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最愛的「國蟲」,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它?

2021-01-10 快哉風

文/快哉風

時值中秋,中國人踏入鬥蛐蛐的黃金時節。

圖:好鬥的蛐蛐是中國人第一愛蟲

能鳴善鬥的蛐蛐是中國無可爭議的國蟲,皇帝、士大夫和平民階層痴玩了整整二千多年。今天,來說說島國日本的國蟲。

日本的昆蟲種類多達1400多種,又是個崇尚萬物有靈的國家,自古以來和昆蟲一直相伴相隨。

圖:日本的昆蟲圖鑑

比如迄今風行日本某些地區的「昆蟲相撲」遊戲,用鍬甲蟲、獨角仙、蜘蛛進行類似相撲的格鬥遊戲。此外,螢火蟲、馬蛉在日本也很受歡迎。

圖:日本的昆蟲標本

不過,這些昆蟲都算不上日本人感情最深的昆蟲。會格鬥的昆蟲,對日本人只是娛樂,沒有感情寄託。

只有一種昆蟲,出沒於日本列島的每處田畔水邊,貫穿於無數動漫作品之中,縈繞在每個日本人童年的夢中,堪稱日本的國蟲——那是一種中國人小時候也非常熟悉的飛蟲。

蜻蜓。

日本有一首經久不衰的民謠「紅蜻蜓」,歌詞前幾句是:「晚霞中的紅蜻蜓,你在哪裡啊,童年時代遇到你啊,那是哪一天?」如果要選一首日本人都會唱的歌,這首歌當之無愧。有一年,日本NHK調查日本人最喜歡的民謠,結果這首歌是第一名。日本人聽到這首歌,會想念童年,想念故鄉,想念媽媽,堪稱日本人的心靈雞湯。

早在古代,日本人對於蜻蜓就近乎崇拜。日本在古代有個別稱叫「秋津洲」,也叫「蜻蜓洲」,就是來源於蜻蜓的日語古名あきつ。日本的農諺裡、故事裡、傳說中、詩歌裡、藥材中,都有蜻蜓的身影,早在江戶時代末期就有史料記載日本國蜻蜓65種,亦有蜻蜓捕食虻類害蟲的紀錄。不僅是農業方面,在日本考古發現中,許多青銅器上雕刻著粗糙的蜻蜓,甚至連古代士兵的甲冑、刀槍等武器也雕有蜻蜓的圖像。

圖:日本江戶時期的蜻蜓印籠

據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記載,神武天皇曾登上大和國(今奈良縣)的山崗上,眺望國土(本州島),稱讚道「妍哉乎國之獲矣!……猶如蜻蛉之臀呫焉!」

大意是:我們美麗國家的形狀,就像交尾的蜻蜓。

拿「交尾的蜻蜓」比之於國土,這是什麼樣的親暱之情!

圖:日本本州島形狀像交尾的蜻蜓嗎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厚愛蜻蜓?

日本是個吃米為生的國家。溫暖溼潤的氣候中,密布的水網稻田裡,什麼昆蟲出入最頻繁?對了,蜻蜓。

蜻蜓是農作物益蟲,吃各類害蟲,日本人千百年來一直和這種棲水而生的稻田小能手相依相伴,自然就萌生了親如家人的關係。

圖:日本街頭的蜻蜓圖案井蓋

江戶時代,日本有個著名的俳句女詩人叫加賀千代,她的獨生兒子在五歲那年捉蜻蜓時不慎落水早逝,哀傷一直伴隨著母親,離婚後的她晚年入了空門,成了一個女尼。某個黃昏,她無意看到幾隻飛過的蜻蜓,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號稱日本絕唱的俳句:「蜻蛉釣今日はどこまで行ったやら。」

