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正果」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2020-12-05 城市參考

郝敬堂

修成正果不僅僅是做人做事的態度,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境界。古人云,當一天和尚念一天經。當和尚念經是份內的事,我們認真念了嗎?念好了嗎?念經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長此以往地念下去,直至修成正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位大師說過: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不平凡。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複雜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沒有簡單和平凡做基礎,哪來的成功和偉大。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又能做什麼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優秀的人是不講條件設法完成任務的人;優秀的人是認真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優秀的人是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不斷地重複最終使之成為現實的人。不忘初心,就是要有「小和尚念經」的認真和執著。

從老和尚喝茶說開去

海寧寺發跡於唐,復修於宋,重建於明,規制恢弘,金碧奪目,四時香火不絕。大雄寶殿前有兩棵銀杏樹,一雌一雄,宛如一對恩愛夫妻,相距咫尺,共度風雨,一直站成親密的姿勢。千年古剎,千年古樹,引來無數遊客和香客。

方丈室在山頂,一條石徑可以抵達,山路很陡,足有30度,登臨很費腳力。由於腳下的路陡峭且不平,所以攀登起來眼睛只能看腳下。走著走著,小編幡然有悟,這正是佛的大智慧啊!走在這條陡峭的山路上,人的眼睛只能觀下,不能看上,以免失足。行路如此,人生亦如此。

方丈室是當家和尚講經說法的地方,室內古樸典雅,室內所陳列的器物和字畫皆和佛有緣。有《觀音童子如意圖》、《布袋和尚像》等佛門傳世瑰寶,懸掛更多的是高僧們留下的偈語。字字人生箴言,句句處世之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埃,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佛在靈山莫求遠,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都有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小編一遍又一遍地揣摩,心裡頓然充滿佛光。

昌鑑法師是這裡的住持,他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小編,法師送我「三寶」,一是他編撰的書《海寧禪寺書畫珍藏》,二是他主編的刊物《道風》,三是他親手栽種和採摘的《雲霧茶》。昌鑑法師說,這茶生長在我們住的這座山上,有大海的雲霧滋養,是上等飲品。大師正襟危坐,一邊泡茶,一邊說法,隨即吟禪詩一闕:喝茶便喝茶,端起即放下,人生亦如此,何處不蓮花。好詩!小編暗自驚嘆,這齣口成章的小詩,竟然飽含著如此深奧的人生哲理。法師說,茶是用來品的,禪是用來悟的,小編第一次品出了「禪茶」那不同尋常的味道。阿彌陀佛!

酒是能醉人的,小編親身體驗過,禪茶也能醉人,小編也有了第一次體驗。

從大和尚坐禪說開去

從京城六裡橋出發,沿京石高速向西,行程80公裡,突兀出現一個青山綠水環抱的城堡,這個古香古色留著歷史遺蹟的城堡叫齋堂,齋堂,顧名思義是僧人和香客吃齋的地方。如今的齋堂已不見蹤跡,可名字依然存在,已建立齋堂鎮人民政府了。齋堂有一座千年古剎,名曰「靈嶽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當年靈嶽寺香火鼎盛,香客如雲,是當地名寺。如今,靈嶽寺還在,香火卻不似當年了。一日,小編來這裡朝拜,寺外冷冷清清,寺裡依然香火不絕。一僧人端坐廟堂,在專心致志臨帖,如入無人之境。見有香客來訪,起身合十致意。

小編在想,這千年古寺,僅此一人,冷冷清清,他堅守的是什麼?他臨的是什麼帖,念的是什麼經?練的是什麼功?他心中有什麼願?

