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了暴動之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北京,會變成...

2020-12-06 虎嗅APP


過去這一段時間,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中國經濟趨緩」上,一個原因是在國際政治格局中,中國受到的敵意越來越強,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在 2008 年之前的經濟表現太強勁了。

 

很多人因此認為,印度將是下一個亞洲經濟成長率最高的經濟體。但事實上,印度有很多消息是沒有被廣泛報導的。

 

就在上周,印度的科技重鎮班加羅爾發生了嚴重的暴動。印度這段時間旱情嚴重,而官方認為,真正高產值的是科技重鎮中的那些跨國公司,於是把補給都給了他們,導致當地農民灌溉所需的水資源短缺。

 

當地農民才不會考慮自己的產值高低,他們只覺得:就是這些外來的有錢人拿走了我們的水,把資源還給我們!

 

結果,9 月 12 日,抗議的人群像暴民一樣衝入甲骨文公司大樓,縱火焚燒這些企業。大樓裡還有其他 10 家跨國企業,包括亞馬遜和三星,他們在當天就立刻撤離了所有的辦公人員。

 

可以想像,如果這個新聞發生在北京,它會變成全世界的頭條;但它發生在印度,就幾乎沒有引起什麼人討論。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了暴動之城。民眾拿起棒子,把大巴車砸爛,偶爾有人上前阻止,暴民還群起而毆打之。憤怒蔓延在這個每年創造 970 億美元產值的印度科技重鎮。

 

這起暴動事件的導火線,是印度最高法院 9 月 5 日下的命令:「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所在地卡納卡塔省,每天每秒必須定量釋放 1.5 萬立方英尺的河水給臨近的坦米爾那都省。

 

這讓今年已經飽受旱災之苦、水源已經短缺的當地農人大為不滿,不但攻擊鄰省的商店,更將苗頭對準了班加羅爾境內的大型國內外科技公司,縱火焚燒企業資產,要這些「外地人把資源還給我們」。

 


每到傍晚,聚集起來的抗議群眾會更多。「我們不要命了!隨時準備用鮮血換回河水!」

 

在這樣的暴動中,當地學生立刻停課返家,IT 園區的科技公司要求員工提早下班,不少人要靠維持治安的警務人員隨侍,地鐵交通也提前關閉。

 

這場由用水抗爭擴大變成的罷工動亂,讓班加羅爾這座科技大城停擺整整四天,更暴露出印度高速成長下的潛在危機。

 


2014 年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之後,靠著吸引外資的「莫迪經濟學」,加上在各大國之間的靈活周旋、頻頻為印度創造機會的「平衡外交術」,帶來了外資直接投資的大幅成長。

 

2015 年,印度 GDP 突破 2 兆美元,經濟增長 7.6%;2016 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更是出乎意料地達到了 7.9%,成為繼中國之後全球最受矚目的新興經濟體。

  

但超速的印度似乎開始出現剎車的跡象。9 月 1 日,印度公布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為 7.1%。雖然相比較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比如菲律賓的 7%、中國的 6.7%,印尼的 5.2%,印度的 7.1% 絕非低成長,但與第一季度相比,則明顯放緩,同時遠低於經濟學家預估的 7.6%,以及政府原先設定的 8%。

 


彭博社分析,印度增長乏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國內外均面臨產能過剩和需求收縮影響,銀行因不良貸款增長而惜貸,導致民營企業投資增長乏力。

 

比如,印度最大、全球第十二大的塔塔鋼鐵公司,除了今年早先已經計劃退出英國市場、企業 15000 名勞工飯碗不保之後,它在 9 月 12 日也公布,第二季度的淨虧損額已經高達 4.75 億美元。

 

塔塔集團的財務長查特吉說:「由於鋼鐵產業面臨結構性調整的挑戰、歐洲需求持續疲軟,所以我們正在進行非常痛苦的內部整合,以確保集團的競爭力。」

 


