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如何創造奇蹟

2021-01-17 搜狐焦點

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迄今為止,在印度「矽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



   來到班加羅爾,便遠離了嘈雜與喧囂,班加羅爾平均海拔1000米,四季氣候宜人,是印度聞名的「花園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迄今為止,在印度「矽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它已成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業內人士認為已經具備了向美國矽谷挑戰的實力。不僅有印度知名的因弗塞思公司,還創造了「印度的比爾·蓋茨」——該國首富普雷吉姆,有131家國際大型IT公司在此落戶。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功的奧秘

  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上世紀50年代初,印度剛剛獨立,尼赫魯政府為選定印度的高科技發展基地煞費苦心。最終,空氣品質良好,符合精密製造業研究發展要求的班加羅爾脫穎而出。印度負責火箭和衛星空間研究的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印度科學研究組織、國家航空實驗室、印度斯坦飛機製造公司等一批國字頭的高科技研究機構在班加羅爾安營紮寨,形成了以空間技術、電器和通訊設備、飛機製造、工具機、汽車等產業為龍頭的一批產業,逐步奠定了班市雄厚的科研基礎,成為印度有名的「科學城」。

  1984年,印度總理甘地提出了「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的口號。1986年印度政府頒布計算機軟體政策,為軟體的發展創造了各種有利條件,如提供資金(包括外匯)、組織人員培訓、簡化投資和進口的手續、減免國內貨物稅等。在這種契機下,上世紀80年代末期,班加羅爾開始吸引了國際軟體和高科技公司的注意。1987年,德州儀器開始在班市開展外包業務。1991年,國際商用機器IBM進駐班加羅爾。隨後,通用電器也在此設立研發中心。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專門設立IT部門的國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為該國電子商務的穩步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完備的人力資源環境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英語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整個國家語言環境好。並且印度人才教育培訓富有特色,除了在近3000所中學、1000多所大專院校開設不同層次的IT專業課程,還依靠民辦、私營機構以及軟體企業實行人才的培訓,印度大多數的軟體人才都來自於職業化培訓機構,為印度培養了百萬計的軟體人才。印度理工學院居於頂端、各大學居中、國家信息技術學院居於底層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養體系每年為印度培養軟體設計人員約1.78萬人。所以充足、合格、高水平的人力資源成就了印度軟體服務企業強大的環境優勢。

  關注服務創新與服務價值鏈升級

  該國政府確定了優先發展軟體的戰略,為班加羅爾明確了「軟體立市」的發展目標,並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與措施。班加羅爾軟體科技園註冊為獨立的自治機構。軟體科技園的主管擁有強大的權力,他們有意識地像「朋友、哲人和嚮導」一樣為產業提供服務。

  從2005年以來,印度軟體服務在不斷向規模和領域擴展的同時,向知識軟體服務過渡的速度逐漸加快。軟體服務業務正在從呼叫中心、數據錄入和售後服務等位於價值鏈低端的業務向市場分析、工程設計、法律諮詢、專利申請等位於價值鏈高端的業務轉移。

  國家內部助推力與消化力

  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規定該國政府採購項目的大部分均應是「印度製造」,針對電信、IT及電子等產業,印度聯邦內閣擬將激勵企業在城鎮建立電子集群;強制所有政府部門採購國內企業生產的電信、IT硬體及電子產品;建立一項電子研發基金並設立國家電子藍圖。據了解,到2020年,印度移動公司採購的電信網絡設備及其他基礎設施中,可能至少有80%都應是來自國內製造商。此外,為減少市場波動對微型和小型企業的影響,印度內閣還鼓勵公共部門採購微型和小型企業產品。

  據了解,在政府採購本國保護政策之外,該國還在關稅、所得稅、貨物稅和勞務稅及進出口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扶持政策等方面對本國信息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扶持。

  產業聚集帶來低成本高受益

  班加羅爾正是在印度大力發展軟體服務業的大環境下根據上述的歷史基礎找到了自己城市的功能定位。產業集聚和功能優化是城市功能區的本質特徵,每個功能區,都有自己所承擔的主要功能,確保自己所佔有的資源稟賦優勢充分發揮,也使整個班加羅爾在多元功能整合的基礎上進入更高的運行層次。

  曾有人測算,印度編程人員的工資只有發達國家的1/8到1/5,這就使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把軟體的設計等工程交給數學天分很高而工資卻相對很低的印度人去做,客觀上帶動了印度軟體業的發展,而由於軟體業在該市的規模集聚效應、人才的集中效應,使得該市的軟體開發成本較之其他印度城市更低。正因為,成本的減少,不光給班市帶來了人才濟濟,更帶來了濃厚的創業氛圍。

  幾乎該市所有的科研教授都辦公司,幾乎每個學生都在公司或孵化器任職,或自己創業。他們往往能慧眼識珠,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出色的技術成果。他們往往又收放自如,能以最快的速度拉來風險投資,功成身退。

  快樂的工作 簡單的創業

  對於班加羅爾的人來說,工作本身是樂趣,創業本身是目標。班加羅爾,有著歷史背景造就的城市功能,有著高效完備的風投機制與孵化器體制,有著一流的技術人才與寬鬆的創新環境、創業文化,有著令人心儀的低價成本,若是這樣還成就不了「印度矽谷」,那試問還有哪座城市能做得到呢?

