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鳥真的是「蠢死」的嗎,從被發現到滅絕,還不到70年

2020-12-05 灞上松

物以稀為貴。一副鳥類的骨骼,也可以賣到數百萬元。

2016年,一副已經滅絕了300多年的渡渡鳥骨骼在英國拍賣,成交價5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440萬元。這並不是自然遺留的完整的渡渡鳥骨架,而是一位收藏家花了40年的功夫,四處收集碎片拼湊而來,完整度95%。沒有比這更完整的了。

渡渡鳥標本

渡渡鳥的模樣,和捕食鱷魚的鯨頭鸛有點像,看起來蠢蠢笨笨。出人意料的是,渡渡鳥其實是一種鴿子的近親,屬於鴿形目,孤鴿亞科。

這種不會飛的鳥類原本是非洲東部島國模里西斯的特有物種,因此也叫模里西斯多多鳥(dodo)。從它們被外界發現到滅絕,只有70年的時間。

渡渡鳥是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第一種鳥類。有一句英文諺語因它們的絕跡而產生,「as dead as a dodo」,直譯為「死得像渡渡鳥一樣」,意思是「死透了」或者「早就過時了」。

繪畫裡的渡渡鳥

讀過劉易斯·卡羅爾所著《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同學,大概對書中一副渡渡鳥的插圖有印象。不過劉易斯也沒有見過活著的渡渡鳥,他出生的時候,渡渡鳥早就一隻不剩了。

16世紀初期,模里西斯還無人居住,是野生動物的樂園。葡萄牙人和阿拉伯人發現了這裡,但他們只是路過,一直沒有上岸。1598年,一艘荷蘭商船「阿姆斯特丹」號因遇到風暴,被迫在模里西斯停靠。上岸的船員第一次看見了渡渡鳥。

渡渡鳥的樣子讓外來者感到驚奇。它們體型巨大,胖墩墩的,普遍可以長到10-18公斤左右,最大的有20多公斤,成鳥的身高約有1米。由於翅膀已經退化,它們只能奔跑跳躍,卻飛不起來。

模里西斯的方位

根據相關研究,渡渡鳥的祖先原本是會飛的,大約1000萬年前遷移到了模里西斯。它們以叢林裡取之不盡的野果為食,吃了睡,睡了吃。而且島上沒有任何對它們構成威脅的天敵,生活太愜意,結果退化成了後來這個樣子。

「渡渡鳥」這個名字可能是歐洲人根據它們的叫聲取的。這種性格溫順的鳥兒從未見過人類,不知道害怕為何物。發現不速之客,它們的反應是搖搖晃晃地湊上去表示歡迎,還有的鳥兒好奇地跳上船左顧右盼。

在早期的資料和繪畫中,渡渡鳥的形象肥胖而愚蠢,又被歐洲人稱為「蠢鴿」。所以有人說渡渡鳥是「蠢死」的。

渡渡鳥和人

渡渡鳥太容易獵捕,隨便拿一根棍子就能捕殺到。但是歐洲人發現渡渡鳥的肉一點都不好吃,又老又硬,不如吃它們下的蛋可口。據說只有渡渡鳥脖子上的肉比較美味。當然,這可能是因為荷蘭人的口味比較挑剔。據說另外一些歐洲人認為渡渡鳥肉吃起來很香。

即便渡渡鳥的肉很難吃,自從歐洲人登島之後,它們的快樂生活就迎來了厄運。大約幾十個隸屬東印度公司的歐洲人長期生活在模里西斯,在缺少食物的時候,渡渡鳥被獵殺就無可避免。就算沒有食物需求,也有人把捕殺渡渡鳥作為一種消遣。

此外,歐洲人還把一些豬、狗、猴子和老鼠帶到了島上,對渡渡鳥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豬也吃上了鳥肉。由於渡渡鳥在地上築巢,鳥蛋成為豬和猴子的大餐。要命的是,渡渡鳥每次只產一枚卵。

