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圖文 | 渡渡鳥與顱欖樹,一個永恆的生態法則

2021-01-21 秦嶺科學苑

原創 | 陝西省植物研究所 祁雲枝 研究員

【引文】  

渡渡鳥(Raphus cucullatus),或作多多鳥(Dodo),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目前,關於渡渡鳥的滅絕時間共有三個主要說法:1662年、1681年,以及1688年到1715年之間,即便是按照最遠的時間算,渡渡鳥從遇到人類到滅絕,也僅僅過了不到120年。而這短短的時間內,正好是人類和其他物種開始進入模里西斯島的時間。由此可以推斷,外來物種確實對渡渡鳥的滅絕產生了很大影響。「砰——」一聲槍響後,世界上最後一隻渡渡鳥應聲倒地。鮮血,即刻染紅了它身邊的大顱欖樹。
樹葉譁啦啦落了下來,落在渡渡鳥汩汩流血的屍體上。不,不,那不是樹葉,是大顱欖樹悲傷的眼淚。這是1681年,大顱欖樹的年輪中,永遠鐫刻著這個年份。
1500年以來,從來沒有西方人到過模里西斯,雖然歷史上曾有東方航海者途經這裡,但直至葡萄牙人和後來荷蘭人來到這裡並建立起海上貿易航線,渡渡鳥快樂的日子才結束了。自從人類登上了非洲東部的火山島國模里西斯,之後,在大顱欖樹不足100圈的年輪中,一群群肥碩可愛、溫順笨拙的渡渡鳥,相繼倒在了大顱欖樹的腳下,倒在了人類用棍棒和槍口編織的貪慾和殘忍之中。
渡渡鳥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多麼悽慘,多麼血腥!目睹了整個慘劇的大顱欖樹,從此不再有種子萌發。即使人類採用最先進的方法處理種子,也喚不醒沉睡在種子裡的那一抹新綠。島上的大顱欖樹集體沉默著,像是在一直為渡渡鳥默哀。

奇怪的是,渡渡鳥滅絕後,與渡渡鳥一樣是模里西斯特產的一種珍貴的樹木——大顱欖樹也漸漸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來渡渡鳥是喜歡在大顱欖樹的林中生活,在渡渡鳥經過的地方,大顱欖樹總是繁茂,幼苗茁壯。人類眼看著這種珍貴樹種走向滅絕,竟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挽救它。」
的的確確,在渡渡鳥消失後的300年裡,曾經遍布全島的特有樹種——大顱欖樹日益減少。在模里西斯島的記憶中,從1681年起,只見老樹一棵棵倒下,從來沒有見過大顱欖樹的新株冒出地面。年復一年,島上的大顱欖樹,僅僅剩下了13 棵!
岌岌可危的13棵啊!大顱欖樹,你真的是要追尋渡渡鳥而去嗎?
時光倒退到16世紀前。四面環水的火山島國模里西斯,也曾一片祥和——林木蒼翠,花朵嫵媚,「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擁有30米的身高,4米樹圍的大顱欖樹,在島上隨處可見,高大俊朗,器宇軒昂。
幽靜的林下,一群頭大尾短、體長1米、體重約20公斤的渡渡鳥,一邊扭動著肥碩的屁股、一邊悠閒地啄食大顱欖樹交給它們的果實。