相關焦點

  • 印度網友:印度的矽谷是班加羅爾,中國的班加羅爾是深圳南山嗎?
    中國與印度就是兩個在時代的浪潮中飛速發展的國家。在很多網友心中,印度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有意思的故事也層出不窮。然而不可否認,過去的二三十年裡,印度的綜合國力也在飛速增長中,並且在一些領域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製藥領域與IT領域的建設了。因此,每當他們取得一點突破,就會向他們的假想中對手,也就是中國來炫耀。
  • 新媒: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淪為「垃圾城市」
    &nbsp&nbsp&nbsp&nbsp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6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有「花園城市」美譽的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因基礎建設和收垃圾服務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如今陷入垃圾成堆無人處理、空氣中瀰漫著惡臭的問題。有人因此將其綽號改為「垃圾城市」。
  • 印度城市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它和深圳比怎麼樣?
    印度城市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它和深圳比怎麼樣?矽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為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不僅僅美國有矽谷,其他地區在經過幾十年的技術革新後,也出現了自己的矽谷,例如被譽為「中國矽谷」的深圳和中關村。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印度人認為超越了北山廣深
    說到印度這個國家,人們普遍的印象是髒亂差貧窮。當然,印度的瑜伽和美食及開掛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地區大國和全球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今天筆者想說下印度的一座城市,它既不是孟買,也不是新德裡,它是印度的第一大科技城市班加羅爾。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
    問:如何才能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社會和民生資訊?答: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民生大參考百家號即可。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大參考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7月15日,印度衛生部門公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在過去24小時內激增了29429例,死亡病例582例。全國病例總數達到936181例,死亡病例24309例。這促使印度當局在近12個邦的高危地區重新實施封鎖措施。
  • 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羅爾,信息產業比肩美國矽谷,非昔日「阿蒙」
    在網際網路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大背景下,也衍生了一些網際網路重點城市,現在高科技的代名詞就是美國「矽谷」,我們中國「矽谷」則是深圳,在鄰近的印度國家也有著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甚至在一些IT產業比肩美國,那它到底有何出彩之處呢?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發生暴動 甲骨文等高科技企業受衝擊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因缺水問題爆發大規模抗議,當地的甲骨文公司大樓直接受到抗議者衝擊,當地高科技企業紛紛歇業。事情似乎不僅僅是爭奪水源那麼簡單。 「今日印度」網站9月19日報導稱,一名22歲的當地少女,只為了100盧比(約合人民幣10元)和一盤印度雞肉飯(biryani),就縱火點燃了42輛公交車。
  • 科技與環境的衝突:缺水的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導語:高科技與水資源短缺,這兩個看似風馬不相及的事情,但在印度班加羅爾卻相遇了。在當地,由於水源之爭而引發衝突的新聞也不時見於報端。班加羅爾或許是《世界是平的》筆下的全球化貿易的典範,但現狀卻更像是《瘋狂的麥克斯》中的末日景象。
  • 當初被比爾蓋茨看好的班加羅爾,現在怎麼樣了?跟深圳比如何?
    我們的鄰國印度,雖然跟我們距離很近,可是我們似乎對它比較陌生,知道的城市也就那麼幾座,首都新德裡,最有錢的城市孟買,以及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在比較老的教科書裡,班加羅爾還是被叫做亞洲矽谷呢。這是印度科技最發達的地方,也曾經被比爾蓋茨評價為最有潛力的科技之城。說到科技之城,很多人就會把它和我們的深圳做比較,今天小屋就帶大家來比較一番。
  • 班加羅爾——印度模式造就IT神話
    如果你向他提起班加羅爾,他卻一定知道這個長滿火紅的金合歡樹和大大小小軟體開發公司的城市。班加羅爾,這個1990年代前尚籍籍無名的印度南方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現在已經成為印度IT 業的代名詞,「印度的矽谷」,也已經成為IT業的麥加聖地,每年吸引了無數的朝覲者前去頂禮膜拜。
