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笨嗎?事實上與豬有關

2021-01-15 純種藏獒

動物圈裡面經常會有人提到這麼一件趣事,說有一種鳥之所以會滅絕,完全就是「笨死」的,就是人站在它面前也不會跑,最終的下場只能是被人們抓住燉了吃了。

這種鳥說的就是渡渡鳥,渡渡鳥是一種生活在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早已滅絕了,雖然目前國際上關於渡渡鳥滅絕的時間存在一定的爭議,但較多證據表明,在1662年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所以現在很多人對它不熟悉也正常。其實關於渡渡鳥「笨」的話題由來已久,甚至久到已經無從考證了。

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它的腦容量跟當今的鴿子差不多,與尼柯巴鳩的親緣關係很近,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它的智商不會比當今大多數鳥類差。

或許是由於渡渡鳥體型較大,成年之後在模里西斯島上沒有天敵,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懼其他動物的習性,所以在初次遇見人們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太多恐懼的特徵,或逃走的意思,所以才會被冠以「蠢」的特質吧!

不會飛的渡渡鳥

渡渡鳥雖然也有翅膀,但比較短小,這樣的翅膀是無法帶動龐大的身軀飛行的,所以渡渡鳥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平均體重為15千克左右,一些較大的個體能夠達到23千克,跟一隻中型的家犬類似,由於模里西斯島上並沒有其他大型的食肉動物,所以成年之後的渡渡鳥,基本上就是該島上最大的動物了。

渡渡鳥長得很有特色,據一些水手日記、畫家留下的墨寶來看,渡渡鳥渾身的羽毛呈藍灰色,鳥喙很長,能達20釐米,末端有彎鉤,十分銳利,整個嘴巴佔據了腦袋的2/3左右。

渡渡鳥的頭部前半部分是沒有毛髮的,後半部分從額頭開始至全身除雙腳外,都被羽毛包裹,所以看上去十分滑稽,就像是穿了一件連帽的羽絨大衣一樣。當然,渡渡鳥另外一個滑稽之處就是它的眼睛,整個眼睛呈黃色,中間又有像芝麻一樣的黑眼珠,看上去十分呆滯。

由於渡渡鳥眼睛小鼻腔大,且鼻腔裡面遍布嗅覺神經,這樣的構造使得渡渡鳥具有極為靈敏的嗅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渡渡鳥是靠嗅覺尋找食物的,而並非視覺。

由於渡渡鳥消失的時間太過久遠,所以目前人們對它的了解主要通過前人留下的一些文字、圖畫資料,以及現存骨架等途徑,據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的一篇報導記載,一副完整度高達95%,擁有350年歷史的渡渡鳥骨架,拍賣值高達440萬,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從現存的骨架來看,一些專門研究渡渡鳥的科學家們認為,它應該有一雙強壯有力的腿,行動非常迅速,所以間接證明了人類想要捕捉它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有何來「笨死」一說呢?

殖民者登島,渡渡鳥的噩夢

渡渡鳥最初與人類相遇是在421年,當時著名的荷蘭商船「阿姆斯特丹」號在印度洋上被風浪打翻,船上的一些水手們在海上漂浮了很久,最終大難不死海浪將他們送至了模里西斯島,這是一座靠近靠近馬達加斯加的小島。

由於在海上漂流了這麼久,水手們一上島之後就拼命尋找食物,此時他們發現島上有一種奇怪的鳥類,體型巨大不會飛,而且不懼人,三下五除二水手們就抓住了一些鳥類。

關於渡渡鳥的滅絕,還有一種假說是將當時的那批水手活下來了之後,將渡渡鳥肉多鮮美的消息告訴了其他殖民者,於是大量的人們奮勇而至,最終將渡渡鳥給吃光了。

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根據航海日記中的描述,渡渡鳥的肉質肥瘦鮮明,肥的油膩,瘦的老柴,即便是餓了這麼久的水手們也難以下咽,可見渡渡鳥肉質肥美一說是站不住腳的,那麼它們被吃到滅絕的假說,自然可信度也不高。

在歐洲傳統畫作裡面,渡渡鳥往往都是以肥胖、圓潤的形象示人,這樣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在當年的那批荷蘭船員留下的畫作裡面,渡渡鳥又是另外一種形象:修長且骨感。