渡渡鳥

1662年,一艘荷蘭船隻在模里西斯附近海域沉沒,倖存的水手維克特·埃沃特茲(Volkert Evertsz)等人爬上了模里西斯附近的琥珀島。他們唯一的生存希望寄託於那些在島上悠閒踱步的渡渡鳥,架了一口鍋煮鳥肉。

據說鳥肉難以下咽,水手們大都捏著鼻子才吃下去。這可能只是一種誇張的描述。他們是最後一批吃過渡渡鳥肉的人。此後,野生的渡渡鳥已經非常罕見。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人類踏上模里西斯還不到70年,渡渡鳥就絕種了。

那個年代的人對物種保護沒什麼概念。歐洲人發現渡渡鳥日益稀少時,有人試著圈養或者製作成標本,帶回歐洲出售。在滅絕前,有十幾隻渡渡鳥被圈養在歐洲和印度。還有個日本收藏家買到過一隻活體渡渡鳥。但人工飼養未能挽回渡渡鳥滅絕的厄運。

渡渡鳥的骨架

現代的一些研究認為,渡渡鳥在1662年並沒有滅絕,而是1681年才徹底絕種的。還有一個可信度比較高的最後一次目擊報告,發生在1688年。這差別也不大。按這種說法,從歐洲人踏足模里西斯到渡渡鳥一隻不剩,也不過八、九十年。

渡渡鳥的完整標本沒能保存至今。愛爾蘭都柏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曾收藏過一個殘缺不全的標本,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陳列過一個經過填充的標本,比較完整。後因標本腐爛,在1775年被焚毀,只留下一塊渡渡鳥的頭骨和腳骨,至今還陳列著。

由於大自然神奇的生物關聯性,渡渡鳥滅絕後,模里西斯原本很常見的一種高大的熱帶喬木大顱欖樹也差點滅絕。據推斷,這種樹的種子是渡渡鳥的食物之一,包裹著堅韌的種皮。只有被渡渡鳥食用並消化、磨碎種皮後,才有機會發芽。現在模里西斯只剩下13棵大顱欖樹。