慷慨的大顱欖樹,它們捧出的果實是如此之多,多到大鳥們似乎永遠也吃不完。
島上,也沒有大鳥的天敵。渡渡鳥們氣定神閒,無憂無慮。
不用為食物和處境發愁的渡渡鳥,真的踐行了達爾文的觀點「用進廢退」——渡渡鳥的翅膀,一天天退化了,天空裡,再也看不到它們飛翔的身影。夏日裡偶爾張開雙翅,只是為了讓自己更涼爽一些。
養尊處優的結果,讓渡渡鳥失去了往日的靈巧和優雅。即便是日常的行走,都因了那肥碩的軀體,顯得遲緩和笨拙。
噩夢,是隨著葡萄牙殖民者首次登陸模里西斯的海灘開始的。
起初,一群體態肥碩、步履蹣跚的渡渡鳥在島上發現「人」這種動物時,竟毫不畏懼地湊上前去,過分熱情地表達著它們對客人的歡迎。一些好奇心強烈的大鳥,甚至跳到了舢板上。
渡渡鳥做夢也沒有料到,它們毫無戒備的舉止,換來的卻是殖民者血腥的棍棒!在一幫海上漂泊了數月的船員眼裡,遍地呆萌的渡渡鳥,就是巨型的肉鴿,是一份份行走著的「大盤雞」。
魚貫而來,帶著來復槍和獵狗的歐洲殖民者,殘酷地辜負了渡渡鳥的滿腔熱情——殖民者搗毀巢穴,吞食鳥卵,獵殺鳥兄鳥妹後,殘忍地拔毛火烤。
尤其可憎的是,這幫傢伙竟不屑地稱大鳥為「dodo」——是葡萄牙語「笨笨、愚蠢」的意思。
渡渡鳥的數量一天比一天少。隨著大量捕食渡渡鳥,而他們帶來的動物也把渡渡鳥的蛋作為食物,他們飼養的豬,甚至也會吃掉渡渡鳥產在地面的蛋和剛剛孵出的幼鳥,渡渡鳥的棲息地,也因人類的經濟活動變得愈發狹窄。
總之,在見到人類不足100年的時間裡,渡渡鳥從模里西斯島徹底消失了。僅留下一句「As dead as a dodo」(逝者如渡渡)的西方諺語。

樹們忘不掉渡渡鳥倒在自己腳下時,一雙雙充滿恐懼和絕望的眼睛!
其實,大顱欖樹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人類,也看中了它堅硬緻密的木質,繼而大肆砍伐。當有人開始意識到它快要絕跡時,才發現自從渡渡鳥從島上消逝後,大顱欖樹竟也患上了不育症。如是300年後,島上僅餘下13棵樹!
大顱欖樹,你們,也心如死灰,要決絕地去追尋渡渡鳥嗎?
大顱欖樹的狀況使科學家們深感焦慮,搶救大顱欖樹成了一個緊張的課題。科學家們通過種種實驗與推想分析,可是幾年過去了,沒有任何進展。直到1981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學教授斯坦雷·坦布爾教授來到了模里西斯。這一年,正好是渡渡鳥滅絕300周年。坦布爾測量了大顱欖樹的年輪後發現,它們的樹齡恰好是300年。也就是說,渡渡鳥滅絕之日,正是大顱欖樹絕育之時。
在島上,教授對大顱欖樹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細緻研究。他發現,這些年儘管大顱欖樹年年都開花結果,但是,卻沒有一粒種子發芽,而且,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三百年。是開花後沒有授粉?是島上的土壤結構改變了?是遭遇了蟲害?還是因為病菌、細菌等有害生物的侵襲?