同一種動物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這給科學家們出了難題,後來根據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些科學家,及裡昂大學古鳥類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渡渡鳥的體重不小,在10-18千克左右,但體重高不等於肥胖,至於歐洲傳統畫作裡面的豐滿形象,極有可能是受當時畫風影響,因為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喜歡將家禽家畜一類的動物,畫得豐滿圓潤一些。

自「阿姆斯特丹」號的船員發現了模里西斯這座島之後,消息很快就在歐洲傳開了,於是大批的殖民者湧入這裡,由於當時的生產方式較為原始,殖民者大量砍伐、焚毀森林、開墾荒地、捕獵野生動物,最終導致這裡的原始環境被破壞,野生動物大量減少,其中渡渡鳥就是這些野生動物中受影響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類。

其實縱觀整個過程,渡渡鳥的消失,並不是被人們給吃沒的,而是跟大多數因為人類而滅絕的物種一樣,是人類活動改變了環境,或者說影響了物種的生存。

環境遭破壞,渡渡鳥大量消失

其實渡渡鳥的消失,跟澳洲袋狼的消失極為相似,只是袋狼對人類及牲畜具有一定的威脅性,被人們捕殺的現象更為嚴重了一些而已。

由於那個時代的人們,環境保護意識極為薄弱,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前赴後繼的殖民者們不斷開墾荒地,使得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場所消失,那麼種群數量大幅下滑就是必然的事情,模里西斯的渡渡鳥如此,澳洲大陸上的袋狼亦是如此。

歷史上因生活環境被破壞而滅絕物種不少,而且這一問題之間仍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拿現代非洲獅來說,原本在非洲除撒哈拉沙漠核心地帶之外,在全非洲大陸有著非常廣泛的分布,可如今它們的棲息地因人類活動而變得破碎化嚴重,一整片的棲息地被分割成無數個塊狀,且棲息地與棲息地之間就如同孤島般沒有生態廊道相連,所以目前威脅非洲獅的因素,除了偷獵盜獵等之外,還有種群無法交流、近親繁殖等多種因素。

從眾多假說裡面關於渡渡鳥的滅絕時間節點來看,如:1662年、1681年等,都與殖民者登島生活的大致時間相吻合,所以不可否認的是,渡渡鳥的消失,殖民者有著脫不開的干係。

事實上很多物種的消失,殖民者都是最主要的元兇之一,拿前面提到的袋狼來說,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起初登陸塔斯馬尼亞島的人們,主要是英國流放的一些犯人,他們對耕地的需求並不高,所以最初的十幾年時間裡面,人類與袋狼倒也算相安無事。

後來隨著殖民者在島上穩定了下來,人口不斷增多,到了1824年的時候,整個島上的人口加起來大約1.3萬左右,加上牲畜和家禽等等,顯然原本的生活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人類社會了。隨著人們不斷開墾荒地,袋狼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人狼衝突」加劇,最終袋狼被消滅殆盡。

而塔斯馬尼亞島是袋狼最後的生存之所,這座島上的野生袋狼消失了,就意味著整個物種幾乎也快滅絕了,終於在1936年9月7日,最後一隻袋狼「班傑明」在動物園中因飼養員大意被曝曬而死,標誌著整個物種消失了。

家豬啃蛋,渡渡鳥「絕後了」

袋狼的消失,其實還有一種動物出了很大的「力氣」,那就是澳洲野犬,澳洲原本是沒有狗的,它們跟著殖民者一起到來,隨著人類定居,狗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在某些情況下,一些狗掙脫了人類的控制,過起了流浪的生活,成為遊蕩在村莊周圍的流浪狗。

起初這些流浪狗勢力並不大,對袋狼這種野生動物並不能產生威脅,但狗天生群居,社會屬性極強,越來越多的流浪狗集結成群,隨著野化程度不斷提升,儼然成了一支不容忽視的「勁旅」。