參考資料:《被人類滅絕的生物》

相關焦點

  • 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蠢」嗎?實際家豬在這方面起的作用很大
    動物圈裡面經常會有人提到這麼一件趣事,說有一種鳥之所以會滅絕,完全就是「笨死」的,就是人站在它面前也不會跑,最終的下場只能是被人們抓住燉了吃了。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
  • 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
    先說答案:在我看來,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因此所謂的「蠢」,不過是人站在「上帝視角」給動物貼的一個標籤而已,而且在一些人的大肆宣揚下,這種動物被越來越蠢。下面我們就來看幾種被許多人認為是愚蠢的動物,它們是不是真的蠢呢?首當其衝的就要屬「傻狍子」了狍子是鹿科狍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從分布的地區看,狍子可以分為兩種:東方狍和西方狍。
  • 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不到100年,渡渡鳥到底經歷了什麼?
    就這樣,渡渡鳥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模里西斯島,從來沒有任何動物能夠傷害到它們。直到,人類出現了。1598年,荷蘭商船遭遇到風暴,無奈只能停泊在模里西斯島。水手們上岸以後,他們發現了這種不會飛,看起來又大又愚蠢的鳥。
  • 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笨嗎?事實上與豬有關
    這種鳥說的就是渡渡鳥,渡渡鳥是一種生活在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早已滅絕了,雖然目前國際上關於渡渡鳥滅絕的時間存在一定的爭議,但較多證據表明,在1662年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所以現在很多人對它不熟悉也正常。其實關於渡渡鳥「笨」的話題由來已久,甚至久到已經無從考證了。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
  • 聊聊渡渡鳥的悲慘滅絕史
    1598年9月,一艘航向東印度群島的商船,偏離航線之後來到了模里西斯島。船上的荷蘭水手,記錄了渡渡鳥這種奇怪的物種。到了1601年,一支荷蘭遠徵隊登陸模里西斯島,在這裡短暫停留,目的地是印度尼西亞。在這裡,水手們不僅進行了補給,還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了當時島上的情況——於是,我們見到了關於渡渡鳥的第一張圖像。
  • 模里西斯渡渡鳥,歐洲人只用了70年,就滅絕了這一獨有的生物
    渡渡鳥是一種生活在模里西斯島上一種失去飛行能力的鳥類,體型較大,是當地獨有的鳥類。然而就是這麼一種人畜無害,本身肉質也不算鮮美的鳥類,在歐洲人抵達模里西斯後,僅用了70年就滅絕了,連一副完整的成年骨架都沒有留下來。
  • 方舟:模里西斯的國鳥竟然是渡渡鳥,可惜17世紀末滅絕了
    渡渡鳥大家好,歡迎來到方舟生存進化的遊戲世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蠢萌蠢萌的渡渡鳥攻略,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渡渡鳥生活在印度洋的模里西斯,並且是模里西斯的國鳥,遺憾的是渡渡鳥於17世紀末滅絕。有人說渡渡鳥是被人類吃滅絕的,但是有證據指出渡渡鳥的肉並不好吃,所有說這一說法不成立。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渡渡鳥滅絕的原因,只有一種較為可信的說法,那就是因為其他物種的入侵,後代無法生存,才導致滅絕的。
  • BBC冷門紀錄片《渡渡鳥》:那些貪婪索取的人,會將一切帶向毀滅
    從這些殘存的標本中,我們不難發現:渡渡鳥擁有強勁的鳥喙與有力的後腿,我們由此也可以得知,渡渡鳥並非那種蠢萌蠢萌的沉重生物,而是強壯而靈活的鳥類,不過是不會飛罷了。但它們生活在模里西斯,這個島嶼之上,有著非常豐富的水果自願。所以它們就算不會飛,也能夠得到充足的食物。換句話說,這些鳥類自身的素質,足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鳥類到底是如何被滅絕掉的?
  • 除恐龍外最著名的滅絕動物,發現到滅絕僅70年,今一幅鳥骨440萬
    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旬,在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上生活著一種大型的鳥類,它們是鳥卻不會飛行,人們將其命名為多多鳥,也稱渡渡鳥,孤鴿。可惜的是,從人們發現它們到徹底滅絕,竟只用了短短的不到70年時間。雖然它們很醜,但是還是被模里西斯人追認為國鳥。
  • 路易港的渡渡鳥,渡渡鳥的卡伐利亞樹,還有旅行和人生!
    《分手大師》上線時,模里西斯在國內就被帶火了,當時電影裡的景色真是讓人心生嚮往,我想去一個地方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但是我的友人卻不是很贊同我這種跟風行為,而且他一時半會想不到那裡有啥好玩的,所以他要考慮一下,我想了想歷史上好像是沒啥,但是有渡渡鳥的遺骸,我看見友人眼睛一亮,於是我們就有了新的目標
  • 渡渡鳥真的是因為笨才滅絕的?也許你錯了