佛堂裡掛滿了條幅,全都是師傅的書法作品,小編我一幅一幅欣賞,一字一句揣摩,漸漸地拉直了我心目中的問號,也走進了僧人的精神世界。

師傅說,覺悟人生,講的是如何做人?奉獻人生,講的是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做事,要領悟10個字:

空:人生如茶,空杯以對。

淨:清如水,淨如蓮。

素:人性本善,我心本素。

慧;大智若愚,慧由心生。

定:從容於心,淡定於行。

靜:鬧中取靜,心靜若禪。

緣:隨緣不惑,自然而然。

容:世界無界,心容則容。

慢:放慢,放鬆,放下。

真:明心見性,返本歸真。

小小的鬥室,簡陋的廟堂,竟然藏得下如此博大精深的做人做事的法寶。這就是禪。

師傅說,禪就是走得進去,悟得出來。

小編似乎懂了,這就是我們要尋找的「不忘初心」的禪釋。

從小和尚下山說開去

「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走過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自揣,為什麼老虎不吃人,模樣兒還挺可愛?老和尚悄悄告徒弟,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厲害,小和尚嚇得趕緊跑,師傅呀,壞壞壞,老虎已闖進我心裡來。」這是一首家喻戶曉十分幽默的流行歌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世界觀的形成一方面來自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來自於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老和尚要傳承教規,他說得沒有錯。小和尚有了自己的認知能力,得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是可愛的,善良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無可否認的是,人在成長的經歷中,隨著環境的變化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善而更善的有,善而變惡的也有。好人變壞人的有,壞人變好人的也有。這是無可爭議的。人都有七情六慾,我們教化的力量就是要克制人的情慾,樹立高尚的符合社會和倫理的道德觀念。國有國法,道有道規,軍有軍紀,還有各行各業的管理規定,這都是要人遵守的。觸犯了就會受到制裁和約束。作為軍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必須遵守的,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十八大提出的「八項規定」是要嚴格執行的。「八戒」(一戒貪吃,二戒好色,三戒貪財,四戒嫉賢,五戒作假,六戒偷懶、七戒為難,八戒貪功。)是出家人的法度,同樣是不能違背的。

人生苦短難永康,熙來熙去名利傷,才厚才薄都一樣,計劃不周必亡羊……這是近日網上流傳的段子,雖有調侃之意,但能發人深思。縱觀當下,有多少高官中箭落馬,有多少名人毀了前程,回首這不歸路,是因為沒有「持戒」。由此看來,人生要得大自由,還得戴上「緊箍咒」。

禪意人生是一種人生境界,當一個人經歷了很多事情後,最終把名利看淡了,知道一切和生命相比都不那麼重要了,然後隨遇而安,落花流水般服從自然法則,戒貪心,戒妄心,心明如鏡,這便是人生大境界。