在排除了所有的猜想後,循著渡渡鳥這條線索,教授果真找到了問題所在——大顱欖樹的不育,與渡渡鳥極大相關!樹為鳥提供食物,鳥為樹播種,它們生死相依、唇亡齒寒。

坦布爾通過細緻的發現,渡渡鳥的遺骸中有幾顆大顱欖樹的果實,原來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果實。大顱欖樹的果實被渡渡鳥吃下去後,果實被消化掉了,種子外邊的硬殼也消化掉一些。經過坦普爾的研究,發現大顱欖樹種子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衝破硬殼的。樹種必須藉助渡渡鳥強大的胃液消化磨損一部分後,才能突破重圍,伸出苗頭。所以,沒有了渡渡鳥,大顱欖樹種便無力自行萌發。
據此,坦布爾把與渡渡鳥習性相似的大鳥吐綬雞,整整餓了一周,強迫它吃下一粒大顱欖樹的果實。種子在吐綬雞的腸胃裡旅行了一圈後被排出體外,坦布爾把明顯變薄了的種子,種進苗圃。不久,苗圃裡真的長出了久違的綠芽!
是的,這是大顱欖樹的種苗。它在沉默了三百年後,終於絕處逢生,破殼出芽啦!
哈哈,大顱欖樹驚奇地發現,這一次,人類居然幫助了它,而不再是謀害它!
然而,大顱欖樹的好朋友渡渡鳥,卻永遠離開了它,連一架完整的骨骼都沒有留下。
如今,人類只能從化石、從圖片、從著名童話《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感受它的笨拙與可愛,在內心描摹「愛用莎士比亞的姿勢思考問題」的渡渡鳥的音容笑貌。

因為世界上只有少數博物館收藏有渡渡鳥的骨骼。牛津大學自然博物館裡,那一幅看似完整的骨架,實際上是由好幾隻渡渡鳥的零散骨骼拼湊而成的。

最振奮人心的一點還在於,牛津大學動物學和動物人類學系古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兩位科學家艾倫·庫珀(Alan Cooper)博士和貝斯·夏皮羅(Beth Shapiro已經成功地從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那隻只渡渡鳥殘留標本的皮膚中提取了仍然帶有活性的DNA,並將這一成果發表在當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於是,這只在人類的貪慾之火中涅磐的鳥有可能迎來它的第二次生命。

研究人員還採集了另一種體大且不會飛翔的已滅絕鳥類礬鶇的DNA樣本,這種鳥類來自模里西斯附近西印度洋上的羅德裡格斯島,另外還有35種現存家鴿和野鴿的DNA樣本。他們分析了DNA序列,繪製出一棵顯示進化關係的進化樹。結果證明渡渡鳥和礬鶇具有最近的親緣關係,二者都恰好位於家鴿及野鴿族譜的中間位置。這兩個物種顯然在大約2500萬年前就彼此分離了,這比模里西斯島和羅德裡格斯島的形成時間要早得多。(地質學家估計這兩座島的年齡分別為700萬年和150萬年。)因此研究人員斷定:兩種鳥類必然是在遷移到這些島嶼上之前,於另一塊大陸上彼此分離的。地質學證據表明,這片如今包括模里西斯和羅德裡格斯的列島最初是在2500萬年前升出海平面的。由於這兩種已滅絕鳥類與東南亞地區的鴿類親緣關係最為接近,所以作者認為這些鳥類的祖先可能是從那裡進化並遷移到新形成的列島,而後遷移到上述島嶼上的,它們在這裡從太平盛世迅速走向了最後的終結。

渡渡鳥完整骨骼標本(圖片:網絡)

大顱欖樹或許有所不知,和渡渡鳥一樣,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的,還有太多太多。1600年到1966年,地球上已經消失了164種鳥。自然界環環相扣,一個環節的缺失,會導致怎樣的連鎖性災難的發生?對此,人類相當無知。了解到渡渡鳥與大顱欖樹命運相連,只是一個偶然。我們不知道,因為人類的貪婪,自然界中,有多少悲劇已經上演,多少悲劇正在上演。
是的,並不是所有類似於大顱欖樹的哀傷,都能夠被診斷,被治癒!
生命,存在於一張我們看不見的網中,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網。網鏈掉了,相鄰的,何以安生?
人類,只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節點,沒有了其他物種的陪伴,下一個滅絕的,就是人類!