    如果關於渡渡鳥的什麼事是眾所周知的,那一定是——它們很笨。如果它們變成了人類,那也是會在開車時換褲子的人.沒錯 ,據說渡渡鳥是唯一一種導致自己滅絕的動物----一個真正該獲得達爾文獎的物種。至少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 書摘|殺死一隻渡渡鳥:動物真的會因愚蠢而滅種嗎?
    這是一個冒犯語,但也許我們今天知道的名字「渡渡鳥」就是從它演變來的,而且,這個冒犯語還可能為一種嚴重的不安全感打下了基礎:渡渡鳥是第一種需要為它臀部的尺寸而困擾的動物嗎?它漫步在模里西斯島上森林裡的時候為它全身膨起的羽毛而哀號嗎?它有沒有沉思過這個公認為真理的問題:「在這副羽毛下我的屁股看起來很大嗎?」甚至是18世紀戴著假髮的大科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都加入了給它取名的隊伍。
  • 渡渡鳥是第一個被人類吃滅絕的生物?答案可能跟想的不一樣
    在人類還沒開始環球航行之前,在今非洲東部的模里西斯島上,曾經住著一群可愛的生靈,它們就是渡渡鳥,渡渡鳥雖是鳥類,但是由於體態臃腫,並不會飛行,比較善於行走,但是這不妨礙它們每天在模里西斯島上每天啄食植物的種子和地上的昆蟲,加上在島上也沒什麼天敵,它們很快樂的生活在模里西斯島。
  • 又肥又懶智商又低,渡渡鳥滅絕的真兇其實並非是人類嗎?
    渡渡鳥的滅絕跟人類是否有關?目前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渡渡鳥是第一個因為人類的影響而被滅絕的生物,而實際上事實真的如此嗎?有人在聽到渡渡鳥滅絕的元兇是人類後提出了抗議, 他們認為渡渡鳥是一種體型肥碩,懶散而低智商的動物,即使當年人類沒有登陸模里西斯島,渡渡鳥也會因為自身又肥又懶智商又低的條件而走向滅絕。關於渡渡鳥的滅絕的爭議,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答案呢?據很多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化與擴張的千萬年以來,的確是有數以萬計乃至更多的物種因為人類的入侵而滅絕。
  • 渡渡鳥原來是這麼滅絕的! 知力百科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11月刊《愛麗絲的生物奇境》一文,作者:郗旺)愛麗絲與渡渡鳥碰面的情景,出自2015年出版的《愛麗絲漫遊奇境》150周年紀念圖書,插圖作者:JohnTenniel,出版社:MacmillanChildren'sBooks(供圖/zookeeper)當1598年,模里西斯島上的渡渡鳥被人類第一次描述和記錄時
  • 渡渡鳥肉難以下咽,還是在200年的時間裡,被滅絕了
    這種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過著與世隔絕的桃源生活,直到十六世紀初期,人類發現了它的存在,並且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使它們在地球上徹底消失。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因人類而滅絕的生物。作為被滅絕的的典型例子之一,現代人卻只能從畫家筆下或是復原模型中,一窺渡渡鳥當年的風採。老實說,這是給人類敲響的警鐘,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 渡渡鳥 Dodo
    但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在荷蘭這種鳥的取名並不是「渡渡」,而是因為它的肉很難吃,取名為「骯髒之鳥」(walgvogel),而且早在17世紀初,英語中就有了「渡渡鳥」這個名稱的記載,而荷蘭人最早到達模里西斯卻是在那以後的1638年。
  • 渡渡鳥,可知道它的一幅鳥骨值440萬?被人類發現後僅僅70年便已消失
    渡渡鳥,可知道它的一幅鳥骨值440萬?模里西斯一副稀有的完整渡渡鳥骨架將進行拍賣,預計價值440萬人民幣,渡渡鳥在被人類發現後70年便徹底滅絕。    渡渡鳥,或作多多鳥,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7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
  • 渡渡鳥的涅磐與重生
    早在他出生前的151年,這種原產於模里西斯島上的大鳥就已經因人類的肆意捕殺和對其生存環境的破壞而徹底滅絕。留下來的,只是散落於各處博物館中殘缺不全的骨骼標本: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隻風乾的鳥頭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隻風乾的鳥腳。在1865年模里西斯的一名中學教師喬治.克拉克(George Clark)發掘出第一具渡渡鳥化石之前,全世界保存下來的渡渡鳥標本甚至還不足以拼出一具完整的軀體。
  • 記得「饑荒」遊戲裡的渡渡鳥嗎?歷史上的它滅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玩家在《海難》資料片中都發現了一個新奇物種「渡渡鳥」,玩家們又發現無論什麼樣的地圖中只有隨機添加兩隻渡渡鳥而且還很容易死掉,使其變得極其珍貴。無聊人士們在各大網站、社交論壇、貼吧都紛紛發布了拯救渡渡鳥的無聊活動,沒想到響應者不計其數,它們用盡一切辦法讓兩隻渡渡鳥交往並繁殖……可悲的是筆者也玩過這款遊戲,更可悲的是我也是參與拯救渡渡鳥活動者之一,更更可悲的是無聊的我又去無聊到查閱資料發現地球上真的出現過這種鳥類,還離我們這個時代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