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哉風
時值中秋,中國人踏入鬥蛐蛐的黃金時節。
圖:好鬥的蛐蛐是中國人第一愛蟲
能鳴善鬥的蛐蛐是中國無可爭議的國蟲,皇帝、士大夫和平民階層痴玩了整整二千多年。今天,來說說島國日本的國蟲。
日本的昆蟲種類多達1400多種,又是個崇尚萬物有靈的國家,自古以來和昆蟲一直相伴相隨。
圖:日本的昆蟲圖鑑
比如迄今風行日本某些地區的「昆蟲相撲」遊戲,用鍬甲蟲、獨角仙、蜘蛛進行類似相撲的格鬥遊戲。此外,螢火蟲、馬蛉在日本也很受歡迎。
圖:日本的昆蟲標本
不過,這些昆蟲都算不上日本人感情最深的昆蟲。會格鬥的昆蟲,對日本人只是娛樂,沒有感情寄託。
只有一種昆蟲,出沒於日本列島的每處田畔水邊,貫穿於無數動漫作品之中,縈繞在每個日本人童年的夢中,堪稱日本的國蟲——那是一種中國人小時候也非常熟悉的飛蟲。
蜻蜓。
日本有一首經久不衰的民謠「紅蜻蜓」,歌詞前幾句是:「晚霞中的紅蜻蜓,你在哪裡啊,童年時代遇到你啊,那是哪一天?」如果要選一首日本人都會唱的歌,這首歌當之無愧。有一年,日本NHK調查日本人最喜歡的民謠,結果這首歌是第一名。日本人聽到這首歌,會想念童年,想念故鄉,想念媽媽,堪稱日本人的心靈雞湯。
早在古代,日本人對於蜻蜓就近乎崇拜。日本在古代有個別稱叫「秋津洲」,也叫「蜻蜓洲」,就是來源於蜻蜓的日語古名あきつ。日本的農諺裡、故事裡、傳說中、詩歌裡、藥材中,都有蜻蜓的身影,早在江戶時代末期就有史料記載日本國蜻蜓65種,亦有蜻蜓捕食虻類害蟲的紀錄。不僅是農業方面,在日本考古發現中,許多青銅器上雕刻著粗糙的蜻蜓,甚至連古代士兵的甲冑、刀槍等武器也雕有蜻蜓的圖像。
圖:日本江戶時期的蜻蜓印籠
據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記載,神武天皇曾登上大和國(今奈良縣)的山崗上,眺望國土(本州島),稱讚道「妍哉乎國之獲矣!……猶如蜻蛉之臀呫焉!」
大意是:我們美麗國家的形狀,就像交尾的蜻蜓。
拿「交尾的蜻蜓」比之於國土,這是什麼樣的親暱之情!
圖:日本本州島形狀像交尾的蜻蜓嗎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厚愛蜻蜓?
日本是個吃米為生的國家。溫暖溼潤的氣候中,密布的水網稻田裡,什麼昆蟲出入最頻繁?對了,蜻蜓。
蜻蜓是農作物益蟲,吃各類害蟲,日本人千百年來一直和這種棲水而生的稻田小能手相依相伴,自然就萌生了親如家人的關係。
圖:日本街頭的蜻蜓圖案井蓋
江戶時代,日本有個著名的俳句女詩人叫加賀千代,她的獨生兒子在五歲那年捉蜻蜓時不慎落水早逝,哀傷一直伴隨著母親,離婚後的她晚年入了空門,成了一個女尼。某個黃昏,她無意看到幾隻飛過的蜻蜓,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號稱日本絕唱的俳句:「蜻蛉釣今日はどこまで行ったやら。」
圖:捉蜻蜓的日本繪畫
中文意思是:(我的愛子啊)今天你又跑到哪裡去捉蜻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