澳洲野犬體型龐大、呈雜食性,比袋狼更具優勢,所以在往後的生存競爭中,澳洲野犬逐漸勝出,一步步蠶食袋狼的生存空間,最終與人類的共同夾擊下,袋狼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渡渡鳥的命運與袋狼極為相似,只不過與殖民者一起將渡渡鳥「趕盡殺絕」的幫手,這次換成了豬。殖民者到來,對模里西斯島上的野生動物造成的影響其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人類的生產活動等直接影響,二是人們帶來家禽、牲畜等動物所帶來的間接影響。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當初登上模里西斯島的「外來客」可不止殖民者,還有家豬、牛羊、家禽、貓狗等等,其中對渡渡鳥影響最大的便是豬。可能人們怎麼也想不到,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家豬,為何能對渡渡鳥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

這與豬的生活習性有關,豬是一種雜食動物,它們幾乎會吃掉一切能夠為它提供能量的東西,對於成年渡渡鳥來說,家豬不具備任何威脅性,但是對於渡渡鳥幼崽,或者鳥蛋來說,豬就是最大的天敵。

據考證,渡渡鳥每胎只產一顆蛋,而貪婪的豬一天之內卻能搗毀數個渡渡鳥窩,可想而知豬對於渡渡鳥的危害有多大。其實人們真的不應該小看豬這種動物,拿家豬的「大表哥」野豬來說,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危害就十分巨大。

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實驗室的一些專家們於2019年6月14日在《生態與進化》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了他們研究了36個大大小小的森林斑塊,最終發現有野豬存在的森林斑塊,哺乳動物種類及鳥類群落,要比沒有野豬存在的森林斑塊少26%左右,表明野豬正在通過某種方式,排擠生境中的其他動物。

問題就出在「吃」的上面,野豬對於食物是「來者不拒」,小青蛙、小蜥蜴等眾多小型動物,以及蛋類,基本上都成了野豬口中的食物。

第99期《生態學報》上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南卡羅萊納州北島上,野豬會在每年的海龜繁殖季節,來到沙灘上瘋狂拱食海龜產下的蛋,從而導致海龜繁殖率大大降低,甚至在某些年份裡面,海龜的繁殖率被降至為零,長此以往,必將對整個物種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威脅。

當然,除了直接吃掉渡渡鳥蛋之外,人類所帶來的,並以散養方式飼養的家禽家畜,還與渡渡鳥直接形成食物、生存空間等多方面的競爭關係,使得原本就因人類活動而下降的食物豐富度,變得雪上加霜。

所以總的來說,渡渡鳥的消失,絕對不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它們太笨了,以至於笨到送到人們面前,供他們食用,最終被人們吃沒了」,事實上渡渡鳥的消失,跟絕大多數因為人類活動影響而消失的物種差不多,是殖民者海外擴張過程中所留下的罪過之一。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漲知識。)