而班加羅爾的抗爭事件,也暴露出印度為了追求經濟成長,在用水、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都面臨窘境,貧富差距的加劇擴大也帶來更大的社會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印度先前經濟的景氣是受惠於油價大跌,但如今油價又重回 50 美元關卡,印度的通貨膨脹達到了 2014 年 9 月以來的高點。看來,印度想取代中國的目標「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發生暴動 甲骨文等高科技企業受衝擊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因缺水問題爆發大規模抗議,當地的甲骨文公司大樓直接受到抗議者衝擊,當地高科技企業紛紛歇業。事情似乎不僅僅是爭奪水源那麼簡單。 「今日印度」網站9月19日報導稱,一名22歲的當地少女,只為了100盧比(約合人民幣10元)和一盤印度雞肉飯(biryani),就縱火點燃了42輛公交車。
  • 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90萬,「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印度衛生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4日上午8時,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8萬例,累計病例超過9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7月15日,印度衛生部門公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在過去24小時內激增了29429例,死亡病例582例。全國病例總數達到936181例,死亡病例24309例。這促使印度當局在近12個邦的高危地區重新實施封鎖措施。
  • 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羅爾,信息產業比肩美國矽谷,非昔日「阿蒙」
    在網際網路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大背景下,也衍生了一些網際網路重點城市,現在高科技的代名詞就是美國「矽谷」,我們中國「矽谷」則是深圳,在鄰近的印度國家也有著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甚至在一些IT產業比肩美國,那它到底有何出彩之處呢?
  • 科技與環境的衝突:缺水的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導語:高科技與水資源短缺,這兩個看似風馬不相及的事情,但在印度班加羅爾卻相遇了。在當地,由於水源之爭而引發衝突的新聞也不時見於報端。班加羅爾或許是《世界是平的》筆下的全球化貿易的典範,但現狀卻更像是《瘋狂的麥克斯》中的末日景象。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正在隕落?從這4個方面看,它輸給了北京上海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是初創企業界的璀璨明珠,但現在似乎開始黯淡無光了。當然了,我不是說它完全不行,至少亞馬遜和Uber都在班加羅爾開設了辦事處,2000多家初創企業也在班加羅爾安了家。但是,根據大數據公司Startup Genome最近的一份55個創業城市研究報告,班加羅爾已經從第15名掉落到了第20名。
  • 印度城市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它和深圳比怎麼樣?
    印度南部有一座名為「班加羅爾」的城市,這是印度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也是印度第五大城市。印度獨立之後,班加羅爾被賦予重工業中心的職能,數不清的高科技公司幫助班加羅爾成為印度信息科技中心,其被譽為是「亞洲矽谷」,比起「中國矽谷」倒是高了一個層次,那盛名之下的班加羅爾和深圳比起來,兩者在科技領域孰強孰弱?
  • 新媒: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淪為「垃圾城市」
    &nbsp&nbsp&nbsp&nbsp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6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有「花園城市」美譽的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因基礎建設和收垃圾服務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如今陷入垃圾成堆無人處理、空氣中瀰漫著惡臭的問題。有人因此將其綽號改為「垃圾城市」。
  • 印度網友:印度的矽谷是班加羅爾,中國的班加羅爾是深圳南山嗎?
    中國與印度就是兩個在時代的浪潮中飛速發展的國家。在很多網友心中,印度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有意思的故事也層出不窮。然而不可否認,過去的二三十年裡,印度的綜合國力也在飛速增長中,並且在一些領域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製藥領域與IT領域的建設了。因此,每當他們取得一點突破,就會向他們的假想中對手,也就是中國來炫耀。