相關焦點

  • 大學時期的戀愛,為什麼很難修成正果?我總結了三個原因
    也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戀情,很是單純,就是一種純碎的愛,沒有夾雜太多的物質。所以,後來我們回憶起的時候,都會很懷念。但不管怎麼說,那個時期的戀愛,是很美好幸福的。不管最終是不是走到了一起,其實都是幸福的。有些人會走到一起,而有些人會「一畢業就是分手」。不管最終結局如何,曾經我們是深深愛過。
  • 戰國五大質子:一人被殺,三人修成正果,一人統一天下
    質子制度是春秋戰國時期處理諸侯國之間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即把通常是一國之君之子或者是重要的王室成員質押給盟國,作為一種守約的保證,它一般用於求和求援或者是為了消除對方的懷疑和猜忌。今天就說一說戰國時期有名的五大質子,五人中有一人最終統一了天下,有三人回國後繼承王位修成了正果,還有一人被逼殺。先說說修成正果的三人。秦國雖然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和軍事力量大幅提升,但是也引起了六國的忌憚,蘇秦以合縱之策力圖封堵遏制秦國,在此大背景之下,張儀主張以連橫破合縱,於是和秦國並不接壤的燕國和齊國成了秦國重點的拉攏對象。
  • 當世唯一修成仙人境界的道長,一生坎坷,返璞歸真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教人自渡,覺悟自我,看空一切,只求正果,基督教教人崇神,奉為唯一,謹遵神旨,死後升天,穆教教人唯一,但信即可,莫問其他,死即極樂。可以看出,這三類其實都是人本主義宗教,即明白人的弱點,對人性了如指掌,以個人超脫為目標,讓人們努力修行,以求完成神公布的任務,最終圓滿人生,接受神的恩賜。
  • 狗煥失去德善卻跟李惠利修成正果,《請回答1988》售後真良心
    狗煥會嘲笑德善的裝扮,但阿澤一直都用著一種無傷害的微笑來誇德善漂亮。狗煥不是不夠喜歡德善,只是對她的「不好」、言語上對她的刻薄,就是他表達愛的方式。他也會因為同戴一副耳機而心跳不已,因為德善送的生日禮物而開心。
  • 北鬥「修成正果」,將會給國人帶來什麼好處?專家:意義重大
    我國北鬥經過26年刻苦研發,如今終於「修成正果」,那麼,這將會給國人帶來什麼好處呢?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對於科技的投入一直都是在逐年增長,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深諳「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標準。
  • 換芯升級打天下,運20成功變身,新型發動機終於修成正果
    換芯升級打天下,運-20成功變身,新型發動機終於修成了正果。為什麼說這次一定是渦扇20發動機呢?有兩大特點成明證。首先在文中提到的短艙,可以證明這是一款大涵道比的大直徑發動機,一般在大型客機上才會使用這種發動機,而渦扇20發動機是我國唯一研發的一款軍民兩用大涵道比發動機。
  • 《琉璃》:司鳳和璇璣終於修成正果,主要靠司鳳堅守千年
    電視劇《琉璃》截圖01終於追完了《琉璃》,看到了最終的大團圓結局,還是覺得很不錯的,因為所有人都得到了我們最想看到的結局——禹司鳳和褚璇璣經歷了十世輪迴,終於修成了正果其實天帝也許忘了,褚璇璣之所以能做人,並非是因為她自己的選擇,而是因為禹司鳳的存在。因為禹司鳳的千年來信任、堅持、付出和成全,因為禹司鳳徹入骨髓義無反顧的愛,才讓褚璇璣褪去了一身戾氣,心頭再次生出了血肉,才化解了千年來的仇怨。
  • 悅讀| 大氣,是一種境界
    人格魅力中有一種成分叫「大氣」。大氣是一種納百川、懷日月的氣概,一種從容大方、胸有成竹的氣量,一種成熟寬厚、寧靜和諧的氣度。大氣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淬鍊。大氣有性格的因素,更多的則是體現修養、境界等後天可以形成的內容。
  • 談戀愛太久難以修成正果,多半和這些原因有關
    01很多人說談戀愛太久,比那些談戀愛一兩年的更難進入婚姻,難以修成正果,因為彼此太了解,而往往更多的是看到對方的缺點,所以沒有了結婚的衝動。確實,大多進入婚姻的人,談戀愛時間都不會太長。五六年年已算久,再不結婚就到七年之癢了。
  • 佛說:要修成正果,非得身心安曠,把「六塵」的汙染徹底清除不可
    這正如佛說:要修成正果,非得身心安曠,把「六塵」的汙染徹底清除不可,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在當今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商品社會裡,每個人的「六根」。無時無刻不在和「六塵」緊密接觸,想避免也避免不了。問題在於,倘若你條件許可,那就適當接觸一下,享受一下,調節調節緊張的生活,舒展舒展緊張的神經,自然誰也無可非議。
  • 做人要大氣,大氣也是一種修養