圖:捉蜻蜓的日本繪畫

中文意思是:(我的愛子啊)今天你又跑到哪裡去捉蜻蜓了?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愛買22年以上的老房子,究竟為什麼?
    最新一期日本二手房成交市場報告也顯示,日本人喜歡買老房子,平均的成交房齡是22年。相當於一半以上的人買的是超過20年的老房子,而且這個趨勢還呈逐年遞增。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講一講,該如何理解日本房產折舊,以及為何日本人愛買20年以上的老房子。
  • 司空見慣的水,沒人真正了解它?
    水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物質,但是對科學家而言,水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到目前為止,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去探索水的性質,所以水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世界。 那麼我們怎麼辦? 最直接的辦法是看到水分子,能夠知道水分子在什麼地方,它怎麼排列成網絡結構,它有幾個水分子在這個網絡裡面,這就是我研究水的初衷。
  • 一種司空見慣的物質「水」,為什麼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物質之一?
    「反常特性」,即便是現實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大家眼中司空見慣的水,卻被稱為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 先帶大家來到地球上的極寒之地,南極,作為溫度非常低的領域,一般很多水都結成了冰川存在,可是這麼冷的天氣,魚兒竟然還能在水裡遊行生存,這是為什麼呢?
  • 古人對妻子最奇葩的5個稱呼,第4個司空見慣,但一直被女性誤解
    我們現代人稱呼自己的妻子,多數是簡簡單單一句「老婆」。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沉澱千年,古人對妻子的稱呼就比我們多得多,而且有的稱呼我們現在聽來,還顯得有點「奇葩」,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稱呼方式。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河豚這個部位最美味!日本人的最愛,大部分人想不到
    河豚這個部位最美味!日本人的最愛,大部分人想不到如果要說有一塊地方,人類還沒有完全徵服甚至知之甚少,那一定是深海。深海中有太多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包括其中的生物,我們現在知道的魚類很可能只是深海中的冰山一角。
  • 最愛的人往往傷我們最深
    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話,在很早之前就告誡我們,要以溫和的言語,良善的話來勸慰別人,慎重使用傷人的語言。如果是來自陌生人的惡語,我們可能會覺得非常的厭惡和憤恨,會有想和那人打一架的衝動。但是如果是來自最親愛的人最心愛的人的惡語,我們的內心可能會備受打擊。
  • 被當成垃圾的「海參腸」,確是日本人的最愛,甚至比海參還貴!
    被當成垃圾的「海參腸」,確是日本人的最愛,甚至比海參還貴!隨著現在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尤其是很多人喜歡吃海鮮,都說海鮮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吃了還不容易發胖,主要是因為裡面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的含量卻特別低,我們都知道日本是最喜歡吃海鮮的,而且日本也是最會吃的。
  • 日本人為什麼把它當寶
    我們日常說的海帶,是指海帶科下的海帶屬,而昆布則是翅藻科下的昆布屬。可以把昆布和海帶是堂兄弟。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由日本引入海帶養殖技術,如今中國海帶產量全世界第一,一個省的產量就數倍於日本全國的產量。所以海帶開始進入平常百姓家。
  • 為什麼,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是張雨生、張惠妹合唱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這首歌中的一句歌詞。很多人都認為它描述的是愛情中的一種現象或心境。其實,這句話適用於親情、愛情、友情所有重要的情感類型。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真實案例也不勝枚舉。
  • 司空見慣的水,你真的了解它嗎?
    水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物質,但是對科學家而言,水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到目前為止,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去探索水的性質,所以水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世界。 那麼我們怎麼辦? 最直接的辦法是看到水分子,能夠知道水分子在什麼地方,它怎麼排列成網絡結構,它有幾個水分子在這個網絡裡面,這就是我研究水的初衷。