編輯丨致遠    主編丨王程亮


本文是秦嶺科學苑原創文章。歡迎朋友圈轉發、引用內容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模里西斯渡渡鳥,歐洲人只用了70年,就滅絕了這一獨有的生物
    ,一些船員草繪了渡渡鳥的形態,或者回國後向學者描述了渡渡鳥的形態,但是指望這群衣衫襤褸的水手講清楚渡渡鳥,那是十分困難的。渡渡鳥頭骨讓人意外的是,渡渡鳥滅絕後,它們喜歡棲息的大顱欖樹樹林也大量死亡,到上世紀80年代,只剩下13棵,拯救大顱欖樹已經迫在眉睫
  • 聊聊渡渡鳥的悲慘滅絕史
    雖然「渡渡鳥」的名字由來依然有爭議,但是根據微軟電子百科全書和錢伯斯語源辭典的記錄,渡渡鳥的名字「dodo」來自葡萄牙語的「doudo」或者「doido」,意思就是「愚蠢」——這種解釋確實有些道理,因為渡渡鳥不僅長相蠢萌,而且毫無自衛的意識,估計看到葡萄牙人之後,還很好奇的上前打量一番呢。
  • 渡渡鳥真的是「蠢死」的嗎,從被發現到滅絕,還不到70年
    但是歐洲人發現渡渡鳥的肉一點都不好吃,又老又硬,不如吃它們下的蛋可口。據說只有渡渡鳥脖子上的肉比較美味。當然,這可能是因為荷蘭人的口味比較挑剔。據說另外一些歐洲人認為渡渡鳥肉吃起來很香。即便渡渡鳥的肉很難吃,自從歐洲人登島之後,它們的快樂生活就迎來了厄運。大約幾十個隸屬東印度公司的歐洲人長期生活在模里西斯,在缺少食物的時候,渡渡鳥被獵殺就無可避免。
  • 《饑荒》海難渡渡鳥捕捉及馴養圖文攻略 饑荒攻略
    《饑荒》海難中渡渡鳥如何怎麼抓?今天小編帶來「朕__略萌」分享的《饑荒》海難渡渡鳥捕捉及馴養圖文攻略,希望對各位玩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抓捕野生渡渡鳥時的注意事項1、在開始去抓那兩隻野生渡渡鳥的時候,要注意渡渡鳥所處位置,一般附近都會有一蜘蛛巢,而最麻煩的是附近有很多藤蔓,夜晚藤蔓裡的蛇出來活動,分分鐘會把你要抓的渡渡鳥給變成羽毛和肉塊。
  • 渡渡鳥的涅磐與重生
    「這隻渡渡鳥的DNA仍然倖存著,它受到了嚴重損害並且斷裂成了微小的片段,但這些小的片段依然保留著。」這些DNA片段雖然微小,在生物學家的實驗室中,卻能展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奇妙新世界。同所有的動物學家一樣,庫珀博士及其同事首先著手的,是探尋渡渡鳥在進化樹中所處的位置。作為比較,研究人員從曾經生活在模里西斯島附近羅得裡格斯島上的Solitaire鳥身上也提取了樣本DNA。
  • 海欖雌瘤斑螟來襲 紅樹林保護區問計社會
    2004年及2012年均曾發生過海欖雌大面積樹葉枯黃,如火燒一般,當時市民都以為樹枯死了,其實這是假象,一般當年秋天又能長出新葉。海欖雌瘤斑螟的蛹  福田紅樹林成孤島  暴雨的確是今年海欖雌瘤斑螟害蟲蔓延的直接原因,但深層次的根本原因,則是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食物鏈斷裂和害蟲天敵的絕跡。
  • 渡渡鳥
    在遙遠的模里西斯島上,生活著一種神秘而又古老的鳥類——渡渡鳥。該物種出現於新生代時期,重達23公斤左右,體羽大多呈藍灰色,嘴長約23公分,嘴尖呈褐色,前端有彎鉤,有紅點。翅膀退化,無法飛行,雙腿粗壯,臀部有一簇捲起的羽毛。      渡渡鳥生活在富饒且無天敵的模里西斯上,過著平靜而有和平的生活。
  • 路易港的渡渡鳥,渡渡鳥的卡伐利亞樹,還有旅行和人生!
    《分手大師》上線時,模里西斯在國內就被帶火了,當時電影裡的景色真是讓人心生嚮往,我想去一個地方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但是我的友人卻不是很贊同我這種跟風行為,而且他一時半會想不到那裡有啥好玩的,所以他要考慮一下,我想了想歷史上好像是沒啥,但是有渡渡鳥的遺骸,我看見友人眼睛一亮,於是我們就有了新的目標
  • 渡渡鳥丨連一片羽毛都沒留下