  • 印度「矽谷」與中國「矽谷」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最能體現中國科技實力的,就要數中國的「矽谷」深圳了。深圳的科技實力冠絕全國,華為、中興、大疆、騰訊等等知名的科技企業在此創業。對於這個發展僅僅40年的城市來說,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正因為如此強大的科技實力,深圳也被叫做中國的「矽谷」。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正在隕落?從這4個方面看,它輸給了北京上海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是初創企業界的璀璨明珠,但現在似乎開始黯淡無光了。當然了,我不是說它完全不行,至少亞馬遜和Uber都在班加羅爾開設了辦事處,2000多家初創企業也在班加羅爾安了家。但是,根據大數據公司Startup Genome最近的一份55個創業城市研究報告,班加羅爾已經從第15名掉落到了第20名。
  • 印度「矽谷」,這樣了
    印度「矽谷」,這樣了 時間:2020年11月08日 08:09:35&nbsp中財網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新冠疫情已經讓印度『矽谷』大變樣。」據美聯社11月7日報導,疫情下的印度班加羅爾,曾經熙熙攘攘的郊區高檔消費點已經人去樓空,年輕人經常光顧的酒吧也陷入了沉寂。時尚展銷廳、餐廳和軟體公司建築裡的灰塵越來越多,空蕩蕩的商業中心掛著一排求租招牌。  文章介紹,位於印度IT中心班加羅爾市的Koramangala,是當地大學生和年輕上班族過去常去的地方。這裡既有豪華公寓、商業建築,也有許多印度億萬富翁居住的高級住宅。
  • 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90萬,「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印度衛生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4日上午8時,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8萬例,累計病例超過9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了暴動之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北京,會變成...
    很多人因此認為,印度將是下一個亞洲經濟成長率最高的經濟體。但事實上,印度有很多消息是沒有被廣泛報導的。 就在上周,印度的科技重鎮班加羅爾發生了嚴重的暴動。印度這段時間旱情嚴重,而官方認為,真正高產值的是科技重鎮中的那些跨國公司,於是把補給都給了他們,導致當地農民灌溉所需的水資源短缺。
  • 為什麼印度程式設計師可以「稱霸」矽谷而自己國家卻沒有「矽谷」?
    回答:印度。印度程式設計師大多都是外包出去給其他國家,特別是英美這樣的網際網路發達國家,他們都希望能得到一名優秀的印度程式設計師,所以在美國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印度程式設計師的身影,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更加喜歡招聘印度程式設計師而非美國本地程式設計師。矽谷是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科技城,類似中國的北京中關村。
  • 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城的IT成功之路
    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城的IT成功之路 文章導讀]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班加羅爾迅速成長為印度的「矽谷」,奠定了印度軟體大國的地位。
  • 【20170405】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4)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調整工業布局;治理環境;加大科技投入【解析】試題分析:(1)印度東北部工業區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主要從工業區位因素角度考慮,包括資源、交通、市場、勞動力等方面。讀圖可知,印度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德幹高原的東北部,這裡礦產資源(煤鐵錳)豐富,交通(鐵路、海運等)便利,水源充足(河流眾多且流量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等都為印度東北工業區提供了有利條件。(2)印度的高科技工業發展迅速,其中班加羅爾是印度新興工業區,主要區位因素為科技。(3)印度東北部地區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機械廠、機修廠等分布高度集中的目的就是工業集聚的意義。
  • 印度人的驕傲「印度矽谷」,十年前差深圳300億,如今咋樣了?
    目前,全世界最著名的高新科技聚集地應該是美國舊金山的矽谷,這裡的風險投資數額達到了整個美國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這裡的科技大佬不計其數,在世界上都享譽盛名。在世界上的一些其他國家,也都有著各自的高科技和產業區,在稱呼這些地區時,往往會冠上「矽谷」的稱呼。比如,印度就有一個讓全印度人感到自豪的城市,那就是有著「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
  • 印度科技巔峰的城市,被稱第二個「矽谷」,高科技企業多達4500家
    印度科技巔峰的城市,被稱為第二個「矽谷」,高科技企業多達4500家科技是什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歐洲國家那麼發達那麼牛逼?是因為它們最先浸潤工業時代。為什麼美國可以保持一百多年的世界第一?當然是因為它掌握了很多的科技,尤其是全球的高新科技,在美國的城市之中,矽谷是全球高新科技發展的中心,常年掌握著世界眾多的高新科技,世界的眾多著名的科技公司也在這裡落戶了,也是美國實力的保證之一。在亞洲有第二個「矽谷」,其實很多的小夥伴也知道它的存在,在地理書上還有提及過它。不是中關村,看標題是印度,中關村是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