相關焦點

  • 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蠢」嗎?實際家豬在這方面起的作用很大
    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它的腦容量跟當今的鴿子差不多,與尼柯巴鳩的親緣關係很近,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它的智商不會比當今大多數鳥類差。
  • 渡渡鳥真的是因為笨才滅絕的?也許你錯了
    如果關於渡渡鳥的什麼事是眾所周知的,那一定是——它們很笨。如果它們變成了人類,那也是會在開車時換褲子的人.沒錯 ,據說渡渡鳥是唯一一種導致自己滅絕的動物----一個真正該獲得達爾文獎的物種。至少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 渡渡鳥:居然是被人和豬一起趕盡殺絕的物種
    圖註:最後的渡渡鳥消失在模里西斯的森林中  人類的活動造成了大量物種的消失,而渡渡鳥是歷史記錄中第一種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鳥類,其甚至還出現在諺語「As dead as a dodo」中,意思就是「死的透透的」。
  • 渡渡鳥:人與豬一起殺絕的海島大鳥
    圖註:最後的渡渡鳥消失在模里西斯的森林中,圖片來自網絡渡渡鳥是人類記錄的第一種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鳥類,其出現在諺語「As dead as a dodo」之中,意思是「死的透透的」。圖註:渡渡鳥或許並不像外表看上去那麼笨,圖片來自網絡除了腦子不笨,渡渡鳥還長有一個超級大的嗅覺神經,這使渡渡鳥具有強於其他鳥類的嗅覺。高靈敏度的嗅覺可以幫助渡渡鳥尋找食物,只要用鼻子一聞,它們就知道好吃的在哪兒。
  • 「豬」真的那麼笨嗎?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
    文/玉濁清「豬」真的那麼笨嗎?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豬這種動物都是比較笨的,而且長得白白胖胖,生活習慣也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當自己長大一些以後便等著人屠殺,然後就被端上了飯桌,成為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飯菜。因此人們也認為這種動物笨頭笨腦,可是問題來了豬看起來那麼笨,為什麼能活4000萬年不滅絕?
  • 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不到100年,渡渡鳥到底經歷了什麼?
    島嶼被殖民後,人們還將其它動物帶到了島上,包括貓、狗、豬、羊、老鼠,甚至還有一些猴子。這意味著渡渡鳥現在不僅有人類捕食者,還有各種動物。老鼠、豬和猴子吃光了地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渡渡鳥蛋,沒有一個巢穴是安全的。
  • 渡渡鳥真的是「蠢死」的嗎,從被發現到滅絕,還不到70年
    2016年,一副已經滅絕了300多年的渡渡鳥骨骼在英國拍賣,成交價5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440萬元。這並不是自然遺留的完整的渡渡鳥骨架,而是一位收藏家花了40年的功夫,四處收集碎片拼湊而來,完整度95%。沒有比這更完整的了。
  • 又肥又懶智商又低,渡渡鳥滅絕的真兇其實並非是人類嗎?
    渡渡鳥的滅絕跟人類是否有關?目前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渡渡鳥是第一個因為人類的影響而被滅絕的生物,而實際上事實真的如此嗎?有人在聽到渡渡鳥滅絕的元兇是人類後提出了抗議, 他們認為渡渡鳥是一種體型肥碩,懶散而低智商的動物,即使當年人類沒有登陸模里西斯島,渡渡鳥也會因為自身又肥又懶智商又低的條件而走向滅絕。關於渡渡鳥的滅絕的爭議,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答案呢?據很多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化與擴張的千萬年以來,的確是有數以萬計乃至更多的物種因為人類的入侵而滅絕。
  • 豬真的笨嗎?科學家:非常聰明,而且還擅長走迷宮
    「你看,你笨得像豬一樣」,這句話對於很多人來說,無論是說給別人還是被說,都是常常會說的一句話,這是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豬應該是世界上最笨的動物了,它們又髒又懶,看起來愚蠢極了,不過,實際上卻是,豬雖然性格非常的溫順、善良,但是豬並不笨,相反的,豬非常的聰明,甚至科學家研究發現,豬比狗還要聰明不少
  • 300多年前人類跟豬聯手,滅絕了模里西斯國鳥?
    而且渡渡鳥的骨架碎片極其稀少,所以就算是95%完整度的渡渡鳥骨架,也是由一位收藏家花了近40年,千辛萬苦從世界各地尋找骨骼碎片拼湊完成的。據說這種不會飛的鳥類,之所以滅絕,是因為除了其本身呆傻之外,還跟人類與豬的聯手有關?渡渡鳥滅絕的真相到底如何?