    1505年,葡萄牙一個名叫馬卡雲拿的航海家驚喜地踏上了模里西斯海灘,成群的渡渡鳥迎上前來,過分熱情地表達著它們對人類的親暱。隨後而來的人們,很快就發現這種肥碩可愛、溫順笨拙的鳥兒居然美味可口,而且,只要用大棒就能輕易打中。因為這個安詳平靜的島嶼上,渡渡鳥幾乎沒有天敵,它的翅膀退化了,它不會飛,它也跑不快。在葡萄牙人看來,這是很可笑的。
  • 渡渡鳥滅絕該怪誰?人類無情的捕獵,還是生活優越已忘記生存法則
    渡渡鳥,一種胖胖的,也沒什麼頭腦的傻瓜鳥。渡渡鳥是一種不會飛的鳥,生活在寧靜的模里西斯島上。關於渡渡鳥名字的起源是有爭議的。渡渡鳥是模里西斯島獨有的品種,基於島上的棲息地和生態系統,它們的身體能非常完美地適應了那裡的生活。在那裡,它們以被稱為「渡渡鳥樹」的植物、堅果、水果、樹根和小昆蟲為食。不僅如此,在這裡,簡直是渡渡鳥的天堂,根本沒有天敵。
  • 紅樹林到底是什麼樹?
    木欖屬    Bruguiera gymnorhiza木欖    Bruguiera sexangula海蓮    Bruguiera cylindrica柱果木欖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雌欖科Avicenniaceae    Avicennia marina海雌欖    Avicennia officinalis(無中文名)
  • 美麗欖核,觸手可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木棉樹木棉花是廣州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及高雄市的市花。木棉樹為木棉科落葉喬木,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公尺。木棉花通常為紅色或橙紅色,可入藥,曬乾了的木棉花有解毒清熱驅寒去溼的藥用價值。
  • 渡渡鳥 Dodo
    在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裡,一則政治諷刺故事裡提到了渡渡鳥。2005年10月,一個荷蘭生物學家小組在模里西斯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渡渡鳥遺址,並發現了大量不同年齡的渡渡鳥的骨骼,2005年12月,這些骨骼開始在荷蘭萊頓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內向公眾展示。
  • 《饑荒》怪物渡渡鳥是什麼 怪物渡渡鳥打法介紹
    導 讀 《饑荒》特殊怪物渡渡鳥資料及打法攻略。
  • 渡渡鳥:居然是被人和豬一起趕盡殺絕的物種
    這種奇怪的大鳥出現在「阿姆斯特丹」號的航海日記中,這是關於渡渡鳥最早的記錄。 圖註:早期荷蘭人在模里西斯活動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左側2奔跑的就是渡渡鳥  隨著「阿姆斯特丹」號發現模里西斯,在之後的17世紀,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這裡。人類在模里西斯定居,他們開闢農場,砍伐樹木,養殖家畜,這一切都嚴重影響了當地的自然環境。
  • 邂逅滅絕渡渡鳥!上海自然博物館引進英國重磅巡展今開幕
    邂逅滅絕渡渡鳥!在這次展覽中,將帶領參觀者越過渡渡鳥和恐龍去尋找地球生命演化歷程裡的「倖存者」,探討生物滅絕在生物進化中的意義。展覽擁有多件收藏與研究價值兼具的珍貴標本、經典與現代交融的整體設計、彰顯綠色環保理念的展櫃製作、精緻美觀的圖文版面、充滿互動體驗的多媒體展品等,讓廣大參觀者足不出「滬」,就能欣賞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展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