急處置措施,對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動不予批准。重點場所要全面強化測溫驗碼、社交距離、佩戴口罩以及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措施落實,規範做好公共設施的清潔消毒,保持良好通風換氣,室內外文娛演出場所按不超過可容納人數的75%進行控制。必要時,結合人流等情況,加大清潔消毒和通風頻次,易擁堵或人員聚集區域設置疏導專崗。提倡自助購物結算、自助點餐、線上營銷、無接觸式配送、使用公筷公勺等方式降低感染風險。廣大群眾要主動服從管理,積極配合落實各項管控措施,防止公共場所病毒傳播。
四是,強化學校防控管理。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每日對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食堂、宿舍、浴室等重點場所進行通風消毒。要確保離校學生底數清、返鄉行程可追蹤、家校協同有反饋。假期前,要組織開展一次宣傳教育,提醒師生在離返津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假期中要減少前往人群聚集場所。同時,要做好寒假期間留校師生管理與服務,嚴格執行晨午晚檢制度,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
五是,強化醫療機構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院感防控制度和措施,加強預檢分診,做好測溫、掃碼驗碼、中高風險旅居史的流行病學問詢、登記等工作,指導所有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規範佩戴口罩。落實首診負責制,對發熱、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實行閉環管理,不得讓高風險患者往返轉診至其他醫院,同時,對有發熱、呼吸道症狀患者的陪同就醫人員,也要進行閉環管理,杜絕擴大傳播風險。這裡特別提醒陪同發熱、呼吸道症狀患者就醫的人員,應遵醫囑,不要中途離開,積極主動配合醫療機構採取的防控措施。發熱門診要發揮好哨點作用,嚴格按照有關診療方案開展排查和治療。加強門急診管理,防止出現人員無序聚集。強化探視和陪護制度,住院病區實行24小時門禁和人員值守,要減少探視並限制陪伴,落實住院病人及陪護人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應檢盡檢」措施。加強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工作。醫院是容易造成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高風險場所,為了維護良好安全的就醫秩序和醫療環境,廣大就醫群眾和陪護人員,必須要主動配合併服從醫院防控措施管理和各項制度,保障及時順利進行診療和有效救治。
鞏固全民防控格局
顧清介紹,一是,強化健康行為引導。為了鞏固我市已經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維護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廣大群眾要按照權威發布的信息,積極配合併主動落實好我市各項防控舉措。同時,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勤通風等良好習慣,推行文明節慶新風,移風易俗,減少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出行時必須要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服從各類場所的管控制度。一旦出現可疑症狀,不要到公共場所,不要參加聚集性活動,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要帶病堅持上班、上課,要及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二是強化重點人群接種。目前,我市正在按照國家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要求,統籌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為保障接種工作安全順利實施,全市建立了100餘個臨時接種點、配備了專用冷藏設備、安排了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建立了接種異常反應應急救治機制。通過單位組織、分時段預約、集體接種的方式,有序開展接種。
據統計,按照知情同意原則,全市重點人群同意接種者近43萬人,已累計接種近20萬劑次,未發生嚴重異常反應。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後,疫苗接種費用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的具體方案。現階段,我們仍然按照現行的國家政策繼續加快推進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工作。同時,我市有關部門也在積極與國家有關部門保持溝通,待國家方案出臺後,我市將嚴格落實國家規定,切實做好疫苗接種各項工作,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加強農村防控工作
近期,我市周邊地區疫情多集中發生在農村地區。農村地區聚集性活動多,導致疫情傳播風險加大;一些個體診所、村衛生室防控能力薄弱,發生對疫情苗頭管控不力情況;村民防病治病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識不足,造成病情拖延,容易成為疫情傳播源。因此,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針對農村地區,顧清表示,在嚴格落實全市整體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在冬季和春節期間,更要強化落實有針對性的重點防控舉措。
一是,強化常態化防控舉措。
要強化疫情預警監測。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篩查「哨點」和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的「探頭」作用,加大監測排查力度,對疫情苗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要強化公共場所防疫管理。涉農區企業、風景區、民宿、餐館、文化室、養老院、學校、幼兒園、農貿市場等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亮碼登記、佩戴口罩、通風消毒等防疫措施,嚴禁人員扎堆聚集。