  • 渡渡鳥原來是這麼滅絕的! 知力百科
    然而,在發現渡渡鳥僅僅70年後,最後一隻渡渡鳥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渡渡鳥為什麼這麼快消失,一直是人們探究的問題。其中一個被大眾廣為認識的說法是,渡渡鳥的消失是因為人類大量的獵殺所致。然而根據當時人們的記載,渡渡鳥的肉並不好吃——水手們形容渡渡鳥的肉「像乾柴一樣難吃」,除了在發現初期因為獵奇來食用外,人們很快就對食用渡渡鳥失去了興趣,最多是作為狩獵取樂的對象。
  • 渡渡鳥滅絕該怪誰?人類無情的捕獵,還是生活優越已忘記生存法則
    渡渡鳥,你肯定聽過,儘管這種鳥已經在幾個世紀前就滅絕了,然而但凡有關動物滅絕的話題,之中肯定有渡渡鳥的傳說,因為一直以來,它的滅絕都被歸咎於冷酷無情的水手。如今,你若想了解這種鳥,只能通過歷史描述、插圖和保存在博物館裡的骨骼標本。
  • 書摘|殺死一隻渡渡鳥:動物真的會因愚蠢而滅種嗎?
    作為滅絕現象的典型,渡渡鳥甚至有了跟自己有關的慣用語。說跟渡渡鳥一樣消亡得徹頭徹尾,就是在說生命已不復存在,無可挽回。這個短語暗含的意思是消亡狀態有不同的程度,有一些事物比其他事物消亡得更徹底。如果對「消亡狀態」進行分級,渡渡鳥不在任何一個層級之上,渡渡鳥是消亡得最徹底的。所以要是有一個反滅絕復育計劃的候選者,當然渡渡鳥就不得不當選,對吧?
  • 渡渡鳥的涅磐與重生
    似乎卡羅爾在幾百年前已經在《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讓嚴肅的渡渡鳥先生給出了答案——「為什麼嗎?解釋它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自去做一下。」■有關渡渡鳥的FAQ渡渡鳥的名字由來渡渡鳥的學名是Raphus cucullatis。
  • BBC冷門紀錄片《渡渡鳥》:那些貪婪索取的人,會將一切帶向毀滅
    《愛麗絲漫遊奇遇記》中的插圖雖然很多人這樣認為,但事實上,渡渡鳥是曾經存在的。畢竟博物館裡的完整渡渡鳥骨骼,是不會說謊的。以及牛津大學儲藏的渡渡鳥標本,足以證明「它曾存在過」。這些人的到來,註定了渡渡鳥的滅絕。我們慣常的結論,是這樣說的:這些荷蘭人到了島上之後,渡渡鳥的數量開始漸漸減少,最後漸漸滅絕了。所以,後人開始理直氣壯地推斷,人類為了獲取肉食,所以無休止地捕殺渡渡鳥,從而導致這種鳥類徹底滅絕。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多年以後,古生物學家彼得·斯沃爾,找到了昔日荷蘭水手留下的遺址。
  • 記得「饑荒」遊戲裡的渡渡鳥嗎?歷史上的它滅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無聊人士們在各大網站、社交論壇、貼吧都紛紛發布了拯救渡渡鳥的無聊活動,沒想到響應者不計其數,它們用盡一切辦法讓兩隻渡渡鳥交往並繁殖……可悲的是筆者也玩過這款遊戲,更可悲的是我也是參與拯救渡渡鳥活動者之一,更更可悲的是無聊的我又去無聊到查閱資料發現地球上真的出現過這種鳥類,還離我們這個時代很近。
  • 豪豬不發威就真是笨豬了嗎?我看它是天下最厲害的豬
    豪豬不發威就真是笨豬了嗎?我看它是天下最厲害的豬。豪豬其實不是豬,跟豬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它屬於嚙齒類動物,身體肥胖,走動時身體搖擺,而且走得很慢,看起來笨笨的和家豬一樣,所以人們給它起名叫豪豬。既然起的名字和豬有關,那它也不是一般的豬,應該是天下最厲害的豬,那它到底有多厲害呢?我們又能從它身上得到什麼人生啟發呢?今天小生就和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聊聊渡渡鳥的悲慘滅絕史
    因為缺乏保鮮手段,在潮溼的大海上很少有食物能長時間不腐爛。所以,一旦發現陸地,水手們必定會去尋找新鮮食物——比如麥哲倫的冒險中,水手們吃過鯊魚、企鵝、狐狸、海象,甚至還吃過羊駝。所以,遇到又大又肥,主動靠近「求交流」的渡渡鳥,說水手們不吃它們,是不可能的。那麼,體重能達到18公斤的渡渡鳥,是被殖民者吃滅絕的嗎?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鴞鸚鵡也一樣,在段子手們為它安排的「鳥設」中,鴞鸚鵡是一種笨出天際的鳥:不會飛、不會保護自己、好奇心強、遇到危險只會裝死,把自己活活搞成了瀕臨滅絕的動物。呵呵。要不說段子手們是真的有才華呢,因為他們說的有很多都是真的,但其間又穿插著自我臆測,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當高明。
  • 哪些因為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從古到今,有哪些因為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它是除恐龍外最知名的已滅絕物種。渡渡鳥不會飛,從照片上來看,似乎還有些萌。因為渡渡鳥的樣子比較肥胖,看上去傻傻的,不會飛,只能跳著走,所以也被叫做「笨鳥」,又被稱為「愚鳩」。