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4月17日報導(編譯:田小雪)
編者註:本文作者Sohini Mitter為媒體平臺Mashable的記者,曾就職於福布斯(印度版)與金融快訊報紙。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是初創企業界的璀璨明珠,但現在似乎開始黯淡無光了。
當然了,我不是說它完全不行,至少亞馬遜和Uber都在班加羅爾開設了辦事處,2000多家初創企業也在班加羅爾安了家。但是,根據大數據公司Startup Genome最近的一份55個創業城市研究報告,班加羅爾已經從第15名掉落到了第20名。
亞洲地區出現了北京、上海和新加坡等新興創業中心,它們的表現比班加羅爾都要好。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城市排名下降呢?針對目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採取些什麼措施來保住它的優勢地位呢?
人才問題
雖然班加羅爾確實吸引了不少科技人才,但這些人才的質量卻不是特別高。
另外,由於大家都想尋求更高的薪水報酬和更好的發展機遇,所以科技企業的員工流失率太高。平均看來,班加羅爾的軟體工程師一年只能拿到8600美元的工資,這比美國矽谷要低上13倍。
因此,如果各家企業能夠提高員工的薪酬待遇,那將有能力吸引並留住優質人才。
風險投資回報較低班加羅爾的風投,看不到什麼成功的希望,企業退出市場的成功率較低。大多數連一年都撐不過去就會宣布倒閉,導致投資人的錢打了水漂。
該報告解釋說,市場退出成功率較低意味著兩點:第一,這些初創企業成熟之後會有光明的發展前景;第二,市場頂部在收購交易這一塊存在問題。
Gaussian Networks創始人兼執行長Kanwaljit Singh表示:「在印度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中,初創企業對自己的評估不太真實。它們會把自己與矽谷同行進行比較,但其實它們根本無法像矽谷企業一樣創建起全球知名品牌。」
所以說,認清自己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出路。
盈利問題在班加羅爾,有不少初創企業都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就算是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在成立十年之後的今天仍然沒能實現盈利。
雖然各家企業的融資情況比較樂觀,但實現盈利的還是少數。哪怕是成功率相對較高的首都德裡,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國內競爭除了來自國外的競爭,班加羅爾還面臨著來自金奈和浦那等本國城市的競爭。
其中,金奈已經成為了印度的SaaS中心。Zoho和Freshdesk等公司均駐紮在這個城市,而且拿到了高額風險投資。
浦那則憑藉發達的信息技術、低廉的房產價格和活躍的投資氛圍,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投資人的目光。
當然了,如果這兩座城市想要撼動班加羅爾的地位的話,就必須得從之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