  • 日本人有多愛大熊貓?把香香留下來,把安倍送走!
    點擊播放 GIF 1.3M而說到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熊貓作為珍稀動物裡最可愛的代表,吃飯,睡覺,玩耍,甚至是拉粑粑,交配都自帶萌點。這讓原本就對「可愛」的東西沒有抵抗力的日本人更加欲罷不能了。另外,由於熊貓來到日本時距它在中國首次被發現已是100多年之久,一直渴望看到這種傳說中的「東方生物」的日本人壓抑了百年的願望終於得到實現,能不瘋狂嗎?而現在要說日本的頂流大熊貓,應該就是香香了。
  • 成語「司空見慣」的來歷
    一個人想要在萬世之後,被人永遠懷念,這是中國文化認可的三條路:立德,立功,立言。哪一條做到了,都可萬世「不朽」。當我們再次讀起這些詩句時,我們相信,劉禹錫或許「立德、立功」最終沒有實現,他的詩雖然也沒有「言得其要,理足可傳」的學術氣息,但其文學性與人生須奮鬥的縱橫豪氣,足可以稱得上是「立言」了。
  • 水中投毒:司空見慣的謀殺手段
    但是,此次投毒事件的另一關注點在於被確定發生在日常飲用水中,要不是被毒者誤以為飲用水過期而將其更換,或會造成更多人中毒。類似這樣的水中投毒事件,在過去是種司空見慣的謀殺手段,如今人類並未因對毒物知識的增加而停止。易於溶解無色無味的毒品依然是投毒者的首選,雖然水中投毒不再像上個世紀前那樣流行,但也讓其變得更加隱蔽且不易為人們所警惕 。
  • 世界硬度最高的魚:可以做成菜刀,牙齒難以咬動,卻成日本人最愛
    而世界上硬度最高的魚,可以用來做成菜刀,牙齒難以咬動,但卻成了日本人的最愛,這種魚名叫鰹,鱸形目、金槍魚亞目 在江戶時期,日本人就已經瘋狂迷戀鰹魚,幾乎到了散盡家財都要嘗一嘗鰹魚味、寧願典當老婆也非吃不可的地步
  • 我們為什麼都愛《小王子》
    有這麼一部童話,它的閱讀率僅次於《聖經》,也因為它,50元面值的法郎印上了它的作者安東尼的頭像。當它被翻拍成電影,在這部童話故事裡、在那個暗著光看不見人們面容的放映廳裡,潸然淚下的卻往往是那些長大了的成人。 童話故事裡那些簡單樸實的小故事,卻往往到我們長大才有了另一種更深刻的解讀。
  • 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司空見慣什麼意思?螞蟻莊園9月23日正確...
    螞蟻莊園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什麼?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3日的問題是關於成語「司空見慣」的,古時「司空」既有官職一稱,也為姓氏之一,那麼大家認為正確答案是「一種官職」還是「一個姓氏」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3日正確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水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物質!但又是自然界最複雜物質之一
    水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物質,但是對科學家而言,水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水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物質,但是對科學家而言,水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到目前為止,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去探索水的性質,所以水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世界。
  • 日本人疑惑:我們最害怕的一個動物,為何在中國餐桌上隨處可見?
    在中國人的菜譜當中,似乎只要是自然界視線範圍內所有的生物,我們都可以做成菜,這也源於中國人超高的烹飪技巧,可以把任何能吃的東西,都做成獨具一格的美味,當然有些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我們肯定是不能打它們的主意。
  • 日本人真的好愛它
    從1954年日本昭和系列出現開始,這頭長相可怖、性情兇殘的怪獸逐漸成為「怪獸宇宙」的中心,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流行文化符號,出現在不少電影、小說、漫畫甚至視頻遊戲中。哥斯拉的形象來源於日本人民對核威脅的恐懼,而這也是為什麼它的招牌性武器就是從口中噴射出紅色和藍色輻射火。它在當時冷戰的特殊背景下誕生,迅速被日本民眾接受。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前幾日,我發布了一個小視頻《印度人的皮膚不白,但為什麼被認為是白種人?》,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印度人的皮膚比我們要黝黑得多,為什麼還被認為是白種人呢?這是回歸到馬可波羅時代,西方人對東亞人的認知,在馬可波羅時代,西方人的旅行筆記中,中國人和日本人被描述成「膚色白皙的人」,從13世紀至19世紀,中國人和日本人一直被西方人認為是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