要強化愛國衛生運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完善公共衛生設施,紮實做好消毒消殺,加大公共廁所、垃圾桶站、健身器材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消毒頻次。
二是,強化重點人員、區域、環節防控舉措。
要強化落實「三減少」。廣大村民不要扎堆聚集,切實落實「減少人員聚集、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堅決做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請不辦」,要少擺席、少串門、少走動。進一步加強農村大集防疫管理。春節前後禁止舉辦群眾性慶祝慶典、聚集性展銷促銷等活動。
要強化落實「三加強」。強化關鍵環節防控措施,「加強個人防護、加強鄉村管理、加強宣傳引導」。重點採取「大喇叭」廣播、入戶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強化針對性宣傳,引導村民養成不隨地吐痰、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衛生習慣。
要強化落實「三個一律」。切實落實「對來村衛生室看病的村民,要仔細詢問,一律流調管控;在家發熱的村民,要及早發現,一律流調管控;在藥店購買退燒感冒藥的村民,要注重監測,一律流調管控」。重點強化對農村及城郊接合部地區小診所、小藥店的監管,發現疫情苗頭隱患要及時報告。廣大村民一旦出現發熱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擅自服藥延誤病情,不要去公共場所、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要帶病走街串戶和參加聚集性活動。
要強化定期採樣監測。落實好對進口貨物、進口冷鏈食品等重點行業及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每周核酸檢測,對農村及城郊接合部地區的大型集貿市場、商超等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進行環境標本採集和檢測,堵住防疫漏洞。
要強化各類宗教活動管控。對農村地區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採取「兩暫停」措施,也就是暫停對外開放、暫停舉辦集體宗教活動,嚴格防範宗教場所疫情風險。
要強化高風險人員隔離管控。對中高風險等重點地區回村人員、入境來津人員、春節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群要主動搜索排查和分片包戶管理,確保管控人員「足不出戶」,並做好日常健康監測。
三是,強化農村疫情應急處置力度。
農村地區一旦發現疫情高風險隱患,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按規定及時報告,廣大村民要積極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感染來源追蹤、核酸檢測篩查、涉疫人員管控等工作。要嚴格落實查證、亮碼、測溫、登記,以及對重點公共區域與設施進行消毒等措施。
在發布會上,顧清說,當前,正值冬季,是適宜病毒生存傳播的季節,春節即將來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國內本土疫情呈多發性、複雜性、不確定性等特點,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要立足於疫情防控常態化科學應變,積極應對,共同營造穩定、安全的社會發展環境,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
天津市交委:在港口、機場、鐵路、公路和城市交通等領域全面加強防控
1月12日上午,在第156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向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道剛提問:「請問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為了保障市民及遊客安全有序出行,在做好交通運輸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我市採取了哪些措施?」
劉道剛回答:面對河北省等地區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按照市防控指揮部部署,我們在港口、機場、鐵路、公路和城市交通等領域,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相關要求。具體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道路運輸應急管控。1月7日起,暫停進出河北省、北京市、遼寧省、黑龍江省的往返省際長途客運班線和省際客運包車業務,途經上述地區的其他客運班線及包車禁止在該地區上下客。同時,京津冀聯防聯控一盤棋,對於向石家莊、邢臺地區運送應急物資的車輛持「通行證」優先便捷通行。
二是加強城市交通疫情防控。嚴格執行地鐵「七個百分之百」、公交「四全一轉」等消毒、通風、規範使用空調及測溫、亮碼、戴口罩等措施。出租汽車(含巡遊車、網約車)駕駛員落實測溫上崗、規範口罩佩戴,每日進行車輛消毒、每4小時開窗通風、乘客亮碼、掃碼或登記乘車、避免候客聚集等措施。同時,我市出租汽車不得搭載乘客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如果乘客發現計程車駕駛員沒有佩戴口罩可以投訴,如果乘客拒絕佩戴口罩,駕駛員可拒載。共享單車企業加大單車消殺。
三是加強車站機場疫情防控。鐵路各站點和機場等樞紐場站加強進出站旅客測溫、驗碼、日常消毒和設置隔離場所等措施,增派場站工作人員加強對乘客規範佩戴口罩、分散就坐等進行提醒提示。
四是加強冷鏈運輸閉環監控。嚴格落實《關於強化我市冷鏈運輸企業從業人員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對從業人員的防護、車輛的消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車輛遵循「最短路線、遠離人群、全程監控」的原則,按照規劃運輸路線,實現「點對點、無接觸、可追溯」的閉環管控。目前全市從事冷鏈運輸企業共277戶,運輸車輛1069部,相關司機653名。截至1月10日,累計運往外省市和我市一級冷庫的冷鏈運輸車次分別為10815次和6534次。