    要學會對自己說,做人要有大氣。並且請相信,真正懂你了解你的人,絕不會因為那些有的、沒有的就否定你。所以養好你的大氣,大氣並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人格魅力。大氣是一種忍讓在外不要拿自己的涵養去挑戰別人的淺薄兩天前在一家超市門口前,就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正對著一位白髮老人罵罵咧咧。原因是,老人挑著貨物和男子擦肩而過的時候,不小心把煤灰沾到了他褲角上。男子便不依不饒地謾罵。
  • 境界的高低《神界傳說》像陳老師一樣低調做人高調拍照
    8090遊戲《神界傳說》要想達到陳老師的境界,絕對不是與生俱來這麼簡單地!在神話引領域中一種高於肉體而可以單獨存在的某種物質!他是人類意識的存在基礎也是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人類現有的能力下無法考證這種物質是否存在。是的,讓我們像陳老師一樣低調做人高調拍照。    元神來自無極界。
  • 水的三種狀態,代表著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種?
    老子說:「上善若水」,是說水能以柔克剛;孔子說「智者如水」,是指做人要懂得隨機應變;佛說「心靜如水」是指心境平和可以達到智慧的境界。可見水在聖人心中的地位。最高境界的善像水那樣。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它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 這3個技巧,讓愛情修成正果!
    其次,曾奇峰老師曾說:男人是一種很自戀的動物,他們喜歡對他們感興趣的女人。表面上看起來,男人一直都在尋找自己喜歡的女人,實際上他們更需要的,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女人。所以,能夠把愛大聲說出來的女性,對於男人來說,是具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的。這種主動示愛的繾綣柔情、笑靨如花,是極具有滋養性的。它不僅是女性特質的充分表達,也是讓男女之間關係更深入的珍貴「禮物」。
  • 《流星花園》20年,喻虹淵憑何強過大S,與周渝民終成正果?
    但兩人最終也沒能修成正果,而當時認為對結婚有點恐懼的周渝民,最後卻娶了名不轉經傳的喻虹淵,真是造化弄人,那麼資質、相貌都很普通的喻虹淵為何能戰勝大S,最終降服這位「浪子」周渝民呢?兩人相戀7年後,最終修成正果,此時的周渝民也算是正式找到了感情的歸宿。婚後兩人十分幸福,很快就有了一個可愛的閨女,而喻虹淵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張小鴨子的照片,被外界解讀為懷上二胎,如果真是如此,也真是讓人高興。相比大S,顯然喻虹淵更乖巧,更懂得周渝民想要什麼。當時周渝民與大S分手時,很多人還為兩人感到惋惜,但不合適的感情,勉強在一起就是一種折磨。
  • 從《西遊記》看人生:重要的不在於修成什麼果,而是選擇了什麼路
    當年的沙和尚也是天界的一名神仙,卻因打碎一個琉璃盞,被貶為妖精,還要時時受穿心之苦,這象徵著逐漸被世代左右和拋棄的大齡人群,隨時面臨著被淘汰的危機,在面對生活的選擇和打擊時,早已無可奈何,無力對抗;而沙僧在取經路上更是表現得過於平凡,安分守己,不爭不搶,為的是明哲保身不犯錯誤,只求安心到達靈山,修成正果頤養天年就心滿意足。這是一個被生活壓迫得不敢有任何想法和衝動的中年人。
  • 錢穆:讀五類書,培養人生情趣,拔高人生境界
    社會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覺得人生乏味,對人生發生厭倦,甚至於感到痛苦。譬如:我們當教師,有人覺得當教師是不得已,只是為謀生,只是枯燥沉悶,挨著過日子。但當知:這非教師做不得,只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了。今試問:要如何才能扭轉這心理,使他覺得人生還是有意義有價值?這便得先培養他對人生的情趣;而這一種培養人生情趣的工夫,莫如好讀書。
  • 誠信是立身做人的根本,誠信是人與人交往的最佳境界!
    誠信是立身做人的根本,誠信是人與人交往的最佳境界,正如孔子所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學問之道,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欺騙。那些考試作弊的同學,成績是他人的;抄襲別人作業的同學,成果是他人的,留給自己的只有虛偽的人格、荒廢的學業和失敗的人生。是的,我將永遠不會忘記――我正品味著這充滿真誠的那一天。願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與誠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