  •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鄭昊寧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人口大約1300萬。當地時間14日晚8時開始,各類宗教場所、公共運輸、政府機構和大多數商店將關閉,居民僅獲準在必要情況下外出。部分科技企業可以繼續開工,以維護全球各地企業後臺運營等業務,但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數不得超過員工總數的一半。學校和餐館等將繼續關閉。
  • 揭秘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如何創造奇蹟
    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迄今為止,在印度「矽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
  • 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14日全球疫情簡報: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4日10時(北京時間14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15日6時34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13258016例,死亡病例為576752例。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達3416222例,死亡病例為136319例。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印度人認為超越了北山廣深
    說到印度這個國家,人們普遍的印象是髒亂差貧窮。當然,印度的瑜伽和美食及開掛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地區大國和全球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今天筆者想說下印度的一座城市,它既不是孟買,也不是新德裡,它是印度的第一大科技城市班加羅爾。
  • 班加羅爾,太多不理解......
    彈奏樂曲的樂師全手持傳統樂具,僧人的嗓子好像天生為了吟唱而生,低沉又靈活,一波接一波的信徒朝拜,可竟然一個遊客都沒遇見,不能拍照成了這裡的另一禁令,這可不比那些加錢便能拍照的寺院,這兒沒得商量,拿出自己的 Iphone 手機偷偷摸摸拍上幾張,轉念一想如果沒有這兒,我還能用的上 Iphone 嗎? 機緣匪淺。
  • 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15日 (外代一線)(13)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這是7月15日在印度班加羅爾拍攝的空蕩蕩的街道。 為遏制新冠疫情,原本已逐步「解封」的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
  • 印度人驕傲的「印度矽谷」,十年前差深圳300億,現在追上了嗎?
    那就是被稱為「亞洲矽谷」的班加羅爾,大家都知道美國的矽谷,那是一個代表著先進科技的地方,印度有此名號,也是因為班加羅爾的科技實力是很強的。當時,全球首富巴爾蓋茨在評價班加羅爾時,說它會幫助印度成為軟體大國,並且可能還會超過一些發達國家。那麼,現在班加羅爾的實力真的如比爾蓋茨當初所說嗎?
  • 貨拉拉再下印度德裡、班加羅爾二城
    據悉,貨拉拉海外版Lalamove在年初進入印度市場之後再下二城,於4月底正式開通了班加羅爾與德裡,這是緊隨落地孟買後繼續擴大疆域的又一市場動作。截至目前,貨拉拉已在海外開通了13座城市。貨拉拉以精細化運營、大數據管理、眾包模式快速擴張,已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網際網路+」同城貨運的頭部企業。
  • 印度「矽谷」與中國「矽谷」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中國經濟的不斷提高,其實和中國許多成功的措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科技產業來說,中國在亞洲是非常有發言權的,這些年不但中國的許多科技企業走出了國門,成為了國際性企業,還有這非常強大的科研實力。最能體現中國科技實力的,就要數中國的「矽谷」深圳了。深圳的科技實力冠絕全國,華為、中興、大疆、騰訊等等知名的科技企業在此創業。
  • 住在印度班加羅爾的這兩年半
    一轉眼,我到班加羅爾已經兩年零四個月了。掐指一算,已經比我之前在北京待的時間還要久。只是可能今年很多時間都待在家裡,所以沒感覺到時間溜走的速度。班加羅爾素來擁有「花園之城」的美譽,不僅有幾百年前建成的一座座花園,像圖拉哈利這樣的綠地本來也是市民周末休閒的好去處,我們大概每年都要去一兩次。從這裡俯瞰城市,每過一年都可以看到城市圖景的變化,這裡多了一棟高樓,那裡又延展到了遠處。但莫名其妙又悄無聲息地,就再也不能去了。
  • 從甘肅到印度班加羅爾,一名中國女記者的「徵途」-虎嗅網
    畢業之初,「家」是北京那一間15平米的出租屋。而現在,五千公裡之外德幹高原上那座曾經的「花園之城」更讓我有歸屬感。11月底回國一周,深夜返回班加羅爾,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小區門口的餐館裡,點了一個Masala Dosa,「Finally it feels like home」,我在Instagram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