五是加強快遞行業疫情防控。督促指導郵政、快遞企業落實「人物同防」要求,對冷鏈、進境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津郵件快件、生產作業場地和工具以及相關運營車輛嚴格進行通風、消殺,完成全市近2萬人次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同時做好定期健康監測及疫苗接種等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跟蹤疫情變化態勢,深入分析研判,細化完善舉措,精準落實冬春季新冠肺炎防控和保通保暢各項措施,實行「管道式、鐵桶般」無縫運輸,有效阻擊疫情在交通運輸通道傳播擴散。在此也倡導廣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要離津,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個人防護。
發布會上,記者提問「目前外防輸入壓力較大,天津擁有海空兩港,如何做好防控?」
劉道剛回答:「天津擁有海空兩港,海港和空港既是交通樞紐,也是對外開放重要門戶,還是外防輸入前線,如何做好海空兩港外防輸入工作是我們交通運輸系統的重中之重。
天津承擔首都機場第一入境點旅客疏解任務,自去年3月份以來派出應急車輛2589車次,累計轉運航班274架次,旅客6.58萬人次;嚴密管控入境船員換班,累計檢測出境船員5549人、入境船員6080人,國際來港船舶7170艘次,發現發熱症狀42人次,均按規定流程處理。
我們通過嚴密細緻的工作流程設計,海空兩港在承擔對外開放、推動天津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的同時,承擔起了疫情防控外防輸入的重任,下一步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也根據冬春季海空兩港運輸特點,制定更加嚴密的防控措施,確保海空兩港成為外防輸入前沿最可靠的陣地。」
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確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雙落實
1月12日上午,在第156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向天津市市場監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鄭建軍提問:「我市市場監管系統是如何強化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管控,嚴把進口冷鏈食品上市關的?」
鄭建軍回答: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部署,持續加強我市進口冷鏈食品市場監管,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雙落實。
一是嚴格落實「五不準」要求。我委在全國率先提出進口冷鏈食品 「五不準」管理要求,即「沒有消毒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業經消毒證明的、不能提供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證明或銷售憑證、沒有該批次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沒有追溯數據的不準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無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不準上崗」,嚴把進口冷鏈食品進入市場關口。截至目前,累計出動檢查人員52883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44121個次,其中檢查集中交易市場3484個次、銷售者16455個次、獲證食品生產企業428次、餐飲服務單位22401個次、冷庫1427個次。對檢查中發現不符合「五不準」要求的362家食品經營戶予以停售,下架封存進口冷鏈食品1664.85噸。
二是快速做好應急處置。按照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陽性樣品溯源應急預案,組織區局迅速開展各級通報的有關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陽性樣品應急處置。自11月份以來,天津本地檢出外包裝檢測陽性樣本3起,共溯源下架封存涉疫凍品1265.5件(箱),約25.3噸;接到外省(市)追溯核查通報12起,共排查涉事凍品14427件(箱),約298噸。
三是完善追溯平臺建設。天津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以下簡稱追溯平臺)已於10月30日在全國率先全面上線運行。並進一步「向上下遊延伸」,對追溯平臺功能進行擴展優化,努力實現「從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截至目前,全市有3495家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生產和經營單位在「天津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完成註冊,動態覆蓋率達到100%。其中進口冷鏈食品銷售者1831家、生產企業107家,餐飲服務企業1468家,累計上傳23321批次追溯數據。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要求,以打造「從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平臺為契機,嚴格督促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市場開辦者和冷藏冷凍貯存服務提供者嚴格執行「五不準」要求,壓實主體責任,嚴把進口冷鏈食品上市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來源:文明天津
編輯:董巖 蔣麗莉 王喆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